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清华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外文名: Tsinghua University )简称:清华(THU或Tsinghua) 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也是一所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的高等学校。
清华大学院系设置学校院系设置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环境学院、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医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 ............。
清华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学校前沿是 1911年成立的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由学校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由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学校国际代码;10003清华大学历任校(院)长学校有历任院长;刘达:1978年6月;1983年5月,任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1983年5月;1988年10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1988年10月;1994年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1994年1月;2003年4月,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03年4月;2012年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2012年2月;现在,任清华大学校长。
名校历任校长北大历任校长2010-07-2911:21:59孙家鼐(1898.7-----1900.春)许景澄(1900.春-----1900.8)张百熙(1902.1-----1904.1)张亨嘉(1904.1-----1906.2)李家驹(1906.3-----1907.8)朱益藩(1907.8-----1908.1)刘廷琛(1908.1-----1911.12)柯劭愍(1910.12-----1911.12)劳乃宣(1911.12-----1912.2)严复(1912.2-----1912.10)章士钊(1912.10-----1912.12)何燮侯(1912.12-----1913.11)胡仁源(1913.11-----1916.12)蔡元培(1916.12-----1927.7)刘哲(1927.8-----1928.6)李煜嬴(1928.6-----1929.1)陈大齐(1929.1-----1929.8)蔡元培(1929.9-----1930.12)蒋梦麟(1930.12-----1945.10)胡适(1945.10-----1948.12)汤用彤(1949.5-----1951.9)马寅初(1951.9-----1960.3)陆平(1957.10-----1966.5)周培源(1978.7-----1981.3)张龙翔(1981.6-----1984.3)丁石孙(1984.3-----1989.8)吴树青(1989.8-----1996.8)陈佳洱(1996.7-----1999.12)许智宏(1999.11-----2008.11)周其凤(2008.11----今)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名职务任期清华大学1949年1月至今顾秉林校长2003.4-至今胡和平党委书记2008.12-至今陈希党委书记2002.2-2008.12王大中校长1994.1-2003.4贺美英党委书记1995.9-2002.2方惠坚党委书记1988.9-1995.9张孝文校长1988.10-1994.1李传信党委书记1984.2-1988.9高景德校长1983.5-1988.10林克党委书记1982.7-1984.2刘达党委书记1977.4-1982.7校长1978.6-1983.5蒋南翔校长1952.11-1966.6党委书记1956.5-1966.6袁永熙党委书记1953.9-1956.5刘仙洲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1952.6-1952.9何东昌党委书记1950.3-1953.9叶企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5-1952.6彭珮云党总支书记1949.3-1950.3冯友兰校务会议临时主席1948.12-1949.5国立清华大学1946.10-1948.12贻琦校长1946.10-1948.1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3-1946.5(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梅贻琦常务会主席1938.5-1946.5清华校长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10-1938.2(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国立清华大学1928.8-1937.8梅贻琦校长1931.12-1937.8吴南轩校长1931.4-1931.6罗家伦校长1928.8-1930.5清华学校1912.10-1928.8温应星校长1928.4-1928.6曹云祥校长1922.4-1927.12金邦正校长1920.9-1921.10张煜全校长1918.7-1920.1周诒春校长1913.10-1918.1唐国安校长1912.10-1913.8清华学堂1911.4-1912.10唐国安监督1912.4-1912.10周自齐监督1911.2-1912.4武汉大学历任校长当时校名姓名职务名称任期自强学堂张之洞创办人1890年蔡锡勇总办1893年--1897年张斯枸总办1897年冬--1899年5月钱恂提调1893年--1898年9月汪凤瀛提调1898年--1899年4月程颂万提调1899年4月--1902年10月方言学堂程颂万提调1902年10月--1905年春馨龄监督1905年春--1911年曾广熔监督1905年春--1911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校长1913年7月--1914年11月张渲校长1914年11月--1919年9月谈锡恩校长1919年9月--1922年1月张继煦校长1922年6月--1923年8月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张继煦校长1923年9月--1924年9月国立武昌大学石瑛校长1924年12月--1925年12月张廷校长(代)1926年2月--1926年5月李汉俊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黄侃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校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2月--1927年12月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校长(代)1928年7月--1929年春李四光建筑筹备委员长1928年7月--1938年4月王世杰校长1929年2月--1933年4月王星拱校长1933年5月--1945年6月周鲠生校长1945年7月--1949年8月武汉大学邬保良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8月--1952年11月李达校长1952年11月--1966年8月庄果校长1980年6月--1981年6月刘道玉校长1981年7月--1988年4月齐民友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陶德麟校长1992