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简答题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5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提纲一、题型1.选择题(20分)2.判断题(24分)3.简答题(24分)4.计算题(12+10+10 分)二、主要内容1.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应用图像的分类物理图像抽象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作用(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3)图像数据的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2.视觉感知、图像取样与量化为什么图像取样与量化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出是连续电压波形为了产生一幅数字图像,需要把连续的感知数据转化为数字形式这包括两种处理:采样和量化采样:图像空间坐标的数字化量化:图像函数值的数字化3.点变换、直方图处理、平滑滤波、锐化滤波对比度问题:对比度局部或全部偏低,影响图象视觉噪声干扰问题:使图象蒙受干扰和破坏清晰度下降问题,使图象模糊不清,甚至严重失真图象增强的目的:针对图象的退化和不足,改善图象的质量以较好地满足实际的需要平滑滤波作用模糊处理:去除图像中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减小噪声平滑空间滤波器的分类:平滑线性滤波器:均值滤波器统计排序滤波器(非线性滤波器):最大值滤波器,中值滤波器,最小值滤波器锐化滤波主要用途突出图像中的细节,增强被模糊了的细节印刷中的细微层次强调。
弥补扫描对图像的钝化超声探测成像,分辨率低,边缘模糊,通过锐化来改善图像识别中,分割前的边缘提取锐化处理恢复过度钝化、暴光不足的图像尖端武器的目标识别、定位4.频域平滑滤波、频域锐化滤波频域平滑滤波思想:边缘和其它尖锐变化(如噪声)在图像的灰度级中主要处于傅立叶变换的高频部分,因此平滑可通过衰减指定图像傅立叶变换中高频成分的范围来实现频域锐化滤波5.图像退化/复原模型、噪声模型、顺序统计滤波图像退化:图像在形成、记录、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由于成像系统、记录设备、传输介质和处理方法得不完善,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产生原因:光学系统像差传感器非线性畸变光学系统中的衍射运动造成的模糊大气流动效应摄影胶片的非线性高斯噪声瑞利噪声伽马噪声指数分布噪声均匀分布噪声脉冲(椒盐)噪声6.颜色空间7.图像中存在的冗余、压缩模型、变换压缩编码解码系统为什么需要图像压缩图像的数据量通常很大,对存储、处理和传输带来许多问题图像压缩的目标消除冗余数据从数学角度看,将原始图像转化为从统计角度看尽可能不相关的数据集数据冗余数据是用来表示信息的。
(2〕数字图像 : 指由被称作像素的小块区域组成的二维矩阵。
将物理图像行列划分后,每个小块称为像素.(4〕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或其他数字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某些数字运算和各种加工处理,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和提高数字实用性的技术。
第二章名词解释〔12〕图像采样: 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就是对图像的连续空间坐标x 和y的离散化。
〔14〕图像灰度级量化: 对图像函数的幅值f的离散化。
〔28〕欧氏距离:像素p和q之间的欧氏〔Euclidean〕距离定义为:De(p,q)=[(x-u)2+(y-v)2]1/2〔〕也即,所有距像素点 (x,y)的欧氏距离小于或等于 d 的像素都包含在以(x,y)为中心 , 以 d 为半径的圆平面中。
〔29〕街区距离:像素p 和 q 之间的D4 距离,也即街区〔city-block〕距离,定义为:D4(p,q)=|x-u| + |y-v|〔〕也即,所有相距像素点(x,y)的 D4 距离为小于 d 或等于 d 的像素组成一个中心点在(x,y)的菱形。
〔30〕棋盘距离:像素p 和 q 之间的D8 距离,也即棋盘距离,定义为:D8(p,q)=max(|x-u|, |y-v|)〔〕也即,所有距像素点(x,y)的D8距离为小于d 或等于 d 的像素组成一个中心点在(x,y)的方形〔33〕调色板:在 16 色或 256 色显示系统中,将图像中出现最频繁的16 中或 256 中颜色组成一个颜色表,4并将他们分别编号为0-15 或 0-255 ,这样就是每一个 4 位或 8 位的颜色编号与颜色表中位颜色值相对应。
这种 4 位或者 8 位的颜色编号成为颜色的索引号,有颜色索引号及其对应的 24 位颜色值组成的表成为颜色查找表,也即调色板。
第四章名词解释〔1〕空间域图像增强:在图像平面中对图像的像素灰度值进行运算处理,使之更适合于人眼的观察或机器的处理的一种技术。
〔7〕图像锐化:图像锐化是一种突出和加强图像中景物的边缘和轮廓的技术。
1、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请列出并简述其中的4种。
2、什么是图像识别与理解?5、简述图像几何变换与图像变换的区别。
6、图像的数字化包含哪些步骤?简述这些步骤。
7、图像量化时,如果量化级比较小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8、简述二值图像与彩色图像的区别。
9、简述二值图像与灰度图像的区别。
10、简述灰度图像与彩色图像的区别。
11、简述直角坐标系中图像旋转的过程。
13、举例说明使用邻近行插值法进行空穴填充的过程。
14、举例说明使用均值插值法进行空穴填充的过程。
