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60.60 KB
- 文档页数:10
卫生毒理学试题三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2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C.DNA断裂的结果D.染色体结构异常E.染色体数目异常【答案】B第3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第4题:环氧溴苯大剂量给予动物时,出现DNA,RNA及蛋白质损伤的机理()。
A.环氧溴苯在酶的作用下,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桥式结构B.大量环氧溴苯可把GSH全部耗尽C.体内多余的环氧溴苯与DNA共价结合D.也可与RNA、蛋白质共价结合E.以上都对【答案】E第5题: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有使用价值E.以上都是【答案】E第6题: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7题:抗体形成细胞实验可检测()。
A.细胞免疫功能B.体液免疫功能C.巨噬细胞功能D.宿主抵抗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B第8题:S曲线的特点是()。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答案】A第9题: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答案】E第10题: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滑面内质网增生E.以上都是【答案】E第11题: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
临床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临床毒理学是一门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中毒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针对高中生的临床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临床毒理学研究的范畴?A. 毒物的分类B. 毒物的检测方法C. 毒物的化学结构D. 毒物的治疗效果答案:C2. 毒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立即停止接触毒物B. 保持呼吸道通畅C. 立即服用大量水D. 尽快就医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重金属毒物?A. 砷B. 铅C. 汞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症状不是中毒的常见表现?A. 呕吐B. 腹泻C. 头晕D. 骨折答案:D5. 以下哪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 阿托品B. 硝酸甘油C. 阿司匹林D. 布洛芬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指__________。
答案:剂量与生物体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7. 毒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避免接触、使用防护设备、安全教育。
8. 临床毒理学中的“半数致死剂量”是指__________。
答案:导致一半测试生物死亡的剂量。
9. 重金属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头痛、恶心、呕吐。
10. 毒物中毒的诊断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毒物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
答案:毒物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包括立即停止接触毒物,评估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导泻、使用解毒剂等,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12. 描述一下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答案: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抽搐等。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行为b) 毒物的防制c) 毒物的来源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毒理学主要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哪些方面的影响?a) 肌肉收缩b) 呼吸系统功能c) 生殖能力d) 所有选项3. 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的程度。
下列哪种毒性描述是正确的?a) 致癌性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的致命效应b)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暴露的效应c) 气味的刺激性是毒物的生化毒性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下列哪个是最常用的毒物暴露途径?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皮肤接触d) 注射入血液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肺b) 肝脏c) 肾脏d) 心脏二、判断题1. 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受剂量大小的限制。
( )2.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以来对生物体的影响。
( )3. 遗传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基因的变异产生的影响。
( )4. 吸入毒物时,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可以减少毒物的暴露。
( )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毒物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
2. 列举常见的毒物暴露途径,并简要说明如何减少毒物的暴露。
3. 什么是LD50?它如何衡量毒物的毒性?4. 请解释毒物代谢的过程以及代谢产物的可能影响。
5. 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毒物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四、应用题1. 某工厂的职工不慎吸入有毒气体,表现出中度中毒症状。
请列举该工厂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并简述其原理。
2. 你是一家化工公司的毒理学专家,请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评估某种化学品的毒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3. 某人因长期摄入过量含汞食物而中毒。
请说明汞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可能的毒性效应。
答案:一、选择题1. 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d) 所有选项3. 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a) 呼吸系统5. b) 肝脏二、判断题1. 错误 (×)2. 错误 (×)3. 正确(√)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暴露时的有害效应,通常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症状和毒性反应;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或重复暴露下的持续性或累积性有害效应,可能对身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慢性损伤。
有关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1. 毒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 列举三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并简要说明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剂量-反应关系。
4. 描述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
5. 什么是半数致死剂量(LD50)?6. 描述毒物的代谢过程。
7. 列举并解释毒理学中的几种主要的毒作用机制。
8.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9. 简述环境毒理学的重要性。
10. 列举至少两种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答案1.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尤其是人类)的有害影响及其机制的科学。
2. 三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 铅:长期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 砷:长期暴露可引起皮肤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 甲醛:吸入可导致呼吸道刺激,长期暴露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3. 剂量-反应关系指的是化学物质的剂量与其引起的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剂量越大,反应越强烈。
4. 急性毒性是指在短时间内暴露于高剂量化学物质后引起的毒性反应,而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暴露于低剂量化学物质后逐渐显现的毒性效应。
5. 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能够导致一半测试动物死亡的化学物质剂量。
6. 毒物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
7. 毒理学中的几种主要毒作用机制包括:- 抑制酶活性- 干扰细胞信号传导- 损伤细胞结构- 引起氧化应激8.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导致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显著增加的现象。
