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2015.2.11】
- 格式:docx
- 大小:16.27 KB
- 文档页数:1
一、事故背景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是指锅炉运行过程中,尾部烟道内积聚的可燃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燃烧,造成烟道温度急剧升高,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为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锅炉尾部烟道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2. 严格控制燃烧参数,保持稳定燃烧,降低不完全燃烧损失。
3. 定期对尾部烟道进行吹灰,防止可燃物质积聚。
4. 停炉后,及时清理尾部烟道,避免可燃物质残留。
5.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事故防范意识。
三、事故处理流程1. 发现事故征兆(1)锅炉尾部烟道温度急剧升高;(2)烟道内负压剧烈变化,烟道不严密处冒烟气、火星;(3)空气预热器电流摆动大,轴承、外壳温度升高,严重时发生卡涩;(4)空预器火灾报警发出;(5)汽温、省煤器出口水温、热风温度不正常的升高;(6)引风机静叶自动开大,引风机电流上升;(7)如在一侧燃烧时,两侧烟温差增大。
2. 事故处理(1)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切断燃料供应,关闭送、引风机;(2)关闭所有烟风挡板,防止火焰蔓延;(3)启动灭火装置,对燃烧区域进行灭火;(4)开启省煤器循环阀门,降低锅炉压力;(5)检查烟道内积聚的可燃物质,进行清理;(6)恢复正常燃烧,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2)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四、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应急组织,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事故处理及时、有效;2. 配备必要的事故处理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水等;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应对事故的能力;4. 做好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事故信息畅通。
五、附则1. 本预案由锅炉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防止汽锅尾部烟道产生再次燃烧变乱措施【2 】1、汽锅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时代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法.2、汽锅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后第一次投运时,应将杂物彻底清算清洁,经制作.施工.扶植.临盆等各方验收及格后方可投入运行.3、精心调剂汽锅燃料配比和燃烧体系运行工况,防止未完整燃烧的生物会和粉尘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3.1 汽锅焚烧前必须对炉膛及尾部受热面进行充分吹扫.3.2 汽锅正常运行时代保证空气预热器前烟气含氧量在规程规模内.3.3 保证合理的生物资颗粒度.精心调剂汽锅燃烧,方法未完整燃烧的生物资带入烟道,造成可燃物在烟道聚积.3.4 运行规程应明白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在不同工况的烟气温度限制值,当烟气温度超过划定值时,应立刻停炉.应用吹灰蒸汽管或专用消防蒸汽将烟道内充满蒸汽,并实时投入消防水进行灭火.4. 汽锅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应持续吹灰,汽锅负荷大于25%额定负荷时至少8h吹灰一次.4.1 停炉前应对空气预热器周全吹灰一次.4.2 对生物资直接焚烧燃烧的,在起动时应持续吹灰,并周密监督炉膛料状态和尾部烟气温度.4.3 安装燃气脉冲装配进行空气预热器吹灰的,应按期检讨燃气装备的周密性,防止停运时燃气泄露.4.4 若汽锅较长时光低负荷燃烧,可依据具体情形应用停炉对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周全检讨,重点时检讨中层和基层传热元件,若发明由垢时要碱洗.4.5 汽锅停炉1周以上时必须对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检讨,如有消失积灰堵塞现象,应实时清算并进行通风湿润.4.6 对热备用需经常焚烧升压的汽锅,需增强对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的检讨,实时碱洗.4.7 运行中,当发明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内温度超过划定值时,应立刻停炉制止向炉内供应燃料和空气;停滞一次.二次风机及引风机;封闭风机挡板.人孔.检讨孔等.应用吹灰蒸汽管或专用消防蒸汽使烟道内充满蒸汽,并实时投入消防水进行灭火.5. 正常停炉时,低于25%负荷投入脉冲吹灰,延续到停炉后30分钟.6. 