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材料环境学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木质建筑材料的力与优势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能够提供可靠的结构支撑,还具备了许多与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木质建筑材料的力与优势。
1. 环保友好木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相比起非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石材、钢材等,使用木质建筑材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降低碳足迹。
木材还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和地热能,以进一步提高建筑能效。
2. 优秀的隔热性能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的绝缘材料,在建筑中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性能。
木质墙体能够有效地阻挡冷热空气的传递,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相比之下,金属和混凝土等材料会导热,使得室内温度难以控制。
3. 优异的声学性能木材具备良好的声学特性,可以消除共鸣和吸收杂音。
这使得木质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尤其适合用于音乐厅、剧院等需要良好声学环境的场所。
4. 自然美观木材的纹理和颜色多样,给人一种天然美观的感觉。
与冷峻的混凝土或金属相比,木材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受。
在建筑设计中,木质建筑材料能够为建筑赋予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5. 轻便易施工木材相对于金属和混凝土来说,是一种相对轻便的建筑材料。
这使得它在建筑施工中更加方便,能够降低施工人力和机械设备的要求。
此外,木材还可以进行预制,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6. 耐久性虽然木材在自然环境中易于腐朽和受到虫害的侵蚀,但通过正确的处理和保养,木质建筑材料可以具备较高的耐久性。
并且,与其他材料相比,木材在受损后更容易维修和更换。
7. 自然调湿性能木材具有优秀的吸湿和放湿能力,可以调节室内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潮湿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总而言之,木质建筑材料具备着环保友好、优秀的隔热和声学性能、自然美观、轻便易施工、较高的耐久性以及自然调湿能力等诸多优势。
这些特点使得木质建筑材料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木质建筑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并为我们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木材与环境》读后感为了使大家生活得更健康、工作得更有效,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木材与环境》。
这是由我国著名木材学家、东北林业大学原校长李坚教授等人,根据他的课题组及日本、美国、台湾学者多年研究成果所写的一本学术专著。
该书重点介绍了木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的材料——建筑、家具、装修用材的视觉特性、触觉特性、听觉特性、嗅觉特性、调节(包括温度、湿度等)特性。
这些知识大而言之,关乎我国的科学发展,关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小而言之,关乎人类的科学生活,关乎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
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标志着人类经过千百年的艰难探索,才开始真正地活明白了。
现在,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福祉,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生命质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放在这个语境下谈这本书,意义更大,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产生活。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环境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医学、环境声学等,主要内容在木质环境学范畴。
木质环境学是一个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木质环境对动物体生长、发育等生理特性和健康水平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研究,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难度的前沿性课题之一。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而人类处于室内环境的时间约为生命过程的2/3。
室内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这本书的基本结论是:木质环境、空间可以使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感到舒适和温馨,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工作的效率,大大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似乎在说,木材这种材料应该更广泛、更大量地使用。
联想到我们正在面对的种种难题——资源和环境制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来研究、审视、度量木材这种材料,便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的好处会越来越多,木材的优点会越来越大,木材的发展潜力亟待挖掘,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魅力材料,是一种前途远大、前景可观的新型材料。