15、均值滤波器对高斯噪声的滤波效果如何?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6、简述均值滤波器对椒盐噪声的滤波原理,并进行效果分析。
17、中值滤波器对椒盐噪声的滤波效果如何?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8、使用中值滤波器对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滤波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19、使用均值滤波器对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滤波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0、写出腐蚀运算的处理过程。
21、写出膨胀运算的处理过程。
22、为什么YUV表色系适用于彩色电视的颜色表示?23、简述白平衡方法的主要原理。
24、YUV表色系的优点是什么?25、请简述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
26、傅里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简述其在图像的高通滤波中的应用原理。
27、傅里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简述其在图像的低通滤波中的应用原理。
28、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简述其在图像的压缩中的应用原理。
29、什么是图像的无损压缩?给出2种无损压缩算法。
2、对于扫描结果:aaaabbbccdeeeeefffffff,若对其进行霍夫曼编码之后的结果是:f=01e=11 a=10 b=001 c=0001 d=0000。
若使用行程编码和霍夫曼编码的混合编码,压缩率是否能够比单纯使用霍夫曼编码有所提高?31、DCT变换编码的主要思想是什么?32、简述DCT变换编码的主要过程。
1、选择2、填空3、简答题4、计算第一章1、图像:事件或事物的一种表示、写真或临摹,或一个生动的或图形化的描述2.图像处理(选择): 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图像处理方法:光学方法、电子学方法3.模拟图像(物理图像):直接从观测系统(输入系统)获得、未经采样和量化的图像;模拟图像在空间分布和亮度取值上均为连续分布。
连续的:指从时间上和从数值上是不间断的4.数字图像(填空)由连续的模拟图像采样和量化而得。
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所以数字图像是像素的集合。
5、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特点(掌握)信息量大:512×512×8bit=256KB 256KB×25帧/s=6400KB=6.25MB占用的频带较宽:电视图像的带宽5~6MHz,而语言带宽4KHz,频带越宽,技术实现难度越大。
6.处理基本结构图7.图像变换(傅里叶),空间变换的意义(掌握)8.相关领域的联系(名词解释):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第二章1.人眼模型,作用,细胞分类和内容瞳孔:透明的角膜后是不透明的虹膜,虹膜中间的圆孔称为瞳孔,其直径可调节,控制进入人眼内之光通量(照相机光圈作用)。
晶状体:瞳孔后是一扁球形弹性透明体,其曲率可调节,以改变焦距,使不同距离的图在视网膜上成象(照相机透镜作用)。
•锥状细胞:明视细胞,在强光下检测亮度和颜色;•杆(柱)状细胞:暗视细胞,在弱光下检测亮度,无色彩感觉。
•其中,每个锥状视细胞连接着一个视神经末梢,故分辨率高,分辨细节、颜色;多个杆状视细胞连接着一个视神经末梢,故分辨率低,仅分辨图的轮廓。
2.人眼成像过程:3.人的视觉模型4.解释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向黑暗的地方,眼睛的变化:瞳孔在亮光处缩小,在暗光处放大,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向黑暗的地方,瞳孔放大,瞳孔括约肌舒张,原因是在光线强的地方瞳孔缩小以免过多光线进入眼睛伤害视网膜,到了暗的地方瞳孔放大以便使更多的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看清楚东西。
(完整版)数字图像处理简答题及答案1、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很多⽅⾯,请列出并简述其中的4种。
①图像数字化:将⼀幅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
主要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②图像增强:将⼀幅图像中的有⽤信息进⾏增强,同时对其⽆⽤信息进⾏抑制,提⾼图像的可观察性。
③图像的⼏何变换:改变图像的⼤⼩或形状。
④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分析。
⑤图像识别与理解:通过对图像中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征进⾏定量化描述后,将其所期望获得的⽬标物进⾏提取,并且对所提取的⽬标物进⾏⼀定的定量分析。
如要从⼀幅照⽚上确定是否包含某个犯罪分⼦的⼈脸信息,就需要先将照⽚上的⼈脸检测出来,进⽽将检测出来的⼈脸区域进⾏分析,确定其是否是该犯罪分⼦。
4、简述数字图像处理的⾄少4种应⽤。
①在遥感中,⽐如⼟地测绘、⽓象监测、资源调查、环境污染监测等⽅⾯。
②在医学中,⽐如B超、CT机等⽅⾯。
③在通信中,⽐如可视电话、会议电视、传真等⽅⾯。
④在⼯业⽣产的质量检测中,⽐如对⾷品包装出⼚前的质量检查、对机械制品质量的监控和筛选等⽅⾯。