空气预热器在检修前,应切实做好各项施工安全措施,在检修空气预热器时,特殊要防止迁移转变部件的电源误投,施工照明应充足和安全,防止安全措施不落实,防止误合闸送电,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变乱.7. 空气预热器检修停滞后,都必须把空气预热器及其风道.烟道内的杂物彻底清算清洁,并经有关技巧负责人或验收组人员验收及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Lb4F3001).高压加热器自动旁路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对此有何要求?答案:当高压加热器发生严重泄漏时,高压加热器疏水水位升高到规定值时,保护装置及时切断进入高压加热器的给水,同时打开旁路,使给水通过旁路送到锅炉,防止汽轮机发生水冲击事故。
对保护有三点要求。
(1)要求保护动作准确可靠(应定期进行试验);(2)保护必须随同高压加热器一同投入运行;(3)保护故障禁止投入高压加热器运行。
2(Lb4F4002).为什么省煤器前的给水管路上要装逆止阀?为什么省煤器要装再循环阀?答案:在省煤器的给水管路上装逆止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给水泵或给水管路发生故障时,水从汽包或省煤器反向流动,因为如果发生倒流,将造成省煤器和水冷壁缺水而烧坏。
省煤器装再循环管和再循环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省煤器的安全。
因为锅炉点火,停炉或其他原因停止给水时,省煤器内的水不流动就得不到冷却,会使管壁超温而损坏,当给水中断时,开启再循环门,就在下水包(汽包)-再循环管-省煤器-(汽包)下水包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使省煤器管壁得到不断的冷却。
3(Lb4F4003).定压下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所吸收的热量分别叫什么热?答案:(1)未饱和水的定压预热过程,即从任意温度的水加热到饱和水,所加入的热量叫液体热或预热热。
(2)饱和水的定压定温汽化过程,即从饱和水加热变成干饱和蒸汽,所加入的热量叫汽化热。
(3)蒸汽的过热过程,即从干饱和蒸汽加热到任意温度的过热蒸汽,所加入的热量叫过热热。
4(Lc4F3008).锅炉启动前上水的时间和温度有何规定?为什么?答案:锅炉启动前的进水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冬季不少于4h,其他季节2~3h,进水初期尤应缓慢。
冷态锅炉的进水温度一般不大于100℃,以使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度的差值不大于40℃。
未完全冷却的锅炉,进水温度可比照汽包壁温,一般差值应控制在40℃以内,否则应减缓进水速度。
原因是:(1)由于汽包壁较厚,膨胀缓慢,而连接在汽包壁上的管子壁较薄,膨胀较快。
简要分析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原因、现象及防止措施Summary:针对本厂锅炉尾部烟道布置特点,简要分析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原因、现象及预防措施。
Keys:再燃烧;排烟温度;雾化;低氧燃烧前言:广安电厂(以下简称我厂)锅炉的型式: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再热汽温采用烟气挡板调节,空气预热器置于锅炉主柱内。
1 尾部烟道再燃烧形成的原因尾部烟道再燃烧,即二次燃烧,它是在燃烧不好时,燃烧室内燃料未完全燃烧,其中的部分可燃物随着烟气进入尾部烟道,积存在烟道内或者粘附在尾部受热面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可燃物自行着火燃烧。
当尾部烟道再燃烧发生时,我们将发现:空预器氧量测点变坏或者急剧减小,排烟温度上涨,空预器电流大幅波动,严重时空预器过流跳闸,炉膛负压波动大,引风机在自动状态下,指令大幅波动等。
2 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处理(1)发现排烟温度异常升高,应汇报值长,综合分析原因。
(2)对受热面,尤其是尾部受热面的吹灰器投入连续吹灰。
(3)消除不正常的燃烧方式和运行方式,调整燃烧。
(4)快速减负荷,降低锅炉热负荷,从而降低排烟温度,快速减负荷过程中注意稳然。
(5)通过处理,排烟温度持续升高,应紧急停炉,停止引送风机运行,关闭各风门挡板,锅炉密闭严禁通风(6)停炉后,各测点温度正常后,方可打开人孔检查,确认燃烧已熄灭,防止由于人孔打开后,氧量补给引发三次燃烧。
3 防止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计完善合理的吹灰系统,吹灰系统的汽源应合理选择,吹灰之前应充分疏水暖管。
锅炉点火后断油负荷前及时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防止油煤混合物粘附在空预器的蓄热元件上。
并加强对空预器进出口烟温、风温变化趋势的监视;机组负荷大于36%额定负荷,对锅炉受热面进行全面吹灰后,方可停运空预器连续吹灰。
(2)锅炉点火后通知巡检就地看火,并检查油燃烧器雾化良好,燃烧稳定,雾化不良的油燃烧器禁止投入运行。
锅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专题分析机组低负荷试运时间过长或机组频繁启停,以及等离子点火方式下煤粉燃烧不充分等原因,都可造成未燃尽煤粉颗粒在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上沉积下来,可导致未燃尽煤粉在空气预热器内发生二次燃烧。