《木材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蓄积量大,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经济成本低、符合生态环境材料要求等特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木材学这门课程,能够了解木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理解木材学的广义含义——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的科学依据;理解木材学的狭义含义——是研究木质原材料的学科,它的范围包括木材结构、性质、缺陷和性能改良理论等。
木材学是探索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的本质问题,是学习与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实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
木材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木材宏微观解剖构造特征和检索表应用基础上,初步掌握木材识别的基本方法以及木材的基本特性;熟练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掌握科学、合理的利用木材资源的手段与方法;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为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及要求本课程重点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的教学方法,讲授时间为40学时,包括木材的宏观、微观和超微观构造,木材的各种性质及加工应用机理。
要求学生课前能预习、课后能复习,同时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16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木材构造和性能测定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木材的结构特征及识别木材的技能,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和木材的各种性质和加工利用的关系,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明确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功能和作用,深刻领会加大木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的重要意义,为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环境文化大环境室内《木材学》尹恩7 慈林业版自然《木材料学》李坚东林版温室效应:地球大气阶段性逐渐变暖误区:砍伐成熟树木会降低木材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木材成熟后几乎没有贮藏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将原木制成使用寿命更长的产品例如建筑物可保证二氧化碳长期的保持固定将树木伐倒代之以活跃生长的树木可保证二氧化碳的持续固定误区:建筑钢铁房屋不需要砍伐树木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固定炼钢过程中需要能源一般由煤的燃烧取得建造一幢钢铁框架的房屋释放3.5吨碳而同样的木框房屋则能贮藏3.1吨碳木材所贮存得碳=15*加工木材释放的碳LCA:life cycle analysis 生命周期评价公路运输所消耗能源=6*铁路运输所消耗能源=15*海路运输所消耗能源通过木材利用对环境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木材环境友好木材可循环使用生产加工使用中对环境没有负面冲击环境有亲和力绿色材料:原材的采取产品的制造使用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等环节使地球环境增加的负荷最小而且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也称环保材料最贵的木材海南黄花梨1200万/吨硬环境(天时地利)软环境(人和)住房小区城市生活环境邻里关系办公室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工作效率购物旅游社会环境公共道德经济水平气候水空气地球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人类活动的类型A.必要性活动(与生存有关)生存繁衍;饮食睡眠工作上学购物(生活环境工作环境)B,自发性活动兴趣自愿;娱乐游玩休闲旅游(生活环境公共环境)C.社会性活动有利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各种活动交友体育庆典宴会(公共环境)视觉环境光泽光泽是指光在物体表面正反射的程度光线入射到材料表面后,光线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则一部分被物透射。
镜面反射漫反射对所有颜色的特性一样内层反射对光线具有选择性内层反射显示木材的颜色,也就决定了木材固有颜色镜面反射式产生光泽的主要因素正反射光占入射光的百分率——光泽度反射率:平行、垂直、表面、内层共四种若入射光方向与木材纹理方向一致入射角为30°则R⊥>R∥; RM⊥>RM∥; RD⊥<RD∥; (M:表面反射;D:内层反射)油漆涂饰与不涂饰比较(涂料是高光材料)涂饰后RM↑;RD↓;R总↑为什么涂饰能提高反射率?涂饰相当于隔层,另外涂饰物在表面形成致密的高分子膜。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持续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十分需要对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而家居和家具领域目前来看还没有很多企业重视这一细分市场,及早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目标消费者的造型和功能需求是十分有必要的。
1适合老年人的居室特征分析针对老年人的居室设计现在还没有得到太多关注,这和老年人群在住宅消费的特点有关:从消费心理调查来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态度大多属于保守型和节俭型,对于自己的居室环境要求和资金投入都和年轻人相去甚远。
但是,老年人对居室环境的造型功能和其他方面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设计师必须重视这一情况,设计出具有合适的形式和材料组合的居室环境,以改善老龄化社会中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居住条件。
1.1老年人居室设计风格分析对于老年人的居室设计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设计师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老年人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个人爱好、职业背景和文化层次等因素。
