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现状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14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1. 引言1.1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简介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城市。
沙尘暴天气在兰州市经常发生,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和民生带来不利影响。
对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往往伴随着干燥、多风和扬尘等特点,主要形成于春秋两季。
在这些季节里,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土壤干燥,风力较大,这些条件使得扬尘和沙尘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导致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周围地区的沙漠化和风沙活动也是兰州市沙尘暴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的特征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沙尘暴天气的形成规律,为城市减少沙尘暴灾害、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原因分析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地势高低错落,盆地谷地密布,气候干燥,风力较大,是沙尘暴易发地区。
沙尘暴天气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自然地理条件:兰州市周围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地裸露度高,易导致大量风沙携带,形成沙尘暴。
2. 气候条件:兰州市干燥少雨,加之地处内陆,湿度较低,有利于风沙的携带和扩散,进一步加剧沙尘暴的形成。
3. 动力条件:夏季兰州市常受到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风力较大,风沙易扩散,造成沙尘暴。
4. 人为活动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建设工程等活动增加,大量灰尘、颗粒物排放也会加剧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地理、气候、动力、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监测预警系统来减轻沙尘暴带来的影响。
2.2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分布特征分析兰州市沙尘暴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特别是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这两个季节,此时气温变化大,风力较强,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在白天发生的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午后到傍晚时段,当地表温度升高、风力增强时,沙尘暴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基于统计分布的兰州市大气污染与风速之间的关系研究作者:王吉洋陈艳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03期摘要:介绍几种风速分布模型,并利用兰州市气象观测资料2000—2014年兰州市四个区的风速数据,以及环保部公布的兰州市五个监测点PM2.5及PM10监测数据,研究分析兰州市大气污染与风速分布之间的关系。
模拟结果表明,风速的大小对兰州市空气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风速对污染物的扩散作用较为明显,风速增大时空气污染率较低。
但是,风速达到1.5 m·s-1以上时,大气中的 PM10质量浓度随着风速的加大不降反升,这是由于兰州地区周围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土壤特点所造成的。
当风速较大时大气中的 PM10颗粒暂时能有所清除,但随着风速的进一步加大会将沙尘输送至兰州地区或是将土壤尘卷起,从而使得大气环境中的PM10浓度显著增加。
关键词:大气污染;风速;分布函数;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49-06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
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起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1]。
兰州市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是中国西北地区一座工业化城市,大气污染居于世界城市的前列。
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城区全年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总悬浮颗粒物)超标,兰州市西固区是国内首次发现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地区,O3等光化学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这对周围人民群众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空气污染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因此,研究兰州地区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及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一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与该城市的工业布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能源结构等众多因素紧密相关,同时也和该城市的局地地形地貌、人口密度、生态环境、气象条件以及汽车尾气的污染有关[1]。
兰环监测〔2018〕72号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关于2018年6月份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的报告兰州市环境保护局:现将2018年6月份兰州市剔除受沙尘天气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报告如下:一.监测概况(一)监测时间2018年6月1日-30日。
(二)监测项目SO2、NO2、PM10、PM2.5、CO和O3。
(三) 监测点位共9个自动监测点位,其中国控监测点位4个:为铁路设计院、生物制品所、职工医院、兰炼宾馆;市控监测点位5个:为西北师范大学、皋兰县石洞小学、红古区海石湾、榆中一中、永登六中。
(四) 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2);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
二.监测结果及评价(一)6月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情况1.达标天数及城市排名情况6月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天,达标率为60.0%,同比减少3天。
6月份综合质量指数5.21,同比上升4.0%,预测城市月度排名第66位(见表1)。
2.大气污染物浓度情况6月份城区PM10浓度82μg/m3,同比下降4.7%,环比下降20.4%;PM2.5浓度34μg/m3, 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12.8%;NO2浓度47μg/m3,同比下降2.1%,环比上升4.4%;SO2浓度15μg/m3,同比上升50.0%,环比上升25.0%;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1.1mg/m3,同比上升22.2%,环比上升10.0%;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219μg/m3,同比上升21.0%,环比上升23.0%。
6月份SO2、PM2.5、CO三项污染物浓度值达标,NO2、PM10、O3浓度超标,分别超标0.18倍、0.17倍和0.37倍(见表1)。
NO2、PM10、PM2.5、CO、SO2、O3等六项污染物对综合质量指数的分担率分别为22.5%、22.5%、18.6%、5.3%、4.8%和26.3%(见表2)。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引言: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兰州市大气重污染气象成因分析兰州市大气重污染气象成因分析1. 引言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是甘肃省省会。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兰州市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本文将从气象角度出发,对兰州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
2. 气候特点与大气污染关系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带,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造成了兰州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与其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首先,兰州市的气温变化大,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困难,使得大气污染物在兰州市内积聚。
