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3-1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和。
2.书本P94页图3-3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和。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A空气;B水;C有机物;D 矿物质颗粒;E无机物;F腐殖质1.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岩石风化;B水流碎石;C冷热聚变破石;D水结冰能裂石;E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F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3-2各种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A腐殖质B水C无机物D矿物质颗粒的多少2.下列矿物质颗粒中最细的是:A砂粒;B粉砂粒;C砂黏粒;D黏粒3.★若有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成一堆,那么雨后堆中空气含量最多,堆中水分含量最多。
4.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关系(反比或正比)。
5.★下列土壤种类中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大致等量,质地最均匀的是:保水、保肥性最好的是;通气、透水性最好的是;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种类是。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6.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有关。
7.★下列土壤模型中属于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的是:§3-3植物与土壤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长或短)。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的知识点1、土壤生物中生活着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其中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2、土壤中的物质有土壤生物、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
其中腐殖质中含有有机物,矿物质中含有无机盐。
3、有机物燃烧的现象是闻到焦味,土壤的颜色变黑色。
4、能使岩石开裂的自然因素有风沙、水流、结冰和冷热骤变等。
5、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6、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花、果实、种子;属于营养器官的是根、茎、叶。
7、根的作用有吸收养料和固定植株。
8、土壤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入植物体的。
9、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没有明显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10、一般来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
1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12、根尖分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
其中,在根尖最前端的是根冠,对根起着保护作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又可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的是分生区;能使根较快生长的是伸长区;吸收土壤中中的养分的是根毛区。
13、根吸水的条件是植物细胞液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失水的条件是植物细胞液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当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当植物缺磷时,植株暗绿带红;当植物缺钾时,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
15、当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元素时,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在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在海洋中出现赤潮等,当这些藻类死亡后,使得水中的溶解氧降低,从而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此时,水体发黑变臭,水质严重恶化。
16、植物的茎分为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和直立茎。
17、植物茎的作用有①运输营养物质;②支撑植物体;③使叶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18、植物的茎由内到外分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其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树皮,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的是形成层,它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外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植物及土壤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指地球陆地外表可以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满意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热量等要素。
土壤是由〔砂、黏土、无机盐类〕、有机物、、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
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同,按体积计算,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矿物质是的产物,是土壤的骨架;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的重要标记;空气和水分的比例是变更的,两者是此消彼长的。
二、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成为。
(1)土壤中一般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生物、轮虫、线虫、蚯蚓、软铁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
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数量许多,1g土壤中就有几亿个到几百亿个。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2)土壤温度变动幅度越小,一般是10℃-25℃,相宜多种微生物生长。
土壤外表,由于日光照耀和枯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cm-30cm的土层中菌类最多。
(3)土壤湿度可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潮湿、潮湿加以描绘。
土壤干旱或湿度大都对植物和土壤生物不利。
三、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空气土壤空气的含氧量为10%-12%〔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1%左右,大量运用有机肥的土壤,二氧化碳含量可高达2%。
土壤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水分适量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能变更植物的,土壤水分还能调整土壤的。
(3)土壤有机物土壤有机物指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的全部有机物质,包括、腐殖质和各种简洁的有机质。
四、正确相识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岩石道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极其困难的过程,土壤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为耕种因素等的影响,经过不同的成土过程形成不同的土壤发育层次好剖面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
〔1〕〔2〕〔3〕〔4〕五、土壤的构造和类型(1)土壤颗粒的分类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成为影响土壤构造最重要的因素。
一、土壤1、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那一疏松表层。
以能否生产植物作为土壤的重要标志两个基本特征: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它通常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并被生物居住,对植物根系起着支撑作用,并提供水分、养分等物质。
根据是否受到耕作影响它可分为自然土壤、耕作土壤。
根据不同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
也有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分为林业土壤、农业土壤。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营养条件:土壤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是指土壤肥沃或不肥沃通常是相对于某种植物而言。
因为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土壤肥沃或不肥沃是相对的。
