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民主政治的构建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006.50 KB
- 文档页数:21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得确立与发展知识点总结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得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得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得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得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得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得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得制定(1)内容: 它以明确得条文限制国王得权力,保证议会得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与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就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得时期。
2、责任内阁制得形成(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得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得扩大与两党制得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得角逐,大选获胜得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得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命深入与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得呼声日渐高涨(2)改革结果与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得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就是世袭产生,就是国家得象征,处于统而不治得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得领袖就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一二三一条主线:议会得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得新体制1、联邦宪法得制定、、(1)背景:、A、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B、邦联得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得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得利益与主权①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经济得利益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了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到现代的民主政体,欧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从而逐步形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民主理念的萌芽和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
但随着社会的分工和发展,人们开始对权力分配和参与政治的要求逐渐增加。
尤其在启蒙时代,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开始提出人民享有平等权利和自由的理念。
他们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政府的权力应受到人民的限制。
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英国的议会制度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英国的议会制度最早形成于13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在政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世纪的英国内战以及随后的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议会作为一种代表人民意志的机构,成为了欧洲许多国家民主政治的典范。
第三,法国大革命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制度彻底崩溃,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人权宣言的颁布和立宪制度的建立,为法国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经验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渴望。
第四,工业革命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劳动者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诉求。
劳工运动的兴起促使政府开始承认工人的权利,并逐渐引入了普选制度。
这使得欧洲的民主政治更加广泛地涵盖到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
最后,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结束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苦难使得人们更加珍视和追求和平与稳定。
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国家纷纷进行政治体制的转型,并逐步实现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第3课时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二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但是,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拿破仑评价的根据是什么?(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3)材料三中的“法兰西的民族战争”是指什么战争?“帝国主义战争”又是指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1)问明确材料一中的评价后联系教材基础知识,然后说明其依据。
第(2)问注意说明《拿破仑法典》的历史作用。
第(3)问明确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答案(1)德国处于封建制度阶段,拿破仑代表着资本主义制度,法军所到之处,赶走封建贵族,摧毁封建秩序,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
(2)《拿破仑法典》排除了封建法规,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而当时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封建法规。
(3)“法兰西的民族战争”是指为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抗击反法同盟干涉的自卫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是指为争夺霸权而侵略和奴役其他国家的战争。
2.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次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政治革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送呈国王) 材料二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