年10月--1996年10月侯杰昌校长1996年10月--2003年9月刘经南校长2003年9月--2008年11月顾海良校长2008年11月--至今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校名职位姓名任期一、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时期求是书院总办(兼)林启1897-1900求是书院总理陆懋勋1900-1901.9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1.10-1902浙江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2-1903.6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陶葆廉1903.7-1904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陆懋勋1904-1905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项藻馨1905-1906.7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吴震春1906.8-1910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孙智敏1910-1912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邵裴子1912-1912.6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陈大齐1912.7-1913浙江高等学校校长胡壮猷1913-1914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至国立浙江大学时期校长蒋梦麟1927.7-1930.7校长邵裴子1930.7-1931.11校长程天放1932.4-1933.3校长郭任远1933.4-1936.2校长竺可桢1936.4-1949.5四、原杭州大学(含浙江师范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刘丹1952.2-1952.12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俞仲武1952.12-1957.6浙江师范学院院长陈立1957.6-1958.11杭州大学校长(兼)林乎加1959.9-1962.5杭州大学校长(兼)吕志先1962.5-1964.4杭州大学校长(兼)王家扬1978.7-1979.2杭州大学校长陈立1979.2-1983.10杭州大学校长薛艳庄1983.10-1986.1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1986.1-1996.6杭州大学校长郑小明1996.6-1998.9注:1983年10月至1998年9月陈立任杭州大学名誉校长五、原浙江农业大学(含浙江农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农学院院长(兼)吴植椽1952.12-1957.6浙江农学院院长金孟加1957.6-1960.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丰平1960.3-1961.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61.10-1965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陈作霖1978.4-1979.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79.3-1979.6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朱祖祥1980.3-1983.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1983.10-1989.9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德葆1989.9-1993.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1993.3-1997.12浙江农业大学校长程家安1997.12-1998.9注:1984年6月至1996年朱祖祥任浙江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六、原浙江医科大学(含浙江医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医学院院长(兼)洪式闾1951.10-1955.4浙江医学院院长王仲侨1956.5-1958.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郑平1960.2-1963.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李兰炎1964.3-1968.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王耀庭1978.7-1979.3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王季午1979.3-1984.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1984.1-1996.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陈昭典1996.11-1998.9注:1984年1月至1998年9月王季午任浙江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同济大学历任校长埃里希.宝隆1907─1909福沙伯1909—1917贝伦子1912—1919 1921—1927沈恩孚1917—1923袁希涛1923—1927阮尚介1917—1927张仲苏1927—1929张群1929.3—1929.6胡庶华1929—1932翁之龙1932—19391939—1940周均时1940—1942丁文渊1942—1944徐诵明1944—1946董洗凡1946—1947丁文渊1947—1948夏坚白1948—1952薛尚实1953.1—1959.7王涛1959—19771977.10—1984.4江景波1984.4—1989.2高廷耀1989.2—1995.2吴启迪1995.2—2003.7万钢2003.7—2004.7主持工作副校长2004.7—至今校长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陈三立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1)李瑞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4-1919)江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19-1925)郭秉文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1927-1930)张乃燕中央大学校长(1930-1931)朱家骅中央大学校长(1932)李四光中央大学校长(1932-1941)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1941-1943)顾孟余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1943-1944)蒋介石中央大学校长(1944-1945)顾毓琇中央大学校长(1945-1947)吴有训中央大学校长(1948-1949)周鸿经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1951)梁希南京大学校长(1951-1957)潘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3-1955)孙叔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5-1957)陈毅人