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28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是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创作的政治思想类著作,英文版于2011年4月首次出版。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关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对十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反驳的十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但是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特里·伊格尔顿写作该书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发人深省的想法: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都是错误的;即便这些论调并非一无是处,也至少是站不住脚的。
[1]
马克思也并非无懈可击,而特里·伊格尔顿只是想展示马克思观点的合理之处。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书中罗列了十种最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并试着一一反驳这些批评的错误之处。
他希望能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那些不熟悉马克思著作的人们了解马克思的思想。
[1]
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菲力浦·卡朋特和埃伦·梅克辛斯·伍德阅读了该书的初稿,并提出不少宝贵的批评和建议。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是对的。
【答题要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真正的哲学。
【答题模板】(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验。
(3)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答题要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答题模板】(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强调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推进人类解放。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了检验。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或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原因(意义)或措施【答题要素】物质决定作用+意识能动作用(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措施+意义【答题模板】(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2013年3月14日,是卡尔·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纪念日。
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在深切缅怀马克思的非凡人生和伟大建树。
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性缺陷的深刻反思,人们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期冀从中汲取精神能量。
“马克思热”迅速在西方涌动。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问题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当然关于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仍然没有销声匿迹,就此特里·伊格尔顿就在他的这本书中对当前西方社会十个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作者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其合理之处,以及对那个时代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真知灼见都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之向往的标签。
作者“申辩”式的写作手法提醒了人们,马克思以科学、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但着眼点仍是人类的未来。
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能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建设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伊格尔顿反驳的十大错误观点,我们可以简单地罗列出作者自己的十大观点:一、马克思主义在后工业社会依然有用。
二、马克思主义不是饥荒的代名词。
三、马克思主义没有冒犯自由和尊严。
四、马克思主义并非乌托邦之梦。
五、马克思主义不是非即白的历史观。
六、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蔑视宗教。
七、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仍然存在。
八、马克思主义不等于暴力和牺牲。
九、马克思主义不意味着消除个人自由。
十、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政治倾向互惠。
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马克思对人抱着热情的信念,对抽象教条怀着深深的忧虑”,“他希望看到的多样化而不是整齐划一”,“他没有盲目崇拜物质生产,相反,他想要尽可能的废除物质生产”,“他慷慨地赞美中产阶级,并将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人权、和物质繁荣伟大遗产的继承者”。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不仅在19世纪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的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首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深刻而透彻的。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削和压迫现象,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剥夺,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社会矛盾依然尖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次,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理想主义的。
他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的社会,主张实现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
尽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尝试,但都未能真正实现。
然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依然给我们指明了一个美好的社会方向,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
最后,马克思的思想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他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张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来推动社会的变革。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需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总之,读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设想了一个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对19世纪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不断探索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本书的作者为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文论界继威廉斯之后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
他一直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左派”自居,对马克思的坚守和发展使其理论独树一帜,倍受当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本书始于“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都是错误的?即便这些论调并非一无是处,也至少是站不住脚的?”这一疑问。
作者罗列了十种最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并一一反驳这些批评的错误之处。
本书作者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正确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原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和东欧垮台以后,国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责难、误解、甚至任意对马克思主义加以歪曲、污蔑、恶意诋毁。
但是他作为一名生活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能够以明确、冷静、客观、公正而且通俗的语言对马克思的学说做出正本清源的说明,恢复了马克思理论学说的本来面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他反驳反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辩护的观点,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长期以来被西方政客和学者歪曲和丑化的观点。
比如那么多年来,西方一些人不断地宣称马克思主义结束了,污蔑马克思主义意味着恐怖、独裁和暴政,胡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或乌托邦,歪曲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上辩证法,等等,特里·伊格尔顿在书中一一给以正名了。
二是由于我们曾经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解读给世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是苏联模式在世界上造成消极影响的观点。
