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基本结构与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61
变频器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详解导语: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选用变频器的类型,按照生产机械的类型、调速范围、静态速度精度、起动转矩的要求,决定选用那种控制方式的变频器最合适。
所谓合适是既要好用,又要经济,以满足工艺和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需要控制的电机及变频器自身1、电机的极数。
一般电机极数以不多于(极为宜,否则变频器容量就要适当加大。
2、转矩特性、临界转矩、加速转矩。
在同等电机功率情况下,相对于高过载转矩模式,变频器规格可以降额选取。
3、电磁兼容性。
为减少主电源干扰,使用时可在中间电路或变频器输入电路中增加电抗器,或安装前置隔离变压器。
一般当电机与变频器距离超过50m时,应在它们中间串入电抗器、滤波器或采用屏蔽防护电缆。
二、变频器功率的选用系统效率等于变频器效率与电动机效率的乘积,只有两者都处在较高的效率下工作时,则系统效率才较高。
从效率角度出发,在选用变频器功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变频器功率值与电动机功率值相当时最合适,以利变频器在高的效率值下运转。
2、在变频器的功率分级与电动机功率分级不相同时,则变频器的功率要尽可能接近电动机的功率,但应略大于电动机的功率。
3、当电动机属频繁起动、制动工作或处于重载起动且较频繁工作时,可选取大一级的变频器,以利用变频器长期、安全地运行。
4、经测试,电动机实际功率确实有富余,可以考虑选用功率小于电动机功率的变频器,但要注意瞬时峰值电流是否会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
5、当变频器与电动机功率不相同时,则必须相应调整节能程序的设置,以利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变频电机工作原理一、引言变频电机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源的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的电机。
它具有节能、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变频电机的控制方式。
二、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滤波器用于平滑直流电压,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2.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控制电路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和负载情况,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使电机达到所需的转速和负载要求。
三、电机的工作原理1. 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是变频电机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机。
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上绕有三相绕组,转子上装有导体,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转矩,驱动电机转动。
2. 电机的运行原理当电机通电时,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产生旋转磁场,这个磁场与转子上的导体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转子转动。
转子的转动速度取决于电源的频率和负载的情况。
四、变频电机的控制方式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只需设置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即可。
但由于没有反馈信号,无法实时调整电机的转速,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
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控制方式。
通过安装编码器或传感器,实时测量电机的转速,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反馈信号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使电机保持稳定的转速。
五、总结变频电机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源的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的电机。
它通过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机的工作原理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变频电机具有节能、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控制方式上,开环控制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闭环控制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转速控制。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是指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源频率并控制电动机转速的装置,也被称为变频调速器、交流调速器等。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能够帮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耗能、减少机器损耗等。
那么,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
其中包括整流单元、滤波单元、逆变单元、控制单元等。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部件进行介绍:1.整流单元变频器通过直流电源来驱动交流电动机。
因此,首先需要将供电网提供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这就需要整流单元来完成。
整流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信号通过电子元件的作用,转变成等幅值、纯直流的电压波形,这样才能被下一级电路处理。
2.滤波单元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有很大的脉动。
这种脉动会给电动机带来很大的损害,因此,需要滤波单元来消除这些脉动。
滤波单元通过电容、电感等元件,将直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电压,进而为后续的逆变单元提供稳定的幅值和频率。
3.逆变单元逆变单元是变频器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直流化的电源转化成高频交流电,以便输送到电机。
逆变单元一般采用多种晶体管、开关管等元件来控制电源,实现直流与交流之间的转换。
4.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变频器的大脑,其控制信号的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决定了变频器的工作性能。
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对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电流进行调整,并根据电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调整输出频率及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二、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1.电源电路在变频器的电源电路中,整流单元、滤波单元、逆变单元等三个部件按照顺序连接起来,最终的输出为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源。
其中,整流单元将供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再由滤波单元将直流电平稳化。
接下来,逆变单元将直流电转变成高频交流电,并将其输送至电机。