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1963)郭影秋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1966)匡亚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6-1968)彭冲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1968-1970)方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70-1975)王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1978)周林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8-1982)匡亚明南京大学代校长(1982-1984)郭令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2-1984)章德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1984-1997)曲钦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6-1989)陆渝蓉南京大学代校长(1996-1997)陈懿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1997-2006)蒋树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0-2003)韩星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03-)洪银兴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2006-)陈骏。
北京大学的名人:▲教育界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
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可以说,全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没有蔡元培,正如中国不能没有西藏。
因为蔡元培的存在,才出现了民国时代中国的学术井喷,出现了那些让我们至今久久回味的名师大家。
陈时,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以一人之力缔造私立大学,而使之卓然学术,开前无古人之先例,这便是陈时。
陈时毁家兴学的时候,全中国只有国立的北大和省立的山西大学、北洋大学。
陈时一手打造的,却是一个综合性的私立大学。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复旦大学,陈望道——他是中国新闻学教育的集大成者,复旦新闻系“好学力行”的系训便出自他口,他的伟大,绝不是一句“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可以概括得。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陈序经——他自称“只是一个教书的”,然而如果没有他,就没有陈寅恪晚年那光耀万世的成就,也没有广东的学术文化。
这份无量的功德,让它成为岭南,耀眼的明珠。
金陵大学、南京大学,陈裕光——“金陵大学师生以覆我之青天为誓,以照我之白日为誓,以祖国山河为誓,以祖宗丘坟为誓,誓以热血,誓以至诚,终我一生,永不使用日货。
如有悔心,或生二志,人天共戮!此誓。
”济南惨案后,这个校长带领学生发下这个誓言,至死不渝。
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陈垣——北平沦陷,所有大学把日语列为必修,校门悬挂日本国旗,惟有辅仁大学能够独树一帜,人称“学术抗日”。
他对学生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四川大学,程天放——“程天放,这个人的资料可能找不到多少吧”,四川大学一位老师告诉笔者。
他的评价在海峡两岸截然相反,确实他是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广者,但另一面,他也为川大招来了不少大师。
历史的迷雾仍在眼前,也许未来一天我们才会发现,真的往事并不如烟。
台湾大学,傅斯年——1919年5月4日,他是游行总指挥,第一个冲进赵家楼。
他是“史料学派”创建者,让今天的史学界呐喊:“回到傅斯年!”台大钟每节课都响21下,因为这位校长说:“一天只有21个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多么哲学而又科学的方法呀!”一位同学感慨道。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任演讲稿邱勇,男,1964年7月出生,1985年3月入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xx年9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正局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任演讲稿,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邱勇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刚才,组织上宣布了中央的决定,让我接任清华大学校长。
潘立刚副部长、袁贵仁部长、姜志刚部长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的信任与支持!我深知清华校长这副担子责任重大,虽然个人的学识能力有限,但必定全心全力而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为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清华大学是一所有理想、有担当的学校。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前赴后继,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百年校庆以后,在学校党委和陈吉宁校长的带领下,清华人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紧扣时代脉搏,锐意改革创新,书写了清华新百年精彩的开篇之作。
陈吉宁校长政治坚定,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工作魄力大。
他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划和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深入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我要向吉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地祝愿他在新的重要岗位上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32年前,我怀着人生梦想来到清华,从此就一直浸润在这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园子里。
对我来说,清华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们的关爱教诲、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和难忘的青春岁月,是永存心底的一股暖流;清华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我去战胜困难、超越自己,并在“双肩挑”的锻炼中全面成长;清华更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让我拓展视野、发挥所长,自由创造、收获希望。
