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17.55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什么是烫伤,了解烫伤的危害。
2.能够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
3.能够做到自我保护,预防烫伤。
二、教学内容1.烫伤的危害:肌肤受损、神经受损、肿胀感、起泡或脱皮等现象。
2.预防烫伤的方法:不随便碰热水、热锅、火等热源;不玩火,不玩烟花;不随便开关电器,不触摸裸露导线;防止被热水或汽油等溅到;不在母亲做饭时到厨房玩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谈起一个小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2. 教学(30分钟)(1)教师写出“烫伤”两个字,让孩子们猜测什么情况下会烫伤,并说出烫伤会带来的危害;(2)教师引导孩子们探究如何预防烫伤,让孩子们说出预防烫伤的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给孩子们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器,正确使用小锅、勺子煮水。
3. 练习(10分钟)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小练习,让孩子们把正确使用家电器、使用小锅、勺子煮水习惯用语及正确做法画出来。
孩子们交流、发挥想象画出的图画,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判。
4. 反思(5分钟)教师要求孩子们听讲、参与,提高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带着几个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反思一下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1)如果孩子不小心被烫伤了,应该怎么做?(2)如果孩子看到别人进行不安全的活动,应该做什么?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帮助教学法。
五、教学效果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2.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六、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并尽量激发孩子的探究欲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评估教学效果时,要形成孩子们的自我评价,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孩子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但是,在练习上有些孩子的表现不太积极,需要进一步发掘其潜力。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学生年龄介于4至5岁之间,正处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特别注重儿童的身体安全和健康成长。
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的认知能力还比较有限,对于早期安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单薄。
因此,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中班安全活动是必要的。
本教案的目的是通过中班安全活动,针对儿童常见的烫伤事故,让儿童认识和了解烫伤的危害,并学习防止烫伤的方法,在生活中遇到此类危险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目标本次中班安全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烫伤的危害和原因;2.学生学会使用安全工具进行防烫保护;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烫伤的危害和原因教师可以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烫伤的危害和原因。
从生活中常见的烫伤情形,例如喝水、用电、烹饪、火灾等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烫伤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
2. 学会使用安全工具进行防烫保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安全工具,如手套、围裙等,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
学生可以穿上手套、围上围裙等,体验防范烫伤的措施,并加深对安全工具的认知。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制定防烫方案,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中班安全活动通过课件的展示、安全工具的演示以及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烫伤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安全工具使用技能,并积累了自我保护和防烫的经验。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4至5岁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趣味性,增加互动环节,如采取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2.安全工具的使用不灵活:学生在穿戴安全工具时,体验感较差,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穿戴,使其感到舒适,不致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
3.教材内容配合不充分:本次教学中,教材内容勉强够用,教师应当对教学课件的设计、内容、深度做进一步地改进,以更好地提高教材的质量。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防止烫伤》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说出“烫伤”的定义。
2. 能够正确把握防止烫伤的方法:不碰热水、不碰电热器、不碰火源、不接近烤炉和灶台等等。
3. 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遇险时的应对本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烫伤?烫伤是指皮肤接触到热烫的物体或液体时,导致皮肤受损伤的创伤。
常常显现红肿、水泡、苦痛等症状。
2. 如何防备烫伤?(1)不碰热水:学会正确使用热水瓶,使用时避开摇摆,不要把热水瓶放在床上或者椅子上。
(2)不碰电热器:在冬季使用电热器时,要注意将电热器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开幼儿接近。
(3)不碰火源:教育幼儿不要去靠近有火的火炉、炉灶以及烧烤火盆等地方,并且要离开火源。
(4)不接近烤炉和灶台:在厨房工作时,幼儿应当离炉灶远一点,不要靠近搅拌的东西或者烤炉,以免不慎烫伤。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引导幼儿说出本身曾经被烫过的经过,并请家长共享他们在家里的保护方法。
2. 学习“防止烫伤”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触觉感受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学到声音“不碰热水、不碰电热器、不碰火源、不接近烤炉和灶台”的防烫规定。
3. 角色扮演和模拟试验将4个故事情景进行专业剧本编写,布置同学扮演不同角色,让大家分别扮演家长、小伙伴、讲师、医生的角色,分别并前来回答问题。