其中,变频器控制单元根据电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调整逆变单元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变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图文详解—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分析变频器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基本组成变频器通常分为4部分: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逆变器和控制器。
整流单元:将工作频率固定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高容量电容:存储转换后的电能。
逆变器:由大功率开关晶体管阵列组成电子开关,将直流电转化成不同频率、宽度、幅度的方波。
控制器:按设定的程序工作,控制输出方波的幅度与脉宽,使叠加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驱动交流电动机。
变频器的结构与原理图解变频器的发展也同样要经历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最初的变频器并不是采用这种交直交:交流变直流而后再变交流这种拓扑,而是直接交交,无中间直流环节。
这种变频器叫交交变频器,目前这种变频器在超大功率、低速调速有应用。
其输出频率范围为:0-17(1/2-1/3 输入电压频率),所以不能满足许多应用的要求,而且当时没有IGBT,只有SCR,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变频器其工作原理是将三相工频电源经过几组相控开关控制直接产生所需要变压变频电源,其优点是效率高,能量可以方便返回电网,其最大的缺点输出的最高频率必须小于输入电源频率1/3或1/2,否则输出波形太差,电机产生抖动,不能工作。
故交交变频器至今局限低转速调速场合,因而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变频器电路结构框架图矩阵式变频器是一种交交直接变频器,由9个直接接于三相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开关阵组成。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机转速和方向的设备,其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整流电路:变频器输入的电源是市电交流电源,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对直流电压进行滤波等处理,以减少电源对电机的干扰。
2.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将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其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实现对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和频率的控制,同时还负责保护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4. 散热装置:变频器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和热量,散热装置负责将变频器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以保证变频器稳定工作。
5. 人机接口:人机接口通常包括LED显示屏、按键、通讯接口等,用户可以通过人机接口获取变频器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总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由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散热装置和人机接口组成。
整流电路实现直流电压的稳定输出,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压,而控制电路对逆变电路的输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和转向控制。
人机接口则提供了变频器的操作和参数调节接口。
扩展资料: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VFD),又称交流调速器、交流变频调速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运行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控制电动机的电源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机的速度和扭矩进行精确控制,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启停控制和反转控制等功能。
变频器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整流器、中间电路和逆变器。
它可以将来自电网供电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将经过滤波和调整的直流电转换成工作电源,再经过逆变器恢复为交流电,根据需要进行输出调整,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与调节。
课程标准《变频器技术》课程标识课程代码: 15002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学时数: 72学分数: 4执笔人: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变频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课,是针对电气维修工艺员、电气设备安装维护工从事的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和试验、故障排除及维护管理工作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交流变频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机械特性、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础上,经过实验环节有能力分析和设计交流变频系统。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交流变频系统的安装、调试、电气控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及故障检修等能力。
《变频技术》是3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变频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变频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特性;熟悉变频器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在对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后,设定了认识变频器、变频器的的基本运行、变频器与继电器组合控制、变频器运行与分析、变频调速应用五个学习情境。
这五个学习情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用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情境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2.培养目标根据3年制高职电类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事实就是、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转速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改变电源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二、变频器的基本结构1. 电源模块:负责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提供给后续的电路模块。
2. 整流模块: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控直流电压,用于供电给逆变模块。
3. 逆变模块: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节的交流电压和频率,用于驱动电动机。
4. 控制模块:接收外部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逆变模块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三、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 电源模块工作原理:变频器的电源模块主要由整流桥和滤波电路组成。
整流桥将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分别整流为正向和反向的脉冲电流,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将脉冲电流转换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2. 整流模块工作原理:变频器的整流模块主要由可控整流器和滤波电路组成。
