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霉菌和酵母计数
- 格式:docx
- 大小:11.79 KB
- 文档页数:7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
2. 使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3. 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必须充分混合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4. 采用适当的离心机参数对悬浮在液体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沉淀,以便于后续的计数和分析。
5.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需要对悬液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高浓度下产生过多的交叉效应。
6.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培养基和其他实验条件符合标准。
7.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要遵循标准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和技术,如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等。
8. 经常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熟悉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10. 实验室中应有标准操作程序(SOP)来规范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步骤,确保每个实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1.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应该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生长条件。
12.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测性。
13.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对微生物产生影响。
14. 在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对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
15.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交叉污染。
16. 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来促进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以便进行可靠的计数。
17.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注意样品的来源和保存条件,避免因为样品质量问题造成误差。
18. 在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前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破碎细胞壁、杀菌等,以确保样品中微生物的完整性。
19. 实验室中应建立完善的实验记录和档案,便于追溯实验过程和结果。
20. 实验室应遵循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确保实验操作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无害。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1试验菌液得制备与使用(以白色念珠菌为示例)白色念珠菌(0)代↓传代培养↓实验菌液得制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MPN法不适用),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注:当需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方法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1菌种试验用菌株得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得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得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得生物学特性。
1。
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白色念珠菌得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菌悬液取黑曲霉得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得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
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得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得贮存期内使用、1。
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就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得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得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得比值应在0。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注意事项进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是在微生物学、食品工业和制药等领域中常见的实验操作。
以下是在进行这类计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的过程需要注意采集的样本的代表性,以确保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
采样器具和采样手法也应经过消毒,以防止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2.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空气和工作台表面应该保持清洁,以防止实验样品受到外源污染。
使用层流罩或生物安全柜可以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消毒和灭菌:•所使用的培养基、培养器皿和仪器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防止实验中的交叉污染。
4.菌种的选择:•选择适当的霉菌和酵母菌菌种用于实验。
确保所选的菌种与实验目的一致,并且经过适当的质量控制。
5.菌落计数方法:•使用适当的计数方法,如涂布法、滤膜法等,以确保准确可靠的计数结果。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计数方法。
6.培养条件:•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等,以促进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这可以通过使用恒温箱、培养箱等设备来实现。
7.实验时间:•在培养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以确保菌落充分生长。
同时,注意不要过度培养,以防止菌落过于密集。
8.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包括使用标准菌株进行验证实验,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9.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的详细过程,包括样品信息、培养条件、计数结果等。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取可靠的数据。
通过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可以确保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信赖的数据。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呀。
像培养皿,这个可不能少,就像是霉菌和酵母的小房子一样。
还有培养基,这可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呢,得按照正确的配方去调配。
比如说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就很常用,调配的时候得小心翼翼的,各种成分的量都要精准,就像做饭放调料一样,少一点多一点味道就不对啦。
另外,还需要准备接种环或者移液器之类的工具,这些就像是小助手,能帮助我们把要检测的样品放到合适的地方。
二、样品采集。
这一步也很关键哦。
样品的来源可就多啦,可能是食物,像面包呀、果酱之类的;也可能是环境中的一些东西。
如果是从食物里采样品,要注意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呢。
不能只取表面看起来坏的地方,要从不同的部位都取一点,这样才能准确知道整个食物里霉菌和酵母的数量。
要是从环境中采,像空气里的话,可能要用专门的空气采样器,感觉就像捕捉小幽灵一样,把那些看不见的霉菌和酵母抓住放到我们的检测体系里。
三、样品处理。
采集到样品之后,就到处理这一步啦。
如果是固体样品,可能需要先把它弄碎,弄成均匀的小颗粒。
就像把一大块饼干掰成小碎块一样。
然后呢,要进行稀释,这个稀释可重要啦。
因为如果不稀释的话,霉菌和酵母太多了,长出来就会密密麻麻的,根本数不清。
一般会用生理盐水或者磷酸盐缓冲液来稀释,就像给它们换个适合居住的环境一样。
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稀释,比如说1:10、1:100这样的比例,一步一步来,直到得到合适浓度的样品液。
四、接种。
现在就可以把处理好的样品液接种到培养皿里啦。
把培养基先在培养皿里铺好,就像铺好柔软的小床一样。
然后用接种环或者移液器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液,轻轻滴在培养基上。
要小心哦,不能让液体流得到处都是,不然就乱套啦。
接种的量也要控制好,太多了会让霉菌和酵母长得太拥挤,太少了又可能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五、培养。
接种好之后,就把培养皿放到合适的环境里去培养啦。
霉菌和酵母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温度会设定在25 - 28摄氏度左右,湿度也要适中。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1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以白色念珠菌为示例)白色念珠菌(0)代↓传代培养↓实验菌液的制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MPN法不适用),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注:当需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方法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1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1.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稳定的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1.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液制备: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制备成1:10供试液。
