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精华语句
- 格式:docx
- 大小:464.63 KB
- 文档页数:13
诸子百家名言诸子百家名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熟记名言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
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诸子百家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诸子百家名言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1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22、敏于事而慎于言。
诸子百家经典语录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诸子百家经典语录。
1. 孟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孟子》孟子强调仁爱与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有道德和智慧的人应该追求仁爱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乐趣。
2. 荀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劝学》荀子主张人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人们才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墨子:兼爱非攻,普利天下。
——《墨子》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即平等地关爱所有人,追求和平而不使用武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兼爱非攻,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4. 庄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庄子的这句著名语录强调了道的无形、无名和无限。
他认为,道是超越人类理解的,不能用言语来描述或命名。
5. 韩非子:得人者显,失人者隐。
——《韩非子》韩非子主张重视并善于运用人才。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它能否吸引并留住有才能的人。
6. 墨子:非其鬼而祭之谓之盗墓,非其魂而丧之谓之伐。
——《墨子·鬼神篇》墨子反对大规模的战争和牺牲。
他认为,不应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或牺牲无辜的生命。
7.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无论是身边的三个人还是身处的环境,都能给我们带来学习的机会和启发。
8.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老子主张政府应该保持简约而高效的原则。
他认为,管理一个大国就像烹调一样,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节奏。
9. 孙子: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孙子的这句经典语录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和战争的可控性。
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军事,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
10. 庄子: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1.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
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
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恶的侵入。
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
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 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注释】审:明察。
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鉴赏】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骗,缺乏调查研究,听信臣下虚妄之词,不辨是非,混淆黑白。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一《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爰人者则人爰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一一《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一《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一《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8、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一一《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1、不积丘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一《荀子•劝学篇》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
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个道理。
12、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一一《盐铁论•本议》过分强调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掩敝而显得软弱无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13、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一-《荀子•正论篇》对待有些人,我们只作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计较。
14、前事之不忘后之师。
一一《新书・过秦论》〃前车之鉴〃当牢记,重蹈覆辙是愚蠢者的表现。
诸子百家名言大全(收藏版)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学术局面盛况空前、一派繁荣。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诫人们学习要勤思考,思考要有所学。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鲜一样小心翼翼,谨慎处理。
庄子曰,“逍遥游,无所求,何处不可至。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心无旁骛,随心所欲,便可到达任何地方。
墨子说,“兼爱无私,兼慈无害。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去爱和慈悲,不图私利,不加害他人。
孟子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变通,才能通达长久。
荀子曰,“人之于人也,若比之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墨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
句话告诉我们要遵守礼仪,做事要合乎礼法。
这些名言名句来自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它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智慧和启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墨子名言选粹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
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百家争鸣里的重要的话1、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子思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jiǔ);道前定,则不穷。
6、子思:君子之道,譬如兴远,必自迩(ěr);譬如登高,必自卑。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吕不韦: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12、孔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13、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14、吕不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
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吕不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辩说,以论道;23、荀子曰:‚学不可以已。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
——苏轼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5、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6、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
——葛洪7、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葛洪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陶宗仪12、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13、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格言联璧》1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15、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16、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1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1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
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1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20、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2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2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23、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朱舜水24、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26、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27、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28、当以读书通世事。
——倪元璐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30、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31、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吴运铎32、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孟子,战国时期邹城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1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5.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解语:为政之要,就是正身正心。
一个“正”字讲明了德的核心。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高管、孩子家长,在日常行事中,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一方、带好队伍,教育子女。
这个“正”就好比“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正则流清也。
2、近者悦,远者来。
《论语·子路》解语:使近处的人高兴,时远处的人归附。
这句话可以说是企业价值的最高体现。
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能使身边的员工受益,是员工所乐见的;企业不忘社会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信誉,是大众所乐见的。
这一近一远,恰恰体现了受人尊重的企业的社会效应。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解语:君子与人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与人和谐。
为人处世中,讲究和为贵,和而不同正是君子的体现。
在国家关系和人际关系中,以“和而不同”的心态与人合作,这是一种包容、尊重。
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解语:想要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大事就不能成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不成胖子。
譬如学习之道,必须脚踏实地,从解答一个个难题入手;又如辅导孩子,不要天天琢磨着让孩子的先天禀赋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凡事须慢慢来。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语:做好事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帮你;做坏事多了,就有没有人帮你。
这个就是“道”的体现。
有人经常说,道太虚了。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关键时刻便会显现出来,“多助”的便是顺应了道,“寡助”的便是违背了道。
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解语:“反求诸己”就是说凡事多问问自己,正如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从自己身上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不怨天尤人,看看自己的行为符不符合“道”的要求。
多从自身找原因、找差距,成功自然就会降临。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同理
心对待他人,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
