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用魏书生改变自我的六种理念赢得教育

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说它不容易在于我们习惯于抱守自己的生活观念,总以为自己这样做才是最为英明的选择。在这种思维的蒙蔽下,我们往往会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说改变自己是一件容易事情在于有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另外一个晴朗的天空,就会拨开一层面纱看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老师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当老师的宿愿。起初他也曾埋怨过,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他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令他感到极为难过的。用他的话说:“面对这样的环境,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待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书自己再搞改革。”由此我想到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应该说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学生素质都要强于魏书生老师起初面对的一切,但是我也曾有过同样的心情。应该说魏书生老师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在这样的心灵觉悟下,他体会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

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如果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能这样去认识,这样去对待,无论是面对怎样特别的困难我们都能够战胜,从而实现心态的变化。

二、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这种观念不仅仅是魏书生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他对教育的一种积极的理念。魏书生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源于他对教育深层次思考。在一个晚自习休息期间,魏书生遇到本班的两位同学吵架,而且吵得极为难听。面对这种情景,作为班主任当然是比较气愤的。同样此时的魏书生也是十分得气恼。但是当面对犯错误同学内疚的样子时,他抑制住了自己气恼的心情,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犯错误的同学,一位教师可以扮演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角色。而扮演不同的角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发雷霆莽撞的角色,使自己生气,也会使学生生气;一个不负责任、听之任之的角色,会使学生肆无忌惮,教师的威信越来越低;训斥、挖苦学生的角色,会造成师生间心里上的隔膜;一个具有丰富经验教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打架的危害,订出避免吵架的措施,会使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扮演严父、慈母、兄长、亲属的角色,学生会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和爱护,在温暖中改正错误……魏书生选择了严父和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先施之以爱,继而给予具体细致的心里分析。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没有因自己犯了错误而吓得心惊胆战,而是对自己进行了有效的剖析,对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魏书生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角色里出不来。”“变换角色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选择怎样的角色面对这场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不管怎样面对学生,面对课程,都需要我们选择积极的角色去面对。

三、多互助、少互斗

这也是魏书生对教育,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许多人感觉魏书生当老师既轻松又愉快,其秘诀在哪里?魏书生的回答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魏书生做班主任、教书育人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魏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讲:“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是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助理教师。大家都成老师的助手了,那么我直接支付给同学们的时间再少些,我们的班级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其实要真正做到“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学生的助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我们往往会感觉班干部、好学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而那些后进生会是自己工作中的

对手。其实后进生也有潜在帮助教师改进自己教学的能力,具有帮助老师做事的能力。这是魏书生建立“互助”师生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教育学生时候力争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能做得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既然是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互助”的师生关系,避免了“互斗”不良现象的存在。如果老师摆出与学生“斗争”脸孔,硬要把学生斗服,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多学习、少批判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及其教改经验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而且其探索出的许多可贵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已经成为教育的真理。他之所以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这与他肯于学习、善于吸收有直接关系。魏书生在研究教育理论时,既学习孔子、陶行知、凯洛夫这些为学术界肯定的教育家的著作,也研究蔡元培、杜威等争议较大人物的一些观点。吸收其有道理的部分。魏书生认为:“别人有短处我没有看到,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有长处,自己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用学习吸收的观点去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在班级管理中,他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这样会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增强。无论是对学生,对教师

我们都应该树立起“多学习、少批判”的意识,这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够让我们始终保持一种谦和的人生态度。这样于已、于人、于事都有好处。

