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结构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911.50 KB
- 文档页数:52
一、什么是结构主义?从广义上讲,结构主义可以看作是20世纪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它兴起于五六十年代的法国,然后迅速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思潮。
相对于其他思潮来讲,它不重视因果解释,而是坚持如果要弄清楚一种现象,人们就必须描述其内部结构——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它跟其他现象的关系,因为这些现象与之构成更大的结构。
从狭义上来讲,结构主义一般只是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
结构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
”结构主义者坚持认为客观世界不仅是真实的,而且也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只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不存在与单个的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于事物的关系之间。
结构主义者特别关注对结构的感知和描绘,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关于客体事物的结构模式来达到对于客体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结构主义具有了方法论的性质。
结构主义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精神,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它又开启了解构主义和阅读理论的新思想。
结构主义风行于很多国家,同时也造就了不少结构主义文论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被称为“结构主义五巨头”的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罗兰·巴尔特(结构主义文论)、雅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福柯(结构主义历史学)、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雅各布逊、普洛普、格雷马斯、热奈特等等。
二、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1、前“结构主义”时期的巴特巴特对文学现象的关注始于对文学写作的考察,而他此后的全部写作都是关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
20世纪50年代初,巴特为法国的《战斗报》写了一系列论说“写作”的文字,1953年这些文字辑集出版,书名为《写作的零度》。
第三讲法国结构主义八、法国结构主义1、法国结构主义的缘起:法国结构主义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前者追溯到索绪尔,后者追溯到雅可布逊。
2、法国结构主义演变概况:(1)酝酿阶段:布洛克曼认为彼得堡和布拉格是结构主义发展的两个前站。
五六十年代,列维·斯特劳斯连续发表了,《亲缘关系的结构》、《人种和历史》、《悲伤的热带》、《结构人类学》等,在人类学中掀起了结构主义浪潮。
罗兰·巴尔特发表了《零度写作》、《神话学》成为结构主义文学观的纲领。
(2)兴起阶段:60年代兴起。
结构主义全面展开,硕果累累。
巴尔特的《批评与真理》、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拉康的《文集》、阿尔杜塞的《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福柯的《词与物》《古典时代的疯狂史》《临产医学的产生》《知识考古学》、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托多罗夫的《文学与意义》等等。
(3)发展阶段:70年代向纵深发展,成为综合性学科。
从三个方面研究,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1966年,后结构主义兴起。
德里达出版《书写与差异》《言说与现象》《论书写学》,拉开了“解构”的序幕。
巴尔特出版《S/Z》,加入了解构的阵营。
(4)超越阶段:70年代,结构主义出现了疲态。
巴尔特和福柯开始对结构主义发难。
3、法国结构主义的特点:(1)语言学的霸权地位,(2)永恒存在的结构观,(3)普遍适用的符号性。
九、列维·斯特劳斯斯特劳斯是比利时人,被誉为“结构主义之父”。
1、神话结构:神话是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研究神话主要是揭示隐藏在神话表层结构的深层结构,找到对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
它就是原始人的思维逻辑,又为现代人所具有,只不过现代人的思维逻辑被现代环境和各种人为的条件所覆盖。
2、分析《猫》:《猫》是波德莱尔的诗。
雅可布逊曾经分析过。
斯特劳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再分析。
从中得出了结论,他认为诗即可以视为是一环套一环的对等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封闭体系,又可视为一种逐级跳跃的开封体系,对等关系使诗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强大的活力,也使读者由现实跃入超现实的极为朦胧的境界。
结构主义有哪些概念及方法特征结构主义已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及二十一世纪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结构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结构主义的简介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不过,“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被清楚界定的“流派”,虽然通常大家会将索绪尔的作品当作一个起点。
结构主义最好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
就如同任何一种文化运动一样,结构主义的影响与发展是很复杂的。
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
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of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
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比如说,人类学与民族志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这位早期著名的结构主义实践者,就分析了包括神话学、宗族以及食物准备这些文化现象。
结构主义的概念对于一般人而言,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文化人类学中开创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
根据他的理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
在列维-斯特劳斯所提出的体系中,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
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
列维-斯特劳斯在分析亲属关系名称和亲属关系系统时,曾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列维-斯特劳斯强调指出,对亲属关系结构的分析,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类的意识上,而不是放在客观的血统联系上或者亲族关系上。
