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鳗鱼商品技术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1011.50 KB
- 文档页数:90
鳗鱼出口海关流程鳗鱼出口海关流程鳗鱼是一种受欢迎的海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进行鳗鱼出口时,必须遵守适用的海关流程和规定。
首先,鳗鱼出口流程开始于生产和包装阶段。
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国际要求后,鳗鱼会被加工和包装,以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和完整。
其次,出口商需要准备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许可证。
这些文件可能包括出口合同、商业发票、质量检验证书、海关申报文件等。
出口商必须确保这些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是海关申报和清关手续。
出口商需要提供所有必要的证明文件和信息,以便海关进行鳗鱼出口的录入和审批。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产品的数量、价值、原产地证明、运输方式等。
海关将对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抽样检验。
一旦海关审核通过,鳗鱼可以正式出口。
通常,出口商会选择合适的国际货运代理进行货物的运输和安排。
鳗鱼的运输方式可以是空运、海运或陆运,具体取决于出口目的地和买家需求。
在鳗鱼抵达目的地海关之前,出口商需要提前通知进口方和海关,以确保顺利的入境手续。
目的地海关将进行入境检查、查验和清关手续。
在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或纪律的情况下,鳗鱼将被允许进入目的地国家。
总的来说,鳗鱼出口的海关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生产和包装、文件和许可证准备、海关申报和清关手续等。
出口商需要按照要求提供准确的文件和信息,并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质量和新鲜度。
与此同时,与合适的国际货运代理合作可以确保货物的顺利运输和入境。
这些步骤的遵循对于成功完成鳗鱼的出口至关重要。
附件一
出口鳗鱼养殖用药规定
《出口鳗鱼养殖用药规定》说明
一、用法说明:
1、口服投喂法:将药品与饲料均匀混合后投喂。
2、药浴法:将鱼浸泡在溶有药品的水中。
3、泼洒法:将药品溶解在饲养水中。
二、用量说明:
用量是指药品的最大用量。
使用经口投喂时表示一天中鱼类每一公斤体重的投药量,使用药浴法和泼洒法时表示溶于水中的药量。
例如:口漫池中养殖2吨鳗,投喂“盐酸土霉素”,用量为50毫克/日公斤,则2吨鳗鱼的药量为
100克/日(50毫克/日公斤*2000公斤)。
即这口鳗池—天的投药量中,盐酸土霉素的有效成份含量不得超过100克。
如果投药量超过规定用量将会发生副作用,药物残留期也相应增长。
三、停药期说明
停药期指最后投药日起到鳗鱼出池为止的时间。
它是以给鳗鱼投喂药到鳗鱼体内的药物完全消失为止所需的时间为基础确定的。
因此,如果在停药期内起池,鳗鱼就可能存在药物残留,这是不允许的。
出口规格鳗鱼养殖技术规格鳗鱼是指3.6~8两/尾的日本鳗鱼,其有别于国内消费的9~12两/尾的菜鳗与香港、东南亚一带消费的15两/尾以上的大鳗,规格鳗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韩国及欧盟地区,并以日本市场为最大。
余姚市马渚镇天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6月份开始投苗,养殖至12月可出口优质规格鳗鱼130吨,亩产达1吨,养殖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条件1、池塘呈长方形,面积为6~12亩,池深1.4~1.7米。
2、亩安装增氧机功率0.5千瓦,每口池边对角安装2只水车式增氧机,池中部安装1~4只叶轮式增氧机,并配齐电力设施。
二、投苗前期准备1、苗种准备:投苗前2个月与南通徐龙标粗苗场签定日本鳗黑仔代培合约,并派专人前去负责监督整个标苗过程。
发货苗种要求规格为30~50尾/斤,80尾/斤以上苗不得超过2%,畸形率小于1‰,不能检测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
2、饲料准备:与鳗鱼饲料厂签订订货合同,要求饲料场出具近期呋喃类代谢物检测合格报告、质量安全报告及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证书。
3、商品渔药准备:商品渔药全部向武汉农大科洋生物工程公司采购,并经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备案存档,中途不得使用未备案的商品渔药。
4、池塘水一次性加满,并以蛛虫煞星杀死水中的浮游动物及小杂鱼、鱼卵,3~5天后池水呈黄绿色。
三、养殖管理1、饲料投喂: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干粉与水的比例为小鳗时1:1.2,以后至大鳗逐渐减少至1:1,投喂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量主要根据摄食速度、力度及水质、天气变化每日看食调整。
2、水质调节:水质调控以生石灰、杀虫药为主。
下雨后、加水后一般以生石灰调节水质,一发现水中浮游动物破坏水质,即用杀虫剂杀死,以调节水质。
每亩池塘根据投放时间及鳗鱼起捕时间亩投放鳙鱼夏花150~1000尾,黄颡鱼苗200~1000尾,可以用来净化水质,降低池水有机质含量。
3、病害防治:日本鳗适应性较强,病害不很突出,出口鳗养殖的一般病害是以防为主,即通过水质调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
中国鳗鱼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与对策
赵闰;田倩倩;薛勇臻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鳗国,主要出口日本.但自2001年起,日方对鳗鱼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技术性标准,使我国的鳗鱼出口遭遇到越来越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跨越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鳗业出口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赵闰;田倩倩;薛勇臻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223
