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 格式:pdf
- 大小:48.29 KB
- 文档页数:25
教师舞蹈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本工作计划为教师舞蹈兴趣小组制定,旨在提高小组成员的舞蹈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1. 定期举行舞蹈培训课程,包括基础舞蹈技巧的训练和舞蹈表演的指导。
2. 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舞蹈排练,准备校内外演出和比赛。
3. 开展舞蹈交流活动,定期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来校指导,并与其他学校的舞蹈爱好者进行交流。
4. 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学习和共同进步。
5. 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安排舞蹈训练营和外出舞蹈学习活动,开拓视野,提高舞蹈水平。
6. 加强小组成员的舞蹈健康管理意识,定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制定科学的训练和休息计划。
通过以上工作安排,将为教师舞蹈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提供更好的舞蹈学习和交流平台,激发大家对舞蹈的热爱和激情,达到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团队凝聚力的目的。
舞蹈社团教学计划(集合8篇)舞蹈社团教学计划(1)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
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
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二、任务和目标:(一)舞蹈活动课要以审美为中心。
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以形体动作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舞曲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舞蹈活动课要以文化为主线。
以往舞蹈活动的视角往往单纯的从动作到动作,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现在,因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舞蹈动作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组合来体会舞蹈与人、舞蹈与社会、舞蹈与民族、舞蹈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通过舞蹈活动来了解不同的文化。
(三)舞蹈活动课要加强实践与创造。
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舞曲的美。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四)舞蹈活动课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通过学习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形体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对象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每学期共计10次,每次活动时长为1.5小时四、活动地点学校舞蹈室五、活动内容1. 舞蹈基本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分类和特点,学习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
2. 舞蹈动作学习:教授简单的民族舞、现代舞等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基础舞蹈技能。
3. 舞蹈组合训练:通过学习舞蹈组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 舞蹈创编: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自主编排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5. 舞蹈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6. 舞蹈比赛:举办舞蹈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7. 舞蹈欣赏:组织学生观看舞蹈表演视频,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
8. 舞蹈交流:开展舞蹈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舞蹈学习和表演的经验。
9. 舞蹈总结:对每学期舞蹈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学生。
10. 舞蹈展示:举办舞蹈展示活动,展示学生舞蹈学习成果。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的要求。
2. 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培养舞蹈基本技能。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动作,提高舞蹈技能水平。
4. 创编法:学生发挥创造力,自主编排舞蹈,培养舞蹈创作能力。
5. 评价法:对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舞蹈教材,提供丰富的舞蹈学习内容。
2. 舞蹈视频:收集舞蹈表演视频,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3. 音响设备:配备音响设备,播放舞蹈音乐。
4. 舞蹈服装:提供舞蹈服装,让学生在表演时穿着整齐。
5. 舞蹈道具:准备舞蹈道具,丰富舞蹈表演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小学开展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活动名称: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活动目的:
1. 提升学生的舞蹈兴趣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台
活动时间安排:
1. 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
2. 活动时间为放学后或周末
活动内容:
1. 学习基础舞蹈动作和基本舞蹈技巧
2. 创作舞蹈作品,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组织舞蹈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励学生提升舞蹈水平
活动安排:
1. 招募一位有舞蹈经验的老师或专业人士作为指导老师
2. 成立舞蹈小组,招募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
3. 定期举行舞蹈培训课程和练习,提供学生展示舞蹈作品的机会
活动预期收获:
1. 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文艺修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这个舞蹈小组活动计划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在舞蹈领域得到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祝活动顺利!。
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舞蹈兴趣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同时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舞蹈修养。
二、教学内容。
1.基础舞蹈功底的培养。
在舞蹈兴趣班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功底培养。
包括舞蹈姿势、舞步基本动作、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打好舞蹈基础。
2.舞蹈技巧的提高。
在基础功底打好之后,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舞蹈表情的把握、舞蹈配合的默契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3.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除了技巧的提高,舞蹈兴趣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学习舞蹈编排和排练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舞台表演和比赛经历,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