⑤在安全保障、公安⽅⾯,⽐如出⼊⼝控制、指纹档案、交通管理等。
5、简述图像⼏何变换与图像变换的区别。
①图像的⼏何变换:改变图像的⼤⼩或形状。
⽐如图像的平移、旋转、放⼤、缩⼩等,这些⽅法在图像配准中使⽤较多。
②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分析。
⽐如傅⾥叶变换、⼩波变换等。
6、图像的数字化包含哪些步骤?简述这些步骤。
图像的数字化主要包含采样、量化两个过程。
采样是将空域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采样点集合,是对空间的离散化。
经过采样之后得到的⼆维离散信号的最⼩单位是像素。
量化就是把采样点上表⽰亮暗信息的连续量离散化后,⽤数值表⽰出来,是对亮度⼤⼩的离散化。
经过采样和量化后,数字图像可以⽤整数阵列的形式来描述。
7、图像量化时,如果量化级⽐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如果量化级数过⼩,会出现伪轮廓现象。
1.数字图像处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图像变换,图像的数字化,图像增强,图像恢复(也叫图像复原),图像编码(也叫图像压缩),图像重建,图像分析,图像分割。
(大概了解下每个含义)2.什么是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是指又被称作像素的小块区域组成的二维矩阵。
3.数字图像处理:用数字计算机及其他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施加某种运算和处理,从而达到某种预想的目的。
4.数字图像处理的困难性在于:运算量打,存储量大。
5.数字图像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三维一体。
6.人眼在灰度变化剧烈区估计灰度能力差(对应高频信息)。
在灰度变化平缓区估计灰度能力好(对应低频信息)--马赫带效应7.人眼亮适应快(即对由暗变亮适应快),暗适应慢(对由亮变暗适应慢)。
9.人眼辨色能力强,辨别灰度能力差。
10.椎体细胞与杆状细胞的区别?人的视网膜有对红,绿,蓝颜色敏感程度不同的三种椎体细胞,两外还有一种在光功率极端低得条件下才起作用的杆状细胞,杆状细胞主要提供视野的整体视像,对低照度较敏感。
(联想:人在白天看到的东西是彩色的,这时主要是椎体细胞在工作,夜晚时看到的东西基本是灰色的黑白图像,此事主要是杆状细胞在起作用)11.常用的颜色模型:面向设备:CMY,RGB,YUV,YIQ,YCrCb面向视觉系统:HSV,HIS面向计算:CIE-XYZ12.图像的采集与显示:图像的获取即将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中的过程,主要涉及成像及数模转换技术显示是将数字图像转化为适合人们使用的形式。
13.什么是抖动?在数字通信中,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相对其理想位置的短期的非积累性变化。
抖动有两种主要类型: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性抖动。
确定性抖动是由可识别的干扰信号造成的,这种抖动通常幅度有限,具备特定的(而非随机的)产生原因,而且不能进行统计分析。
随机抖动是指由较难预测的因素导致的时序变化。
例如,能够影响半导体晶体材料迁移率的温度因素,就可能造成载子流的随机变化。
另外,半导体加工工艺的变化,例如掺杂密度不均,也可能造成抖动。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考试重点总结(5篇材料)第一篇:《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考试重点总结*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图像获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压缩、图像分析、图像识别、图像理解。
(1)处理精度高,再现性好。
(2)易于控制处理效果。
(3)处理的多样性。
(4)图像数据量庞大。
(5)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性强。
*图像增强:通过某种技术有选择地突出对某一具体应用有用的信息,削弱或抑制一些无用的信息。
图像增强不存在通用理论。
图像增强的方法:空间域方法和变换域方法。
*图像反转:S=L-1-r 1.与原图像视觉内容相同2.适用于增强嵌入于图像暗色区域的白色或灰色细节。
*对数变换 S=C*log(1+r)c为常数,r>=0 作用与特点:对数变换将输入中范围较窄的低灰度值映射为输出中较宽范围的灰度值,同时,对输入中范围较宽的高灰度值映射为输出中较窄范围的灰度值。
对数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压缩像素值变化较大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幂律(伽马)变换 s=c*(r+ɛ)ɤ伽马小于1时减小图像对比度,伽马大于1时增大对比度。
*灰度直方图:是数字图像中各灰度级与其出现的频数间的统计关系。
*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就是通过变换函数将原图像的直方图修正为均匀的直方图,即使各灰度级具有相同的出现频数,图象看起来更清晰。
直方图均衡化变换函数必须为严格单调递增函数。
直方图均衡化的特点:1.能自动增强图像的对比度2.得到了全局均衡化的直方图,即均匀分布3.但其效果不易控制*直方图规定化(匹配):用于产生处理后有特殊直方图的图像的方法*空间滤波即直接对图像像素进行处理。
获得最佳滤波效果的唯一方法是使滤波掩模中心距原图像边缘的距离不小于(n-1)/2个像素。
*平滑滤波器用于模糊处理和减小噪声。
平滑线性空间滤波器的输出是:待处理图像在滤波器掩模邻域内的像素的简单平均值。