在园艺生产中,就应当根据园艺植物对土壤的生态要求,把他们种在适宜的土壤上,即林业上的“适地适树”。
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作物产量、质量,木材蓄积量、平均树高,生物量,经济价值。
3 土壤的特征•一、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二、土壤是一个三相系统•三、土壤是一个多分散系的系统•四、土壤具有巨大表面积•五、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六、土壤的空间位置•七、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八、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二、矿物1 地壳:地球外表极薄的一个壳层。
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称为地壳。
2矿物的概念:是处于地壳中或地面以上的各种化学元素经地质作用而生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矿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组成和比较均匀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性质。
矿物的分类:按形成矿物的成因(地质作用)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
按化学成分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
按经济利用价值分为:有用矿物、造岩矿物。
矿物的特征:1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形态2矿物的化学成分3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力学性质:解理、断口、硬度。
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土壤-复习提纲目录:1土壤中有什么2各种各样的土壤3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5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6保护土壤3、岩石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可以风化成为越来越小的碎块。
土壤中的腐殖4100-400年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就形成了土壤的结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2、土壤矿物质颗粒越大,土壤的空隙越大,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就越多。
土壤颗粒分类依据:直径单位/mm(砂粒2.0~0.02;粉砂粒 0.02~0.002;黏粒 <0.002)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差,保水性好。
粉砂粒介于二者之间。
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
根据它们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类土壤黏性差,表示空隙较大,因而比较疏松,水易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肥性能差。
土壤黏性很强,表示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差。
(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因为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第三节:植物与土壤 & 第四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植物的不定根:由植物的茎、叶上发生的根。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吸水;反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无机盐的作用植物需要的主要元素有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锰(Mn)、锌(Zn)、钼(Mo)、硼(B)等,其中N 、P 、K 、Ca 、Mg 、S 是大量需要的,其他只需要微量。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土壤-复习提纲目录:1 土壤中有什么2各种各样的土壤3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5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6保护土壤第一节:土壤中有什么上壤是抬地球陆地表而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土壤中有哪些生物存在土壤中的生命一一土壤生物(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鬼生物、动物和植物尊称为土壤生物)。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土壤中除上壤生物外,还包括非生命物质:空气.水分、矿物质颗粒、有机物等【证明】(气体)空气: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來源.上壤疏松.间隙间充满—空气_•如果你把上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的现象有(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空花________ o(固体)土壤中存在的有机物——习惯称土壤腐殖质。
主要來源:生物的排池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作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增强丄壤肥力。
性质:加热时易碳化分解,易燃烧。
将泥土放在石棉网上直接灼烧•你会闻到_焦_味.上壤的颜色变_黑_。
说明上壤中有—有机物—C(固体)土壤中含有的无机物一一常称矿物质矿物质的作用:植物生长需大虽从上壤吸收.含N、P、K等矿物元素的无机盐。
无机盐的特性:能溶于水又不能燃烧的物质是无机盐,它们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土壤中存在无机盐的证据是:土壤浸出液加热后留下痕迹。
(液体)水: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总结】土壤由空气.生、腐殖质和矿物质组成。
构成土壊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土壤中的水分是憤物生长的必婆条件,土壤空气是杭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纶命活动所需氧气的來源。
【思考】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并没有土壤,有的只是坚硕的岩石,而今土壤广泛分布干地球表面所以说:丄壤來源于岩石•而原因是什么?【解答】水流作用:岩石作用:冷热交替作用的结果等2、岩石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可以风化成为越來越小的碎块。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要点第三章知识要点第一节土壤中有什么1.我们把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2.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3.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
4.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和砂粒,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仍在不断地继续着。
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植物:一方面,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另一方面,植物是土壤有机物积累的重要来源。
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对土壤的结构和性状改良都具有积极意义。
2.动物:土壤动物影响着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土壤生物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
3.微生物:在土壤中起最大作用的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它们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活动性强等特点,在土壤的营养物质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们是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养分,促成了养分的循环。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主要指的是空气、水、有机物(包括腐殖质)、无机矿物质等。
理想土壤中的体积分别为:25%的水,25%的空气,50%的固体物质。
矿物质颗粒占95%的固体质量,有机物占1-5%的固体质量。
三、从岩石到土壤从岩石到土壤经过了物理因素作用、化学因素作用和生物因素作用。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粗细不同可分为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2.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
根据它们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其中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3.土壤黏性差,表示土中空隙较大,因而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差。
第3章植物与土壤基础知识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的层次结构:一般分枯枝落叶层、上土层和下土层,其中枯枝落叶层是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上土层植物根系大量分布。
2、土壤环境特点:主要指的是土壤的湿度、土壤疏松程度、土壤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
