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司的历史。精华。。不容错过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17
福特公司发展历程
福特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发展历程如下:
在1903年,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
同年,他生产了第一辆福特汽车——福特Model A。
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车型之一——福特T型车。
这款车在汽车工业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成为了首辆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并且价格相对较低,普通家庭也能够承担得起。
在20世纪初,福特公司实行了流水线生产制度,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生产模式的成功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生产方式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福特公司进入了全球市场,并在多个国家成立了分公司。
20世纪50年代,福特公司推出了标志性的车型——福特Mustang。
这款车成为了美国的文化符号之一,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特公司逐渐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并推出了一系列高效能、低排放的车型。
如今,福特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公司不断进行创新和技术研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致力于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亨利福特的历史故事亨利·福特(Henry Ford)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一位伟大创业家和工程师,他的故事激励着许多人追求创新和成功。
本文将带您走进亨利福特的历史故事,了解他的成就和影响。
一、早年经历亨利·福特于1863年7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农场。
他在农场长大,因此对机械和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年轻的福特喜欢拆解和修理机械,这让他在机械领域有了扎实的基础。
二、汽车制造的梦想1896年,福特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从事汽车制造。
他梦想着生产一辆简单、实用且价格亲民的汽车,在当时的市场上引领汽车革命。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验,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开始批量生产Model A轿车。
这款车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受到了瞩目。
三、模式T的革命福特的巅峰时刻在于他于1908年推出了著名的模式T汽车。
这是一款革命性的汽车,其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装配线生产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汽车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模式T成为了首辆大规模生产、且面向普通人的汽车。
它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汽车工业,并且使福特公司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四、贡献社会福特并未满足于商业成功,他还有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他实施了“五美元工作日”的政策,将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至每周五天,并将工资提高到每天5美元。
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了工人权益保护的先驱。
福特还开办了福特采购部,让工人们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多样化的日用品,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环保理念福特一直重视环保问题,他提出了“没有垃圾”的概念。
他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致力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福特公司也一直在开发环保型汽车,并在推动可持续交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遗产和影响福特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理念对整个工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装配线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福特汽车发展史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一部手推车车架装在四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四轮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1893年福特在自家后院制造的第一辆汽车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和11个初始投资人签署了公司成立文件。
这是亨利·福特开创汽车制造业务的第三次尝试。
1908年10月1日,推出了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1927年公司停止了T型车的生产。
福特T型车生产线福特和他的T型车1908年10月1日,公司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机构。
1911年,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在英格兰罗彻斯特落成。