五、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1991年7月17日魏书生赴拉萨讲学,连续讲了三天半,孔繁森问他:“在拉萨这样的高原地方,连讲三天半课,这么繁重的劳动,西藏当地人也讲不了,你能承受了,有什么秘诀吗?”魏书生回答说:“要说有秘诀,就只有一个,那说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和魏书生相比,我们身上的担子真是轻得许多。但是还有人抱怨工作太累了,有些承受不了。因此产生消极情绪,抑或动不动以所给的报酬为衡量工作的尺码,这都是不可取的。魏书生认为:“人的能力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抢工作干的人,如同没有时间叹息的蜜蜂,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提高,忙于自我更新。”“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应储备能力,增长能力,而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是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对年轻教师而言,需要提高、锻炼自己的地方很多,况且我们如今又处在这样一个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一定要牢牢记住: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六、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生活像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乐观地对待人生,你便会拥有一份愉悦的心境,就会激发起向上的勇气和意志,更能提高我们做事的能力,提高做事的效率,增强做事的艺术性。魏书生认为:“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交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机会,人生值得高兴的事情又那么多,如果不学会笑对人生,那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我与学生接触中我感觉到,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面孔,学生的情绪同样会显得低落;如果老师微笑着面对学生,班级就会充满活力。学生喜欢乐观向上的老师,这是许多人都认识到的一个问题。老师的工作压力是一般工作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障碍,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魏书生实现自我人生飞越的六种观念改变了我对教育、对生活的态度。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不辜负青春时光,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面对人生百味,我学会了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学会了“用快乐的方式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坚定不移地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但并不排外。集各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不让一日闲过”,在忙忙碌碌中,在不断求索中,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所有这些都会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让自己飞翔得更高,更远,直至自己所期盼多姿多彩的人生彼岸!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 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竞赛机制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代谢机制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

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这里的临时常务班长制,就是所谓的代谢机制, 班长象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不断的循环,常换常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协调机制 魏书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魏书生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他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另外,他让学生办《班级日报》,沟通了同学间的联系.促进了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他管理注意整体规划,分层管理.内外协调,有序运转.由此可以想到,魏书生的"协调小组"在班委的"执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剂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班委的活力。 四.督导机制 魏书生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学生民主参与。魏书生的管理目标系统地反映在他们师生共同制定的“班规班法”中,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思想教育、有学习检查、有纪律监督、有多种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内容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他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以及管理潜能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与发挥,又大大密切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

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集锦

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集锦 第一部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1.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已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已的方法少。 2.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已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 3.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就不会高。 4.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的那条长处,就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5.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 6.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该储备能力,增长能力,而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重担,少推卸责任。 7.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的潜能上。 8.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9.有毅力的人,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没有毅力的人,能变可能为不可能。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10.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已的智力,驾驭自已的认识,驾驭自已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了。 11.荣誉是动力,也是羁绊;是担子,也是包袱,全看人们怎样对待它。 12.矛盾、麻烦是进步的障碍,但也是进步的阶梯。 13.多吃苦,干实事,尊重人,工作起来就有乐趣。 14.人生的航船驶在生活的海洋之中,风浪是家常便饭,愉快幸福与否,不在于有无风浪,而在于征服风浪能力的强弱。强者幸福、愉快,弱者痛苦、悲哀。 15.工作可以是精神寄托,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前者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工作能创造奇迹;两者兼而有之的,工作能有成绩;仅以后者为工作终极目的的,不仅工作少乐趣,不仅会限在钱眼里难自拔,工作也难出成绩。 16.人要想不背叛自已,就得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强化检查措施,加大检查密度,并不时研究自已执行计划的情况,定期对计划加以,调整不使任务量过紧或过松。 17.人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感觉是什么?就是能战胜自已某些狭隘的东西的感觉。 18.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光芒和声音。 19.人对自已应经常这样提出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一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20.要为前进寻找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21.学习也好,工作也好,自已的品德修养也好,决不是说达到一个高度之后,就总在这个高度上呆着了,而是稍一松劲,就会从刚攀上的高度上滑下来。 第二部分胸怀·人际关系·思想方法 1.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