锅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可能造成锅炉尾部受热面损坏,也可能使空预损坏,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以及人身伤害事故。
一、事故现象:1.尾部烟道烟气温度不正常升高,一二次热风温度和排烟温度不正常地升高,锅炉左右侧排烟温度产生偏差。
2.炉膛和烟道负压剧烈变化、烟道、人孔门等不严密处冒烟或冒火星。
3.空预器着火时,氧量表指示偏小、烟囱可能冒黑烟。
4.如空预器发生二次燃烧时,外壳有热辐射感或烧红,空预器火灾探测装置报警,空预器电流晃动大,严重时空预器发生卡涩。
二、空预器着火事故预想:1.汇报值长、专工:发现11空预器着火,立即派巡检就地检查,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2.空预器出口温度继续上涨时,锅炉主控切至手动,TF方式,滑压模式,紧急停一台上层磨煤机,煤量减至75t/h,给水流量逐渐减至530t/h,快速降负荷至175MW,同时快速停运11送、引风机,关闭送风机联络挡板,关闭11电除尘进出口挡板,关闭空预器风烟挡板。
3.停运11一次风机,检查11一次风机出口挡板及冷、热风挡板自动关闭,否则手动关闭。
4.检查12一次风机运行电流,避免超额定运行(123.9A),关闭备用磨煤机通风,保证一次风压,一次风机频率上限48HZ,12引风机电流<459A,12送风机电流<70.7A。
5.空预器隔离后保持主电机连续运行,若主辅电机均跳闸,需投入气动马达,必要时手动盘车,视着火情况投入消防水,打开底部排水,空预器冷却至室温时检修进入空预器检查进行后续恢复。
6.冬季供热投入时立即关回供热抽汽,保持小流量暖管,手动全开BV阀,操作中注意四五抽差压、热网加热器水位变化情况。
7.检查运行磨煤机进出口差压,防止堵磨造成事故扩大。
8.灰硫专业检查锅炉水封正常,防止炉膛负压波动大造成水封破坏,水封异常时及时全开补水门进行补水。
矿冶热电厂发电车间尾部烟道再燃烧现场处置方案编制:预审:审核:批准:文件编号:版次:受控状态:批准日期:文件修改控制页序号修改页码/条款修改状态修改人日期1.工况简述本锅炉为HX-540/13.91-Ⅱ1超高压,四角切圆燃烧、单锅筒自然循环、∏型布置、一次中间再热、紧身封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双排柱悬吊结构锅炉,燃用烟煤。
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是锅炉恶性事故之一,是指锅炉尾部烟道内因某种原因存积可燃物,其经过氧化升温而发生再次燃烧,致使锅炉尾部受热原件烧坏,而且往往损失较重。
因为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发生后,常会引起锅炉受压元件或其他设备的损坏,如过热变形、管爆破等。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轻者造成紧急停炉,影响企业生产;重者造成锅炉报废,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当发生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时,本方案自动启动。
2.事故特征2.1 事故可能发生在热电厂#1、#2、#3、#4锅炉。
(1)尾部烟道内烟气温度不正常地急剧升高。
(2)热风温度不正常的升高,烟气含氧量减小。
(3)炉膛和烟道负压剧烈变化。
(4)从引风机轴封和烟道不严密处向外冒烟或喷火星,烟囱冒黑烟。
2.2 危险性分析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受热元件、空预器烧坏。
2.3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热电厂在发生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时,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轻者造成紧急停炉,影响企业生产;重者造成锅炉空气预热器报废,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严重时会爆炸、设备损伤、报废。
同时会造成波及周边运行设备及人员。
对能源造成的影响:间接导致原煤、柴油的浪费并影响到发电量。
3.应急组织与职责3.1基层部门现场应急自救的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情况为应对热电厂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时造成的突发性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生产应急指挥系统正常运作,成立矿冶热电厂发电车间应急指挥小组。
