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首先要求提出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提出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常见物理模型、掌握一些重要假说;再次,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2.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提出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3.实际性。提出的问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表现出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4.目的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地设计每一个问题,切忌随心所欲,盲目地即兴提问。

5.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地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6.发展性。提出的问题情景应具有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发展的功能。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应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包含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信息,应该营造亢奋的心理环境,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的情感信息。

7.递进性。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8.延伸性。提出的问题具有延伸性,能促进多方位的发展,或将学习引向深入,揭示其物理本质;或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打开通向新世界之门,让物理教学达到蕴味无穷的境界。

二、分解式提问

即多层分切、环环相扣提出问题。把物理教学过程分割成多个情境片段,多层次提出问题,层层剥开,直达问题的本质。例如在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与其相邻的物体没有压力作用时,我采用如下方法:让学生准备一个装水的矿泉水瓶,去掉盖子,分解式提问如下:问题l,如果在瓶底打一个小孔,水会流出来吗?(学生同答:当然会流出来,不流出来才怪。)接着是问题2:如果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猜想:会,不会?)此时我不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结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学生的兴趣来了。提出问题:瓶子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流不出来。那么,如果把瓶子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水会流出来吗?许多学生由于定势思维(向下运动时水不流出来,那么。向上运动时水当然会流出来了)的影响,纷纷回答:会流出来。我又让学生亲自实验。以验证猜想,结果水竟然还是流不出来。至此,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极高,产生了许多疑问和猜想。我再因势利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显然,这样将问题分解,一层一层分析就容易多了。

三、情境式提问

即改平辅直叙为创设生活情境。让问题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这样的问题才有生命力。我们在讲解时,经常是陈述相同的事实。从不同的层面切入,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设法把物理过程情境化,把物理概念生活化。例如,讲冲量与动量时,如果直接给出“冲量是力和时间的乘积”“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然后讲公式,做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因为这样教学只注重了讲解的效率和解题效率,却弱化了情感效率,忽视了问题效率,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我采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经常踢足球,也经常看到运动员把球顶进了球门的精彩场面。可是,如果是同样速度的铅球,运动员敢用头去顶吗?学生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敢顶”。让学生说说“不敢顶”的原因时,学生好像懂了,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里就像憋了什么似的。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引出冲量、动量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这样的提问当然是有效的,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