9. 环境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0. 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包括:-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 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良好的通风。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毒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到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
什么是毒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药物的疗效B. 化学物质的毒性C. 疾病的发生机制D. 药物的副作用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毒理测试的常用方法?A. 体外测试B. 动物实验C. 人体试验D. 计算机模拟答案:C3. 毒理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物质的毒性大小B. 评估物质的治疗效果C. 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D.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答案:A二、填空题4. 毒理测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亚急性毒性测试、亚慢性毒性测试和慢性毒性测试。
答案:急性毒性测试5. 根据毒理测试结果,物质的毒性可以被分为________、低毒、中毒和高毒四个等级。
答案:无毒三、简答题6. 简述毒理测试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答案:毒理测试在药物研发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确保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或毒性伤害。
通过毒理测试,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在毒性的药物,避免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而保护患者的健康。
四、论述题7. 论述体外毒理测试与动物实验在毒理学研究中的优缺点。
答案:体外毒理测试的优点包括成本较低、时间较短、伦理问题较少,但缺点是可能无法完全模拟体内环境,结果的外推性有限。
动物实验的优点是可以更全面地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提供更接近人体的数据,但缺点是成本高、周期长,且存在伦理争议。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化学物质在急性毒性测试中显示出高毒性,但在亚慢性毒性测试中毒性降低。
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急性毒性测试通常在短时间内给予高剂量的化学物质,而亚慢性毒性测试则是在较长时间内给予较低剂量,这可能导致机体对该物质产生适应性反应,降低了毒性。
其次,不同测试阶段的暴露方式、剂量和时间可能影响毒性表现。
此外,测试条件、动物的种类和生理状态等因素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卫生毒理学试题一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A第2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答案】E第3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答案】E第4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A第5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答案】A第6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E第7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B第8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答案】E第9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A第10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第一章一、选择题1。
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
有毒 B。
毒性 C毒素D。
毒物 E。
靶器官2。
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 B。
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 E。
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A.家兔 B.大鼠 C.小鼠 D.豚鼠E。
家犬4。
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
三个D。
四个E.五个5。
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 E。
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
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 A。
干扰电子传递链 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 D。
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 E。
使钙离子上升7。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 D。
炎症 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
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2。
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
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
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
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 (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
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 (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 (3)改变靶点4。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生物学、生化学及物理学等方面影响的科学。
毒物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各个机体系统的损害,包括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这些公害因素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毒理学试题复杂多样,下面整理了一些毒理学基础试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毒素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渗透进入人体内?A. 有机卤素B. 有机酸C. 胆碱酯酶抑制剂D. 重金属答案:A2.微量元素中被公认有毒性的是哪些?A. 钙、铁、锌等B. 铅、汞、锡等C. 铝、硒、钴等D. 钠、钾、氯等答案:B3.下面哪个毒素对皮肤有直接损害?A. 有机卤素B. 有机酸C. 胆碱酯酶抑制剂D. 苯及其衍生物答案:A4.下面哪一个器官是人体内毒性物质主要代谢和排泄的器官?A. 肝脏B. 肺C. 肾D. 胃肠道答案:C5.下面哪个毒类大都引起急性中毒?A. 有机氟化物B. 有机磷化合物C. 肝毒素D. 高锰酸盐答案:B二、判断题1.圆颅发育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胎儿引起的畸形,主要与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因素有关。
答案:对2.噻唑磷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昆虫的神经系统产生稳定的抑制。
答案:错3.人体毒物相互作用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抗作用,另一种是协同作用。
答案:对4.孕妇对毒物的毒性更敏感,因为毒物很容易穿过胎盘。
答案:对5.社区毒物事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何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急性中毒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接触一定量的毒素,发生严重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
慢性中毒是指长期低剂量接触毒物,毒素长期累积在人体内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体能下降和血象异常等。
2.何为毒物代谢?毒物在人体内主要有哪些代谢途径?答:毒物代谢是指毒物在人体内被吸收后,在体内代谢转化的过程。
毒物在人体内主要有生物转化和非生物转化两种代谢途径。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尿中δ-ALA的含量?B.?中度铅中毒?C.?动物死亡?D.?持续性肌肉松弛?E.?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填空题1.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2.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机理的主要理论是K区理论和湾区理论。
3.香肠、火腿类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
4.肺泡对于气态物质的吸收主要通过自由扩散方式。
5.化学物在体内的初次分布取决于血流量,二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6.生物转化过程包括4种是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二、名词解释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LD50:半数致死剂量,又称致死中量,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
贮存库:进入血液的环境化学物大部分与血浆蛋白或体内各组织成分结合,积聚在特定部位,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高,但未显示中毒效应,这些部位称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