通常来说,老年人的怀旧心理比较普遍,造型上来说东西方古典式样的居室装修风格更能与老年人的感情相适应。
另外,从出生年代来看,现在60-80岁左右的老年人出生在20世纪30-50年代,他们跨越的时代正是经历了中国的大变革的时代,民族意识较为浓老年人居室环境中木质材料运用的研究Study on the Use of Wooden Materials in the Old People's Room Environment钟振亚①②Zhong Zhenya;申黎明①Shen Liming(①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南京210037;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长沙410004)(①College of Furni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②College of Furniture and Art Desig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摘要:通过对适合老年人的居室环境特征的分析,得出老年人居室设计的基本要素,结合木质材料的环境学和文化方面的特性,有建设性地提出了以木质材料为主打造老年人理想的居家养老环境。
木材的特性:1.天然性:木材是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这使得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质感好:木材具有易为人接受的良好触觉特性,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等材料。
3.强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强度与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属的比值都高,是一种质轻而强度高的材料。
4.保温性: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
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5.电绝缘性: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可加工性:木材软硬程度适中,容易加工。
7.装饰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木材的优点:1.木材较轻较软,使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加工支撑各种形状的产品。
木材加工过程消耗的能源少,属节能材料。
2.木材轻而强度高,木材的强度与密度的壁纸一般比金属高。
3.木材超荷这段时不发脆。
因此使木制的家具,增加了一些安全性。
4.木材(干木材)对热、电的传导性弱,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小,绝缘性强,热胀冷缩的现象不显著。
因此,木材适宜用在隔热保温和电绝缘性要求高的地方。
木材制成的家具能给人以冬暖夏凉的舒适感。
5.木材在高温条件下虽然会燃烧,但大件木结构比金属结构变形小而慢,在逐渐燃烧或碳化时还仍然能保持一定强度,而金属结构会因为高温发生蠕变快速变形倒塌。
6.木材不会生锈,不易被腐蚀。
7.木材容易连接或胶合,这对家具制作、室内装修带来很多方便。
8.木材颜色、花纹美观,同时经过涂饰渲染会更加悦目,适于制作家具,仪器盒、工艺品等。
9.比较容易进行化学处理,可改变或改进木材的性能,如木材塑化、木材防腐、防虫、防火处理等。
10.木材缺陷比较容易发现,利于在加工过程中挑选和剔除。
11.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合理经营,木材是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木材的缺点:1.木材是一种吸湿性材料,因而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湿涨、干缩,印象木制品的尺寸稳定,即容易变形。
木质材料的嗅觉环境学特性木质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嗅觉环境学特性对人类的感官体验和健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木质材料的嗅觉环境学特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首先,木质材料有着独特的气味。
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的香气,不同种类的木材也有其特定的气味。
例如,松木具有清新的松香气味,橡木则具有浓郁的木质香气。
这些香气对人类的感官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供一种自然的、温馨的感觉。
其次,木质材料有着良好的吸湿性能。
木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并释放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平衡。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被称为“木材的气味”。
这种气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里,木质材料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室内的湿度,减少干燥带来的不适。
同时,木质材料还具有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
研究表明,木材可以吸附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有害物质在室内环境中常常会引起异味和健康问题。
木质材料的吸附能力可以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此外,木质材料还可以通过挥发自身的香气,改善室内的环境气味。
木材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松香、桉树脂等,可以通过木质材料的表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宜人的香气。
这种香气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带来宁静、放松的感觉。
总结来看,木质材料的嗅觉环境学特性对人类的感官体验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木质材料具有独特的气味,如松木的清新香气和橡木的木质香气。