其次,兰州市全年降水量少,多为蒸发性降水,这样一来,大气污染物不易被降水清洗,增加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程度。
3. 地形地貌特点与大气污染关系兰州市所处的地形地貌对其大气污染问题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兰州市地势较低,被群山环抱。
这种地形特点容易造成兰州市的地理性污染,即污染物在山谷、山间不易扩散,积聚于空气中。
同时,兰州市地面广泛分布大量沙土和裸露土壤,风吹扬尘现象相对较为严重,这也导致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加剧。
4. 工业污染与大气污染关系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经济中心,拥有大量的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
首先,许多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颗粒物、有机物和气体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兰州市的气候条件下不易扩散和清除,从而导致了大气重污染。
其次,兰州市的工业活动也增加了能见度低、大气浑浊的情况,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5. 交通污染与大气污染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兰州市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兰州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兰州市的气候条件,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清除,导致了大气污染情况的加剧。
此外,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6. 生活污染与大气污染关系兰州市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量的生活活动也带来了大气污染的问题。
家庭、商业、餐饮等生活活动中产生的烟尘、VOCs等污染物排放增加了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程度。
兰州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及相互作用兰州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及相互作用近年来,兰州地区的大气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本文将探讨兰州地区PM2.5和O3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兰州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表现为高浓度的PM2.5和O3。
根据监测数据,兰州市大部分时间内PM2.5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而O3浓度则存在较高水平的潜在风险。
这种高浓度的PM2.5和O3主要集中在冬季和夏季。
其次,PM2.5和O3的形成机制在兰州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城市扬尘等。
兰州地区是煤炭消费大市,大量的燃煤排放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
此外,机动车数量增加也导致了尾气排放的增加。
夏季气象条件的不利对流、长距离输送和局地循环等,也可导致大气污染物的积累,进而形成高浓度的PM2.5。
O3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光化学反应。
兰州地区夏季气象条件的不利对流和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为O3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始排放物质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和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s)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O3。
其中,燃煤、汽车尾气和工业活动是NOx和NMVOCs的主要来源。
PM2.5和O3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方面,O3的存在会加剧PM2.5的形成与积累。
O3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将PM2.5前体物质转化为细颗粒物。
另一方面,细颗粒物的存在会影响O3的生成和光解反应。
细颗粒物可以吸附或反应氮氧化合物和有机物,从而降低O3的生成效率。
为了解决兰州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应综合考虑PM2.5和O3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首先,要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管控,减少燃煤排放量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其次,需要改善兰州地区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体系,减少城市扬尘和交通拥堵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高浓度的污染事件。
近十几年兰州空气污染变化及治理建议孙文杰;刘明;尹勤;仝纪龙;黄忠伟【摘要】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是西北的工业重镇,长期以来都面临大气污染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兰州市采取了各种有效治理污染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论述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兰州空气污染的原因,并应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对兰州市2001至2014年的空气质量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兰州市空气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明显好转,空气污染指数API、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是负数,各个数据参数随着时间推移都呈现下降趋势;兰州市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明显增加.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具有季节变化特点,冬春两季污染严重,夏秋较轻.近十几年,兰州冬春两季的API浓度明显下降,夏秋API 变化不大,应该加大对冬春两季的治污投入.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来对兰州市未来空气质量进行预估,结果显示兰州市API和SO2浓度已经达标,其余污染物也基本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标准.最后,对兰州市未来污染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6(045)010【总页数】6页(P8-13)【关键词】兰州;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变化趋势【作者】孙文杰;刘明;尹勤;仝纪龙;黄忠伟【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10.002空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也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广泛关注。
国内大气污染现状综述作为一名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居民,我深深感受到大气污染问题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这篇综述中,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描述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现状。
一、空气质量状况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数据,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仅为70%左右。
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而一些工业城市和北方城市空气质量则普遍较差。
以PM2.5为例,我国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虽然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依然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标准。
二、污染源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燃烧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
其中,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以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为代表的高污染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