1911年《American Ford Times》杂志为天津中美贸易有限公司制作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福特T型车广告。
1913年10月7日,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
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
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天津成立经销总部。
Ford的中文名字被翻译成“孚德”。
10月,福特汽车公司与Markt & Hammacher公司签订经销协议,后者约定在未来一年里采购250辆汽车销往中国、荷属东印度群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暹罗和中南半岛。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日工资标准)。
1915年Ford的中文译名改为“福特”,自此以后作为福特的中文名称在全球使用。
福特汽车公司经销总部迁至上海。
1915-1916年T型旅行车以白银1335两(707美元)价格发售1918年1月4日,开始建设庞大的汽车制造联合企业——荣格(Rouge)工厂。
1919年1月1日,埃德塞尔·福特接替亨利·福特任公司总裁。
1922年2月4日,收购了林肯品牌。
1923年100名中国青年组成的班级在海兰园(Highland Park) 参加了福特服务课程,学习汽车和拖拉机的制造及维修知识。
福特汽车公司简介福特公司(Ford),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
现在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在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
今天福特汽车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正因为这样,2003年,福特汽车的328,000名雇员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的福特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中,共同创造了1,642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金融服务提供者。
拥Hertz汽车出租公司(美国最大),并在一些国外汽车厂家中占有股份,其中已实际控制日本马自达,美国之外的销售额为总量的30%,现正出售在间接完全控制的提供金融,出租及相关服务的Assonwtes First Capital Corp的股份。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
此外,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汽车服务品牌(Quality Care)。
福特汽车的发展史福特汽车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代表。
福特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和变革,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20世纪初,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意识到汽车的潜力,并决心将汽车普及化。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开始生产汽车。
起初,福特汽车公司的规模很小,只能生产几辆汽车。
然而,福特公司坚持创新和改进,逐渐发展壮大。
在福特公司的领导下,汽车制造工艺得到了改进和革新。
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款车型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可靠的性能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福特的生产模式也开始转变,引入了流水线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创新性的生产模式被称为“福特主义”,对整个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福特汽车的不断发展,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福特通过开拓新的市场和推出新的车型,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广泛的销售网络。
20世纪3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向欧洲和亚洲等地扩张,成为了全球化的汽车制造商。
然而,福特汽车也经历了一些挑战和困境。
20世纪70年代,由于原油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福特汽车的销量和盈利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重新振兴公司,福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出新的车型和调整管理方式。
这些措施逐渐奏效,福特汽车重新找回了竞争力。
21世纪以来,福特汽车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研发和投资。
福特推出了一系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以应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同时,福特也积极探索智能驾驶技术和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出行的需求。
福特汽车作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商,不仅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福特致力于改善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福特汽车的发展史充满了创新和变革。
福特汽车发展史
福特汽车公司始创于1903年,创建人是亨利·福特,其创立的福特汽车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较早地发展出了现代汽车工业的组织模式。