其次,木质材料有着良好的吸湿性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平衡,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此外,木质材料还具有吸附有害气体和改善环境气味的能力,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因此,在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合理利用木质材料的嗅觉环境学特性,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木质材料环境学教学大纲木质材料环境学教学大纲引言:木质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在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木材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木质材料环境学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对木质材料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包括木材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等。
1.2 培养学生对木质材料的环境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包括木材的采伐、加工和使用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1.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包括如何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减少木材浪费以及推广可持续性的木材替代品等。
二、教学内容2.1 木质材料的结构和性质2.1.1 木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的介绍。
2.1.2 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强度、吸湿性和导热性等。
2.1.3 木材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耐腐性和耐火性等。
2.2 木质材料的分类和应用2.2.1 木材的分类,包括硬木和软木、针叶木和阔叶木等。
2.2.2 木材的应用,包括建筑、家具、造纸和能源等方面的介绍。
2.3 木质材料的环境影响2.3.1 木材的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砍伐森林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2.3.2 木材的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消耗、废水和废气排放等问题。
2.3.3 木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木材浪费、木材处理剂的释放和木材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
2.4 木质材料的可持续性利用2.4.1 可持续性木材的推广,包括快速生长木材和人工林的利用等。
2.4.2 木材替代品的发展,包括竹材、生物质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的应用。
2.4.3 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木质材料的基本知识和环境影响。
3.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木材的性质测试、环境影响评估和可持续性利用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在立木时含水率较高,具有生理功能的木材。
2.心材:是指髓心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含水率较低,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由边材转变而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的过程。
3.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的木材4.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材色深,组织较致密的木材5.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由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的一轮同心生长层,即为生长轮或年轮。
6.导管是绝大多数阔叶树材所具有的中空状轴向输导组织,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孔眼,称为管孔。
7.纹孔是指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在立木中,它是相邻细胞间的水分和养分的通道。
8.螺纹加厚: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这种加厚组织称为螺纹加厚。
通常呈S型。
9.螺纹裂隙:针叶材的应压木的主要特征,是壁上的裂隙,延至复合胞间层,会削弱细胞的强度,与水平线夹角大于45°。
10.导管是由一连串的轴向细胞形成无一定长度的管状组织,构成导管的单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导管专司输导作用。
11.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
12.生材密度=生材质量/生材体积13.气干密度=气干材质量/气干材体积14.绝干密度=绝干材质量/绝干材体积15.基本密度=绝干材质量/生材体积最常用的是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在运输和建筑上,一般采用生材密度,在比较不同树种的材性时,使用基本密度。
16.平衡含水率,即木材在平衡状态时含水率。
它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7.解吸:当木材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时,木材中水分向空气中蒸发的过程。
18.吸着:当木材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木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过程。
19.滞后现象: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由吸着过程达到的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低于由解吸过程达到的平衡含水率的现象。
木材的环境因素影响与保护一、正文: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和美观性,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等领域。