清华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感谢大家的补充清华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第1届:吕应中(机械系)(1949年4月29日当选)第2届:林寿屏(经济系)(1949年10月当选)第3届:徐乃明(机械系)(1950年3月28日当选)第4届:凌瑞骥(电机系)(1950年7月当选。
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专业)第5届:朱镕基(电机系)(1951年3月11日当选,曾任国务院总理)第6届:邵敏(女)(1951年9月当选)第7届:方耀堂(水利系)(1952年夏当选)第8届:张慕葎(1953年春当选。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第9届:张慕葎(1953年9月19日当选)第10届:林泰(建筑系)(1954年3月13日当选)第11届:潘霄鹏(1955年3月13日当选)第12届:谭浩强(自动控制系)(1956年3月11日当选。
谭浩强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一职长达3年多,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学生会主席,在当时被认为是“双肩挑”的典型。
但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编著的《BASIC语言》《C程序设计》发行125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
近年来他在全国各地向大学生们作“走向成功之路”报告,反响强烈。
)第13届:谭浩强(自动控制系)(1957年3月17日当选)第14届:潘丽华(女)(1959年3月21日当选。
曾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西亚非联络处处长)第14届:曾点(女)(1960年3月当选)第15届:俞纪美(1962年4月7日当选。
曾任中国国际商会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第16届:张福森(自动控制系)(1964年3月19日当选。
曾任司法部部长)第17届:徐荣凯(动力系)(1965年9月7日当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清华大学学生会于1966年6月解散,徐荣凯也自动离职。
曾任云南省长)第18届:戴桂兰(女)(1974年2月8日当选)第19届:(空缺)因“四人帮”破坏,本届学生代表大会虽正常召开,但并未选出主席。
王大中校长个人资料:王大中,1935年生于河北省。
自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1-1962年为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
1980-1982年在联邦德国于利希核中心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并在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王大中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现任清华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核学会理事长。
近两年,媒体多用“滚滚留学潮”“炙手可热”等词语来形容当下如火如荼的留学现象。
伴随而生的,当是留学过程中的彷徨、迷茫、盲目,上升一个层面便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讨论,以及中外教育的种种比较。
虽然众人关于此争论的热情与高温不减的留学潮很是匹配,却鲜有权威级的专家就此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本刊有幸请到了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他就目前的留学现状以及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相信王校长的一番言语,对很多正在迷茫彷徨的家长学生会有一定的启发。
出国留学最佳时机应在大学毕业之时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许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受教育环境时有了很大的空间。
不少家长为了避免孩子重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老路,纷纷把目光瞅向了海外市场,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少年留学热”。
面对这种现象,王大中校长表现出了充分的担忧。
他认为,出国留学的最佳时机应是在大学毕业之后。
相反,目前出国就读的“小留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为优越,而且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心智尚未成熟,与外国人沟通又难,内心势必会留下中西文化冲突带来的失落感和认同危机,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如果自身没有自制力和判断力的话,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失落自己。
近年来,不少少年留学生在国外不但没成才,反而成了“问题少年”。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清华大学依然保持着美国高校的习惯,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校庆日。
今年的4月24日是清华的百年校庆。
一百年间,清华培养的优秀人才17万人。
下面细数29位曾是清华学子的名人大家——01、两弹元勋——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02、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著名科学家,1946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先修班、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湖南大学名誉校长、中南大学名誉校长。
被誉为“中国科技领军人”。
03、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在组建理论化学队伍和研究机构中做出了业绩。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2008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04、力学家——郭永怀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名校历任校长北大历任校长2010-07-29 11:21:59孙家鼐(1898. 7 ----- 1900. 春)许景澄(1900. 春----- 1900. 8)张百熙(1902. 1 ----- 1904. 1)张亨嘉(1904. 1 ----- 1906. 2)李家驹(1906. 3 ----- 1907. 8)朱益藩(1907. 8 ----- 1908. 1)刘廷琛(1908. 1 ----- 1911. 12)柯劭愍(1910. 12 ----- 1911. 12)劳乃宣(1911. 12 ----- 1912. 2)严复(1912. 2 ----- 1912. 10)章士钊(1912. 10 ----- 1912. 12)何燮侯(1912. 12 ----- 1913. 11)胡仁源(1913. 11 ----- 1916. 12)蔡元培(1916. 12 ----- 1927. 7)刘哲(1927. 8 ----- 1928. 6)李煜嬴(1928. 6 ----- 1929. 1)陈大齐(1929. 1 ----- 1929. 8)蔡元培(1929. 9 ----- 1930. 12)蒋梦麟(1930. 12 ----- 1945. 10)胡适(1945. 10 ----- 1948. 