可控整流器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度来调节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滤波电路则用于平滑输出的直流电压。
3. 逆变模块工作原理:变频器的逆变模块主要由逆变器和输出滤波电路组成。
逆变器通过控制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节的交流电压和频率。
输出滤波电路则用于滤除逆变器输出的高频噪声,使输出电压更加平滑。
4. 控制模块工作原理:变频器的控制模块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转速设定值、启停信号等。
控制模块通过调节逆变模块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控制模块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如故障保护、过载保护等。
四、变频器的优势和应用1. 优势:- 节能:变频器可以根据实际负载需求调整电动机的转速,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 调速范围广:变频器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无级调速,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
- 启动平稳:变频器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输出电压和频率,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避免机械设备的冲击和损坏。
- 提高生产效率:变频器可以精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运行状态,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变频器(也称为变频驱动器或变频调速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驱动电机转速的电力调速设备。
它通过调整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系统和电机原理等多个领域。
一、基本组成结构一个典型的变频器通常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模块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整流器:将交流电源(通常是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
2.滤波器:用于滤除整流器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得到更平滑的直流电源。
3.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变频率的交流电源。
4.控制模块:通过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等控制元件,接收输入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控制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二、工作原理1.输入电源整流:在变频器电路的开始,交流电源首先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滤波:经过整流的交流电含有一定的脉动,通过滤波器可以将这些脉动尽可能地除去,得到平滑的直流电源,以提供给逆变器使用。
3.逆变: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变频率和可变幅值的交流电源。
逆变器通常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间隔,按照一定的频率和占空比产生脉冲信号,实现变频,然后经过滤波器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
4.控制模块:在逆变器的输出端接入控制模块,用于调节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通常,控制模块是由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等元件组成,可以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如电压或电流反馈信号、速度设定值等)进行计算和处理,在控制电路中生成相应的PWM信号,从而控制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5.输出:控制模块经过处理后,通过逆变器的输出口可以提供一个可变频率和可变幅值的交流电源给电机,根据输出频率的不同,可以实现电机的不同转速控制。
三、应用领域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变频器广泛用于电机驱动系统,如风机、水泵、压缩机、传送带、机床等,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节能、调速和控制的目的。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与选择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是一种能够根据需求改变驱动电机转速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并且具备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基本结构与选择方案。
一、变频器的基本结构1.输入滤波器:用于滤波和抑制变频器输入端的电磁干扰,并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2.整流器:将交流电源变为直流电源,一般采用整流器桥式电路,可以保证直流电压的稳定性。
3.中间电路:由电容器和电感组成,起到平衡输出电压波动的作用,并且可以存储能量,提供瞬时功率。
4.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一般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
5.输出滤波器:用于滤除逆变器输出端的谐波和高频噪声,确保输出电压的纹波度和稳定性。
6.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比较器、时序控制电路等,用来控制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输出电压、起停、变频等功能。
二、变频器的选择1.负载类型:根据负载类型选择适用的变频器,常见的负载类型有离心负载、恒力负载、回转负载等,不同负载类型对变频器的要求有所不同。
2.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确定所需要的变频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一般根据负载的功率和电流来选择。
3.过载能力:变频器的过载能力是指在短时间内承受额定转矩的能力,根据负载的起动过程和运行过程来确定变频器的过载能力。
4.控制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用的控制方式,常见的有V/F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5.过载保护:变频器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可以通过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6.编码器反馈:对于需要精确控制和定位的负载,需要通过编码器反馈来提供位置和转速信息。
7.通讯功能:变频器应具备通讯功能,可以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8.故障诊断功能:变频器应具备故障自诊断和报警功能,可以方便地排查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9.品牌和售后服务:选择知名品牌的变频器,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将电源频率变换为所需频率的电子设备。
它可将固定频率(如50Hz或60Hz)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频率的交流电源,以驱动各种不同频率的电动机。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1.整流器:变频器的整流器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它通常采用晶闸管整流电路或采用了桥式整流器电路。
整流器主要目的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便后续电路的工作。