模拟试验:模拟试验内容:热水瓶烫伤、电热器烫伤、溶化塑料烫伤、灶台烫伤。
模拟试验过程:做好防护工作,准备好所需材料,跟孩子们一起进行学习试验,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这些防治烫伤的方法和技巧,并让他们能够娴熟地运用。
4. 分组讨论以3—4人一组,让孩子们围绕阅历和针对性的防治方法进行讨论沙龙。
5. 答题游戏通过底卡题目形式, 设计与防止烫伤内容相关的普法学问问答,让孩子们加深对烫伤的了解和防范。
6. 反思当教学活动结束时,引导幼儿们回顾今日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反思本身是否娴熟把握烫伤的防范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同学表现评价授课后,分别进行小小表彰,孩子们可以依据所学内容来评价本身的学习情况。
中班安全防止烫伤教案中班安全防止烫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认识烫伤的危害性。
2. 了解防烫伤的方法和措施。
3.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烫伤的危害性幼儿园主要烫伤的场所是饮水机、热水壶、电饭煲等,这些地方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烫伤事故。
要让幼儿认识到烫伤的危害性,他们应该知道,烫伤会导致皮肤灼烧、水泡、严重甚至会引起化脓感染。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在烫伤部位局部组织出现水肿、糜烂、坏死等现象,容易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
2. 防烫伤的方法(1)防范于未然。
首先,应该避免热水壶、电饭煲等容易造成烫伤的物品摆放在儿童能够接触的地方,烧开水时要有成年人看护,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
其次,要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热水、饮水机、电饭煲等家电,不要随意碰触开关,避免烫伤。
(2)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在烧水的时候,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来判断水的温度,避免让幼儿过热的水或热水溅到幼儿的身上。
(3)急救的方法。
幼儿烫伤后应该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
首先,应该将烫伤部位迅速放在流水下,冷却烫伤部位,减轻疼痛。
接着,除非涉及到严重的毒药、腐蚀剂等,不应该给烫伤部位涂抹任何物质,以免感染。
需要尽快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三、教学方法:1. 善于运用故事教育幼儿,认识烫伤的危害性,如《胆小的龟和活泼的兔》、《小松鼠和饮水机》等。
2. 结合日常生活中防烫伤的正确方法和措施,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让幼儿对这些措施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基于动手操作性的方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了解热水的温度,更好的防范于未然。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了解了烫伤的危害性,并学会了防烫伤的方法和措施,掌握了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技能。
今后的生活中,在遇到可能导致烫伤事故的场所时,他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烫伤的发生,漠视初生事故,促进幼儿更健康的成长。
五、教学实施过程:1. 脱口秀形式引入,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现让幼儿更好的进入教学状态,并思考关于安全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防止烫伤》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识别热源和烫伤。
•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防护工具和措施,预防烫伤事故的发生。
•能够遵守安全规定,保证安全生产。
教学内容1. 什么是烫伤烫伤是由于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时,导致身体受到损伤所致。
烫伤的程度可分为轻微烫伤、二度烫伤以及三度烫伤。
在生活中常见的烫伤有热水烫伤、火灾烫伤等。
2. 如何预防烫伤•保证幼儿园环境安全,尤其是厨房、餐厅等场所,要保证热源离幼儿足够远,避免幼儿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
•在厨房、餐厅等高温场所,师生应穿着透气性好、不易燃烧的衣服,不要穿着宽大或易起静电的衣服。
•使用安全防护工具,如手套、防火罩、消防器等,保障自己和幼儿的安全。
•教育幼儿学会正确饮食,避免食物和饮品太热而导致烫伤事故的发生。
3. 烫伤急救措施如果发生烫伤事故,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尽快减轻疼痛和防止伤口恶化。
•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疼痛部位放入冷水中凉拌3-5分钟,能够缓解疼痛。
•佩戴手套:手指戴上手套,避免手部和脏物接触,引起感染。
•涂抹止痛膏:涂抹包含止痛成分的药膏能够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
•包扎伤口:使用消毒药水消毒受伤部位,再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好,防止感染。
教学操作1. 听取课堂讲解教师会向幼儿进行防止烫伤方面的课堂讲解,包括烫伤的定义、常见烫伤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 观看烫伤防护装备演示为了更好地了解烫伤防护装备,教师会为幼儿现场演示如何正确穿戴手套、防火罩等装备。
3. 模拟烫伤急救教师会现场模拟烫伤急救流程,让幼儿观看和参与,帮助幼儿掌握烫伤急救措施。
4. 烫伤防护自主实践教师引导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下,自主掌握烫伤防护技能,如穿戴手套、戴上防火罩等。
教学反思本次烫伤防护教学,幼儿在课程中听取课堂讲解、观看演示、模拟急救,同时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全面提升了他们烫伤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通过反馈,发现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在穿戴手套或防火罩等装备时欠缺经验,操作不到位,下一步可以加强实际操作的练习,加强幼儿的实战能力。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防止烫伤》
活动名称:防止烫伤
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及危害,学会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2. 培养幼儿正确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和帮助别人。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
1. 谈话启发
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烫伤,认识烫伤的危害及发生原因,并告诉幼儿怎样预防烫伤发生。
2. 观察烫伤物品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烫伤物品,如热水壶、电熨斗、烤面包机等,让幼儿分别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危险性以及防范措施。