12)汤用彤(1949. 5 ----- 1951. 9)马寅初(1951. 9 ----- 1960. 3)陆平(1957. 10 ----- 1966. 5)周培源(1978. 7 ----- 1981. 3)张龙翔(1981. 6 ----- 1984. 3)丁石孙(1984. 3 ----- 1989. 8)吴树青(1989. 8 ----- 1996. 8)陈佳洱(1996. 7 ----- 1999. 12)许智宏(1999. 11-----2008.11)周其凤(2008.11----今)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名职务任期清华大学1949年1月至今顾秉林校长2003.4 - 至今胡和平党委书记2008.12 - 至今陈希党委书记2002.2 - 2008.12王大中校长1994.1 - 2003.4贺美英党委书记1995.9 - 2002.2方惠坚党委书记1988.9 - 1995.9张孝文校长1988.10- 1994.1李传信党委书记1984.2 - 1988.9高景德校长1983.5 - 1988.10林克党委书记1982.7 - 1984.2刘达党委书记1977.4 - 1982.7校长1978.6 - 1983.5蒋南翔校长1952.11- 1966.6党委书记1956.5 - 1966.6袁永熙党委书记1953.9 - 1956.5刘仙洲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1952.6 - 1952.9何东昌党委书记1950.3 - 1953.9叶企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5 - 1952.6彭珮云党总支书记1949.3 - 1950.3冯友兰校务会议临时主席1948.12- 1949.5国立清华大学1946.10 - 1948.12贻琦校长1946.10- 1948.1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3 - 1946.5(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梅贻琦常务会主席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10- 1938.2(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国立清华大学1928.8 - 1937.8梅贻琦校长1931.12- 1937.8吴南轩校长1931.4 - 1931.6罗家伦校长1928.8 - 1930.5清华学校1912.10 - 1928.8温应星校长1928.4 - 1928.6曹云祥校长1922.4 - 1927.12金邦正校长1920.9 - 1921.10张煜全校长1918.7 - 1920.1周诒春校长1913.10- 1918.1唐国安校长1912.10- 1913.8清华学堂1911.4 - 1912.10唐国安监督1912.4 - 1912.10周自齐监督1911.2 - 1912.4武汉大学历任校长当时校名姓名职务名称任期自强学堂张之洞创办人1890年蔡锡勇总办1893年--1897年张斯枸总办1897年冬--1899年5月钱恂提调1893年--1898年9月汪凤瀛提调1898年--1899年4月程颂万提调1899年4月--1902年10月方言学堂程颂万提调1902年10月--1905年春馨龄监督1905年春--1911年曾广熔监督1905年春--1911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校长1913年7月--1914年11月张渲校长1914年11月--1919年9月谈锡恩校长1919年9月--1922年1月张继煦校长1922年6月--1923年8月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张继煦校长1923年9月--1924年9月国立武昌大学石瑛校长1924年12月--1925年12月张廷校长(代)1926年2月--1926年5月李汉俊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黄侃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校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2月--1927年12月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校长(代)1928年7月--1929年春李四光建筑筹备委员长1928年7月--1938年4月王世杰校长1929年2月--1933年4月王星拱校长1933年5月--1945年6月周鲠生校长1945年7月--1949年8月武汉大学邬保良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8月--1952年11月李达校长1952年11月--1966年8月庄果校长1980年6月--1981年6月刘道玉校长1981年7月--1988年4月齐民友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陶德麟校长1992年10月--1996年10月侯杰昌校长1996年10月--2003年9月刘经南校长2003年9月--2008年11月顾海良校长2008年11月-- 至今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校名职位姓名任期一、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时期求是书院总办(兼)林启1897-1900求是书院总理陆懋勋1900-1901.9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1.10-1902浙江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2-1903.6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陶葆廉1903.7-1904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陆懋勋1904-1905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项藻馨1905-1906.7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吴震春1906.8-1910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孙智敏1910-1912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邵裴子1912-1912.6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陈大齐1912.7-1913浙江高等学校校长胡壮猷1913-1914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至国立浙江大学时期校长蒋梦麟1927.7-1930.7校长邵裴子1930.7-1931.11校长程天放1932.4-1933.3校长郭任远1933.4-1936.2校长竺可桢1936.4-1949.5四、原杭州大学(含浙江师范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刘丹1952.2-1952.12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俞仲武1952.12-1957.6浙江师范学院院长陈立1957.6-1958.11 杭州大学校长(兼)林乎加1959.9-1962.5杭州大学校长(兼)吕志先1962.5-1964.4杭州大学校长(兼)王家扬1978.7-1979.2杭州大学校长陈立1979.2-1983.10杭州大学校长薛艳庄1983.10-1986.1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1986.1-1996.6杭州大学校长郑小明1996.6-1998.9注:1983年10月至1998年9月陈立任杭州大学名誉校长五、原浙江农业大学(含浙江农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农学院院长(兼)吴植椽1952.12-1957.6浙江农学院院长金孟加1957.6-1960.