2.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去除整流器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中的高频噪音和杂散波,使其变得更加平稳。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电感滤波器和电容滤波器,它们通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3.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它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频率的交流电源。
逆变器通常包括大量的功率开关管(如IGBT或MOSFET)和驱动电路。
通过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逆变器能够精确地控制输出电压和频率。
4.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变频器的智能部分,它负责监测输入的信号和驱动逆变器的工作。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和其他数字和模拟电路组成。
它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和反馈信号,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以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输入电源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源。
2.直流电源通过滤波器去除脉动和杂散波。
3.控制电路接收用户设定的参数和反馈信号,计算出逆变器的控制信号。
4.逆变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频率的交流电源。
5.输出的交流电源经过滤波器去除脉动和杂散波,供电给电动机驱动。
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速度和转矩进行精确调节,从而使得电动机在不同的负载和工况下工作更加高效和稳定。
它在工业自动化中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如风机、水泵、压缩机等。
变频器的应用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电动机的磨损和噪音。
变频器基本结构与控制简介1 变频器简介1.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
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1.2 变频器的分类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2 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2.1 非智能控制方式在交流变频器中使用的非智能控制方式有V/f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 V/f控制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2) 转差频率控制转差频率控制是一种直接控制转矩的控制方式,它是在V/f控制的基础上,按照知道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电源频率,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可以使电动机具有对应的输出转矩。
这种控制方式,在控制系统中需要安装速度传感器,有时还加有电流反馈,对频率和电流进行控制,因此,这是一种闭环控制方式,可以使变频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急速的加减速和负载变动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3) 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变频器基本知识一、变频器基本概念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数、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二、变频器的结构•主要由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整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的电力电子装置,其输入电压为正弦波,输入电流非正弦,带有丰富的谐波•中间直流环节:中间直流储能环节,在它和电动机之间进行无功功率的交换。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装置,其输出电压为非正弦波,输出电流近似正弦•控制电路: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
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等,其控制方法可以采用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
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达到改变电源电压的目的,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三、变频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V/F控制对变频器的频率和电压同时进行调节•转差频率控制为V/F控制的改进方式•矢量控制将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磁场分量电流和转矩分量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的方式•直接转矩控制把转矩作为控制量,直接控制转矩,是继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四、变频器选型—选型原则•考虑变频器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变频器选型保留适当的余量是必要的。
•要准确选型,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充分了解控制对象性能要求。
一般来讲如对启动转矩、调速精度、调速范围要求较高的场合则需考虑选用矢量变频器,否则选用通用变频器即可•了解负载特性,如是通用场合,则需确定变频器是G型(重载型)还是P型(轻载型)•了解所用电机主要铭牌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确定负载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以此电流作为待选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如果该电流小于适配电机额定电流,则按适配电机选择对应变频器,考虑成本因素•以下情况要考虑容量放大一档:1、长期高温大负荷2、异常或故障停机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的现场3、目标负载波动大4、现场电网长期偏低而负载接近额定5、绕线电机、同步电机或多极电机(6极以上)•充分了解各变频器支持的选配件是正确选配的基础。
一.高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将50HZ(60HZ)固定6KV(10KV)电网频率变换成0-50HZ可调频率的功率变换设备称为变频器,输出3KV/6KV电压的变频器称为高压变频器。
变频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整流电路AC-DC;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和能量储存;逆变器DC-AC。
二.工作原理高压变频器是由多个单元串联而成,上图显示了如何由低压单元叠加达到高压输出目的。
各个功率单元由输入隔离变压器的二次隔离线圈分别供电,额定电压为630V,每相6个,因此相电压为3780V,所对应的线电压为6600V,给功率单元供电的二级线圈互相存在一个相位差,实现输入多重化,由此可消除各单元产生的谐波。
三.专业的指标数据是衡量产品性能的唯一标准衡量高压变频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输入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输入的功率因数;输出波形的质量,可靠性等。
1.输入谐波高压变频器输入整流环节都为非线形的,会对电网产生谐波,其输入谐波的幅值与变频器整流环节的脉冲数密切相关。
输入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如果变频器输入电流谐波较大,对电力系统会影响继电器装置、测量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谐波会使挂在同一电网的电机、变压器和电容等用电设备损耗增大,严重时会过热或烧毁设备。
输入谐波的数值应该控制在标准之内:IEEE519-1992国际标准;GB/T14549-93国家标准。