优点:减小了图像灰度的“尖锐”变化,故常用于图像降噪。
负面效应:模糊了图像的边缘,因为边缘也是由图像灰度的尖锐变化造成的。
1。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请列出并简述其中的4种。
①图像数字化:将一幅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示。
主要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②图像增强:将一幅图像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增强,同时对其无用信息进行抑制,提高图像的可观察性。
③图像的几何变换:改变图像的大小或形状。
④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方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行分析。
⑤图像识别与理解:通过对图像中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征进行定量化描述后,将其所期望获得的目标物进行提取,并且对所提取的目标物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
2. 什么是图像识别与理解?图像识别与理解是指通过对图像中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征进行定量化描述后,将其所期望获得的目标物进行提取,并且对所提取的目标物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
比如要从一幅照片上确定是否包含某个犯罪分子的人脸信息,就需要先将照片上的人脸检测出来,进而将检测出来的人脸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是该犯罪分子。
3。
简述数字图像处理的至少3种主要研究内容。
①图像数字化:将一幅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示.主要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②图像增强:将一幅图像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增强,同时对其无用信息进行抑制,提高图像的可观察性。
③图像的几何变换:改变图像的大小或形状。
④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方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行分析。
4. 简述图像几何变换与图像变换的区别.①图像的几何变换:改变图像的大小或形状。
比如图像的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这些方法在图像配准中使用较多。
②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方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行分析。
比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5. 图像的数字化包含哪些步骤?简述这些步骤。
图像的数字化主要包含采样、量化两个过程.采样是将空域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采样点集合,是对空间的离散化。
经过采样之后得到的二维离散信号的最小单位是像素.量化就是把采样点上表示亮暗信息的连续量离散化后,用数值表示出来,是对亮度大小的离散化。
一、简答1、简述图像数字化的过程;如何进行量化与取样的综合选择?并说明理由。
图像数字化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对于缓变的图像,应该细量化,粗采样,以避免假轮廓;对于细节丰富的图像,应该细采样,粗量化,以避免模糊。
2、简述三基色原理。
⑴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彩色,都可以由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反之,任意一种彩色均可被分解为三种基色。
⑵作为基色的三种彩色,要相互独立,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来产生。
⑶由三基色混合而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参与混合的各基色的亮度之和。
⑷三基色的比例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和色饱和度。
3、简述奈奎斯特取样定理的意义。
要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应大于2倍信号最高截至频率。
抽样频率小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有混叠。
抽样频率大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无混叠。
4、简述傅里叶变换频谱的分布特点与意义。
1、从分布上看,频谱中心处于屏幕中心,从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离中心越远,频率越高,能量越小;2、中心点即直流分量点对应着图像的平均亮度;低频区域对应图像的实体细节;高频区域对应图像的边缘轮廓。
5、简述图像噪声分类与特点。
椒盐噪声的特征:出现位置是随机的,但噪声的幅值是基本相同的。
高斯噪声的特征:出现在位置是一定的(每一点上),但噪声的幅值是随机的。
6、简述灰度直方图的概念与特点。