对此,特里·伊格尔顿在书中也进行了分析,以事实证明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过错。
三是马克思提出过的一些富有远见的科学观点,由于过去的历史条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天一些人以新的实践为由头来批评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观点。
比如,他讲到马克思关于“位于工人和资本家中间”的“数量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论述,长期来被我们所忽视;再比如,他讲到马克思说过“一般的社会知识正在变成一种直接的生产力”,可以说几乎预见到了今天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等等。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马克思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是对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和深刻内涵,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而阶级斗争又是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使我们对社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模式,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制度。
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劳动者被剥夺了劳动果实,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
因此,马克思主义呼吁人们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理想状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束缚在物质利益和金钱的追逐中,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由和解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过阅读《马克思是对的》,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内在规律,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会更加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着力量。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用他睿智的目光为世界描绘了未来。
然而前世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推崇和认可,甚至被大众误读曲解。
直到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开始受到广泛质疑。
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正是基于多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认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通过犀利而充分的论证反驳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不正确的认识,有力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对西方最常见的十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反驳。
反驳的十个观点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结束了。
伊格尔顿做了形象的比喻:马克思主义者就像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只有有病的人才想找医生,病好了就赶紧摆脱。
医生深知这一点,但还是尽心竭力救治病人。
资本主义的病情不会被永远治愈,伊格尔顿说,新的全球政治经济危机又开始召唤马克思大夫的幽灵了。
即便资本主义好了伤疤忘了痛也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产生重大意义这个事实。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隶制、大屠杀、暴力和剥削的产物。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
只是资本主义存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使人们得以忘记它过去的黑暗和恐怖。
马克思没有患上资本主义的健忘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体制尚处于萌芽期。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可实施的,只是看你如何正确地运用。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
马克思所发表的很多重要观点都不是他的首创,同时,马克思也本人对社会主义动地是个什么样子也没下定论,只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合乎情理的推究。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特里·伊格尔顿著作者简介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也是当代英国最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是西方新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
伊格尔顿是著名学者,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著有《克拉莉萨的被污:塞缪尔·理查森的作品中的文体、性行为和阶级斗争》《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等。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是他最新的著作,2011年4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二○一一年四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这也是当前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
在本书中,他对于当前西方社会十个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自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
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正是基于多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认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
作者“申辩”式的写作手法提醒了人们,马克思以科学、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但着眼点仍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颠覆的正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人与物质异化的事实——而这正是资本主义越成功、道德就越败坏的原因。
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读书报告——《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前,我也想问一句“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因为自己对马克思了解不多,所以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心头,通过一学期的马原课,我对马克思的世界观和一些基本理论有了一些认识。
这本书进一步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去思考并明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自己应该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从这本书中,我首先了解到了当前世界尤其是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否定,通过伊格尔顿的阐述,我对这些否定和批判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
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的确触及了资本主义者——当今社会主流人群的利益,因而这些批判是情有可原的,但同时也是无知和无理的。
马克思,这一伟大的思想者,被严重的曲解了,许多人咬文嚼字的揣测马克思的意思,并予以嘲笑和反驳,他们不了解马克思,只是一味的想把马克思给否定掉,这样资本主义社会就有了存在的基础,不能不说这是批判者的历史局限和认知局限。
下面是我自己对一些批判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吗?不少身边的人都说感觉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而资本主义者也在模糊着阶级界限,用所谓的民主来模糊人们的阶级存在感。
马克思主义不存在了么?当然存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源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好的体现了马克思不迷恋过去也不幻想未来的方式。
阶级依然是存在的,工人和资本家的平等体现在地位上,在生产方式和收益方式上,这种根本的差别是改变不了的,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就必然适用,城市中的富豪和贫民窟这么强烈的对比,怎么能被所谓民主给掩盖?阶级不是由态度决定的,而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冷静而客观的人,会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
有人批判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
我想说的是,社会革命不是恐怖主义。
恐怖只是资本主义者自己的感受,社会革命诚然要经过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但革命是手段,不是目的,将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是为了消灭阶级差异,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期间必然有斗争,但绝非恐怖。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本解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是一本由中国学者冯克利所著的书籍,旨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并探讨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书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即其在19世纪工业化时代产生的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分析,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批判。