魏书生人格魅力的启示

魏书生人格魅力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2-06-25T10:01:56.573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刘汉青 [导读] "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之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这是诸多教育大家的共同品格,也是魏书生老师人格魅力产生的思想基础。刘汉青(商南县过凤楼镇初级中学陕西商南726308) 魏书生老师成功了,成名了,让许多和他一样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坛的园丁们羡慕,甚至于嫉妒.我们羡慕:他事业有成,功成名就,名扬华夏神州,成为了千万人民教师的楷模;我们嫉妒:他是那样让万千学子敬仰和佩服,无论是学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还是那些早已被众人看扁了的"朽木",他们都是那样地为他所折服;我们更感到不可思议:他是那样的令无数家长放心地将自己最心爱的掌上明珠交给他来教育和管理.但现实又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不得不低头认输.仔细想一想,魏书生老师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那无懈可击的超人的人格魅力.这是任何人无论如何也永远学不会的,但我们又不能不去认真学习,认真的像他那样不懈努力,不断地拼搏努力去争取,力争能尽力达到他那种高度,或者至少不能与他相错得太远.至少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努力向他靠近. 1."热爱"是动力之源. "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之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这是诸多教育大家的共同品格,也是魏书生老师人格魅力产生的思想基础。帕布雷什中学走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因为全身心地献身教育事业,而创造出了令世人敬仰的业绩,陶行知正是用满腔的热情献身民族教育一生而成为教界泰斗.魏书生又何尝不是与他们一样热爱祖国的教育,他所取得各项成绩无一不以其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之爱为动力.他为了教育而放弃了让世人向往的仕途桂冠;为了教育,他舍弃轻松舒适的机关工作,而毅然决然地拿起了世上最重的粉笔头和永远也写不完的备课本;为了教育,他几次三番,三番几次的申请和拒绝而始终站在三尺讲台.正是这样的热爱教育,他才能在寂寞的教坛埋头耕耘几十年.即使是今天作了政府官员的魏书生,也依然是那样地割舍不了他所钟爱的讲台和学生,依然是那样地对教育情有独钟.相比之下,我们当今的教师队伍中,虽也有田沛发和刘让贤等一大批甘愿为教育献身的先进典型,但与几千万教师群体相比,毕竟太少.我们更多的人则把教书当成了吃饭的手段和工具、工作过度的跳板、不思进取的避风港湾.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师"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师无所作为?如果我们每一个从教者都能像魏书生那样用行动而不用口号"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今天的教育决不会再遭到如此之多的非议.当然这里绝没有抹杀我们普通老师功绩的意思,也没有全盘否定全体教师之用意,丝毫也没有责怪全体辛勤工作老师的意味,我们只是想说,我们与那些名师大家相距太远太远,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反思.因为我们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这些多余的东西去掉一些,我们的思想就会高尚许多,我们从教的动机就会更加纯粹许多,也自然就会更加热爱我们所选择的终身之事业. 2.“敬业”是行为之本。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难。”魏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之根本就在于他做到了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而不仅仅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这正是一个教育大家与我们普普通通从教者本质区别之所在。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老师,他们所追求的不是“每件事的尽善尽美”,而是在“做中逐渐完美”,努力地把每件事都做好,这才是做事的最高标准。教师在被当作是“臭老九”不被重视时,他却努力向“教书匠”这个“围城”中挤;当他教出巨大成绩名闻遐迩时,他依然没有脱离讲台和教师,还在“教书匠”这个“围城”中拼命努力;当上政府官员后,他依然任教于两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教的依然成绩斐然,班主任做得让世人称叹,校长、书记、局长当得让人望洋兴叹。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炽热的追求,来自于他的无私无怨无悔地投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之所以收入不丰,产出不多,就是我们的投入不足。教语文,他教课本,更教生活,不仅教语文知识,更教语文方法、语文思维习惯、语文品格。从课堂到大自然,从学校到家庭,全方位的培养。当班主任,他又是那样的无私地投入,将自己炽热之心全掏给自己最心爱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心灵的最大慰藉,将每一丝阳光雨露都洒到最需要他的地方,思想工作做到了每一个人的心坎上。那一个又一个的方法实施,一个又一个高招的想出,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的迎刃而解,一个又一个成绩的取得,一声又一声掌声的响起,一顶又一顶桂冠的荣获,都是她一次又一次无私投入的最好写照。这正是他敬业奉献的品格的最好体现,也是其光辉人格的具体表现。 3.“平等”是施教之关键。 从教育法学角度看,在教学中,施教的教师和受教的学生,他们是一对彼此平等的平权法律关系,在这里,教师不享有任何特权;从人与人的社会地位看,教师是独立的人,学生也依然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在独立的人格尊严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根本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存在。 教育应该是非常宽泛的,很抽象的,但又是非常具体的,非常实在的。教育就应该从最基础的养成习惯入手,做最扎实的工作,让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高目标。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心得