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描述的是图像中该灰度级的像素个数。
即:横坐标表示灰度级,纵坐标表示图像中该灰度级出现的个数。
特点:(1)所有的空间信息全部丢失。
(2)每一灰度级的像素个数可直接得到。
7、简述直方图均衡与直方图规格化的概念。
直方图均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级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级进行缩减。
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用以改变图像整体偏暗或整体偏亮,灰度层次不丰富的情况,将直方图的分布变成均匀分布直方图规格化:把已知直方图的图像变成期望直方图图像的过程8、列举图像平滑的主要代表算法,简述其处理原理与处理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要点总结1、离散的图像信息的熵:一幅图像如果有,,,…,共q 中幅度值,1s 2s 3s q s 并且出现的概率分别为,,,…,,那么每一种幅度值所具有的1P 2P 3P q P 信息量分别为,,,…,。
其平均信息1(log 12P 1(log 22P 1(log 32P )1(log 2qP 量即为熵,记为H 。
∑∑==-==q i i i qi i i P P P P H 1212log 1log 2、图像处理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设备:(1)电视摄像机:摄像器件把输入的二维辐射(光学图像)信息转换为适宜处理和传输的电信号,然后经荧屏显示。
(2)飞点扫描设备:在水平和垂直两个偏转电路的控制下,CRT 的光点通过透镜光学系统在画面上逐行逐点依次扫描,与图像上亮度相对应的反射光由光电倍增管接受并转换为成比例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和A/D 变换,送计算机处理。
(3)鼓形扫描器:照片或负片安放在鼓形滚筒上,由光线照射或从内部光源透射在图像上,再由光线系统收集后送至光电倍增管,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送至A/D 变换器,再经高速数据接口送入计算机。
(4)微密度计:一种平台机械扫描式的光电转换图像输入设备,使用计算机控制旋转被测样片的平台,作x ,y 方向运动,可形成逐行扫描、螺旋扫描、随机扫描及跟踪扫描。
(5)其它图像输入设备:光敏二极管矩阵图像信息传感器、激光扫描器和图像位置检出器等。
3、三基色混色及色度表示原理(1)相加混色(彩色电视机)和相减混色(彩色电影、幻灯片、绘画原料);(2)相加、相减混色区别:一、相加混色是由发光体发出的光相加而产生各种颜色,而相减混色是先有白色光,尔后从中减去某些成分(吸收)得到各种颜色;二、相加混色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而相减混色的三基色是黄、青、紫,也就是说相加混色的补色就是相减混色的基色。
(3)格拉斯曼定律:一、所有颜色都可以用互相独立的三基色混合得到;二、假如三基色的混合比例相等,则色调和色饱和度也相等;三、任意两种颜色相混合产生的新颜色与采用三基色分别合成这两种颜色的各自成分混合起来得到的结果相等;四、混合色的光亮度是原来各分量光亮度的总和。
数字图像处理简答题及答案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下是一些数字图像处理的简答题及其答案,希望可以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数字图像?数字图像由像素组成,每个像素代表着一个颜色值。
这些颜色值可以用数字来描述并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幅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的存储格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文件格式,例如JPEG、PNG或BMP等。
2. 数字图像的分辨率是什么?数字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图像的像素数量。
它用于描述数字图像的清晰程度和细节水平。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但文件大小也会变大。
分辨率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像素的数量来改变。
3. 数字图像的预处理有哪些步骤?数字图像预处理是指在应用特定算法或进行分析之前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步骤:•去除噪音:去除数字图像中的噪音,以免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中值滤波器或高斯滤波器来去噪。
•改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使用各种直方图均衡化的技术来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更加清晰。
•图像尺寸调整:对图像进行裁剪或缩放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
4. 什么是二值化?二值化是将数字图像转换为黑白图像的过程。
在二值化后,图像中仅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
该过程非常常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黑白图像比彩色图像更容易处理和分析。
5. 数字图像中的卷积操作是什么?卷积操作是一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应用各种滤波器。
