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总则
- 格式:pdf
- 大小:189.29 KB
- 文档页数: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0.7 特殊作业人员从事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
2.0.8 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工程。
2.0.9 警戒区作业现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的区域。
3 基本规定3.0.1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具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2公路工程施工应进行现场调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附录A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见附录B),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目录1 总则2 术语1.基本规定2.施工准本4.1 驻地和场站建设4.2 施工便道4.3 临时码头和栈桥4.4 施工临时用电4.5 生产生活用水4.6 施工机械设备5 通用作业5.1 测量作业5.2 支架及模板工程5.3 钢筋工程5.4 混泥土工程5.5 电焊与气焊5.6 起重吊装5.7 高处作业5.8 水上作业5.9 潜水作业5.10 爆破作业5.11小型机具5.12 涂装作业6 路基工程6.1 一般规定6.2 场地清理6.3 土方工程6.4 石方工程6.5 防护工程6.6 排水工程6.7 软基处理6.8 特殊路基7 路面工程7.1 一般规定7.2 基层与底基层7.3 沥青面层7.5 水泥混泥土面层8 桥涵工程8.1 一般规定8.2 预应力混泥土工程8.3钻(挖)孔灌注桩8.4 沉入桩8.5 沉井8.6 地下连续墙8.7 围堰8.8 明挖地基8.9 承台与墩台8.10 砌体8.11 钢筋混泥土与预应力梁式桥8.12 拱桥8.13 斜拉桥8.14 悬索桥8.15钢桥8.16桥面与附属工程8.17 涵洞与通道9 隧道工程9.1 一般规定9.2 洞口与明洞9.3 开挖9.4 装渣与运输9.5 支护9.6 衬砌9.7 辅助坑道9.8 防水与排水9.9 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9.10 风、水、电供应9.11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 9.12 盾构施工9.13 水下隧道9.14 特殊地段9.15 小净距及连拱隧道9.16 附属设施工程9.17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9.18 逃生与救援10 交通安全设施10.1 一般规定10.2 护栏10.3 交通标志10.4 交通标线10.5 隔离栅和桥梁护网10.6 防眩设施11改扩建工程11.1 改扩建11.2 拆除11.3 加固12 特殊季节与特殊环境施工12.1 一般规定12.2 冬季施工12.3 雨季施工12.4 夜间施工12.5 高温施工12.6 台风季节施工12.7 汛期施工12.8 能见度不良施工12.9 沙漠地区施工12.10 高海拔地区施工附录A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附录B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附录C 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附录D 特殊作业人员范围附录E 特种设备名录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附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 - 2015)条文说明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通用作业6路基工程7桥涵工程8隧道工程9交通安全设施10改扩建工程11特殊季节与特殊环境工程附录 A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1 总则1.0.1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工程施工,以及公路工程养护项目施工。
1.3 施工单位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请项目法人或者委托的监理机构审查批准。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现场的清理、施工设施的设置、施工材料的准备等。
2.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
2.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三、施工过程控制3.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四、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4.1 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4.2 施工单位应定期向项目法人或者委托的监理机构报告施工情况,及时反映施工中的问题。
4.3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自检,项目法人或者委托的监理机构应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五、施工环境保护5.1 施工单位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5.2 施工单位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5.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施工合同与费用管理6.1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施工合同义务,保证工程质量。
6.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费用的管理,合理使用施工资金。
1 总则1.0.1 为合理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1.0.3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日。
2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15000辆。
4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1.0.4 交通量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国道、省道的交通量宜按15年预测。
但位于国道、省道上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
2 县道、乡道的交通量宜按10年预测。
3 交通量的预测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4 交通量的预测应考虑走廊带的远期经济发展及其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1.0.5 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1 公路等级的选用应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景发展等,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经论证后确定。
目录1 总则 (3)2 一般规定 (3)3 施工准备...............................................................43.1 施工现场...............................................................43.2 施工测量...............................................................53.3 场内交通及水电设施................................................53.4 砂,石采集及堆放 (6)3.5 施工机械 (6)3.6 临时码头 (7)4 路基工程 (8)4.1 清理场地 (8)4.2 土方工程………………………………………………………4.3 石方工程………………………………………………………4.4 防护工程………………………………………………………5 路面工程………………………………………………………5.1 基层施工………………………………………………………5.2 沥青路面………………………………………………………5.3 水泥混泥土路面………………………………………………5.4 机械辗压………………………………………………………5.5 旧路面凿除……………………………………………………6.1 一般规定………………………………………………………6.2 基础工程………………………………………………………6.3 墩台工程………………………………………………………6.4 上部工程………………………………………………………6.5 混泥土预制场…………………………………………………6.6 预制构件运输……………………………………………………7 隧道工程…………………………………………………………7.1 一般规定…………………………………………………………7.2 开挖,凿孔及爆破………………………………………………7.3 洞内运输…………………………………………………………7.4 支护………………………………………………………………7.5 衬砌………………………………………………………………7.6 竖井与斜井………………………………………………………7.7 通风及防尘………………………………………………………7.8 照明,排水及防火………………………………………………7.9 瓦斯防治…………………………………………………………8 主要工序作业……………………………………………………8.1 模板………………………………………………………………8.2 木工机械…………………………………………………………8.3 支架………………………………………………………………8.4 脚手架……………………………………………………………8.6 焊接………………………………………………………………8.7 锅炉………………………………………………………………8.8 起重吊装…………………………………………………………8.9 高处作业…………………………………………………………8.10 水上作业…………………………………………………………8.11 潜水作业…………………………………………………………9 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9.1 雨季………………………………………………………………9.2 冬季………………………………………………………………9.3 高温季节…………………………………………………………9.4 夜间施工…………………………………………………………10 边通车、边施工地段的交通管制………………………………1、总则1.0.1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1.0.1 为了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控制工程投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2.0.1 公路工程:指新建、改扩建、大中修的各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绿化等工程。
