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说明文阅读探究
- 格式:pptx
- 大小:178.72 KB
- 文档页数:58
常考说明文分类训练第三类自然万物类一、(2015福州)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13分)植物的“五官”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
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
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
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蜓一样的大昆虫。
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
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说明文阅读【2023年天津】阅读《如何给山峰测高》一文,回答下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于先文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
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②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一般来说,是从山脚下一个已知海拔高的点出发,利用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测量相距不远两点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
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③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测量法要简单快捷得多。
我们测量448.9米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在山脚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点上的全站仪,瞄准安置在山顶的棱镜,可测得视线的高度角和距离,利用数学方法就能算出一个垂直高差。
这个垂直高差加上已知点海拔高和全站仪高,再减去山顶棱镜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
这个方法虽然“多快好省”,但仅仅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④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2020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但这个方法测得的是大地高,大地高需要减去一个叫作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
要想得到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需要有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数据,这也是2020年在珠峰测量中开展重力测量的重要原因。
目前,北斗卫星测高误差已可控制在5厘米之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而全面替代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法。
⑤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准确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地理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山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监测,也可用于地壳形变、板块运动等演变机理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
此外,准确了解山峰的高度,还有利于科学家开展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趋势,探索人类家园的未知奥秘。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一.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1.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以下各题。
【文本一】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
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
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
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
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
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
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
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
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2007—2016年河南中考题·说明文·题型逐年分析2008年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2008年12.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考题目:作用)答:①点出说明对象②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1分,共3分)2008年 13.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跑鞋有哪些特点?(4分)(考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答:①材料特殊②重量轻③避震效果好④附着力强④有回输功能。
(答出4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2008年 1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3分)(考说明方法:举例子)答:举例子。
以刘易斯、玛丽安•琼斯和刘翔的跑鞋为例,具体说明高科技跑鞋的特点和作用。
(指出说明方法,1分;结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
共3分)2008年 1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考探究)材料一 1994年,俄罗斯撑杆跳高选手布勃卡在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及超柔软、超强度纤维等材料制成的高科技撑杆的帮助下,将世界纪录提高到6.14米。
这相当于跳过了一只长颈鹿!材料二 2000年,奥运会的游泳赛场上,澳大利亚“飞鱼”索普身着一身联体的、模拟鲨鱼皮肤的高科技泳衣,劈波斩浪,一人卷走3枚金牌和2枚银牌。
答:高科技能够帮助运动员赛出好成绩。
(2分)2009年无题2009年 12.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3分)(考题目:拟标题)答:速冻食品也新鲜(指出说明对象,1分;写出其特征,1分;语言简明,1分。
共3分。
)2009年 13.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3分) (考说明方法)答: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速冻食品的解冻方法(若答“作诠释”,分析合理也可。
指出说明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共3分)2009年 14.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考语言)答:不能删去。
2021-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练一2021年(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莲鹤方壶所体现的多元文化风格①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新郑彝器,向我们展现了郑国青铜器的特征。
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既有接近晋墓出土器物的中原文化特色,又有接近楚墓器物的楚文化因素。
可以说,它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
从莲鹤方壶的造型和纹饰来看,大约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传统的周文化因素,从颂壶直到新郑金城路所出的方莲鹤方壶再到莲鹤方壶,其壶体都呈较为粗壮的椭方形,壶体的主体花纹都是一首三身的龙形纹,而莲瓣正是从西周青铜器的立体环带形饰物演变而来。
【甲】其二是晋文化因素,壶顶的立鹤,显然受到西周晚期晋国青铜器鸟形顶饰的影响。
【乙】其三是楚文化因素,壶身两侧所附的龙形耳和壶底的虎形足,与淅川下寺楚墓、寿县蔡侯墓所出的龙耳虎足方壶相似,龙耳虎足这种具有写实风格的动物装饰纹样,不见于西周传统器物,却在楚系青铜器上找到踪迹,显然是受到楚风的影响所致。
②莲瓣纹的壶盖造型,其源流可追溯到西周晚期。
传于1941年出土于陕西的梁其方壶。
其主体花纹为尊龙纹,壶盖以一周立体的环带纹为饰,颇似后来的莲瓣:传世的曾伯锜壶,同样是这样的造型。
容庚直称其为“莲瓣形”;1994年山西晋侯墓地M8出土的两件铜方壶,壶盖上亦有与莲瓣接近的立体环带纹饰物。
由此可见,这种莲瓣纹的装饰,是从西周环带纹饰物不断演变而来的新形式。
③以鸟为盖顶的装饰,似乎是晋国青铜器的风格。
如山西晋侯墓地M63出土的一件方座简形器的器盖上就有一只立鸟;M62出土的一件圆壶盖上也有一只立鸟;M31出土的香盖顶上同样以立鸟为饰。
莲鹤方壶这种立鸟的装饰,在晋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很难找到,很可能是受到晋国青铜器的影响。
④莲鹤方壶所代表的郑国青铜器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因素,是与郑国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春秋中期以后,楚、晋两国争霸中原,郑国居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有时朝于楚,有时属于晋,形势十分艰难。
说明文阅读中招,考点清单1. 说明文的分类说明的对象: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按照不同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如:《死海不死》等。
备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明事理往往是交错进行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①、平实说明文,例如:《中国石拱桥》;②、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例如:《看云识天气》。
2.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如《中国石拱桥》。
另外,在时间顺序中还包括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背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后起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3.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阐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