老师要通过自身的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2.分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3.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老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学和提高。
四、教学环节安排。
1.热身活动。
每堂课开始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避免受伤。
2.基础功底训练。
在热身活动之后,要进行基础功底的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舞步基本动作等方面的练习。
3.舞蹈技巧提高。
在基础功底训练之后,要进行舞蹈技巧的提高训练,包括动作连贯性、表情把握、配合默契等方面的练习。
4.舞蹈作品排练。
在基础功底和舞蹈技巧训练之后,要进行舞蹈作品的排练,包括舞蹈编排和舞台表演的练习。
五、教学效果评估。
1.日常表现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进行日常表现评估。
2.定期考核评估。
定期组织考核活动,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舞蹈领域有所收获,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培养出一批舞蹈爱好者和优秀的舞蹈人才。
舞蹈兴趣班工作计划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我组特制定校园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受小学生欢迎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感情投入、语言感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
3、潜心构思、以趣引人。
教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
三、教学内容:____月份1、基本舞步训练: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碎步、舞姿碎步、双晃手、顺风旗花梆步。
2、基本舞步组合练习(合乐)。
____月份1、地面·提沉含仰训练。
2、提沉含仰组合练习(合乐)。
3、基本手位训练:提襟手位、小五花、山膀、按手位、托手位、顺风旗手位、双托手位、斜托手位。
4、基本手位组合练习(合乐)。
____月份1、软开度训练:基本关节训练、前低头、仰头、单肩、双肩、前环肩、后环肩、推指、拉肩、压肩。
2、软开度组合练习(合乐)。
3、勾绷脚训练:勾脚趾、勾脚踝、绷脚踝、绷脚趾、单勾脚、双勾脚、外环动、内环动。
4、勾绷脚组合练习(合乐)。
____月份1、髋关节训练:展胸压胯、含展胸、侧压胯、侧抬胯。
2、髋关节组合练习(合乐)。
3、腰训练:胸腰、大腰、旁腰。
4、腰训练组合练习(合乐)。
舞蹈兴趣班工作计划方案(二)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
活动面向大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计划:一、任务与目标1、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2024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指导思想:为全面____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挥,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特制定跳绳小组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通过一定的培养,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跳绳这项活动,能更好的热爱这项活动,使得跳的次数达到要求,并能增强其它活动兴趣,最后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目标。
三、活动措施1、训练要求①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和训练内容。
②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训练。
③教师应进行科学训练,及时总结并做好记录。
④训练中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2、训练时间安排每周周二、周四的下午二节课课外活动时间3、场地器材安排训练场地定在学校东面篮球场上。
器材方面:短绳尽量动员学生自备,长绳2根由学校统一准备。
2024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书(二)一、指导思想:1、____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我校计算机教育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特长,促进生动、活泼、主动和全面发展。
二、计划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第一:充分培养学生的电脑兴趣。
第二: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
三、计划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和实践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角度提出问题。
幼儿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并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和动作。
同时,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1. 基本舞蹈姿势和动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和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跃、舞步等。
2. 舞蹈节奏感培养: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节奏感训练,帮助幼儿掌握舞蹈的节奏感和节奏变化。
3. 舞蹈形体训练:通过各种形体训练,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协调能力。
4. 舞蹈技巧训练:教授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包括转身、抬腿、转圈等,让幼儿能够展现出更多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5. 舞蹈创作和表达:鼓励幼儿自由舞蹈创作,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和模仿,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舞蹈动作和姿势。
2. 游戏教学: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并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舞蹈技巧。
3. 小组合作: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表演。
4. 自由创作: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舞蹈思维。
评估方式:1. 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演情况,评估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2. 记录评估:教师记录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和表演成果,根据记录来评估幼儿的学习进步。
3. 反馈评估: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根据反馈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共计12周的教学周期。
教学资源准备:音乐播放器、音乐CD、舞蹈道具如彩色丝带、玩具音乐节奏器等。
