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24
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据最新的调查显示,近20年来,我们青少年的体质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近年来中学生体质状况有喜有忧,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身高有所增长,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率在逐年下降,忧的是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
这节课就是在此环境的基础上,对永清县全县的中学生及我校的中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身体情况的调查,并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一、现在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大环境1.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3.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5.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二、永清县近三年的体质健康数据测对比分析1.中学生身高体重比分析a.城乡差异小b.超重及肥胖逐年增加c.低体重也在逐年增加d. 体重不达标的占比达到30%以上2.中学生男女人数比分析a.男生比女生人数多b.总体人数在逐年增加3.中学生体测数据分析a.城乡比较差异不大b.良好率及优秀率太差c.不及格率比重较大d.不及格率在逐年减少4.中学生肺活量数据分析a.女生肺活量优于男生b.不及格率达到10%左右c.优秀率在增加但是比重还是较少三、我校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对全校范围内277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面临的是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学生增多,身体形态发育不正常等重大的健康问题。
1.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 其中既有运动场地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
问卷调查让人吃惊,虽然有80.6%的学生认为由于体育锻炼的不足而造成自身体质下降,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6.3%的学生愿意参加有氧训练。
对于不愿意参加有氧训练的原因,84.9%的学生回答怕累,71.4%的学生回答枯燥无味,31.6%的学生回答有自己喜欢的其他体育项目,46%的学生回答没有时间,15.4%的学生回答害怕受伤。
2.近视情况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班半数以上学生都戴眼镜,并且年级越高戴眼镜的学生越多。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查报告范例|中学生体质调查报告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越来越多人关注。
有哪些相关的调查报告呢?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11、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从学期初开始,利用升国旗、课间操、广播站和板报形式对《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
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同时成立了我校《标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刘永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刘建芳、武平德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同时拟定了《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
2、转变教育观念,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学校校长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并协调各科教师的家庭作业量。
学生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3、提倡余暇体育运动。
余暇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采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和自发的学习活动。
提倡余暇体育的意义在于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融入到第二、第三课堂,跨越学校体育教育的区域和时空界限,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
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其体育素养;奠定终身体育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卫生息息相关,卫生是增强体质的外因,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的内因,锻炼身体不注意卫生,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损害身体健康。
三、工作措施1、早操:住校班级学生由各班于每天早读课前,组织出操20分钟,活动内容为队列队形操练、跑步、做广播体操。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题二,中学生的零用钱怎样花一、活动的确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个体商业者家庭,收入剧增,金钱代替了对孩子的教育,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又是“缺什么也不能缺了孩子的零花钱”。
再加上商铺的各种促销不断迎合孩子的口味,造就相当一部分学生敢花钱、乱花钱、见钱眼开,整天零食不离口,玩具不离手,这样严重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助长了学生追慕虚荣的风气。
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学校、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学生不良消费,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为此,结合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材第二课《中学生的零用钱怎样花》,确立此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学会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3、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
4、学会运用调查表,发解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的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意识到应该合理使用零花钱并且引导合理的花费方向。
三、活动形式:1、收集资料和信息2、调查、访问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四、活动时间:一周五、活动形式:总结交流阶段汇报课六、活动过程:(一)交代要求,结果汇报。
1、师:同学们,我们利用近1周的时间进行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怎样花》的实践活动,大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在就请每位小组按照汇报要求进行展示汇报。
(出示汇报要求)本次汇报活动谁愿意主持?2、我来主持这次汇报。
朋友们,当我们从兜里掏出钱,买到可心的食品、称心玩具时,你是否考虑到家里生活状况,父母的艰辛呢?下面就请听收入组的采访汇报3、分组汇报,展示交流。
第一组汇报:我是第一组的组长,我叫,组员有12 人,我组主要通过调查,采访一部分家长得到第一手材料。
(出示调查表,结合表格汇报)组长总结: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我们大部分家庭原来收入并不高,多数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而且这些家长不管收入多与少,每月甚至每天都给孩子100元左右零花钱,这辛辛苦苦的血汗钱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给孩子呢?答案有以下方面,一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宁可自己吃不好穿不暖,也要让孩子有足够的自己支配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