然而,木材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热、湿度、微生物和昆虫等,从而发生腐烂、变形、开裂等损坏。
木材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
湿度和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高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加速木材的腐烂过程。
为了防止木材腐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木材的干燥:木材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吸湿,导致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应尽量保持木材的干燥状态,可以通过通风、加热或使用除湿设备等方法来控制湿度。
2.使用防腐剂:防腐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缓木材的腐烂过程。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铜铬砷化合物、有机防腐剂等。
在使用防腐剂时,应注意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3.进行木材表面处理:木材表面的涂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阻止水分和微生物的侵入。
常见的木材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漆、涂油、热处理等。
4.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木材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木材的损坏部分,可以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总之,通过控制湿度、使用防腐剂、进行木材表面处理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地防止木材的腐烂和损坏,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二、热的影响当木材被加热到高温时,其组成成分会发生热分解,形成煤、气体和焦油。
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木材会发生炭化;在有氧气的情况下,木材会燃烧。
在有氧气的情况下,木材被加热到高温时会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过程中,木材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木质素会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燃烧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是因为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木材中的碳和氢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燃烧木材的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C6H10O5 (纤维素) + 6O2 → 6CO2 + 5H2O + 热能 C10H12O5 (木质素) + 10O2 → 10CO2 + 6H2O + 热能这些反应释放的热能可以用来加热周围的环境,例如取暖或烹饪。
摘要木材具有良好的声共振性和音响性质,所以在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乐器用材还不能够用其他材料代替。
民族乐器的共鸣板受弦振动而振动,并以此激振周围的空气,因此乐器用材应该具有良好音响性能。
此外,木材具有良好的隔声特性。
室内的声环境是构成室内环境的主要因素。
对于室内的声环境,一是要求没有令人讨厌的声音,即墙壁、天棚的隔声性能要好;二是要求能够听到赏心悦耳的音响,即室内的音响特性要好,回音时间等要合适;三是要求吸音性好,能够消除一些杂音。
木制地板及天棚都是理想的隔声材料,均能创造良好的室内声环境。
关键词:木材;听觉;环境;乐器AbstractWood has a good sound resonance and audio properties, so in material science with each passing day today, instrument also can't instead by other materials. The material should have good instrument sound performance.In addition, wood has a good sound insulation properties. Indoor sound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For indoor sound environment, one is the requirements are not the voice of the annoying; and it is to ask for a pleasant to hear the audio, namely indoor sound better characteristics; and last is to require sound-absorbing the gender is good, can eliminate some noise.1引言木材声学主要是研究木材在外在的声波源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特性、传声特性、空间声学性质(吸收、反射、透射)等与声波有关的木材材料特性。
简答题1.简述什么是环境材料,木质环境学研究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环境材料是具有环境意识、考虑环境、考虑生态学的材料。
它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少,废弃后能够回收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小。
因而它可以称为“绿色材料”或者“生态材料”。
环境材料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保证了它们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其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很高并且在上面的三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无副作用。
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调湿特性方面的物理性质及人体心里、生理的影响,对室内建筑物理微环境的良性调节作用,对居住在其中的生物体生存质量的影响。
2.试论述木材作为生态与环境材料的原因。