3. 模拟实验
将适量的水倒入盘子中,让幼儿分别用手和木勺子触摸水的温度,了解烫伤危害和预防方法。
4. 角色扮演
让幼儿分组,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烫伤情境,并设定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学会怎样预防烫伤,避免烫伤的发生。
5. 制作安全宣传单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文字,幼儿根据安全知识创作安全宣传单,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总结:
通过以上的活动,幼儿们能够深入了解烫伤的危害性,知道预防烫伤的措施及急救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熟练掌握预防烫伤的技能,具备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的
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我们也得以发现幼儿安全知识的缺陷,及时做出调整和补充,让幼儿学会更多更全面的安全知识。
幼儿园中班安全主题课《防烫伤》教案设计含反思(3篇)篇一:防止烫伤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2)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3、讨论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
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篇二:防烫防火活动目标1、了解开水的温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让每个幼儿都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难点:烫伤烧伤后该怎么办?活动准备一锅开水,一烧着的木炭,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1、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
①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②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③老师小结: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
2、演示教学①把一只老鼠扔到开水锅里后,给幼儿看看结果。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一、教学目标1.了解烫伤的原因及危害2.掌握防止烫伤的方法3.掌握如何进行烫伤急救4.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烫伤?烫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烫伤,常见于接触高温物品或液体时。
2.烫伤的危害烫伤后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疤痕、甚至致命。
3.防止烫伤的方法(1)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2)家长或者保姆在做饭或烧水时,不要离开,以免产生意外。
(3)教育儿童不要靠近火源或热水。
(4)天热时,不要喝没有煮沸过的凉开水。
(5)教育幼儿乘车时,不要靠近热源。
(6)定期检查玩具和器具是否有缺陷,及时更换损坏物品。
4.烫伤急救方法(1)迅速将伤口浸泡于凉水中(水温应低于40℃),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用无菌敷料、食品袋、湿毛巾等包覆,防止细菌感染。
(3)不要随意撕脱脱落的皮膜。
(4)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深度过浅或伤口较深,及时送往医院。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烫伤的图片,了解烫伤的危害,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卫生。
2.培养安全意识根据幼儿生活经验,提问引导:“家庭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防止烫伤?”,及时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3.讲解防止烫伤的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详细介绍防止烫伤的方法,并逐一讲解注意事项和方法的具体实现。
4.烫伤急救方法演示模拟幼儿烫伤现场,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烫伤急救演示,并引导幼儿再次熟记烫伤急救的规程。
5.小结通过检查和回顾,再次强调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巩固知识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卫生。
四、教学评估通过幼儿的作品、口头表达以及参与课堂互动等方式,评估幼儿对于防止烫伤的认知程度、预防控制及烫伤急救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对于知识点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再次教育。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2.烫伤急救器材3.安全帽、安全标语及幼儿作品等安全教学道具六、教学注意事项1.教学前要做好安全检查,确保课堂安全。
2.烫伤急救演示时,教师要注意不要伤害幼儿,强调安全操作。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预防烫伤的基本方法,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面对意外,积极求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烫伤发生时勇敢面对、积极求助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烫伤模拟道具等。
2.环境布置:安全提示标志、烫伤急救包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烫伤模拟道具,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烫伤吗?烫伤是什么感觉?(二)基本环节1.讲解烫伤的危害(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引导幼儿谈论烫伤的痛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预防烫伤的方法(1)教师示范预防烫伤的方法,如:正确使用热水、远离热源等。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预防烫伤?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3.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烫伤模拟道具,让幼儿模拟烫伤的情景。
(2)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2)强调勇敢面对意外,积极求助的重要性。
(三)拓展环节1.组织幼儿进行烫伤急救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学习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良好,幼儿对烫伤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预防烫伤的方法掌握得较好。
2.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害怕的情绪。
针对这一情况,我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增强自信。