《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读书心得 中江县七一中学校胡国登应该是好几年以前就听说过魏书生的事迹,对他甚是景仰,可是一直没能看他的有关文章。今年暑假到成都,在书店里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拿来随手翻翻,竟然不想再放下。回来时一口气读完,感觉受益良多。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该书主要讲的是民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两方面内容。 一、民主化管理 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担任教育局的局长,一年平均外出开会4个月,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末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让人惊讶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保证教学的成功?认真研究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就会发现,魏书生管理艺术的核心有两个字:民主。魏老师主张“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大好局面。这种举措大大强化了个人的责任心,充分激发了班级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集体推进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无论做什么事,你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能够放下求之不得之苦,放下浮躁的心理,让灵魂不再流浪,思想不再浮躁,建设自己灵魂的乐园。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站,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一个强大的自我就出现了。 ●关于习惯 教育即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1分钟做小事。到这个时间做这个事、到那个时间做那个事,培养良好习惯,把这个事往深去做,就会感到趣味无穷,质量不断提高。 ●狠抓习惯的三块内容: 1、计划系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监督检查系统:严格按计划去做。 3、总结及反馈制度 ●对于孩子:能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一旦这样,他越做越多,责任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堆积起来的。 ●关于创新: 什么叫创新?盯住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往深处去钻井,方能钻出甘泉,人最怕的是遍地挖坑。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你把这些极小的事情,干得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时,你自然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松、静、匀、乐——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之一 学习了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感触颇深。关于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其中关于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的理解印象很深。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平凡的岗位又有着不同于其它岗位的地方,因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以往社会将着眼点只放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上,却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心理。可事实在于绝大部分的教师因为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都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魏老师提倡教师要拥有一种快乐工作的心态。何为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永远记住四个字:松、静、匀、乐,即身体轻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心情快乐。走进学校松、静、匀、乐;走进办公室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下班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吃晚饭当然更是松、静、匀、乐…… 那如何做到拥有这种快乐工作的心态呢? 每晚睡觉前记得对自己说:“今天发生的不管好的坏的都已经过去,明天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早上起来的时候伸个懒腰,再对自己说:“加油!”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时,就要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之一天要尽量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比如有学生未交作业、某个学生没有遵守纪律、教学过程未能令自己满意。这些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着快乐工作的心态?自我调整吧。深呼吸、做做运动、跟同事谈谈心换个场景,换个对象,心境会不一样的! 拥有一份快乐工作的心态,我们才能以更佳的状态去教学、去面对学生。 魏书生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得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薄。 2.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学生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近5年又提出了别超过15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 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 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的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经过学习完魏书生教育思想,我深有体会,对如何做教师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世间行业种种,世上工种万千,当你坚守着自己的这一方教育天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特点,当你全心全意,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时,那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正走进教育这片沃土,你会发现自己有无可限量的潜能。 因为世上诱惑太多,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爱好,那么你的灵魂会在一片无边的空间流浪,于是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守住一颗心,让“精神不再流浪,思想不再飘泊”,学会“闹中求静、苦中求乐、失中求得、忙中求闲”,其实苦与乐仅在一念之间。洗尽铅华,退却浮躁。我们在“欣赏别人喜欢那个”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喜欢这个”。当教师真正明白了“教学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

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努力工作呢?当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了自己的生存去努力学习呢? “乐真、乐善、乐学、乐恒”是魏书生为汇龙中学的题词。他把自己多年的教育人生总结为四个字:“松、静、匀、乐”,其含义是:“身体要放松,心情要安静,呼吸要均匀,情绪要快乐”。有了这四字秘决,他才成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兼任大学课程的市级教育局局长。解读魏书生的教育学理念正如他在结束语中所说: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就是平凡、平等、平静、平和。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如果要进步在平日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多学习、多探索、多反思才会使自己成长..... 最近,我通过学校组织的校级网络培训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讲座,我的心灵经受了又一次震撼,思想又一次净化,认识又一次提高,观念又一次转变。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更进一步坚强了我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和振兴地方教育事业的决心。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却是清贫的。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上篇将管理扩充为教学 一、解题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 / instruct)[1]。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2]。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3],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4];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5];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6]。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7]。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8]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

魏书生七个一分钟(陈婷)