【相关文献】
1.我国鳗鱼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走出困境的对策 [J], 吴淑娟;肖健华;范佳凤
2.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与对策 [J], 韩瑜倩;包特力根白乙
3.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与对策 [J], 翁东玲
4.日新近设鳗鱼技术壁垒中国鳗鱼出口受挑战 [J], 无
5.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新技术壁垒及对策 [J], 韩永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9.04.30•【文号】•【施行日期】1989.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检疫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61号--关于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日期:2009年6月15日实施日期:2009年6月15日)废止(原因:已由新文件取代(国家质检总局31号令《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质检食函[2004]348号《关于印发<出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和<出境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国质检食函[2003]681号《关于印发<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的通知))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管理办法(一九八九年四月三十日国家商检局公布)第一条为保证出口鳗鱼的卫生质量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经营出口鳗鱼养殖生产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填写《出口鳗鱼养殖场申请登记表》后,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厦门商检机构提出申请。
第三条申请登记的条件:一、认真执行《养殖出口鳗鱼卫生管理及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二、出口鳗鱼养殖场、池、水(冰)和饲料符合卫生要求;三、不使用禁用药物并正确掌握允许使用药物和停药时间;四、接受商检机构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并向商检机构如实提供养殖场、池、水(冰)、饲料和用药、停药等有关原始记录等资料。
第四条经商检机构派员审查,对符合上述登记条件的,须发“登记证”。
并准予向出口经营单位出售鳗鱼。
第五条“登记证”编号按国家商检局(86)国检技字第230号文规定办理。
并在顺序号前冠以拼音字母“M”。
例如上海商检局颁发的出口鳗鱼养殖场第1号登记证的代码应为3100/M0001。
第六条商检机构将对出口鳗鱼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
对违反本办法的,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吊销“登记证”。
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及监管.1备案申请出口加工用原料活鳗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养鳗场。
2.1.1申请条件申请备案的养鳗场须符合《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的规定,与其配套的出口鳗鱼产品加工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2.1.2申请提出及材料准备养殖场向其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递交相关申请材料。
申请备案养鳗场必须提供以下资料一式两份,分支机构保留1份,上报省局1份:(1)《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申请书》(见附件1);(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3)《水产养殖证》复印件;(4)水质检测报告(1年内有效);(5)饲用饲料品名、成份、生产许可证号、生产企业及CIQ 备案号、最近2个月购买饲料的有效证明;(6)所使用药物(含消毒剂)生产企业、品名、成份、产品批准号、生产许可证号;(7)养殖技术员、质量监督员的资质材料;(8)生产、卫生防疫、药物及饲料使用管理制度;(9)养殖场平面示意图及彩色照片(包括场主、场区全貌、养殖池、药房、饲料房、吊水池和包装场等);(10)养殖塘(池)分布示图及编号;(11)出口烤鳗厂与养鳗场的配套协议;(12)烤鳗企业源头监管方案;(13)经评估许可使用的药物清单。
2.1.3申请受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养鳗场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养鳗场备案申请的受理。
各分支机构应指定专门部门及有关人员受理企业申请。
接收人员收到企业申请材料时,应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在流程单上签字确认。
2.2备案审核2.2.1审核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国质检食函〔2003〕681号)。
2.2.2审核程序2.2.2.1成立审核小组申请受理后,受理单位应成立审核小组。
审核小组负责做好对企业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核、现场考核。