意接受的事情。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像
烹饪小鲜一样,要用心细致,不能马虎。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
在贫穷的时候要注重自身修养,而在富足的时候要关心他人,帮助
别人。
庄子说,“逍遥游,无所适,何所求?”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随
遇而安,不要刻意追求,而是顺其自然,享受生活。
墨子说,“兼爱非攻,兼爱非害。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兼爱
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以攻击的方式对待别人。
这些名言名句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它们包含了丰富的
哲理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从这些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诸子百家精华30句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6、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本议》过分强调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掩敝而显得软弱无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7、前事之不忘后之师。
——《新书∙过秦论》“前车之鉴”当牢记,重蹈覆辙是愚蠢者的表现。
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8、德胜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新语∙道德篇》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义之德,这样它的善政可以泽及百姓而流传很广。
9、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语∙本行篇》君子,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言行既要符合道义,又要讲求策略。
10、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盐铁论∙刺复》管理大事业要提纲挈领,办理小事则要勤谨。
道家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世间“好”与“不好”,“善”与“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没有绝对的“好”与“善”。
1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1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
【诸子百家】最精华55句,每一句都值得背诵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学术局面盛况空前、一派繁荣。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1.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事物在这个地方亏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丰盈了;在这个地方成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失败了。
指亏或盈、成或败都是相对的。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4.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钓鱼人弓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敬,而是想得到它;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是想消灭它。
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小鸟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
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
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作用兵如神。
10.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诸子百家名言摘录:孔子(孔仲尼、孔丘)名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是可忍孰不可忍?翻译: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教你学习的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的态度啊!孟子(孟轲)名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翻译:对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不能算是人;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隐忍谦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翻译: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庄子(庄周)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翻译: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翻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1.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
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
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恶的侵入。
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
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 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注释】审:明察。
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
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个道理。
14、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本议》过分强调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掩敝而显得软弱无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15、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篇》囿于片面性,人就不能全面的看问题,以至于造成决策的失误,认识事物应当把握全局。
16、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篇》对待有些人,我们只作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计较。
17、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孔子集语∙论人》星星的明亮,不如月的阴暗,万物都存在于某种限度之中。
18、德胜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新语∙道德篇》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义之德,这样它的善政可以泽及百姓而流传很广。
19、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语∙本行篇》君子,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言行既要符合道义,又要讲求策略。
20、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盐铁论∙刺复》管理大事业要提纲挈领,办理小事则要勤谨。
【道家】2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说出来的,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本原。
2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世间“好”与“不好”,“善”与“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没有绝对的“好”与“善”。
2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4、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
2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欲壑难填,未来占有不尽的财富而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为什么不学学鹪鹩和偃鼠的洒脱呢?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做什么事都不要绝对化,要适可而止。
永远有你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苛求。
28、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要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29、以众小不胜而为大胜也。
——《庄子∙秋水》小胜小败无关大局,虽多次小败,亦不会大伤元气;大胜大败则生死攸关,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可不慎。
30、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当面阿谀奉承他人,背后又大加诋毁,这种两面三刀之人,是我们所应该唾弃的。
31、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有得必有失。
很多人因为某些爱好和追求,从执着变成了执拗。
盈亏却是此消彼长,看似得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
【兵家】3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学会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3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篇》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法。
3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兵不厌诈,也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3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孙子兵法∙计篇》对于个性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做生意时这条特别适用。
3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37、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有时候身陷绝境,必须逼自己一把,否则一直停留在舒适区,会一直止步不前。
38、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时刻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
【墨家】3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染》正确地选择自己的朋友,“近贤人,远小人”,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好的熏陶,否则只能得到坏的影响。
4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现实中,有人往往为谦卑的躬腰而感动,为精美的诱饵而动心。
生活的,爱情的,事业的,在私欲面前,我们会少了判断力,及而没有了自我。
41、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墨子》君子对待别人较宽容,因而自己进步很大,那些修养不高的人遇事却总爱责怪别人,所以自己老是止步不前。
42、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墨子》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4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
名誉之重,由此略见一斑。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11114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
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也不会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
【法家】45、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
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46、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做事情应明察秋毫,才不至于做错事和蠢事。
47、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 121248、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通过社会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
4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0、圣人裁物,不为物使。
——《管子∙心术下》能安己心,推己及人,方可安他人之心。
人应站在较高的层次上,不为外物所役使。
【杂家】51、 谋定而后动。
——《鬼谷子》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否则追悔莫及!5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313——《季春纪∙诚廉》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5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得与失永远是一对矛盾。
世上没有绝对的得和失。
所以明智的人考虑到了失,失时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间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5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季春纪∙尽数》不断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进。
55、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离俗览∙聚难》人无完人,选贤举能应该求其大善,而不应该责其小过。
人们要认识到不足,不要吹毛求疵。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