总指挥:当值值长应急行动组组长:当值锅炉班长应急行动组成员:当值锅炉岗位可临时离岗的人员应急救援组组长:当值汽机班长应急救援组成员:当值汽机岗位可临时离岗的人员后勤保障组组长:540吨锅炉当值班长后勤保障组成员:当值锅炉岗位可临时离岗的人员3.2现场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岗位员工的具体职责3.2.1总指挥:运行值长为指挥机构总指挥,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时的总体工作,负责热电厂内各车间之间的协调工作,负责事故情况下各应急小组的指挥与协调工作;当热电厂领导到场后将总指挥权交予热电厂领导。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防止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厂所有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事故定义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是指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燃烧不完全、烟气流动不畅等原因,导致尾部烟道内的可燃物再次燃烧,造成烟气温度急剧上升、烟道内负压变化、烟囱冒黑烟等现象。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1)指挥长:厂安全总监(2)副指挥长:生产副厂长、设备副厂长(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锅炉运行人员、维修人员等3.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协调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确保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3)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事故预警与报告1. 预警信号:(1)烟气温度急剧上升,超过规定值。
(2)烟道内负压变化剧烈,超过规定值。
(3)烟囱冒黑烟,严重时可见火星。
2. 报告程序:(1)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理。
(3)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六、应急处理措施1. 事故处理原则:(1)立即切断燃料供应,停止鼓风、引风。
(2)关闭烟道挡板,防止烟气扩散。
(3)使用灭火器、蒸汽等灭火手段,控制火势。
(4)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处理步骤:(1)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理。
(3)切断燃料供应,停止鼓风、引风。
(4)关闭烟道挡板,防止烟气扩散。
(5)使用灭火器、蒸汽等灭火手段,控制火势。
(6)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7)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8)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七、事故恢复与善后处理1. 事故恢复:(1)确认火势得到控制后,立即恢复锅炉运行。
锅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锅炉运转中燃烧不好时,部分可燃物随着烟气进入尾部烟道,积存于烟道内或粘附在尾部受热面上。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可燃物能够自行着火燃烧,这种现象叫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发生尾部烟道二次燃烧时,排烟温度剧升,烟道显正压,烟囱冒浓烟,门孔冒烟,二次燃烧可烧环空气预热器、引风机以致省煤器,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2)形成二次燃烧的原因和条件:可燃物在尾部烟道的沉积;可燃物着火的温度水平;一定的空气。
上述条件通常在停炉时具备。
在它们同时具备时,可燃物即有可能自燃或被引燃着火。
因而二次燃烧最易在停炉之后不久发生。
(3)发生事故时采取措施:
此时应紧急停炉,关闭风、烟道挡板,严禁启动引风机,投入灭火装置,开启省煤器循环阀门。
(4)主要防止措施:
①改善燃烧,尽可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小不完全燃烧损失;
②尽量使燃烧稳定,防止灭火;
③减少锅炉的启停次数;
④加强尾部受热面的吹灰;
⑤停炉后应当及时停止送引风,停炉10h内应严密关闭烟风挡扳和烟道各种门孔,防止新鲜空气漏入;
⑥对易于产生二次燃烧的煤粉炉和油炉,在尾部烟道应装设灭火装置,在停炉的最初10h内应派专人对尾部烟道进行监视。
防止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技术措施1.点火前应做好风门挡板的验收工作,重点是烟气调温挡板、脱硝入口烟气挡板、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挡板、热一次风挡板以及各层二次风挡板,验收时应进内部检查实际位置。
2.吹灰程控调试完毕,空预器吹灰、脱硝蒸汽吹灰及脱硝声波吹灰动作正常,蒸汽吹灰压力应在0.6MPa以上,声波吹灰压缩空气压力在0.6MPa以上,空预器吹灰投运前应打开人孔检查实际吹灰效果。
3.空预器火灾报警调试完毕,点火前空预器火灾报警应可靠投入。
4.空预器消防系统调试完毕,消防系统能可靠投入。
5.省煤器输灰系统调试完毕,锅炉投粉后应及时输灰,保证灰斗不存积灰。
6.锅炉点火时A、D层燃烧器应使用长焰煤,并加强入炉煤质的化验与监督,入炉煤挥发份应在30%以上,煤粉细度不高于R90=12%,煤粉细度、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应及时化验,以便于运行调整。
7.锅炉点火初期热一次风温达150℃时才允许投粉,随着热负荷的增加在确定燃烧稳定后才允许逐步退油枪。
8.锅炉点火或低负荷运行时,锅炉总风量必须大于35%MCR风量。