审核小组至少由2名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人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审核组长须对审核结果负责,审核人员应熟悉养鳗场监管规定。
国家商检局关于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及出口鳗鱼检验做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9.05.18•【文号】国检检[1989]271号•【施行日期】1989.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检疫正文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关于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及出口鳗鱼检验做法的通知(国检检(1989)271号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八日)广东、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厦门商检局:我国养殖鳗鱼的年出口量达9000吨,创汇达7000万美元。
自一九八九年二月十六、十七日日本厚生省检查出我鳗鱼含恶喹酸超过日本政府规定(0.05PPM)以来,对出口的活鳗实行在通过日本海关前在机场停放三天等待检验结果的做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恢复正常出口,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团于3月29日—4月7日赴日,与日本厚生省等有关部门进行谈判,达成了协议。
现将对日出口鳗鱼的一些作法通知如下:一、为保证出口产品的卫生质量,加强养殖场的监督管理,现将《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管理办法》发给你局,并按此进行登记(每颁发一个登记证收费人民币500元)。
登记编号后速将情况报国家局。
二、做好检验的准备工作。
恶喹酸的标准样品,由所在地区的有关出口公司提供。
检验方法,按福建局翻译的日本标准方法进行。
待日本接受我商检证书作为通关凭证后,各局对出口的鳗鱼要进行批批检验出证。
三、检验后出具的商检证书格式及用语另发。
四、在检验登记的同时,要加强养鳗场的管理。
尽管恢复正常后,中国商检证书可直接通关,但日本各地的卫检部门仍进行不定期抽查复验。
若不加强管理,就很容易再发生其他药物残留问题,将有损于我商检的声誉。
五、在抽查及日常批批检验的同时,抓紧摸索磺胺类、痢特灵、抗生素(四环素族)、色素的检验方法(除恶喹酸各局已有外,其它资料正组织人员翻译)并进行严格控制(日本规定限量:抗生素(四环素族)0.05ppm;痢特灵0.03ppm;磺胺间甲氧嘧啶0.01ppm;磺胺二甲氧嘧啶0.04ppm。
成鳗包装和运输技巧及注意事项成鳗的包装和运输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将鳗装在鳗箱里运输,一般5只箱重叠为一套,有榫头嵌接(4只装鳗,最上1只装冰),底有托板,用绳捆扎,每套可装鳗40~45千克,此法适宜于气温较低时的短途运输;二是用活水车运输,将鳗鱼置于有降温、流水和曝气设施的活水车里运输,此法适宜于稍长距离的运输;三是在尼龙袋中降温、充氧密封包装的方法进行运输,适用于较长距离的运输。
前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第三种方法适宜于空运出口的包装,现就具体操作介绍如下:1.降温降温分三级降温。
一级降温:将鳗从暂养池放出后立即放入一级冷却池中的网箱内降温,水温控制在16~18℃,降温时间20~40分钟,降温时应不断捞除网箱内的黏液和杂物。
为防止鳗鱼缺氧,随时加注或更换一部分新鲜水。
同时,应控制一级降温池的鳗鱼数量,做到逐渐放入、逐渐取出。
二级降温:将鳗鱼用鳗篰从一级池中舀出过秤(按每袋鳗鱼装载量为7.5~10千克)连篰放入二级降温池中降温,水温控制在14~15℃,降温时间约5分钟。
降温时不断向篰里泼水,使篰内外进行水体交换,去净黏液及其他污物。
三级降温的水温控制在10~12℃,将鳗从二级降温池中移至三级降温池,操作和二级降温池相同,降温时间为2分钟。
如果采用淋水暂养的鳗鱼,只要在包装前2~3小时将暂养用水逐步降温即可。
2.装袋鳗鱼包装用尼龙袋,一般规格为30厘米28厘米65厘米的双层尼龙袋,每袋可装鳗鱼7.5~10千克,冰水温度控制在6~8℃,加冰水量0.5~1千克。
冰可直接放在鳗袋里,也可另用冰袋装冰,冰的添加量一般每箱1.5~3千克。
3.充氧扎袋将装好鳗鱼(包括水、冰)的尼龙袋排出空气后注入氧气,迅速将袋口用橡皮筋扎牢。
充氧量以纸板箱能装下尼龙袋为度。
4.装箱鳗鱼包装用纸板箱的规格一般为32厘米28厘米65厘米,每箱装鳗2袋,为防止尼龙袋漏水,箱内还配有尼龙衬袋1只。
冰袋与鳗袋之间还垫有衬板。
装箱时将充好氧气的鳗袋、冰袋先后放在纸板箱内的衬袋里.并打好包。
出口鳗鱼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范赣检法[2005]145号关于印发《江西检验检疫局出口鳗鱼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分支机构:现将《江西检验检疫局出口鳗鱼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范(试行)》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江西检验检疫局。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四日江西检验检疫局出口鳗鱼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出口鳗鱼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出口鳗鱼及其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根据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江西检验检疫系统对出口鳗鱼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对出口鳗鱼及其产品养殖和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江西检验检疫局对江西省内出口活鳗养殖场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对鳗鱼加工企业实行卫生注册管理制度,对