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8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穿越时空东海泛滥,祸殃百姓,精卫衔石以填海;赤日炎炎,灼烧大地,后羿射日以造福万物;夏桀无道,纣王暴虐,文王贤明……这一桩桩神奇的传说,一件件历史演义,把我们带进了夏商周——人类的文明时代里。
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怎样建立的?新旧王朝是如何更替的?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夏商周时代……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学习本课一要注意归纳夏、商、周三代政权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二要进行对比联系,找出三代更替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家天下”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王位世袭制则是指一个家族世代占有王位(帝位),或父死子即,或兄终弟继,是一种以“家天下”延续国家统治权力的制度。
“家天下”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首先应分析对比夏朝、商朝都是怎样灭亡的,其共同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从灭亡原因中得出启示。
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夏桀与商纣的残暴统治,因而可得到的启示有:①统治者要勤于政事。
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②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互动天地探讨夏、商、西周三代更迭的原因。
活动目标加深对夏、商、周三代先后更替的了解,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
思路①找出与夏桀、商汤、殷纣、周武王有关的史实;②归纳夏、商、西周建立与灭亡的过程及原因;③概括灭亡的相似之处;④从正反两方面谈启示。
活动建议①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②尝试编写有关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的短剧或故事;③自己选择一个角色,尝试扮演,体验感受或讲故事,谈感想;④课后搜集资料,了解历史上因失民心而失天下,得民心而得天下的事例。
怎样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目标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编演历史剧或制作简单的课件,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准备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学生活动由科代表组织,划分夏、商、西周三个小组。
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表现方式,整理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采用活动法教学,将常规课活动化。
板书设计时间:公元前____年时间:公元前16XX年时间:公元前____年建立者:禹建立者:汤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阳城都城:亳殷都城:镐京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学生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师:很好!这些传说时代人类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具体的说,是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朝代。
通过对这三个朝代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讲讲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中期,约存在了400年左右。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由于治水有功才被封为夏王的。
夏朝的最大特点是奴隶社会和青铜文化的兴盛。
夏朝时期,社会分化非常明显,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上层阶级占有绝对的权力和财富,而下层阶级则只能为上层阶级服务。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商朝。
商朝比夏朝长一些,持续了约50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录的朝代。
商朝主要是分为殷商和商周两个时期,其中,殷商是商王朝的前期,商周是其后期。
商朝产生了中国古代“王国”的概念,政治制度逐渐完成,社会经济也逐渐发展,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使用也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此时商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逐渐兴起,青铜器和玉器的制作逐渐得到提高。
最后,我们来讲讲西周。
西周持续了约2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周朝成功的进行了西部地区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较为统一的政治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西周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提高,青铜器、玉器等手工业制品也经历了不断的升华。
在这个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封建文化的模式,开始出现“礼乐”、“五行八作”、“曾子四科”等封建文化体系。
此外,还出现了孔子、墨子和老子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商部落的首领汤,领兵打败了桀,建立了商朝,建都亳。
后来,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
3、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商朝军队,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到“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是历史的进步。
7、王朝更迭(商汤、周武王与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对比)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