福特公司在汽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小觑的 position,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制造商,还是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品牌。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被誉为“现代汽车工业之父”。
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Model T,该汽车的推出将汽车作为普通人的私人交通工具而并非是小范围奢侈品引入美国社会,Model T汽车通过推销和生产方式的完美结合将品牌的知名度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黄金时代的代表车型。
而福特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流水线技术的引入、零部件生产以及批量运作等等,也深刻的塑造了现代工具的制造方式,成为之后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榜样并为之后的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进,福特公司也在逐渐调整与更新自己产品的规划以满足人们对移动、需求多样化和绿色生产等方面的需求。
新车型的推出让福特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福特的注资科研也成为了竞争对手们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总体来说,福特汽车的经历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做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模板。
无论是发展模式,生产技术,还是产品设计,都展现一定的领先优势,将福特公司的声誉深深刻入了人们的心中。
作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公司,福特的未来仍然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期望看到更多创意,更多卓越的新产品与技术的推出,更多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其日趋完善的模式下呈现。
福特公司的品牌、历史以及不断发展的现状,令人期望这家选拔着基于创新的发展模式仍然稳健发展。
福特的创业历程亨利·福特(Henry Ford)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还领导了现代工业制造业的革新。
本文将介绍福特的创业历程,展现他在汽车行业中的卓越成就。
1. 初出茅庐的创业者亨利·福特于1863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农场家庭。
年轻时,他对机械和工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福特在工厂工作期间学习了机械制造和设计技术,并开始构思自己的汽车制造理念。
2.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1903年,福特与一些投资者共同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
他的目标是制造一种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汽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
福特通过引入流水线生产,大规模生产汽车并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
3. "T型"汽车的诞生福特汽车公司的重要突破是在1908年推出了代表性的"T型"汽车(Model T)。
它是世界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平民汽车,因其低廉的价格和可靠的性能广受欢迎。
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使得汽车的生产速度得以大幅增加,这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的价格。
4. 增加工人福利福特不仅关注汽车的制造,也关心工人的福利。
他在工厂内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和更高的工资,以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
这种人文关怀的经营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并且获得了员工的支持和尊重。
5. 福特的影响力扩大福特的创新和成功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他的汽车制造模式被广泛复制,使汽车成为更多人的日常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也迅速扩张到国际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6. 对社会的影响力福特的创业历程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不仅在汽车行业得到应用,还对整个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7. 福特的遗产亨利·福特于1947年去世,但他的遗产仍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福特汽车公司至今仍然是全球最知名的汽车品牌之一,并且其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仍在持续进行。
福特公司发展史福特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03年,始创人为亨利·福特。
自成立以来,福特公司一直致力于为世界提供高品质、创新型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1903年,福特公司成立。
在第一年的生产中,只生产了8辆汽车。
然而,福特一直致力于改进汽车设计和生产技术,并用流水线生产技术使汽车生产更加高效。
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汽车——福特T型车。
这款车自上市以来,备受全球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了福特公司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1927年,福特T型车停产,福特公司开始设计新的汽车产品线。
1932年,福特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福特“福克斯体”车型,该车型成为了20世纪30、40年代的主流汽车。