项目三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2.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
三、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冰箱恒温培养箱均质器恒温振荡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无菌锥形瓶无菌广口瓶无菌吸管无菌平皿无菌试管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培养基和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4检验程序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5操作步骤5.1样品的稀释5.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稀释液。
或放入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5.1.2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项目三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2.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
三、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冰箱1 / 7恒温培养箱均质器恒温振荡器xx电子天平无菌锥形瓶无菌xx瓶无菌吸管无菌平皿无菌试管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培养基和试剂葡萄糖xx培养基马铃薯xx红培养基:4检验程序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5操作步骤5.1样品的稀释5.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2 / 7稀释液。
或放入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10的样品拍打2min,制成1匀液。
5.1.2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10的样品匀液。
霉菌和酵母计数1、原理、定义、目的:霉菌和酵母数的测定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的霉菌和酵母菌落数(粮食样品是指1g粮食表面的霉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本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
2.仪器设备与器具:参照大肠杆菌群的检测标准。
3.试剂:3.1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基的配置:3.1.1 称取30g虎虹琼脂培养基加入蒸馏水1000ml,摇动灭菌。
3.1.2 以棉塞或硅胶塞,牛皮纸包封好瓶口,3.1.3 置于高压杀菌釜内,以116℃30分钟灭菌。
3.1.4 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不烫手后(约45℃)备用。
3.2稀释液: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高压灭菌121℃、15分钟。
4.测定方法:4.1.检样稀释及培养:4.1.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ml)放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放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体内,经充分震摇或研磨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4.1.2用1 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 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用定量加液器在试管内鼓气三至四次使其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
4.1.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一次,换用一支1 ml灭菌吸管。
4.1.4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取三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10倍递增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 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二个平皿。
4.1.5培养皿上分别注明样品编号,稀释度等。
4.1.6稀释液移入平皿后,注入冷却到45℃虎红琼脂约15 ml,水平徐徐震摇,使培养基检液混合均匀后,同时将虎红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 ml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做空白对照。
4.1.7待虎红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25至28℃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观察,共培养观察五天。
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原始记录(平板计数法)
1.菌落数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
菌落数在10以内时,采用一位有效数字报告;菌落数在10T00之间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报告。
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时,前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人”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
代替位数来表示结果;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此时也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采用两位有救数字。
3.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4.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1.为单位报告,报告或分别报告霉菌和/或酵母数。
报告人报告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1 简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是检测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也是评价生产企业的药用原料、辅料、设备、器具、工艺流程、环境和操作者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除另有外均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这是活菌计数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方法。
以琼脂平板上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成的一个独立可见的菌落为计数依据。
该法测定结果只反映在规定条件下所生长的细菌(嗜中温、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数,不包括对营养、氧气、温度、pH 和其他因素有特殊要求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一个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均可由一个或多个菌细胞生长繁殖而成。
因此供试品中所测得的菌落数,实际为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y,cfu)不应理解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个数。
在进行本法测定时,必须严格按本法所规定的条件操作,以免产生实验误差。
2 设备、仪器2.1 设备2.1.1 无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有单独的无菌室,每个无菌室应有独立的净化空气系统。
2.1.1.1 结构和要求见无菌检查法2.1.1.2 操作间操作间应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流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的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操作台上备有电子天平,乙醇灯,火柴,乙醇棉球,大、小橡皮乳头等。
2.1.1.3 缓冲间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无菌衣、帽、口罩、拖鞋等。
缓冲间内不得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
2.1.1.4 洁净级别及检查方法通常采用尘粒数及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测定法(参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洁净级别尘粒数/m3 浮游菌(个)/ m3沉降菌(个)/(∮90mm·0.5h)微粒直径≥0.5µm 微粒直径≥5µm100级10000级100000级≤3,500≤350,000≤3,500,000≤0≤2000≤20,000≤5≤100≤500≤1≤3≤10沉降菌数测定(Ⅱ法)无菌室操作台消毒擦拭后,先启动层流净化装置30min,将备妥的营养琼脂平板3个(经30~35℃预培养48h,证明无菌落生长),以无菌方式(或经传递箱)移入操作间,置净化台左、中、右各1个,开盖,暴露30min后将盖盖上,在30~35℃培养箱内倒置培养48h,取出检查。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1试验菌液得制备与使用(以白色念珠菌为示例)白色念珠菌(0)代↓传代培养↓实验菌液得制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MPN法不适用),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注:当需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方法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1菌种试验用菌株得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得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得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得生物学特性。
1。
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白色念珠菌得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菌悬液取黑曲霉得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得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
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得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得贮存期内使用、1。
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就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得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得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得比值应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