图:六脉冲二极管整流电路及输入电流波形图:12脉冲二极管整流电路及输入电流波形图:12脉冲晶闸管整流电路及输入电流波形图:36脉冲整流电路即可输入基本完美的无谐波电流波形减少输入谐波的有效措施是将输入变压器进行多重化设计形成多脉冲整流。
通过对上面6脉冲二极管、12脉冲二极管、12脉冲晶闸管和36脉冲的输入波形比较,6脉冲可以有效的抵消5次以下的谐波,12脉冲整流可以有效的抵消11次以下的谐波,36脉冲可以有效的抵消35次以下的谐波。
在不加滤波器的情况下,完美无谐波变压器的谐波含量控制在2%之内。
交直交变频器基本结构
交直交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速度的电气设备,其基本结构包括主回路、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三部分。
1. 主回路
主回路是交直交变频器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组成。
1.1 整流器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压,通常采用双供电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稳定
的整流过程。
1.2 中间直流环节
中间直流环节包括电容器和直流母线,用于平稳直流电压,防止逆变器工作时
的电压波动。
1.3 逆变器
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变频的交流电压,通过PWM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
确的频率调节。
2. 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是交直交变频器的智能部分,负责监测电机运行状态、接收用户控制
信号、实现闭环控制。
2.1 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控制芯片,可以按照设定的速度曲线、转矩曲线对电
机进行精确控制。
2.2 传感器
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转速、温度等参数,将监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单元,实现闭
环控制。
3. 保护回路
保护回路是交直交变频器的安全保障,可以实现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保
护等功能。
3.1 过载保护
过载保护可以监测电流大小,当电机超过额定电流时,自动减速或停机,避免电机损坏。
3.2 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可以监测电路是否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3.3 缺相保护
缺相保护可以检测电网供电是否正常,当出现缺相情况时,及时停机,避免对电机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交直交变频器基本结构分为主回路、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三部分,各部分相互配合,实现对电机速度和转矩的精确控制和安全保护。
变频器操作说明引言:变频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可以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频率,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变频器。
一、基本概念及结构1. 变频器的定义: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用于调节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输出频率。
2. 变频器的结构:变频器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二、操作步骤1. 连接电源:将变频器与电源连接,并确保电源稳定。
注意,使用变频器时应在低电压状态下启动。
2. 连接电机:将变频器与电机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 设置参数:根据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参数设置。
常见的设置包括输入电压、输出频率、启动时间等。
请参考变频器的操作手册进行具体设置。
4. 启动变频器: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启动变频器并调节转速。
注意,变频器启动后,应逐渐增加转速,而不是突然加大转速。
5. 改变转速和频率:根据需要,通过控制按钮或遥控器来改变变频器的转速和输出频率。
注意,改变转速和频率时要缓慢进行,以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6. 停止变频器:在使用完毕后,按下停止按钮,将变频器停止。
注意,停止变频器时,应逐渐减小转速,而不是突然停止。
三、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变频器和电机已停止工作,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触摸高压部分。
2. 用户手册:详细阅读并遵守变频器的操作手册,了解其安全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环境要求:变频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尘埃、水分和腐蚀性气体的侵入。
4. 温度控制:变频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应确保周围温度适宜,并避免过热。
必要时,可以增加附加散热装置。
5.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变频器的连接线、电缆和风扇等部件是否松动或损坏。
如有问题,请及时修理或更换。
6. 故障排除:如果变频器出现故障,不要擅自修复,请向专业人员咨询或联系供应商。
7. 停电保护:在停电后,应等待至少5分钟再重新启动变频器,以避免电源突然恢复引起的问题。
变频器的选用方案摘要:本文首先对变频器作了简单介绍,其次变频器根据性能及控制方式等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再次详细介绍根据机械负载特性正确选用变频器及选用变频器时的考虑因素、注意事项等,最终使我们认识到变频器选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机械特性考虑因素注意事项一、前言:变频器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转速的调节,是公认的交流电动机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调速方案,除了具有卓越的调速性能之外,变频器还有显著的节能作用,是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理想调速装置。
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以来,变频器作为节能应用与速度工艺控制中越来越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纺织与化纤、建材、石油、化工、冶金、市政、造纸、食品饮料、烟草等行业以及公用工程(中央空调、供水、水处理、电梯等)中,变频器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工业相关行业,在普通家庭中,节约电费、提高家电性能、保护环境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变频家电成为变频器的另一个广阔市场和应用趋势。
带有变频控制的冰箱、洗衣机、家用空调等,在节电、减小电压冲击、降低噪音、提高控制精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家电供应国,但家电采用变频器的比例很低,而在日本,90%以上的家电是变频控制。
据调查,2003年,中国的变频家电同比增长超过200%,但体现在市场中的变频家电并不多见,因此,变频家电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
因此,选用何种类型的变频器更能发挥其最好的作用,成了重要的问题。
二、变频技术及变频器的简介2.1变频技术简介变频调速:即用三相变频器产生频率、电压可调的三相变频电源,对三相感应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简单的说,变频技术就是把直流电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或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或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再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等技术的总称。
总之,这一切都是电能不发生变化,而只有频率发生变化。
2.2 变频器简介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