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第四条动检处负责管理全省出口活鳗、冷冻鳗鱼检验检疫业务及其注册、备案养殖场和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食检处负责管理全省烤鳗检验检疫业务及其备案养殖场和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各分支机构负责实施辖区内鳗鱼及其产品,以及注册、备案养殖场和加工企业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重点企业,由江西检验检疫局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共同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指导,各分支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重点企业的名单另定。
第五条动检处、食检处、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各业务部门(单位))应当监督、指导鳗鱼及其产品养殖和加工企业建立诚信机制,并根据诚信情况采取相应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措施。
企业诚信内容应当涵盖企业的管理信息、守法信息和产品质量信息。
管理信息包括企业质量自控管理水平和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情况;守法信息包括企业遵守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规定的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包括企业生产产品的批次合格率和出口退货情况等信息。
第六条各业务部门(单位)应当根据鳗鱼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鳗鲡第一章适用范围本指南阐述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以及其它异种鳗鲡的养殖环境与卫生条件、种苗质量、精养池和土池成鳗饲养、鳗病预防措施,烤鳗操作规范和配合饲料品质要求及活鳗、烤鳗产品安全限量指标。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品种鳗鲡的养殖、销售、饲料、加工和出口各环节。
第二章基本情况概述2.1、商品名称鳗鲡的商品名称为鳗鱼,其制品可分为活鳗鱼、鲜冷鳗鱼、冻鳗鱼、烤鳗鱼四种,活鳗鱼的英文名称为Live Eels、鲜冷鳗鱼英文名称为Fresh or Chilled Eels、冻鳗鱼英文名称为Frozen Eels、烤鳗鱼英文名称为Preared or Preserved Eels。
出口日本的烤鳗按调味方式区分可分为:白烧鳗(しらゃきぅなぎ,即未经调味的加工鳗鱼)和蒲烧鳗(かぼゃきぅなぎ,即已经调味的加工鳗鱼)两大类。
烤鳗按加工方式区分可分为:无头长烧、有头长烧、网串(ァミ串)、三切串(正ポン)、半切(ハ-フ)、四切串(略ポン)等。
2.2、世界鳗鲡产量近几年,由于鳗苗资源萎缩,全球养殖鳗鲡数量也大幅减少,最低年份年产量仅7万吨左右,只有高峰年份的四分之一。
至2013-14年,受日本鳗苗采捕丰收和美洲苗、异种苗试养成功影响,全球鳗鲡产量有所回升。
其中中国大陆为11万吨,居世界之首位,占世界产量的60%;其次是日本,年产量约4万多吨;第三位是韩国,年产量约2万吨。
表1 世界鳗鲡产量单位:吨2.3、鳗鱼的最新海关统计口径中国海关制定的进出口税则,鳗鱼苗的税则号别为0301.9210,活鳗鲡为0301.9290、鲜、冷鳗为0302.7400、冻鳗鱼为0303.2600、烤鳗为1604.1700,鳗鱼出口不征收关税,进口的关税增值税税率如下表:表2 鳗鱼的进口关税及消费税、增值税税率2.4、近五年来出口量统计我国在2011~2015年鳗鱼出口数量总计达20.3万吨,其中烤鳗达16万吨,占79%;活鳗占13.9%,其他如冻鳗、冷鲜鳗等数量不多。
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一、总体要求(一)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各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出口鳗鱼产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对出口加工注册企业的原料鳗养殖、药物和饲料使用及加工过程实施监督检查,以保证出口鳗鱼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二)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出口鳗鱼产品业务集中的地区建立与出口量相适应的检验检疫实验室,保证出口前的检验检疫项目按时完成。
暂时不具备有关检测能力的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采样送检),既要促进产品的出口,又要确保质量。
(三)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内养鳗场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各检验检疫机构要不定期对养鳗场进行监督检查,以监督、确认各项检验检疫要求和规定在养殖环节均得到有效落实。
(四)各检验检疫机构应与当地农业、渔业管理部门和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以下简称“养鳗场")建立协作和信息沟通机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养鳗业的药物和饲料的使用情况;并向养鳗场提供国家质检总局以及进口国家的有关规定。
二、养鳗场的监督管理(一)养鳗场必须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并报经直属检验检疫局批准,出口加工用鳗鱼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养鳗场。