这种时代性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中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和支撑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经济因素和社会结构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对于分析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即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这一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设想:书中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即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阶级和剥削关系,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
这一设想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书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本原则,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总的来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和分析,阐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本书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对当前中国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曾有多少人宣称信奉他的学说,有多少流派的马克思主义涌现!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学者和政客将其指责为疯狂的幻想和谬误。
20世纪以苏东地区为代表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为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提供了口实,马克思甚至为集权主义的罪行背上了黑锅。
很多曾经宣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党派,为了选票或是变革,或公开或隐蔽地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过时了!”这句话经常出于一些学者、政客甚至是普通人的口中,而今马克思似乎成了我们时代最熟悉的陌生人,毋庸讳言这也是马克思在当今的尴尬处境。
共产主义的幽灵曾在欧洲上空徘徊,如今它的创始人自己也变成了幽灵,很多人先入为主地对他避而远之。
随着岁月流逝与时代变迁,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面对着各种质疑和否定,[1]但有人依然坚信马克思[2]是对的,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T.伊格尔顿[3]就是其中之一。
为此,T.伊格尔顿最近写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2011)[4]一书,其中归纳了当前西方十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一一加以批驳。
该书文风简洁明快,在反驳对立观点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了阐发,在一些问题上可谓独有创见。
一、资本主义的存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切题性典型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的确充满了丑恶,但资本主义随后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扩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T.伊格尔顿对此指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也不会过时。
资本主义的捍卫者们在批评马克思主义陈旧过时的时候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程度甚至可以与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相提并论。
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这些新变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高枕无忧,这种调适正表明其深层次的焦虑。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近一个月来我仔细阅读了刘震老师推荐阅读的名作: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之前由于已经写过一篇题为《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的区别》的论文,我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有所认识。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伊格尔顿通过在这本书中罗列十种最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批评并通过严谨的论证证明了这些争论的错误之处。
可以说不可否认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认识恰好和这十种错误认识中的某些“不谋而合”,阅读了这本著作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刻了很多。
这本书并非诞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而是诞生在新的时期。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和这本书出版的这段时间间隔期间,已经有许多国家尝试着实践马克思主义。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屈指可数。
似乎这样的历史事实让不太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似乎是不适合国家的发展的,否则,昔日的超级大国为何支离破碎呢?因此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甚至是误解多不胜举。
而作为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伊格尔顿,直到今天仍然在研究这门诞生于上世纪初的思想。
伊格尔顿用“申辩”的方式来提醒大家,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
这表明即使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不失为一种可以指导人类走向繁荣的伟大思想。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决定选取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几个部分谈一下我的感想和认识。
第一部分第二章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认为一旦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尤其是在比较贫穷的国家,十分有可能会产生压迫、强制劳动、支离破碎的经济和具有可怕压迫力的国家机器。
这意味着自由的丧失和物资共用的丧失。
对这种反驳观点,首先伊格尔顿认为首先在批判社会主义可能带来国家压迫的同时不能忘记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正是通过无情地剥夺无产阶级的财富创造社会价值的,这也是“流血”与“暴力”的象征,只不过因为资本主义的历史更久远使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一点。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的成就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一个是政治学方面的成就,另一个是哲学方面的成就,至于在数学方面,我个人认为其没有什么成就,他不过是将数学用于经济学方面的计算,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哲学的一部分,是在吸收了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和系统地组织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去解读历史、诠释政治,探寻经济规律,不仅可以站在人类的高度,甚至可以从更高的高度去看待世界。
相比其它哲学派系更加偏向唯物和科学,可以从唯物论的角度去解释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但当其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时候,其体系中的自我否定的部分即可发生作用,否定之否定可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其哲学理论是对唯心论加以批判和否定的,但如果有一天证明唯心论是正确的时候,它可以对自己之前的否定再作一次否定和批判,勇于否定自我,批判自己。
,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真正精神。
所以说马克思永远使自己站在了正确的位置。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句子摘抄:
1. 马克思主义者从没想过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
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
性。
这是冷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而不是虔诚的理想主义。
在这样一个国家间生产专业分工明确的世界里,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无法利用它想要消除物质匮乏而必须依赖的全球性资源。
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仅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是不够的。
2. 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沮丧的艰巨任务。
3. 正如马克思坚称的那样,社会主义还要求缩短每天的工作时数——部分原因是为了让社会主义社会
的男男女女们有时间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政治和经济在上的自治得以成为可能。
如果人民穷困得连鞋子都穿不起,那么这一切就都是空谈。
4. 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你不仅得有鞋穿,还得能穿上好鞋。
5. 如果没有马克思衷心赞赏的中产阶级,我们就不会得到自由、民主、民权、女性主义、共和主义和
科学进步等一大批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