环境材料可以再生产或者制成同一产品的回收率高,资源的消耗少,其各制造程序或生命周期的全部制造程序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少,废材可再利用于其他用途,并且其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少。
第一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可籍由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环境中的水分,经光合作用产生器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第二木材的一些建筑废材或者其他废弃物都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制成其他的可利用物。
木材相比其他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投入的能源要少很多。
木材的一次制品,例如纸张或木粉等,尽管由于构成要素变小,以致其加工时能源需求较大,但比起其他材料仍然少了很多。
对于木材的废弃物,由于其回收再利用所制成的粒片板,消耗的能源与新规制品并无差异,由此可见其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几乎不会造成负荷。
第三尽管当前木材的回收再利用率虽低,但也可当做材料能源回收再利用,因此不会引起垃圾问题。
在掩埋时因木材具有生物分解性,对环境影响也较少。
木材的解体材经燃烧可获得材料能源,最终会变成灰,不至于有垃圾堆积的问题。
第四木材是可回收再资源化的材料,可以使环境负荷降至最低。
3.简述木材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是由木材对光谱反射决定的。
主要是与木材中的木质素和沉积在细胞腔中的抽提物有关。
木质材料环境学第一章:1.木质环境学:研究人的生理感觉与木质环境的物理化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定位于探索木质材料作为居住和装饰材料给予居住者的感觉特性心理作用及健康影响,运用一些客观的物理量因子和主观评价量来反映这种影响的好坏程度,评价木质材料所营造的环境空间的可居住性及对人类舒适性的贡献。
2.生物质: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命体合成得到的物质总称,分为植物生物质,动物生物质,微生物生物质。
3.木质复合材料:以木质为原料,采用合理的加工和复合方法,将获得一系列高性能,多功能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复合材料。
4.舒适性:既是一种客观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也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有两方面特征:a.与生理需求是否获得满足有关b.主观体验是否愉悦有关,具有明显的情境性。
5.木质材料环境学感觉特性具体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综合感觉特性。
6.从木质材料与环境角度出发看未来木质材料发展方向第二章:1.视觉心理量:是反应木材表面性状所引起的人类视觉心理变化,并能够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测试心理特征参数。
2.颜色的三种表观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主观三属性)3.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 目前常用的两种表色系统是: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和HSI表色系统。
4.CIE1976和孟塞尔表色系统之间的区别(各种参数的意思及色调符号和两者区别)16页前者在三维色空间的各个坐标轴方向上均具有视觉感知的等距性,而且细分了明度指数和色品指数的级差,允许在较小色差情况下的颜色测量、比较和讨论。
L* -为明度指数,完全白的物体为100,完全黑的物体为0;a* -为米制红绿轴色品指数,正值越大表示颜色越偏向红色,负值越大越偏向绿色。
b* -为米制黄蓝轴色品指数,正值越大越偏向黄色,负值越大越偏向蓝色。
后者是用一个三维空间的模型将各种颜色的表面的三种色视觉特性——明度(V)、色调(H)、饱和度(C)全部表示出来。
孟塞尔表色系统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得到颜色三属性测试值,颜色结果的心理物理意义明确。
缺点是色调值没有达到完全的数字化,且不能用仪器直接测量,因而人们探索了将仪器直接测量的表色参数向孟塞尔表色系统转换的方法5.色度学的测量方法:光谱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测色法,光电积分式测色法。
6.木材的颜色主要由本身的反射光谱特性所决定的其中明度是全可见光波范围光谱反射强度的平均值所决定,因而它能够反映木材表面视觉的明暗程度。
色调由反射光谱的分布形成而定饱和度由反射光谱分布的集中程度而定的。
7.木材的颜色主要与木质素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以及细胞壁和细胞腔之间的抽提物有关。
8.世界森林木材材色的变化趋势纬度比经度对材色影响大,纬度高会导致木材颜色变浅1、针叶材材色分布在浅色、高宏观明度的范围占有极大的百分比大部分在第2级,1级和2级的分布占78.3%,而深颜色、低宏观明度范围仅有很少量的分布;阔叶材材色分布于针叶材相比,深颜色、低宏观明度树种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分布于3级和4级的树种占48.2%,分布于1级和2级的树种比例均少于针叶材种群。
一般来说阔叶材比针叶材含有更多地抽提物(色素、单宁等),所以深颜色的树才也比较多。
2、地理位置分布的影响:纬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经度影响不大。
在低纬度热带地区,深材色的树种占比例较大;随着纬度的曾高,深材色树种的比例逐渐减少,浅材色树种比例逐渐增多9.明度指数和加热处理31页10.三种抽提处理中哪一种抽提对材色变化比较明显:热水抽提(最明显)、苯醇抽提、冷水抽提(按照对材色影响明显程度分)11.木材颜色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哪一种反射38页有表面反射、内层反射两种,漫反射属于内层反射,是关键的光反射。
12.木材表面光泽:木材反射后形成的光亮度,当入射光与纹理成60度时正反射率最大,光泽最强,当入射光与纹理成90度,正反射率最小,光泽度较差,所以从不同方向上看,光泽不一样。
13.木材表面光泽度:木材表面光泽的强弱。
针阔叶材间光泽度的变化44页14.影响木材光泽度的因素:树种(针阔叶不同),表面平整程度,木材构造特征,侵填体(内含物),入射反射角度(60度影响最大),木材切面R>T>C(木射线)R径>T弦>C横,入射光与纹理方向(大多数平行大于垂直)15.选取视觉心理量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能反应因视觉引起的某种感觉特点,各代表一定的心理感觉意义;(2)、选择的变量应与木材居住性或木制品质量和价值的评价有关;(3)、选取的一组视觉心理量应能综合反应木材的视觉心理特点。