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丰平1960.3-1961.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61.10-1965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陈作霖1978.4-1979.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79.3-1979.6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朱祖祥1980.3-1983.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1983.10-1989.9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德葆1989.9-1993.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1993.3-1997.12浙江农业大学校长程家安1997.12-1998.9注:1984年6月至1996年朱祖祥任浙江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六、原浙江医科大学(含浙江医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医学院院长(兼)洪式闾1951.10-1955.4浙江医学院院长王仲侨1956.5-1958.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郑平1960.2-1963.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李兰炎1964.3-1968.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王耀庭1978.7-1979.3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王季午1979.3-1984.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1984.1-1996.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陈昭典1996.11-1998.9注:1984年1月至1998年9月王季午任浙江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同济大学历任校长埃里希.宝隆1907─1909福沙伯1909—1917贝伦子1912—19191921—1927沈恩孚1917—1923袁希涛1923—1927阮尚介1917—1927张仲苏1927—1929张群1929.3—1929.6 胡庶华1929—1932翁之龙1932—1939赵士卿1939—1940周均时1940—1942丁文渊1942—1944徐诵明1944—1946董洗凡1946—1947丁文渊1947—1948夏坚白1948—1952薛尚实1953.1—1959.7 王涛1959—1977李国豪1977.10—1984.4江景波1984.4—1989.2高廷耀1989.2—1995.2吴启迪1995.2—2003.7万钢2003.7—2004.7主持工作副校长2004.7—至今校长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陈三立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1)李瑞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4-1919)江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19-1925)郭秉文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1927-1930)张乃燕中央大学校长(1930-1931)朱家骅中央大学校长(1932)李四光中央大学校长(1932-1941)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1941-1943)顾孟余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1943-1944)蒋介石中央大学校长(1944-1945)顾毓琇中央大学校长(1945-1947)吴有训中央大学校长(1948-1949)周鸿经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1951)梁希南京大学校长(1951-1957)潘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3-1955)孙叔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5-1957)陈毅人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1963)郭影秋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1966)匡亚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6-1968)彭冲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1968-1970)方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70-1975)王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1978)周林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8-1982)匡亚明南京大学代校长(1982-1984)郭令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2-1984)章德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1984-1997)曲钦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6-1989)陆渝蓉南京大学代校长(1996-1997)陈懿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1997-2006)蒋树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0-2003)韩星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03-)洪银兴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2006-)陈骏。
北京大学的名人:▲教育界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
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该统计还不完全,并且均不包含各高校党委书记和就任北京清华大学本校校长的清华学子,其中有多位校友担任过两所以上大学的校长职务,这里只记一次。
清华学子中的大学校长总数在国内以较大优势位居第一。
大学校长(正职)==================================================================== 姓名毕业年份任教年份任职学校曹传钧 1945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1982.11-1988.7)。
沈元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1946-1952年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后曾任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长(1980.10-1982.11),名誉院长、校长(1982.11至今)。