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烃类、NO X等污染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蓄积于大气中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改变健康生物及其子孙或者其群体的内分泌功能,对它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
三、简答题1.简述致突变作用的不良后果。
答:(1)致死性突变诱发物引起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是致死性的,这种突变不具有遗传性,而是造成配子死亡、死胎、自发流产等。
(2)可遗传的改变生殖细胞发生非致死突变会影响后代,表现为先天畸形等遗传性疾病、胚胎发育迟滞或导致遗传易感性改变等。
2.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
答:(1)需有载体参加(2)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故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因此,代谢抑制剂可阻止此转运过程。
(3)载体对转运的化学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化学物必须具有一定的适配的基本结构才能被转运;结构稍有改变,即可影响转运过程的进行。
(4)载体有一定容量,当化学物达到一定浓度时,载体可以饱和,转运即达到极限。
毒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毒性作用机制B. 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C. 毒物的代谢过程D. 毒物的物理性质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毒理学中的基本概念?A. 毒性B. 毒性作用C. 毒性剂量D. 毒性效应答案:D3. 毒物进入体内后,首先发生的是: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排泄答案:A4.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肝脏B. 肾脏C. 肺D. 心脏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外源性毒物?A. 重金属B. 农药C. 酒精D. 维生素答案:D6. 毒物的毒性分类中,急性毒性是指:A. 一次或多次接触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效应B. 长期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C. 反复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D. 间歇性接触后引起的毒性效应答案:A7. 毒理学研究中,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A. 能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B. 能引起一半动物中毒的剂量C. 能引起一半动物出现明显症状的剂量D. 能引起一半动物出现轻微症状的剂量答案:A8. 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干扰细胞代谢B. 破坏细胞结构C.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D. 抑制酶活性答案:C9. 毒理学研究中,毒物的生物标志物是指:A. 毒物本身B. 毒物的代谢产物C. 毒物引起的生物效应D. 毒物引起的生物反应答案:B10. 毒理学研究中,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剂量增加,反应增强B. 剂量减少,反应减弱C. 剂量不变,反应增强D. 剂量不变,反应减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因素对生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答案:有害作用、毒性作用机制、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2. 毒物的毒性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3.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c)a.半数丧命剂量就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全面充分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丧命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丧命剂量越大,则表示毒物毒性越强d.则表示半数丧命剂量时,必须标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慢性毒性试验通常已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当已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观测时间就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高文瑞用初断乳的动物3、出现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就是毒物的(d)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以下哪一项效应属量效应(b)a.尿中δ-ala的含量b.中度铅中毒c.动物死亡d.持续性肌肉松弛e.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就是__b____。
a.ld100b.ld50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促进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用的曲线形式就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等距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所指的就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b.观测至有毒促进作用的最高剂量c.最轻丧命剂量d.最小并无促进作用剂量11、.loael所指的就是__b_____。
也表示最高毒促进作用量(ltd)、最轻促进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测至有毒促进作用的最高剂量c.最小耐热量d.最小并无促进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一半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b.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大部分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c.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全部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d.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一半丧生所需的最低剂量13、(d)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单选题]*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单选题]*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单选题]*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4.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V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5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单选题]*A x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6 .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单选题]*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7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单选题]*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8 .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单选题]*A、胃√B、十二指肠U小肠D、结肠9 .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单选题]*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10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11 .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单选题]*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12 .代谢活化是指()[单选题]*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13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单选题]*A、N一氧化、苯胺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花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V14 .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单选题]*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15 .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单选题]*A、表皮角质层B、连接角质层√C、上皮角质层D、真皮角质层16 .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单选题]*A、肝√B、肾C、肺D、小肠17 .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单选题]*A、甲基化√B、羟化C、共氧化D、环氧化18 .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单选题]*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V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19 .