在二战期间,福特公司将其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军需品和战争机器。
在复苏时期,福特公司推出了众多的新车型,包括著名的福特雷鸟和福特野马,这些车型进一步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福特公司将其汽车业务扩展到欧洲,收购了英国的路特斯和意大利的法拉利。
1979年,福特公司收购了梅赛德斯-奔驰的汽车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业务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福特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型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的福特探险者和福特精神车(Ford Think)。
此外,福特公司还推出了福特运动车(Ford Focus),这款车于1999年获得了欧洲年度汽车大奖,成为了福特公司的一个里程碑式产品。
21世纪初,在全球汽车销售市场的变化中,福特公司重新组织其业务结构,将其汽车制造业务分为北美、南美、欧洲和亚太四个业务部门,并开始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和连接汽车等新技术领域转型。
福特公司还推出了金牛座、蒙迪欧和福特GT等划时代的汽车产品,打造了更多的重要里程碑。
总体而言,福特公司的发展史为世界汽车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改进性的发明和变革性的发展。
从福特T型车的推出到新一代的电动汽车的推出,福特公司一直在追求创新和进步,努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汽车产品和服务,成为了现代汽车制造业的里程碑式企业之一。
福特制及其它有83年历史的福特Rouge制车中心,乃亨利·福特(Hernry Ford)理想中一处自给自足的车城,这个见证了美国工业兴起的福特发源地,在面临关闭之时,福特决心将它翻新重修,使它再次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景仰的标准。
亨利·福特年幼时经常在祖家不远处的矮树林玩耍,那片矮树林位于美国密芝根州Dearborn市以南数公里的Rouge河旁边。
他对那片地方情有独钟,成年后,便逐片地买下来发展他的汽车事业。
这里就是后来被称为“The Rouge”的汽车生产厂房,但它并非一般汽车生产线那么简单,而是亨利·福特理想中的一个能自给自足,一切原料以至汽车制成品都可在同一处地方实现的车城。
现在,Rouge仍然是全球面积最大,并由单独一间车厂拥有的制车中心,占地约1.6平方公里,楼宇可用面积达158万平方尺,多年来都是国家元首、工业家和学生必到的参观胜地。
由1914年至今不断生产福特汽车的Rouge,在新世纪讲求高效率环保政策,以及大部分福特汽车的生产线已迁移到其他厂房进行之时,正面临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问题。
福特打算将这间有接近90年历史的车城改建重修,使其能继续成为全球汽车生产业的典范。
决心靠自己于1903年创立的福特汽车,创立人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车可以由工人阶级拥有,但传统的制车方法只会令车价高昂。
虽然当时的制车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谓流动生产线,但福特觉得这个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车生产的成本大大减低,他说过:“如果供应商产品的价格,不能让我们生产成本低廉的汽车的话,那么我们只好靠自己生产配件。
”福特认为,惟有自给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综合”(Vertical 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变汽车的生产模式,Rouge的概念,就是将整部汽车的每一个部件,由铁矿、橡胶、玻璃以至发动机等所有的汽车组件,均在一个屋檐下提炼、加工、制造和装嵌。
Rouge厂设立之前,福特汽车原本是在Highland Park(高地公园)厂房出产的,该厂多次因为供应商缺货而停工,这更加强了亨利·福特要自给自足的决心。
所以福特在Rouge厂房之外,会依靠集团在密芝根、明尼苏达和威斯康辛州所拥有的,多达280,000公亩的树林、铁矿和矿场提供制车所需的原材料。
要将这些物料带到Rouge,福特更要拥有自己的铁路运输网络。
在20、30年代的全盛时期,你可以见到大型火车不停地将各地出产的原料运到Rouge,然后原料就在这里变成不同的零件,再装嵌成一部、一部汽车驶离车厂。
大时代的来临Rouge有自己的船坞、炼铁和玻璃的熔炉,还有滚碾机、轮胎厂、压制厂、发动机铸造厂、底盘、变速箱和水箱的生产厂、漂染厂,甚至连生产制车所需工具的厂房也有。
在Rouge之内,每日最高可熔化6,ooO吨钢铁,500吨玻璃,每49秒便有一部新车制成出厂,亨利·福特曾形容Rouge是一个“由原料直至完成品工序均无停顿的地方”。
于1919年落成,占地12公亩的炼铁厂,能提供造车所需的钢、铁和铜等材料,当时更是全球最大的同类设施。
20年代早期,曾有德国的工程师前往Rouge考察,事后称赞福特这一片厂房在物料分配的设计,以及高生产效率方面,将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效法的对象,但他们当时预计不到的,是Rouge这概念其实可说是现代制车方法中所采用的“即时到步”(Just-in-time)配件供应程序的前身。
占地广大的Rouge,在生产高峰期曾有10万人同时工作,可说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城市。
要令这城市运作正常,厂内自设16台火车、长达160公里的轨道、定时的公车服务,以及24公里长的柏油路,使员工可快捷地四处走动。
另外,基本设施方面,还有多个消防局、警察局、雇有全职医护人员的医院,以及5,000个负责厂房维修的工人。
1920年,厂内更加建了一座巨型发电机供ROUGE及Highland park两厂同时使用,其发电量之高,福特甚至每日要将数千万瓦剩余的电力供应底特律市使用。
亨利·福特虽然对Rouge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其实在车厂经营的日子中,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彻底的自给自足,福特亦从没有依赖过少于6,000个供应商,但这已离他的最终理想不远。
浓烟代表生产力其实,由Rouge出厂的第一部汽车,并非亨利·福特希望能大大减低成本的T型车,在T型车的生产线还未完全由High Land Park转到Rouge之前,亨利·福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将廉价汽车惠及农民;于是一部大量生产的拖拉机Fordson就成为由Rouge出产的第一部交通工具。