9.油枪投运后应注意检查油枪着火及雾化情况,调整好油配风,若雾化不好或冒黑烟应及时停运。
10.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监视道各处烟温、负压及空预器出口热风温度变化,发现烟温或热风温度不正常升高、烟道负压变化大时应及时投入空预器及脱硝吹灰。
11.油枪投运期间空预器及脱硝应投连续吹灰,锅炉低负荷时应加强吹灰,高负荷时至少每8小时吹灰一次。
12.锅炉熄火后炉膛应通风10分钟,并且风量不低于35%MCR风量。
13.锅炉停运后应密闭炉膛及烟道,就地检查炉底挤压头、各层二次风总门、脱硝入口挡板、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挡板、烟气调温挡板是否关到位,否则应联系相关人员手动关到位。
14.炉膛密闭期间禁止打开各人孔及检查孔,电除尘、炉膛烟风道若有检修工作应在空预器入口烟温降至80℃以下,且办理工作票并做好预防措施后才可进行。
15.停炉后空预器扇形板应提至最高位,并加强空预器、脱硝的就地检查及盘前监视工作,盘前应加强监视空预器电流及各烟风参数的变化,就地应加强检查空预器及脱硝外壳温度变化,发现空预器电流摆动、就地有异音或烟风参数不正常应立即投入空预器吹灰,检查炉膛、尾部烟道、电除尘等各处风门挡板位置,并准备好消防水。
超临界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李雪峰【摘要】针对某超临界锅炉脱硝系统改造后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的尾部再燃烧,从锅炉的结构特点、启动过程控制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脱销装置增加了烟道阻力,少油点火能量不足和烟气的涡流,致使部分未燃烧及未燃尽的煤粉在锅炉的尾部沉积,炉内燃烧状况恶化,最终导致了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发生.提出了预防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发生的措施:装有少油点火装置的锅炉要给予充足的点火能量、脱硝改造的超临界锅炉应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及燃烧调整试验,锅炉点火启动前保证炉膛及烟道的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期刊名称】《吉林电力》【年(卷),期】2017(045)002【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超临界锅炉;脱硝;尾部烟道再燃烧【作者】李雪峰【作者单位】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松原 131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3.21随着我国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环保政策的推进,对烟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各火力发电厂为实现达标排放,纷纷开展了对机组的环保改造。
脱硝系统作为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必要设备,安装在锅炉省煤器之后、空气预热器之前,该系统的加入,改变了锅炉动力场,烟气通流阻力增大,由于点火能量不足和烟气的涡流,致使部分未燃烧及未燃尽的煤粉在锅炉的尾部沉积,在条件符合时会发生再次燃烧,使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等过热变形或烧毁,对尾部烟道设备构成极大危害,因此,要求改造后锅炉的点火启动以及预防锅炉尾部再燃烧的措施须相应做出合理的调整。
某660 MW机组,其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2090/25.4-HM9型,出厂时未配备脱硝设备,由于排放的氮氧化物达不到环保要求,对该锅炉进行了脱硝系统改造,在改造后的启动过程中发生了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对设备造成了严重损坏。
本文从锅炉的结构特点和启动过程对尾部烟道再燃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尾部烟道再燃烧是指部分在炉膛内没有完全燃烧的可燃物粘附在锅炉尾部烟道及受热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在尾部烟道内重新燃烧的现象。
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尾部烟道再燃烧(RTO)事件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严重安全事故,为了预防和有效处理此类事故,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就此讨论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原因分析1、焚烧器燃烧不完全:缺氧和缺少混合气体中氢气,空气比燃烧过多或过少,可以引起燃烧区缺氧燃烧,从而形成氧化物和含氢燃烧产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会在高温下自发燃烧,形成热气燃烧区域,在此燃烧区域温度迅速攀升,从而形成一种反应性热气界面,引起尾部烟道再燃烧。