马寅初 1911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 1910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周培源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 1929-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78.7-1981.3)。
张龙翔 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81.6-1984.3)。
丁石孙1950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84.3-1989.8)。
汤用彤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49.5-1951.9)。
梅贻琦 1909年清华首届留美生,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陈可忠1920级清华学校毕业中山大学校长(1948.6-1949.7);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阎振兴1934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1969-1970)、台湾大学校长、成功大学校长。
钱思亮 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徐贤修1935年清华大学算学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第四任)。
清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学生会主席第1届:吕应中(1949年4月29日当选)第2届:林寿屏(1949年10月当选)第3届:徐乃明(1950年3月28日当选)第4届:凌瑞骥(1950年7月当选)第5届:朱镕基(1951年3月11日当选)第6届:邵敏(女)(1951年9月当选)第7届:方耀堂(1952年夏当选)第8届:张慕葎(1953年春当选)第9届:张慕葎(1959年9月19日当选)第10届:林泰(1954年3月13日当选)第11届:潘霄鹏(1955年3月13日当选)第12届:谭浩强(1956年3月11日当选)第13届:谭浩强(1956年3月17日当选)第14届:潘丽华(女)(1959年3月21日当选)第14届:曾点(女)(1969年3月当选)第15届:俞纪美(1962年4月7日当选)第16届:张福森(1964年3月19日当选)第17届:徐荣凯(1965年9月7日当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清华大学学生会于1966年6月解散,徐荣凯也自动离职。
第18届:戴桂兰(女)(1974年2月8日当选)第19届:(空缺)——因“四人帮”破坏,本届学生代表大会虽正常召开,但并未选出主席。
第20届:彭顺生(1978年6月20日当选)第20届:孙建京(1979年4月当选)第21届:林炎志(1980年12月12日当选)——林炎志是第一位由全校学生普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这种空前民主的选举方式在当时造成了轰动。
第22届:宋军(工程力学系)(1982年9月24日当选)第23届:赵艰(1983年9月16日当选)第24届:杨振斌(工程物理系)(1984年10月当选)——他最先提出学生会要成为“同学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这12个字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会的宗旨一直沿用至今。
第25届:郭谦(汽车系)(1985年9月27日当选)第26届:潘福祥(经管学院)(1986年5月23日当选)第27届:郭宏林(1987年5月14日当选)第28届:方方(1988年5月12日当选)第28届:杨红征(计算机系)(1989年10月当选)第29届:杨岳(精仪系)(1990年3月26日当选)第29届:苏辉(1991年5月16日当选)第30届:吕运强(1992年5月17日当选)第30届:尹霞(女)(计算机系)(1993年3月当选)第31届:蔡涛(材料系)(1994年4月16日当选)第31届:孙勤芳(女)(电子系)(1995年3月27日当选)第32届:石磊(电机系)(1996年4月7日当选)第32届:杜汇良(汽车系)(1997年4月11日当选)第33届:孟华东(电子系)(1998年5月16日当选)——就在孟华东卸任前几天,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清华学生义愤填膺,集体上街游行示威,到美国驻华使馆门前请愿抗议,期间也发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对此,孟华东以大局为重,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根据上级指示,积极疏导学生情绪,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较好地把握了分寸,表现得相当成熟。
48岁陈吉宁出任清华校长履新发言提出学者为先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12年第3期文/周逸梅只有站在高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
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尽管有风险,但如果做出来就是突破。
如果站在山脚下,对周围什么都看不清楚,没什么风险但也什么都做不出来。
而只有站在前沿上,你左动动、右动动,都会出成果,不过是成果大小的问题。
人一旦失去了创新思想,工作就平平淡淡了。
——顾秉林大学的根本不在于“大”,而在于“学”,在于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绝对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更不能片面追求各种大学评价的量化指标,而要深入探究大学的本质,正确把握办学规律和要素,注重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发展质量!——陈吉宁2月20日下午3点,清华大学在主楼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华大学校长的任免决定,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免去原校长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职务。
巧合的是,新老两任校长都是吉林人。
顾秉林于2003年4月从上一任校长王大中手中接过执掌清华的“帅印”,至今整9年。
新校长陈吉宁是地地道道的清华人,不仅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清华就读,而且上任前在清华大学担任了6年的副校长。
老当家顾秉林曾多次提出卸任2月20日下午,顾秉林最后一次以校长的身份在会议上讲话,他在讲话中深情表达了对上级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清华校友以及家人的感激。
他回忆起自己9年前在同样的会议上接过任命:“当时我表示‘必将竭尽全力,报效清华、报效祖国’。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此后的32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有幸与大家分享事业发展的自豪与骄傲,也曾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扰和烦恼。
”对于陈吉宁的接任,顾秉林称是“众望所归”。
“相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陈吉宁校长一定能够带领大家,让百年清华更加年轻,勇创新,尚沉潜,乐包容,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