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有感魏书生的“七个一分钟” 魏书生老师的“七个一分钟”内容很简单: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唱一分钟歌,写一分钟日记,练一分钟原地踏步,读一分钟名著,练一分钟注意力,练一分钟演讲。这简单的“七个一分钟”,看似平常,每个孩子都易于接受,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又不平常,关键看谁能坚持做下去。很多人往往忽略这些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认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做大事。而魏老师的成功告诉我们“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这是铁的事实。 一、任何一份极其平凡的工作,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就会有成就。 我们都知道,注意力对一个学生的成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往往那些课堂上更用心听老师讲课的孩子往往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或者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幼儿时期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训练他们,而到了青少年时期就很难单独培养了。而“七个一”中的注意力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你争我赶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全神投入,他们会集中注意力抄写课文、背书,在培养注意力的同时,记忆力也得到锻炼提高。除此以外,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分钟的珍贵,一分钟可抄写二三十个字,可以读一百多到三百的字,依此类推,十分钟,一节课,一天,我们能做多少事情?从而更懂得珍惜时间。 最开始对于一分钟的小比赛,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魏老师面对的是无论语言能力还是思维逻辑能力都比较成熟的高中生,在高中生看来很管用的办法放在一群字也写不工整、话也说不清白的小不点身上,能管用吗? 有一次上语文课,已经是上午最后一节了,孩子们已经疲惫不堪了,我也饥肠辘辘,讲得口干舌燥,怎么办呢?几乎是一转念的时间,就决定试试之前给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分钟训练法,反正只有一分钟,就当个小游戏给孩子们放松一下吧。我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在黑板中间画上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一分钟的时间内眼睛必须牢牢地盯住这个标点,如果老师宣布时间结束前发现谁走神看别处或者做别的事情了,这个同学就算闯关失败了。 游戏刚开始,刚才没听讲的几个孩子,压根还没回过神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茫然地东瞄西瞄,被一个个点名站起来,淘汰出局了。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有个别调皮的孩子钻空子想偷看我,眼睛珠子贼溜溜地到处乱转,都被一一点了起来。终于,我宣布一分钟时间到,教室里还端坐着眼睛几乎眨也不敢眨的孩子终于松了一口气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人心涣散的课堂因为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很快被凝聚到老师身上来了,我问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长不长,有个别逞能说不长,有的抱怨说眼睛都瞪酸了,还有的想继续玩游戏。趁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我趁热打铁说道:“一分钟的时间这么短,刚才的游戏真是太简单了,如果大家还想玩的话就得按老师说的来,你们就把刚才死死盯住的逗号转移到陈老师身上来,从现在开始游戏继续,陈老师就是个大逗号,你们的任务就是要牢牢盯住这个大逗号。”在剩下的半节课里,纪律非常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老师身上,这确实让我始料未及,可能第一次接触,比较好奇,等新鲜劲过了就不会这样了。 后来这个训练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效果也慢慢体现出来了,从最开始横七竖八地站了半个教室,到后来几乎全班都能坚持到最后一秒,这其中的变化让我惊讶,孩子们也渐渐爱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一、找优点 张天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老师都让他烦透了。面对这样的坏主儿,魏老师该怎么治呢这天班会课,魏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第二天,本子交上来后,魏老师一查,果然没有张天的。魏老师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乍没交本子呢?” 张天没有吱声。“怎么,忘记找了?”张天挠了挠头说:“老师,我没有优点。”“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魏老师笑着说。“老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张天把头低了下来。魏老师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诉我。”第三天,张天如约来到魏老师办公室。他不好意思的对魏老师说:“老师,我找到了,可只有一个——我心眼好。”“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魏老师高兴地说,“而且,你不止心眼好,你能遵照老师的吩咐,回去认真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非常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还有……”魏老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老师,”张天脸有点红,“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听到这里,魏老师话锋一转,严肃地说:“张天啊,你只有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同学有几十个优点,他们随便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渐渐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点点升起来了。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魏老师教的语文,他竟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魏老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对于像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老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戴上了“放大镜”,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魏老师用激励唤起张天们的自信,用自信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学记》中有句话:“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最难的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让这些后进生也能慢慢地前行。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学会“长其善”,如此方能“救其失”。那么,老师们该怎么做才能“长其善”呢?我想,首要的是走近他们,喜欢他们,做他们的朋友;然后尽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感和成就感。孔雀再美,可转过身,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它肮脏的屁股;仙人掌虽然多刺,可只要给它养料和时间,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儿。 让我们记住魏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后进生,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二、“懒”老师 这是魏老师应邀去某校上一节公开课。魏老师接过学校送来的语文课本时,似乎还闻到了一股油墨香。新的教材,面对的又是新的学生,这节课,魏老师会怎么上呢?轻轻地推开教师门,魏老师带着微笑走上了讲台。他先跟同学们唠嗑,熟悉过后,他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7页,我们来学课文。”下面传来一片“沙沙”的翻书声。“对照以往的课文学习,大家琢磨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下面的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口。魏老师把学生们提到的学习要求略一梳理,然后一一写在黑板上。写好后,他说:

魏书生教育思想之两大点一小点

魏书生教育思想之“两大点”“一小点” 魏书生老师的核心理论:“两大点”“一小点” 两大点——魏书生的教育经验:民主与科学 这里的“两大点”就是民主和科学。他认为,教育需要民主,就是尊重学生的需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这个思想核心依然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观点。而“科学”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按规律办事情。 “民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谈到:对于班级管理,凡是普通同学能管的事,班委不管;凡是班委能管的事,班长不管;凡是班长能管的事,班主任不管。在强调民主时,要求大家一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二是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三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四是决策过程要民主,要做到“商量”商量再商量,让大家“说了算,定了干”。总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之内有自由,制度之外无权威。他强调“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是你的助手,你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助手,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对手,自己天天生活在地狱里。”“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科学”就是注意班级管理的科学性。科学的管理要注意三个系统的建立,一是建立计划系统,二是监督检查系统,三是总结反馈系统。 魏老师还特别强调大家记住三个“守住”:一要守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寓教于乐等等;二要守住新中国的教育;三要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他希望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找出自己的长处并且守住。不仅仅守住,还要把它做深,做细,因为没有坚守,也就没有创新! 一小点——魏书生的教育哲学:松静匀乐 魏老师对孔子的儒家学说很推崇,这些也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他看待教育事业,开导学生和老师,常常喜欢用“松静匀乐”四个字做注意力体操,即放松身心,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 松:身心放松少紧张。现在老师教学压力大,学生学习负担重,这时候尤其需要放松身心。静:寻找内心真善美。他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内心经常保持宁静,还要帮助学生寻找内心向善求美、积极向上的阵地。保持内心宁静,坚持真善美并不容易。人最多的时候都是与自己战斗,所以,我们一定要守住内心那块美好的阵地,守住守住再守住。要记得,“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保持内心宁静、找到内心深处的阵地,匀:呼吸均匀少生气。人的呼吸就像草原上的小溪一样,不深不浅,不急不缓。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做平凡的事情,仍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才是人生的境界。这一点,对于做老师的就更为重要。 乐:改变态度情绪快乐。人要经常保持乐观。遇到坎坷、压力、挫折,而面对误会、指责、埋怨、谩骂还能快乐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忙自己说话算的事,放弃自己说了不算的事”“不训练生气的神经,多训练快乐的神经。”让我们每一天都快乐。 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听者无不颔首点头,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上班松静匀乐,办事松静匀乐,写教案时松静匀乐,谈话松静匀乐,下班仍是松静匀乐,去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还是松静匀乐,到家摘菜松静匀乐,做好了饭,吃时还能不松静匀乐?松者身体放松,静者心情宁静,匀者呼吸均匀,乐者态度乐观……”人生如此,岂不快哉!魏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就连作报告时,他依然做到松静匀乐,双手、双脚、身体时刻在锻炼,事事、时时保持松静匀乐!