2.0.2 施工单位:指承担公路工程施工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0.3 施工方案:指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2.0.4 施工工艺: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
三、施工准备3.0.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3.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3.0.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0.4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开展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0.5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排水、供电、供水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过程控制4.0.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0.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0.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4.0.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4.0.5 施工单位应加强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等各方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路基施工的影响因素又比较复杂,所以制定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其施工行为,使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确保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1.0.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的。
1.0.3 公路作为基础设施,需要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而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故该条作了相应规定。
本规范中施工质量标准表中“检测频率”为推荐的质量抽检频率。
1.0.4 公路路基为线状构造物,在施工期间,人员、设备多且分散,相互干扰大,施工环境艰苦,工序多、工艺复杂,管理难度大,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条提出了相关要求。
1.0.5 公路路基施工为野外作业,影响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因素较多,故该条作了明确规定。
1.0.6 我国人均耕地少,因此,在施工中应重视土地的节约,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在施工中宜合理规划取土,改荒地造耕地,或改旱地为水田或鱼塘,达到合理取土节约土地的目的。
1.0.7 文物是国家的一种特殊财产,必须得到保护,但是由于地下文物具有不可见性和不可恢复性,故该条作了明确规定。
1.0.8 公路路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该条提出了相关要求。
1.0.9 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使用,会极大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和工效,故本条作了明确规定。
1.0.10 特殊路段路基施工,具有变化因素多、施工方案难以和现场情况完全吻合等特点,故本条作了明确规定。
3 施工准备3.1 一般规定3.1.1 为了更好地领会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在认真审图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复杂工程可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公路工程技术规范一、总则二、一般规定三、路基路面工程四、公路桥涵及沿线设施工程五、隧道工程六、交通工程七、绿化环保工程八、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十、监理监控十一、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十二、附则一、总则本规范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及养护工程,是进行公路工程建设及养护质量检验评定和交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本规范是在国家和部颁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路基;路面;桥涵与构造物;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工程;试验检测;计量与支付;组织机构与职责;资料管理;信息管理;考核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验收;监督管理;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培训与服务;附则共十三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路基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工程、试验检测、计量与支付、组织机构与职责、资料管理、信息管理、考核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验收、监督管理、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培训与服务、附则。
二、术语和符号本规范使用的术语和符号主要有:总则术语1、技术指标:主要有平整度、坡度、横坡、边沟(或截水沟)、路肩和路基边缘等,通常以中间值作为评价标准,当不同的项目分别具有多种指标时,以标准差来表示。
2、路面类型: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其他公路。
3、路面功能:即对路面行驶车辆各种反力的承载能力,主要由路面强度指标确定,并通过弯沉值的大小反映。
4、抗滑表层:其特征是下承层材料主要为粒料,路面其它部位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或乳化沥青,但要求抗滑表层应设置标志,以便司机根据标志选择行车路线。
5、透层:采用热沥青或冷沥青,以改善下承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的粘结性能。
6、底基层:采用粒料作为材料,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体内容可参阅《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60-2006)中的“公路路面基层”一节。
7、基层:粒料、砂、石、灰土、工业废渣等作为材料,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且应具有良好的抗水害能力。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保护工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施工作业流程,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组织、安全技术规范、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三条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合理安排用工,合理配置施工设备,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施工安全事故。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施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条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七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
第八条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二章施工组织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计划、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置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岗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作业的责任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第三章安全技术规范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安全技术规范,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和措施。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作业。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现场发生坍塌、坠落、火灾等安全事故。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总 则
1.0.1 目的和适应范围
本标准包括公路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评定标准,是检验评定公路工程质量和等级的标准尺度。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检查鉴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抽查认定、施工单位自检和分项工程的交接验收,是公司工程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四级公路和各级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
1.0.2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将建设项目按下列原则及附录A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1.0.