(二)申请备案的养鳗场必须符合《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申请备案的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附件1)的规定;(三)养鳗场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备案申请时须提交有关材料(附件2);(四)检验检疫机构应按照《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申请备案的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的规定,对申请备案的养鳗场进行考核,并填写《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审核记录表》(附件3)。
符合条件的报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查批准备案,由直属检验检疫局颁发《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证书备案证》(以下简称备案证)(附件4)(五)备案证自颁发之曰起生效,有效期3年。
有效期满后继续生产出口鳗鱼产品的养鳗场须在期满前3个月接照本规定重新提出申请。
(六)备案的养鳗场迁址或名称、养殖规模、所有权、法人代表等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重新申请备案或办理变更手续。
中国鳗鱼出口趋势及策略分析-国际贸易中国鳗鱼出口趋势及策略分析刘方池沈震字华中科技大学通常而言,对于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前景分析需要从不同的层次以及结构上入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这些与中国政府营造的良好生产环境分不开。
中国在生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之最近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自贸区合作以及人民币加入SDR等,必将刺激中国各方面出口的增长,拉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是全球鳗鱼供给大国,在改革开放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研究中国鳗鱼在全球市场的现状以及在当下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大鳗鱼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丰富鱼产品出口方式,巩固并加强当前的相对优势,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服务。
一、中国鳗鱼全球出口概述(一)中国鳗鱼出口供大于求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国是中国,养殖生产鳗鱼主要用于出口,并带动了我国鳗鱼养殖、加工及饲料生产的全面发展。
我国鳗鱼业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省,2001年我国活鳗产量在达到高峰期,产量近15万吨。
其中,达7.3万吨烤鳗出口,创汇6.2亿美元左右,活鳗出口约1.5万吨,实现1.6亿美元左右的汇收。
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分析,尽管我国烤鳗产品出口数量在2001年左右达到高峰,但平均单价却在低位徘徊,供大于求,经济效益较低。
受日本市场需求的影响,活鳗产品自2004年后出口数量及单价大幅增长,出口数量最高增长幅度达3倍。
而据中国鳗鱼网统计显示,中国鳗鱼出口量近年趋于稳定,每年维持在3.2万吨左右。
(二)中国鳗鱼出口主要供应日本鳗鱼的使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使得它受到人们的青睐。
全球最大的鳗鱼消费地是亚洲,欧美其次,其中日本每年消费鳗鱼大约占全球的2/3。
日本鳗鱼年需求量在为13.6多万吨左右,本国生产的鳗鱼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进口鳗鱼产品80%以上,而这部分鳗鱼需求缺口主要靠进口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鳗鱼。
1999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鳗鱼占其进口量的90%,此后几年,尽管受到日本进口政策和质量安全的影响进口量也占到70%左右。
商务部公告2006年第111号--发布《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冻鱼片》等第四批10项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法规类别】进出口商品监督与管理
【发文字号】商务部公告2006年第111号
【发布部门】商务部
【发布日期】2006.12.21
【实施日期】2006.1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商务部公告
(2006年第111号)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企业适应和把握国际规则,促进对外贸易和谐发展,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制定了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并已发布、推广了三批共30项。
现发布《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冻鱼片》等第
1 / 1。
鳗鱼上市销售时要注意什么
对养鳗者来说,鳗鱼上市是最后一个环节。
运输、销售成鱼时首先要保证成活率,其次要严格挑选,保证规格一致。
在市场上,死鳗是不能出售的,在收获运输中鳗鱼死亡,会失去商品价值,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商业信誉。
特别是出口成鱼时,经过环节多,运输线路长,要想达到l00%的成活率,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马虎。
在日本市场上,销售规格为每公斤3-6尾,即每尾体重151.5-370.4克之间,大小分选出售。
每公斤的尾数多,价格好;尾数少,价格低。
每公斤鳗鱼不足3尾的价格很低。
销售的鳗鱼规格大小要求一致。
如果大的混入小鳗鱼中,则降低了等级;小的混入大的鳗鱼中,相当于以好充劣,也不合算。
中国市场稍有不同,活鱼要求规格较大,丰满度好。
如果是加工烤鳗,市场情况与日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