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三、季节性污染特征我国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北方地区冬季雾霾严重,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需求增加,燃煤量大幅上升。
同时,气候干燥、风力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夏季则以臭氧污染为主,高温、紫外线强烈,容易导致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层污染。
四、区域性污染问题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的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大范围污染传输。
例如,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就涉及到周边多个省份的污染排放。
五、政策与措施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主要包括:1.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例如,提高火电效率,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2. 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行淘汰和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排放标准。
推广新能源汽车,限行老旧车辆。
4. 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环卫水平。
兰州市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兰州市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平原地区,常年受到干旱和风沙的影响,沙尘暴频繁发生。
本文将对兰州市沙尘暴的天气特征进行分析。
兰州市的沙尘暴天气主要受到干燥和强风的影响。
该地区的气温较高,且降水量偏低,常年干旱,空气中的湿度较低。
加上强风的吹拂,这些因素造成了干燥的土壤和容易风化的岩石,导致兰州市容易产生沙尘暴。
兰州市的沙尘暴天气往往伴随着风沙天气特征。
沙尘暴天气时,强劲的风会吹起大量的尘埃和沙粒,形成密集的沙尘气流。
据统计,沙尘暴天气中风速可达每秒5米以上,甚至超过每秒10米。
这些强风将飞沙吹到空中,形成沙尘暴。
兰州市的沙尘暴天气还经常伴随着低能见度的特征。
由于大量的沙尘被强风吹起,使得空气中的能见度急剧下降,进而对交通和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沙尘暴袭来时,人们往往难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佩戴口罩、关窗关门等,以防止沙尘对身体造成影响。
沙尘暴天气还会引发呼吸道相关疾病、过敏性疾病和眼部不适等。
沙尘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严重时还会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
对于易过敏人群来说,沙尘暴天气尤其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沙尘还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导致眼部不适,如干涩、红肿等。
沙尘暴天气对植物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沙尘暴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因素,尤其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沙尘暴还会使空气中的尘埃沉降到土壤表面,导致土壤贫瘠,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可耕性。
沙尘暴还会对建筑物、道路和城市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兰州市的沙尘暴天气特征主要表现为干旱和强风的影响,风沙天气的伴随,低能见度,以及对人体健康、植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也威胁着环境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
一、大气污染的现状据统计,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颗粒物污染颗粒物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数据显示,中国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中南部地区成为雾霾频发区。
2.酸雨污染酸雨是大气酸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造成林木凋落和经济作物减产。
我国酸雨面积广,约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3.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排放量的增加会导致地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现象和自然灾害。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面对全球变暖问题时,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二、大气污染治理方案1.推进清洁能源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是降低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仍需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
2.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排放量。
3.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是必要的。
应当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监测监管等方面加强防治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与现有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相衔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
三、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治理成本高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成本较高。
需要通过加强政府投入,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等途径降低治理成本。
2.技术创新不足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创新,目前我国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滞后。
应当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建议背景兰州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城市环境和综合整治2004年度报告,兰州市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毫克/立方米)0.72倍,空气质量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位靠后。
造成兰州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地理气候因素。
兰州地处河谷盆地,周边环山,大气对流差,煤烟、机动车尾气、扬尘等大气污染物不易消散,加之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春夏季沙尘严重,扬尘约占总悬浮颗粒物的64%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因素。
兰州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这种特殊的产业结构是造成兰州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三是能源结构因素。
兰州能源主要以煤为主,城区年耗煤约445万吨,占总能耗的76%左右。
特别是到冬季,分布在市区的上千台燃煤供暖锅炉全部启动,污染排放量随之猛增,大气质量极差。
四是城市建设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特别是集中供热管网、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加重了城市污染。
建议内容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彻底治理大气污染的“123计划”,即从2005年开始,一年完成公交车天然气改造,将现有2600辆公交运营车辆全部实现油改气;二年完成出租车改造,将全市6500多辆出租车全部实现油改气;三年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将现有1107台(5337蒸吨)燃煤锅炉全部实现煤改气。
“123计划”共需投入资金21亿元。
由于兰州地处西部落后地区,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清洁生产的改造费用较高,地方政府和企业无力投入。
因此,建议国家对兰州大气污染治理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兰州大发展。
专家点评大气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兰州的城市形象,成为制约兰州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严重威胁着200多万市民的身体健康。
治理兰州大气污染,改善兰州大气质量,是加快兰州发展的迫切需要;让市民呼吸上清洁的空气,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