3.在拓展环节,邀请家长参与,既增强了家园合作,又让家长了解到了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
4.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个别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意调整教学节奏,提高课堂吸引力。
5.对于烫伤急救演练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让所有幼儿都参与其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安排更多的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演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热水瓶放在哪里最安全吗?”幼儿A:“放在桌子上。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知道烫伤后的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烫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幼儿正确处理烫伤事故。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1. 烫伤图片、视频或实物。
2. 烫伤处理工具(如冰块、冷水、消毒液等)。
3. 幼儿园安全标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烫伤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感觉?”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烫伤,会让人感到疼痛和不适。
”二、了解烫伤的危害1. 教师播放烫伤视频,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
2. 幼儿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烫伤有哪些危害?”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烫伤会导致皮肤红肿、疼痛、起泡,严重时还会引起感染、疤痕等。
”三、烫伤后的处理方法1. 教师展示烫伤处理工具,讲解烫伤后的处理方法。
2. 幼儿学习烫伤处理步骤:a.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b. 用消毒液消毒烫伤部位;c.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烫伤部位;d. 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3. 教师示范烫伤处理步骤,幼儿跟学。
四、自我保护意识培养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烫伤?”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要远离热源、高温物品,不玩火、不触碰热水等。
”五、关爱他人,互相帮助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身边的小朋友烫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做?”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要关心、帮助烫伤的小朋友,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烫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烫伤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考察幼儿在模拟烫伤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能力。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防止烫伤》中班安全活动教案《防止烫伤》精选3篇(一)课题名称:防止烫伤适用年龄:3-5岁教学目标:1. 学会识别和认知烫伤的危险源;2. 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热水壶、电熨斗、电饭锅等烫伤的危险源;2. 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引导孩子回忆上次上厕所洗脸时的情景,再提问是否觉得热水是危险的,为什么。
2. 引入活动主题:展示热水壶、电熨斗、电饭锅等烫伤的危险源,引导孩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热”。
解释这些热物体的危险性,告诉孩子不小心接触它们会烫伤。
3. 讲述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a. 不靠近热物体,不触摸热物体。
b. 不玩火,不乱动电器。
c. 听从大人的指示和警告,不插手大人正在进行的热操作,如煮饭、熨衣服等。
4. 情景演示:设计一些情景,例如孩子在厨房遇到正在煮开水的大人时,引导孩子正确行为,不要去玩水壶,保持安全距离。
5. 小组活动:将孩子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一种常见的烫伤危险源,要求他们讨论怎样预防烫伤,并用图片或图画展示出来。
6. 总结回顾:通过小组活动的展示,引导孩子再次总结和回顾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他们互相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
7. 家庭互动:让孩子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检查家中是否存在潜在烫伤危险源。
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在情景演示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保持安全距离、能否正确处理和避开热物体等;2. 查看小组展示的图片或图画,评估孩子是否对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理解。
延伸活动:1. 家长培训:邀请专家或家庭医生给家长们进行关于儿童烫伤防范的健康教育;2. 游戏活动: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模拟遇到烫伤危险的情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3. 观看视频资源:搜索适合儿童观看的视频资源,让孩子通过观看视频来加深对烫伤防范的理解。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防止烫伤》精选3篇(二)主题:阳台上的安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对阳台上的安全意识,掌握阳台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烫伤,以及烫伤的原因。
2.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烫伤。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四、教学准备:1. 烫伤图片。
2. 与烫伤相关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讲解: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热水、火焰等可能导致烫伤的物品。
3. 情景模拟:让幼儿参与情景模拟,学习遇到烫伤时如何处理。
4. 互动环节: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烫伤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烫伤的严重性。
2. 实物演示:使用与烫伤相关的实物,如热水、火焰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烫伤的危险。