2.1单位工程
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可以单独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工程。
1.0.
2.2 分部工程
在单位工程中,应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1.0.
2.3分项工程
在分部工程中,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部门应按此种工程划分逐级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1.0.3 工程质量评分方法
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项工程按本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查,按附录J中“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提交真实、完整的自查资料,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评分。
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施工自查资料进行签认和评分。
质量监督部门根据抽查资料和确认的施工自查资料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管理资料对工程质量逐级进行评定,作为交工、竣工验收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采用100分制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分值、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优良率和评分值。
1.0.3.1 分项工程评分方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其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目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他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分项工程的实测项目分值之和为100分,外观缺陷和资料不全时须予扣分。
分项工程评分=实测项目中各检查项目得分之和-外观缺陷扣分-资料不全扣分。
(1)基本要求检查
各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包括了有关规范的主要点,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2)实测项目是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按进行检测评分。
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项目以外,均应按单点(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要
求进行评定,并按全格率计分。
检查项目评定分数=
检查合格的点(组)数
该检查项目的全部检查点(组)数
100%
X
检查项目评定分数=检查项目规定分数×合格率
对于路基路面压实度、弯沉值、路面结构层厚度、水泥混凝土抗压和抗弯拉强度、半刚性材料强度等检查项目,则分别采用附录B至附录Ⅰ所列方法进行平定计分。
(3)外观缺陷扣分
对工程外表状况进行检查评定时,如发现外观缺陷,应区分档次进行扣分。
对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施工单位须采取合桥的措施进行整修处理。
(4)资料不全扣分
分项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涂改资料者,有予检验和评定。
资料不全者应予扣分,扣分幅度可按本标准1.0.4条所列各款逐款检查,视次料不全情况,每款扣1~3分。
1.0.3.2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方法
附录A表所列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区分为一般工程和主要(主体)工程,分别给以1和2的权值。
进行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
即:
分部(单位)工程评分=Σ[分项(分部)工程评分X相应权值]Σ分项(分部)工程权值
1.0.3.3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方法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单位工程优良率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两个指标。
单位工程优良率(%)=被评为优良的单位工程数
建设项目中单位工程总数
X100%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按《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计算。
1.0.4 施工单位应提交的质量保证资料
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监理工程师负责提交齐全、系统的监统的监理资料。
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0.4.1 所用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结果。
1.0.4.2 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1.0.4.3 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1.0.4.4 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
1.0.4.5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1.0.4.6施工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等。
1.0.5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工程质量评定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1.0.5.1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不小于85分者为优良;小于分而不小于70分者为合格;小于70分者为不合格。
经质量监督部门检查评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返工或进行整修,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只可复评为合格。
1.0.5.2 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其加权平均分不小于85分,且所含主要分项工程全部评为优良时,则该分部工程评为优良;如分项工程全部合格,但加权平均分小于85分,或加权平均分
虽不小于分,但主要分项工程未全部达到优良标准时,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如分项工程未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时,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1.0.5.3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其加权平均分不小于85分,且所含主要分部工程全部评为优良时,则该单位工程评为优良;如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但加权平均分小于85分,或加权平均分虽不小于85分,但主要分部工程未全部达到优良标准时,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如分部工程未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时,则该单位工程为不合格。
1.0.5.4 建设项目(或标段)质量等级评定
建设项目(或标段)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采用单位工程优良率和建设项目(或标段)工程质量评分值双指标控制。
建设项目(或标段)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建设项目(或标优)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单位工程优良率不小于80%且建设项目(或标段)的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85分时,其工程质量等级才可评为优良;所含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时,则建设项目(或标段)的工程质量为不合格。
1.0.6 与相关规范关系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以本标准为准。
少数质量标准与施工规范不一致者,宜以颁布年份最新者为准。
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交通部颂布和国家颂布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的规定。
1.0.7工程质量管理
公路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和监督部门应按照质量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
检”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监理和质量监督,以抓好工序质量,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可以结合自身条件提出比本标准更为严格的质量要求,必须按质量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控和管理。
监理工程师拥有质量和支付否决权,凡质理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签收,不结算工程价款。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是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部颁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都应按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
1.0.8
对某些特殊地区、特殊情况,或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或在本标准中缺乏且体的技术规定时,可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或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对特大工程,可单独制订比本标准更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质理管理。
其质量等级评定仍以本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