3、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数量较多的生物称优势物种。
4、在观察土壤生物的调查表格中,简要分析栏应着重分析土壤中生物,特别是优势物种的生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5、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
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①空气;②水;③有机物(腐殖质);④无机盐(矿物质)。
6、在烧杯内盛一定量的水,将干燥的土壤块慢慢放入水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其作用是为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
7、书本P77页图3-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1)在烧杯中放入一块土壤(土壤的体积为V),缓慢注入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全部浸没为止。
记录在烧杯中所加的水的体积。
记做V1.(2)用与土壤体积相等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
记录所加水的体积记做V2。
(3) V1大于 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空气。
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V2)/V ;在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 15%~35% 。
8、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试管口冒出水雾;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水;它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其中小部分水供给植物光合作用,大部分水供给植物蒸腾作用。
9、实验:给你一只坩埚、一把刻度尺、一只酒精灯和一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量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吗?(1)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相关数据,算出土壤体积数V;(2)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 ;(3)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充分散失,再称其质量M1。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
§3-1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
和。
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 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
和。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
4.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
A空气;B水;C有机物;D 矿物质颗粒;E无机物;F腐殖质
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岩石风化; B水流碎石; C冷热聚变破石; D 水结冰能裂石;
E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 F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
§3-2各种各样的土壤
1.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
A腐殖质 B水 C无机物 D矿物质颗粒的多少2.下列矿物质颗粒中最细的是:
A砂粒; B粉砂粒;C砂黏粒; D黏粒
3.★若有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成一堆,那么雨后堆中空气含量最多,
堆中水分含量最多。
4.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关系(反比或正比)。
5.★下列土壤种类中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大致等量,质地最均匀的是:保水、保肥性最好的
是;通气、透水性最好的是;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种类是。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6.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
有关。
7.★下列土壤模型中属于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的是:
§3-3植物与土壤
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
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长或短)。
3.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3.下列植物没有主侧根之分的是:
A大豆 B青菜 C菠菜 D小麦 E葱 F 水稻
4.书本P106页图3-15“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实验中: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的位置。
5.读书本P107页图3-17根尖的纵切面显微结构图回答
★(1)根尖又由、、和
四部分组成。
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区细胞逐渐生长,使根生长;区是表皮细胞的向外突起。
★(2)这四个分区中区的功能主要是吸水。
许多根毛伸入土壤的空隙内,主要是为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3)四区中无液泡的细胞主要在区。
★6.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
是。
★7.某同学种了一株花草,为了让它长得快一点,每天为它施肥。
结果花朵很快萎蔫死掉了。
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8.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磷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9.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洋里出现“赤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
元素和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下降或升高)。
§3-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
为、、、这样四种。
★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
是:;(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
);导管在,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和;筛管
在,其要功能是输送;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它能不断地进得细
胞,使茎变粗。
★4.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
的;
A形成层; B韧皮部; C树皮; E木质部。
5.下列有关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年轮密处向阳;年轮疏处背阳;
B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植物生长旺盛;年轮疏处生长缓慢;
C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气候适宜植物生长;年轮疏处气候相对恶劣;
D年轮的数目就是该植物的寿龄。
★6.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中央的中能
运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有机物是在中形成的,在茎的中运输着。
7.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A形成层; B韧皮部; C树皮; E木质部。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1.吸收的水分,经过的运输到达后,有部分从叶中蒸腾出去的。
★2.下列有关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根吸收的水约有1%用于蒸腾作用;B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唯一动力;
C光照越强,蒸腾作用就越强;D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
E蒸腾作用可以有效低降低叶片温度;F蒸腾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3.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中散发
出来的。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多于或少于)
★4.叶的表皮细胞对叶起作用,其中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叫。
能出气孔间进出的分子有
(①水分子;②氧分子;③CO2)
4.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按序排列):
(①根毛细胞;②茎中导管;③根毛导管;④叶中导管;)
§3-6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
和。
2.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污染,并且破环土壤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污染。
★3.被蚕食、流失、沙漠化和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