魏书生的教育人生读后感

魏书生的教育人生读后感 魏书生的教育人生读后感提要: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不能没有理想,但也不能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现实生活。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更多资源来 魏书生的教育人生读后感 读完魏书生的教育人生,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大家?为什么他可以文明中外?因为他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一套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路,一套训练学生能力的方法。七个一分钟训练,八个习惯让学生还原学习本色。 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意义来说,这样的地位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是否能有这样的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不能没有理想,但也不能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现实生活。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对于这样的实事,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做到“眼睛向内,敬业乐业,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什么是名师?也许每位家长都寄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以完美:比如老师性格好、有亲和力。比如老师很漂亮,很有气质美。比如老师教学很有方法,比如老师擅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不难发现,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名师,归结起来,他们存在的共同特质是:他们特别擅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有大爱精神的教师,让我们仔细领会魏书生“教育”的内涵,不断钻研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钻研自己的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读书笔记(《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读书心得)

《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读书心 《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节选,主要讲的是民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两方面内容。读完这本书实在受益匪浅,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 以下分两个方面谈感受: 一、民主化管理 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如今还担任教育局的局长,一年平均外出开会4个月,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让人惊讶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保证教学的成功? 我们认真研究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就会发现,魏书生管理艺术的核心有两个字:民主。 魏老师主张“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大好局面。这种举措大大强化了个人的责任心,充分激发了班级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集体推进了班级的各项工作。 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魏书生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

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精选多篇)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值得去学习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登的“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后,更是大获裨益,同时深深地被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的观点,就像是一盏盏指路的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掩卷沉思,许多在以前工作中曾困扰着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曾谈到:学生是助手。对此他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班主任其实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船工,他们接了一届学生上船,奋力将船划向对岸,学生们上了岸,奔向远大前程了,而班主任老师又把船划回岸边,接送下一届学生。”每一届学生的情况、素质并不由我们决定,对他们,作为老师,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船员没有选择顾客的权利一样。我们只有接受,而且还要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也正如他所说的: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 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教师认真地教书,学生就可以学的好,这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好书的唯一途径。尽管在素质教育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

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作为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去教书,学生认真地听老师的话,就是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现在,通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理论后,才清楚地认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教师角色的问题。教师是“船工”,学生和教师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携手互助的关系。因为在渡河的过程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遇到狂风巨浪、险滩暗礁,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只去发号司令,而应把学生视为助手,并且与他们同心同德,共闯难关。我们教师必须从神坛上走下来,不要把学生和教师看成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助手”,而不是下属或附属。 二、转变观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是班委会为核心。每天的日常工作如:擦黑板、打扫卫生、作班务日志等工作都是由值日生去完成。但是,我在学习魏书生是班级管理理论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假期里,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好多教育专著为我新学期的 工作充电。其中”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 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 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 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 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 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 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 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 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 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 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 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 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3篇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3篇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整理的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1 经过学习完魏书生教育思想,我深有体会,对如何做教师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保持充沛的精力。魏书生做了31年教师、22年班主任、20年校长、9年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坚持每天跑早操。如今他每周一到周五到局里上班,周末两天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做报告。尽管他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但他站着一口气做三、四个小时的报告却没有疲惫感,这种精神状态,或许比他年轻二十岁的人也没法比。魏书生称自己是“经活”的人,得益于他多年如一日的锻炼。人要有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去工作,无论做教育还是别的行业都需要如此。 2、“干一行,钻一行”。在读有关魏书生资料时我发现所诉资料中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没有一句动听的口号,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真真实实的自己的经验。魏书生在专题报告会上给初二年级的学生讲授了高三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孟子见梁襄

王》。在正式上课前他与学生们的亲切沟通让人感觉那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聊天。整篇课文中的字、词、句、译文,他只讲了三个词、一句话,其余全部由学生们自己解决。他戏言自己无论是上课还是做班主任都“偷懒”,在他“偷懒”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世间行业种种,世上工种万千,当你坚守着自己的这一方教育天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特点,当你全心全意,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时,那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正走进教育这片沃土,你会发现自己有无可限量的潜能。 3、“干一行,爱一行”。教育是一种清苦的工作。他告诫老师们:当你无可选择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与其闷闷不乐地被动难受,不如心情愉快地主动接受,然后津津有味地去享受。“当一个困难你必须面对的时候,你应该以苦为乐”,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的态度,当我们言传身教地把这个态度传给学生们,他们就会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为世上诱惑太多,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爱好,那么你的灵魂会在一片无边的空间流浪,于是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守住一颗心,让“精神不再流浪,思想不再飘泊”,学会“闹中求静、苦中求乐、失中求得、忙中求闲”,其实苦与乐仅在一念之间。洗尽铅华,退却浮躁。我们在“欣赏别人喜欢那个”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喜欢这个”。当教师真正明白了“教学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了自己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