实际上,由于亨利·福特在很长的日子中不断地将新的改进、新的意念改用到工序上,无人能清楚地指出Rouge的T型车流动生产线是何时正式成立的。
有员工忆述,Rouge可说是一连串亨利·福特的“新尝试”,Rouge的演化,并非一个大计划下的完成品,而是亨利.福特在卷起衣袖“想到就做”之下的一系列试验品。
1927年,举世期待作为取替T型车的全新福特汽车——A型车,正式在Rouge出厂。
A型车是第一部被亨利·福特喻为“由原料至完成”都在Rouge进行的大量生产汽车。
1928年,整个Rouge可算终于完成兴建工作,但厂房却从未因此而停止发展。
只要有新的而又有更高效能的机器出现,亨利·福特就会不惜工本地买下来,然后将整个部门重建以迁就这些新设施。
经Rouge出产的汽车,继A型车之后,30年代有V8、B型车,以及期后数不清的Deluxe、Mainline、Cresline、Fairlane、Thunderbird、Mercury的Cougar及林肯Lincoln)等,还有现时仍正投产的Mustang、这也是目前唯一由ROUGE出产的福特汽车。
自亨利·福特于1947年与世长辞后,福特汽车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环球化的车厂,在全球23个国家共有35条福特的生产线,而Rouge仍然扮演著福特“中心”的角色。
不过,自60年代开始,福特的高层已经开始察觉到社会在转型,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由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才是生产力高涨的象征,但当世界工业发展成熟后,政府以至世人就开始认识到黑烟的真正意义——污染,Rouge的存在便开始受到挑战。
前途不明政府订立了空气及水质管制条例,如一处厂房内的设施愈多,其整体排污量便愈高,这亦间接令福特要相继关闭或出售部分厂房,继而倚赖外界的供应商。
到80年代,原先由福特拥有的船坞和制铁厂已先后被卖掉,Rouge的占地亦减少了45%,工作量和雇员人数同时大幅下跌,在经济压力下,更多厂房面临关闭的命运。
直至1992年,Rouge只剩下生产Mustmg(野马)跑车的责任,这时车厂亦有人打算将这款美国经典跑车停产,成事的话,就表示Rouge厂房也可能全面倒闭。
在工会组织和当时的北美福特总裁Alex Trotman的号召下,车厂决定要保持Mustang的生产,“救救Mustang”亦同时代表了“救救Rouge”。
首先,他们计划推出全新设计的Mustang,要达成目标,就需要增强Rouge的效率和品质,这亦表示有投资增设最先进设备的必要。
在1997年,福特董事局达成协议,允许将这座最大而又最旧的福特车厂重建为一个先进的汽车生产场地。
在去年11月,福特正式宣布除了改建原有的设施外,更会在Rouge兴建一个全新的汽车制造厂,成为美国工业史上最大规模的重建项目。
最大型翻新项目计划将会分20年进行,最终除了会使Rouge再次晋升世界级厂房之列外,更会试验先进的环保概念,继而引伸到福特其他设于世界各地的厂房。
福特的建筑师打算将“弹性生产”的概念推至一个新水平,全新的Rouge生产线具备灵活性,可同时生产3个底盘和9个不同型号的车辆,据福特环球生产事务幅总裁James Padilla所说:“在同一生产线上制造汽车及卡车,令我们能充分灵活地面对市场的转变。
”在更精密的“同步物流处理”底下,厂房内外只需要比以往少50%的空间作为存放配件和完成后的汽车。
新厂的配件储存时间,生产线旁急用的,只会有2小时的供应量,次要的零件亦只会有10小时的存货(以往车厂的平均存货量均为1至2日)。
完成后的车辆,有90%会即日运走,配合这么大的吞吐量,Rouge每日将会有多达500班卸货的货柜车抵达,以及200班出货的货车离开。
新Rouge厂的天花会有35个大型天窗,让天然光线渗入,室内空气会全时间调节。
为提高生产线的安全,楼阁层会遍布行人通道,减少工人在地面走动的机会。
在精简工序方面,Rouge的生产线大约可比传统制车所需的工作站(workstations) 少40%,每个工作队伍更会有自己的电脑直接与供应商接洽。
厂房外将会试验多项新的环保设施,Rouge的屋顶会种满植物,这片福特称为“有机屋顶”的454,000平方尺顶层,除能美化建筑物外观外,更有助调节室内温度、减低紫外光照入、吸收雨水和制造氧气。
厂房旁的沟渠会种植吸水植物,减少风暴时积水的机会。
另外,福特与密芝根州立大学还合作研究一种能吸收泥土中有毒物质的植物,效果理想的话,可大大减少车厂的排污量。
采用另类能源在另类能源方面,厂内的电脑系统会由太阳能及电池燃料供电,福特亦会考虑风力和地热发电的可行性。
厂房四周会种植1,500棵树木和多个品种的植物,以吸引雀鸟飞来定居。
重修Rouge的行动其实现已逐步展开,福特预计需要投资近20亿美元。
现有的煤发电厂正被拆卸,取而代之的会是一所燃烧天然气的发电厂福特主义(Fordism)这一词最早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期,法国调节学派把福特主义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殊的历史形式,从它与社会、经济、政治职能的紧密联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
按照调节学派的观点,福特主义关键性的基础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见泰勒制)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
福特主义-产生背景2O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大规模生产方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散,发达资本主义呈现出福特主义的典型特征。
“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及其内部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人之间的内在矛盾为理解资本主义重大的历史性转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分析框架,它也有助于理解2O世纪中期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合法性”。
20世纪6O年代末期福特主义的危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长达2O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这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结合7O年代后半期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之间关系、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劳资关系发生剧烈的变动,产生了许多新变化、新现象、新特点、新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