高宣扬的结构主义教案第一章:结构主义概述1.1 结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1.2 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核心1.3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1.4 结构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与启示第二章:结构主义与文学批评2.1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观点2.2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2.3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2.4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局限性与批评第三章:结构主义与人类文化研究3.1 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3.2 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的方法与应用3.3 结构主义文化研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与影响3.4 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第四章:结构主义与哲学思考4.1 结构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核心思想4.2 结构主义哲学的方法与实践4.3 结构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与启示4.4 结构主义哲学的局限性与批评第五章:结构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5.1 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5.2 结构主义教育方法与实践案例5.3 结构主义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与影响5.4 结构主义教育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心理学研究6.1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6.2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6.3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方法与应用6.4 结构主义心理学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与启示第七章:结构主义与艺术批评7.1 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基本观点7.2 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方法与实践7.3 结构主义艺术批评在艺术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7.4 结构主义艺术批评的局限性与批评第八章:结构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8.1 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8.2 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应用8.3 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与影响8.4 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第九章:结构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9.1 结构主义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解读9.2 结构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9.3 结构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的案例分析9.4 结构主义在应对当代社会挑战中的局限性与批评第十章:结构主义的未来展望10.1 结构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10.2 结构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0.3 结构主义对未来的启示与展望10.4 结构主义在未来的创新与拓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结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思潮,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西方世界,它对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结构主义》第三章物理学结构和生物学结构9.物理学的结构和因果关系在人类科学的先进运动中,结构主义是已经革新了并将继续启发着人类科学的理论形态;因此,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要检验结构主义在数学上和逻辑学上的意义。
但是,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还要到物理学上来检验它的意义呢?这是因为,我们并不先验地知道,这些结构是否来源于人,还是来源于自然界,或者来源于两方面;而人和自然界的会合,是必须要在人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的领域里去加以研究的。
长久以来,物理学家的科学理想就是要测量物理现象,建立定量定律,并用一些概念,诸如加速度、质量、功、能……等,来解释这些定律。
物理学家用其中一些概念来给另一些概念下定义,以求保留某些守恒性原理,表示其有前后一贯性。
只要在物理学的这个古典阶段上,我们就可以来谈结构,尤其就是那些大理论的结构。
在这些理论领域里,种种关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关系的体系。
例如,在牛顿物理学里,就有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力作为质量与加速度之积等的体系;或者如在马克斯韦尔的体系中,有种种电与磁的过程间的互反性关系。
但是,自从“原理物理学”动摇,物理学研究推广到了现象阶梯的极高层次和极低层次,又自从那尝试把力学从属于电磁学的这种前景出乎意料地被推翻以后,我们正在看到,对于结构观念作出了愈来愈高的评价:计量理论已成为当代物理学中必须小心从事的问题,人们竟致于到了要在测量之前先去寻找结构,并且要把结构看作是一个由若干可能状态和可能转换关系组成的整体,所研究的真实系统,要在这些可能状态和可能转换的整体之中去取得它的确定位置,而同时这个位置又要用这个种种可能的整体来加以解释和说明。
对于结构主义而言,物理学的这种演变所引起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因果关系的本性问题。
更确切点说,就是在解释因果关系定律时所利用的数理逻辑结构与现实世界所假定具有的结构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
如果依照实证主义的观点,把数学解释成是一种简单的言语符号表达方式,那这个问题肯定已经不再存在,而科学本身也就归结为一种纯粹的描写。
结构主义知识点总结一、结构主义的概念1. 结构主义的理论源起结构主义是一种思想流派,它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
结构主义的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以及传播理论家提出,后来被引入文学、哲学等领域。
结构主义的兴起最初与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理论研究相关,之后逐渐影响到其他学科领域。
2. 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结构、符号、语言、意义、符号学、二元对立、二元结构等。
其中,结构是结构主义关注的核心概念之一,结构主义认为事物和概念的意义不是由其自身所包含的要素来确定的,而是由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符号是结构主义的另一个关键概念,结构主义认为符号的意义是由其与其他符号的关系所决定的,符号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结构,符号的意义也是在结构中被赋予的。
3. 结构主义方法的特点结构主义方法的特点包括对于结构的关注、强调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关注符号系统的二元对立关系、关注文化和社会的整体结构、强调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等。
结构主义方法的提出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结构主义的理论发展1. 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起源于的领域之一,结构主义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性分析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单个符号的内在含义所决定。
2. 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是另一个结构主义的重要领域,结构主义对人类学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对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
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关注文化和社会的整体结构,强调文化符号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和社会的意义是由它们的结构和符号系统所决定的。
3. 文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结构和符号的关注上。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关注文本中符号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符号系统和结构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单个符号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