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单选题]*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B、血流量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20 .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单选题]*A、剂量B、作用时间C、选择作用D、蓄积作用√21 .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单选题]*A、2B、4C、6D、8√22 .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单选题]*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23 .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单选题]*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分子量小于IOo24 .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单选题]*A、食管B、胃C、小肠√D s大肠25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单选题]*A、内织网√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26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单选题]*A、大鼠和小鼠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D、鸟类27 .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单选题]*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28 .急性毒性是()[单选题]*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V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29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单选题]*A、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D s狗和猴30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单选题]*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31 .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单选题]*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饮水32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单选题]*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 x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添加)√33 .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单选题]*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以上都是√34 .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单选题]*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以上都是√35 .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1)是()[单选题]*A、大鼠0.2~0.5B、大鼠1.0~2.0C、家免3.0~10.0D、以上都是√36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单选题]*A、1天B、1周C、2周√D、3周37 .改进寇氏法要求()[单选题]*A、设5~7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组距为几何级数D、以上都是√38 .霍恩法的要求是()[单选题]*A、4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C、组距2.15(或3.16)D、以上都是√39 .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为()[单选题]*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B、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数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40.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单选题]*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V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41 .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单选题]*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42 .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单选题]*A、成年动物B、大鼠IOO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43 .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单选题]*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44 .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单选题]*A、着床期B、器官发生期√C、胎儿期D、胚泡形成期45 .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单选题]*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46 .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单选题]*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D、一次或14天内多次47 .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单选题]*A、雌雄多少都可以B、雌雄各半VC、全部为雄性D、全部为雌性48 .测定化学物1D50时,常用的观察期限是()[单选题]*A、7天B、10天C、14天√D、28天49 .突变的后果有()[单选题]*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50 .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单选题]*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遗传病D、癌症V测验1毒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单选题]*A、化学物结构B、体因素c、暴露因素D、环境因素E以上都是√2 .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原因包括:()[单选题]*A、化学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B、代谢酶的多态性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D、以上都是√3 .受试物所选择的溶剂和助溶剂的要求不包括:()[单选题]*A、无毒B、制成的溶液稳定C、不影响受试物的体内动力学D、透明且粘度低√4 .两种化合物联合染毒后毒作用比单个化合物引起的毒作用增强,该联合作用是()[单选题]*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交互作用D、A或B都有可能√5 .拮抗作用可能发生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单选题]*A、两种化合物对同一生理指标作用相反B、一种化合物影响另一种化合物的体内过程C、两种化合物竞争性的与体内同一受体结合D、以上都是√6 .关于脂水分配系数对毒作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脂水分配系数是化学物在油相和水相中溶解分配率达到动态平衡的浓度比B脂水分配系数低的化学物通常水溶性高,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膜吸收进入组织VC、脂水分配系数会影响化学物在组织中的吸收和分配D、脂水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脂溶性高,因此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在脂肪组织中蓄7 .个体遗传背景对毒作用的影响包括下列因素:()[单选题]*A、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B、机体修复能力如修复酶的影响C、机体的受体在细胞膜表面分布的数量以及受体的变异(序列不同)的影响D、以上都是√8 .下列关于暴露途径和毒性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注射暴露,其中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B、因为完整皮肤是很好的保护屏障,透皮吸收通常较难C、经气管吸入染毒,因为需要透过气道吸收,通常产生毒性较慢VD、静脉注射通常吸收最快,毒性最大9 .人体昼夜节律的经典标志不包括:()[单选题]*A、作息规律√B、褪黑素水平C、皮质醇水平D、核心体温10、化合物联合作用的模式包括:()[单选题]*A、功能性联合作用B、配置性联合作用C、化学性联合作用D、受体性联合作用E、以上都是V。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
第一章:
A型题(1×30)
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
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
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
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
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
A.剂量
B.作用时间
C.毒性
D.蓄积作用
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 B )
A. 尿中δ-ALA的含量
B. 中度铅中毒
C. 动物死亡
D. 持续性肌肉松弛
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
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