列举其中几个视觉心理量的词汇:明快,温暖,上乘,现代,豪华,刺激,优美,大方,自然,喜爱,舒适16.木纹之所以有良好品质其中最重要的三点:a.在色度学上,绝大多数树种的木材表面纹理颜色都在YR(橙)色系内,呈暖色,是产生“温暖”视觉感的重要原因。
B.在图形学上,木纹是由一些平行但不等间距的线条构成的,给人以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而且木纹图案又受生长量、年代、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木材的生长轮宽度和颜色深浅呈现出涨落起伏的变化形式,这种周期中蕴藏变化的图案,充分体现了规整与变化的协调与统一,赋予木材以“华丽”、“优美”、“自然”、“亲切”等视觉心理感觉。
C.在生理学上,木材纹理沿径向的变化节律暗合人体生物钟涨落节律。
17.意味微分法的目的:以对感情、印象的调查为目的,通过详细规定各种征兆的分类或对于每一种反应程度的评价标准,使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表达转化为精确的数字,被验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勾出最能描述这种感觉程度的数字,有了这些数字的描述,就可以对各种反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18.生理反馈试验选用的人体最息息相关的四个指标:自主神经系统指标、中枢神经系统指标、内分泌激素含量、疲劳指数第三章:1.触觉特性,接触冷暖感用皮肤接触给人感觉的特性就是触觉特性。
接触冷暖感是由皮肤与材料间的温暖变化以及垂直于该界面的热流量对人体感觉器官的刺激结果来决定的。
2.影响木质材料表面冷暖感的因素有哪些a.材料的影响(纹理方向:导热系数顺纹大于横纹,所以纵切面比横切面温暖感稍强一点;密度:与导热系数呈正相关,所以密度越大,冷感越强;含水率越大,冷感越强)b.是否油漆或贴面,及其处理后的质量c.接触时间长短d.温度变化或热流速度e.不同人的感知特性3.材料接触的粗滑程度是由人体表面微小的凹凸的粗滑程度所决定。
常常与木材的不同加工表面有关,也因木材被锯材、刨削、研磨等不同的加工方式而异,同时与加工后期是否经过涂饰,或其表面是否有水迹或结露有关。
4.表面粗糙度定义是指木材表面经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后形成的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它是由加工方法和木材的材质及纹理方向所决定的。
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a.比较法b.光切法c.针瞄法或针触法(探针法)(常用)d.干涉法e.印模法6.影响木材表面粗糙感的因素有几个a.树种,导管类型的影响:粗糙度与导管类型有关,含有大导管的木材有较高的粗糙度值b.加工方式的影响:粗糙度随加工精度的提高而降低7.木材材料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一般以哪三种感觉特性加以分析冷暖感、软硬感、粗滑感8.有那种材料在立面上耐滑木质地板对于皮革、橡胶及pvc的静摩擦系数较大,耐滑大理石及瓷砖地板上除pvc拖鞋较不易滑动外,其他介质均较易滑动塑料地板上除pvc、皮革鞋底不易滑倒9.静摩擦系数水分系数水分系数是将湿润表面摩擦系数对于干燥表面摩擦系数的比值。
木材地板的静摩擦系数与木材密度成反比,针叶材的静摩擦系数大于阔叶材的(84页)散孔材的静摩擦系数小于环孔材的。
10.人类倾向于选择木质地板作为步行首选材料时都考虑了那些因素a.木材是一种比石材、石板或橡胶砖等较难于滑动的材料,鞋底材料的选用范围广(滑动性)。
b.水分系数相对较大,湿润时跌倒的几率较小(防滑性)。
c.木材地板的能量吸收率不高也不低,属于中庸者,所以木地板具有适当的软硬度。
d.木质地板带给人在步行时的生理负担小,更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11.可以利用哪些生理指标来分析人在接触材料时所受的影响(1)、材料热学基本物理量及冷暖感评价(2)、接触过程的皮肤温度变化(3)、心率变异指标分析(4)、动态连续血压分析(5)、脑波频率分(6)、脑血液动态变化分析第四章:1.声波是一种纵波,没有媒介不能传播。
2.声压介质压强的变化量称为声压。
介质中有声场时的压强P与没有声场时的压强P0 之差即为声压。
可以用“声级计”测量,单位为分贝dB。
3.人类听觉范围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16---20000Hz。
110分贝是人耳一般能承受的,120分贝有可能是人耳聋。
4.固体材料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振动方式:纵向、横向(弯曲)和扭转振动。
5.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计算(103页)6.木结构和乐器上选用的横向木纹7.木材声速的影响因素a.声速的大小受木材密度、弹性模量的直接影响。
b.纹理方向,对于同一木材试件,其密度为一定值时,顺纹传声速度大于横纹。
c.含水率,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声速随含水率的增加呈急剧下降的直线关系;纤维饱和点以上时,这种变化趋于缓和,呈平缓下降的直线关系。
8.声辐射能力9.影响木材对数衰减的因素有哪几个(1)、树种(2)、结构(生长轮宽度,晚材率)(3)、应力木(比正常木差)(4)、当生长轮宽度相等而密度不同时,密度对振动影响较大(5)MC、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数衰减率均随其升高而降低。
10.声学性能品质好的木材的特点(1)、声学性能好的木材具有优良的共振性和振动频谱特性;(2)、能够在冲击力作用下,由本身的振动辐射声能发出优美音色的音乐;(3)、作为共鸣板,能够将弦振动的振幅扩大并美化其音色向空间辐射声能。
11.评价与振动效率有关的木材声学性能品质的物理量有哪些(107页)声辐射品质常数、比动态弹性模量、损耗角正切、声阻抗及损耗角正切与弹性模量实部之比等。
12.考虑木材作为音质材料时需考察的参数:密度、动弹性模量、固有振动频率、声辐射品质常数和内摩擦对数衰减率、声阻抗等。
13.驻波简单的说,驻波是驻定的声压起伏。
由两列同振幅、同频率但沿着一轴向相向传播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干涉。
14.混响由于多次反射的声音相隔时间太短,人耳无法辨别,听者会认为听到的声音是声源发出声音的连续,称为混响。
15.混响的时间取决于什么因素(1)、声音原有的声功率(2)、室内界面或物体对声音的吸收(3)、房间容积,即声音传播路程的长度(4)、可能出现的房间共振(5)、人耳对不同频率灵敏度的差异。
16.吸声和吸声材料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
吸声材料是具有较大吸声能力的材料。
注: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才认为具有实用吸声价值,才被称为吸声材料。
17.吸声系数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的总声能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