它通过将窗口与图像上的每个像素进行逐个计算,从而改变图像中像素的值。
这个窗口通常是一个小的矩形或圆形区域,该区域指定了卷积核的形状和尺寸。
6. Hough 变换是什么?Hough 变换是一种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用于检测几何形状的技术。
它可以检测相对于垂直方向出现的任何形状,例如直线、圆周、平面等。
7. 什么是图像语义分割?图像语义分割是指将图像中的像素分成不同的区域,并根据像素的语义进行分类。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以对像素进行分类和标记功能区域。
1.欧氏距离:坐标分别位于(x,y)和(u,v)处的像素p和像素q之间的欧氏距离定义为:D e(p,q)=(x−u)2+(y−u)212。
2.街区距离:坐标分别位于(x,y)和(u,v)处的像素p和像素q之间的街区距离定义为:D4p,q=x−u+y−v。
3.棋盘距离:坐标分别位于(x,y)和(u,v)处的像素p和像素q之间的街区距离定义为:D8p,q=man(x−u,y−v)。
4.灰度数字图像有什么特点?答:灰度数字图像的特点是只有灰度(亮度)属性,没有彩色属性。
对于灰度级为L的图像,起灰度取值范围为[0,L-1].5.一副200×300的二值图像、16灰度级图像和256灰度级图像分别需要多少存储空间?答:由于存储一副M×N的灰度级为L 的数字图像所需的位数为:M ×N×L,其中L=2k。
二值图像,16灰度级图像和256灰度级图像的k值分别为1、4和8,也即存储一个像素需要的位数分别为1位、4位和8位。
所以,一副200×300的二值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为200×300×1/8=7.5kB;一副200×300的16灰度级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为200×300×4/8=30kB;一副200×300的256灰度级的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为200×300×8/8=60kB。
6.简述采样数变化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
答:在对某景物的连续图像进行均匀采样时,在空间分辨率(这里指线对宽度)不变的情况下,采样数越少,即采样密度越低,得到的数字图像阵列M×N越小,也即数字图像尺寸就越小。
反之,采样数越多,即采样密度越高,得到的数字图像阵列M×N 越大,也即数字图像的尺寸就越大。
7.简述灰度级分辨率变化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
答:灰度级分辨率是指在灰度级别克分辨的最小变化。
灰度级别越大,也即图像的灰度级分辨率越高,景物图像总共反映其亮度的细节就越丰富,图像质量也就越高。
1. 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分几大类?答:图字图像处理方法分为大两类:空间域处理(空域法)和变换域处理(频域法)。
空域法:直接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
频域法:对先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正交变换,得到变换系数阵列,然后再进行处理,最后再逆变换到空间域,得到图像的处理结果2. 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图形数字化(图像获取):把连续图像用一组数字表示,便于用计算机分析处理。
图像变换:对图像进行正交变换,以便进行处理。
图像增强:对图像的某些特征进行强调或锐化而不增加图像的相关数据。
图像复原: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和模糊,恢复图像的客观面目。
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图形质量要求下对图像进行编码,可以压缩表示图像的数据。
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获得所需的客观信息。
图像识别:找到图像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处理。
图像理解: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为。
3. 名词解释:灰度、像素、图像分辨率、图像深度、图像数据量。
答:灰度:使用黑色调表示物体,即用黑色为基准色,不同的饱和度的黑色来显示图像.像素:在卫星图像上,由卫星传感器记录下的最小的分立要素(有空间分量和谱分量两种)。
通常,表示图像的二维数组是连续的,将连续参数 x,y ,和 f 取离散值后,图像被分割成很多小的网格,每个网格即为像素 图像分辨率:指对原始图像的采样分辨率,即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包含的采样点数。
单位是“像素点/单位长度”图像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位数,也用于量度图像的色彩分辨率.图像深度确定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它决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数,或灰度图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级(图像深度:位图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或色彩信息用二进制数位来表示,这一数据位的位数即为像素深度,也叫图像深度。
图像深度越深,能够表现的颜色数量越多,图像的色彩也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