2、燃油系统中供油压力过大:燃油系统中供油压力过大,燃油射向内部烟道燃烧区域,燃油气体在吸收大量烟气热量之后,温度急剧升高,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热气界面,从而引发了尾部烟道再燃烧。
3、外部烟气再循环:暂时被称为烟罩的耦合装置,可以把烟气向内部循环,温度较低的烟气可以在高温的烟气中形成较低的湿气,这样就可以形成温度极高的热气界面,从而引发了尾部烟道再燃烧。
二、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预防措施1、规范焚烧器燃烧:要求燃烧器燃烧要均匀,保证空气比充足,氢气含量充足,不能出现缺氧和缺现象,大大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可能性。
2、控制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应保证燃油系统上供油压力处于安全区域,以减少燃油气体在内部烟道燃烧区域的温升,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可能性。
3、控制外部烟气再循环:应严格控制耦合装置,禁止发生烟罩现象,以防止烟气降温后形成低湿度,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发生的可能性。
4、安装检测系统:在锅炉烟道中安装检测系统,对温度、氧分压、火焰光度等参数实时检测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值,以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尾部烟道再燃烧的问题。
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处理措施1、紧急切断燃料:紧急切断燃油的投料和供油,减少燃料的供入,从而减轻热气界面的燃烧。
2、水冷却:采用烟道中冷却水冷却,减少烟道及焚烧器燃烧区域的温度,以稳定反应性热气界面。
3、抢救喷洒:采取有效地抢救喷洒措施,逐渐增加冷却水的送入量,以消除从锅炉出口的烟道反应性热气界面。
一、目的为确保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定义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是指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尾部烟道内的可燃物在特定条件下再次燃烧,导致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3)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发生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时,现场处置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2. 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
3. 通讯保障组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工作。
4. 现场处置组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5. 如火势无法控制,现场处置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6. 后勤保障组应确保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七、预防措施1. 加强锅炉运行管理,确保燃烧稳定,减少尾部烟道可燃物积存。
2. 定期对锅炉尾部烟道进行检查、清理,防止可燃物积存。
3.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八、总结与评估1.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 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的现象、原因和处理方法
1.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的主要现象:
(1)尾部烟温不正常地升高,一、二次风温升高,省煤器出口水温升高,过热汽温、低压再热汽温不正常地升高;
(2)炉膛负压波动过大或变正,引风机电流增大并摆动【这是因为尾部燃烧使压力降低,气体进入炉膛使炉内压力变大,同时引风机负荷变大】;
(3)尾部烟道不严密处冒烟。
2.主要原因:
(1)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的基本原因是含挥发分的煤粉或油类沉积在尾部烟道受热面上,在有氧条件下达到着火温度,挥发分首先起燃,再引燃沉积的固定碳;
(2)运行中风煤比严重失调;
(3)长时间煤油混烧,燃烧不充分;
(4)油燃烧器雾化不良【造成有油残留】;
(5)煤质变化,煤粒过细;
(6)尾部烟道吹灰器故障或吹灰不及时,可燃物未及时清理。
3.主要处理措施:
(1)发现锅炉尾部烟道温度不正常地升高时,应立即查明原因;
(2)经检查确认发生二次燃烧时,按紧急停炉处理后,还应严密关闭各风门挡板、烟道各孔门,严禁通风;
(3)投入消防蒸汽灭火;
(4)可投入旁路,保持锅炉连续少量进水,以冷却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
(5)尾部烟道各段温度正常后,方可启动风机进行通风,吹扫l0min;
(6)详细检查设备情况,确认无火、设备无损坏时,方可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