3.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习遇到烫伤时的应对方法。
4.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检验他们对烫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七、教学内容:1. 烫伤的原因: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烫伤的因素,如火源、热水、热油等。
2. 烫伤的症状:教育幼儿识别烫伤的程度和症状,如红肿、水泡、皮肤脱落等。
3. 预防烫伤的方法: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烫伤,如远离热源、小心使用热水等。
4. 烫伤的处理:培训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如用冷水冲洗、涂抹烫伤膏等。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烫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互动,检验幼儿对烫伤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安全意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预防烫伤。
【导语】安全教学课件的应⽤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式,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安全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学⽣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安全教学内容,深化安全教学的内涵。
下⾯是整理分享的幼⼉园中班安全课件:《防烫伤》,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幼⼉园中班安全课件篇⼀:《防烫伤》 活动⽬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救的⽅法。
3、加强幼⼉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已有的⽣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
5、培养幼⼉敏锐的观察能⼒。
活动准备: 1、收集⽪肤烫伤的各种图⽚。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温设备图⽚。
活动过程: 1、出⽰⽪肤烫伤的各种图⽚,了解烫伤对⾝体的危害。
(1)这些图⽚上的⼈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 (2)教师⼩结:这些⼈都是因为⾃⼰或别⼈⼤意把⾃⼰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的⽣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3)幼⼉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讨论⼀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
(2)教师⼩结:烫伤了先⽤冷⽔冲⼀会⼉,然后⽤⼲净的纱布或⽑⼱盖在上⾯不动,再找⼤⼈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
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的⾐服,不然会造成更⼤的伤害。
幼⼉园中班安全课件篇⼆:《防烫伤》 活动⽬标 1、了解开⽔的温度,了解⼤⽕的威⼒。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的基础知识。
3、增加⾃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让每个幼⼉都了解防烫防⽕的基础知识。
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篇一:防止烫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
(2)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讨论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
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篇二:防烫防火
活动目标
1、了解开水的温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让每个幼儿都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难点:烫伤烧伤后该怎么办?
活动准备
一锅开水,一烧着的木炭,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1、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
①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
②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
③老师小结: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
2、演示教学
①把一只老鼠扔到开水锅里后,给幼儿看看结果。
②再把另一老鼠扔到烧着木炭盆里,又让幼儿观看结果。
3、组织幼儿讨论
①如果烫伤或烧伤了怎么办?
②出示相关图片,让幼儿注意安全。
好烫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的原因。
2、学习一些预防烫伤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我会小心》、与烫伤相关的简报,书面纸、笔
活动过程:
1、事先收集一篇关于烫伤的文章,将文章的内容念给幼儿听。
教师提问:
他为什么会被烫伤?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
2、问问幼儿有没有被烫伤的经历,请被烫伤过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烫伤是怎么发生的?
身体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烫伤的地方,都做了什么处理
3、师幼共同阅读挂图《我会小心》,并讨论在浴室和厨房发生烫伤的原因。
还有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烫伤?
什么东西容易造成烫伤?(热汤、开水、热的洗澡水、天然气和煤气炉、热水瓶、电暖气、电熨斗等)
针对每一种东西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烫伤的发生?(如:不可以碰电暖气、电熨斗、不可以碰厨房的锅、天然气和煤气炉、请爸爸妈妈把热水瓶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4、告诉如果幼儿烫伤了该怎么办。
冲、脱、泡、盖、送。
与幼儿分享和解读这几个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赶快去看医生。
不可以抠烫伤的地方。
【备注】
可提前询问同事、家长和朋友,有没有曾经被烫伤的人,如果有,愿不愿意和幼儿来说说他的经验。
通过幼儿和他们的接触,了解烫伤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伤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附】烫伤的处理方式
冲——用冷水冲烫伤部位。
但烫伤如果太严重,为了避免把皮肉冲掉,可以用泡冷水的方式代替。
脱——脱下烫伤处的衣物。
但烫伤如果太严重,防止将皮肉拉下则不可脱衣物。
泡——脱下衣物后,继续把烫伤处泡在冷水中。
盖——用消毒纱布盖在烫伤处。
送——尽快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