备注: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方式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2024年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书活动目的: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舞蹈爱好者们交流、学习和表演的平台,加深舞蹈技巧,增进友谊,提升自信。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4年1月至12月活动地点:学校舞蹈室活动主题:每个月选择一个主题,例如:爵士舞、现代舞、拉丁舞、民族舞等,从不同舞蹈风格中汲取灵感,开展学习和表演活动。
活动内容:1. 舞蹈课程:每周定期组织舞蹈课程,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提高技巧和舞蹈水平。
2. 欣赏观摩:组织观看专业舞蹈演出、舞蹈电影等,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习分享:定期组织舞蹈研讨会,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4. 创作表演:组织舞蹈编排活动,鼓励成员们进行原创舞蹈创作,并在学校内外的演出中展示成果。
5. 社交交流:组织聚餐、户外拓展活动等,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友情,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安排:1月份:筹备阶段,制定活动计划,发起招募活动。
2月份:舞蹈课程开始,学习基础舞蹈技巧。
3月份:观摩专业舞蹈演出,培养审美能力。
4月份:舞蹈研讨会,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月份:原创舞蹈编排,准备夏季演出节目。
6月份:夏季演出,展示成果。
7月份:放松活动,户外拓展活动。
8月份:舞蹈课程继续,学习进阶舞蹈技巧。
9月份:观摩专业舞蹈演出,提高舞蹈鉴赏能力。
10月份:舞蹈研讨会,分享进阶心得和经验。
11月份:原创舞蹈编排,准备冬季演出节目。
12月份:冬季演出,圆满结束。
活动预算:活动经费主要用于聘请舞蹈老师的报酬、舞蹈演出门票和舞蹈室租赁费用。
根据每个月的具体安排,大致估计需要的经费为5000元。
活动宣传:活动宣传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校内广播等渠道进行,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
活动评估:每月结束后,可以对每个活动进行评估,收集成员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活动策划和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活动,参与者将学习到更多舞蹈技巧和知识,提高舞蹈水平,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自信和表演能力。
舞蹈兴趣小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舞蹈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概念:舞蹈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2. 舞蹈动作技巧:地面动作、基本舞步、舞姿等。
3. 舞蹈组合:小组舞蹈、集体舞蹈等。
4. 舞蹈表演:舞蹈编排、角色分工、舞台表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基本概念、动作技巧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表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舞蹈作品的创意、编排和表演水平。
五、教学计划1. 舞蹈基本概念讲解:2课时2. 舞蹈动作技巧学习:4课时3. 舞蹈组合练习:6课时4. 舞蹈表演实践:2课时5. 总结与展示:1课时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学视频:用于示范和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 舞蹈音乐:为舞蹈练习和表演提供背景音乐。
3. 舞蹈服装和道具:用于舞蹈表演,增强舞台效果。
4. 舞蹈教材:提供舞蹈动作的详细讲解和练习指导。
5. 舞蹈教室:提供宽敞的练习空间和镜子,便于学生观察和调整动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舞蹈动作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3. 培养学生的乐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情感。
5.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八、舞蹈教学视频推荐1. 《基础舞蹈教程》:适用于初学者,从基本动作讲起,逐步深入。
2. 《舞蹈动作分解教学》:针对不同舞种,详细讲解动作要领。
3. 《集体舞蹈表演示范》:观看专业团队的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
4. 《舞蹈比赛实况》:了解舞蹈比赛的形式和要求,为学生参加比赛做准备。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目标本学期,小学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健康水平。
2.教学内容本学期,小学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内容涵盖如下方面:1.舞蹈基本功训练:坐姿、站姿、步伐、节拍、节奏等。
2.舞蹈熟练度提高:提高舞步熟练程度和舞蹈协调性。
3.舞蹈表演训练:表演规范、舞姿挥手、肢体语言、表情等。
4.舞蹈创作交流:学生有机会自由创作展现自我风采,同时也尝试与同龄人进行交流。
3.教学方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本学期小学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教练示范+学生跟随2.学生自身表演+教练根据学生表演及时进行指正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舞蹈表演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到校内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从专业角度细致体会舞蹈表演技巧。
4.教学计划1.第一周:引导学生认识基本舞蹈动作,包括站姿、伸展、体式、揽联等。
教学目标为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基础动作。
2.第二周:练习跳舞小品,强化学生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流畅地跳起小品舞蹈。
3.第三周:学习华尔兹舞步和手势,教学目标为学生熟悉华尔兹舞步和手势,并了解华尔兹的舞蹈风格。
4.第四周:练习太阳花舞,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自信地上台表演太阳花舞。
5.第五周:练习爵士舞,培养学生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够生动表演爵士舞。
6.第六周:创作舞蹈表演作品。
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意,创作出舞蹈表演作品并进行表演展示。
5.教学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本学期小学舞蹈兴趣小组将会进行以下三种考核方式:1.观看学生表演,观察学生技术、协调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滚动记录。
2.舞蹈比赛,获胜者会得到相应奖品和荣誉。
3.舞蹈素质评定,每学期结束前,我校会组织舞蹈大赛,以测评学生对舞蹈的掌握和提高情况。
2024小学开展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求知和成功的起点。
从学习兴趣出发,并坚持与素质教育接轨,即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性。
而健美操实施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教育的思想活动,因此进行兴趣小组活动。
特制定活动计划。
健美操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
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三、活动目的: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要领和基本韵律。
2、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
参加人数:____人场地:操场四、活动内容:(一)、第一阶段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健美操的基本要领。
1、基本姿态:场地的方位认识,形体操2、基本步伐:踏步、一字步、V字步、forword、上步吸腿、开合跳、小马跳、弹踢腿、后踢腿等3、基本手型:四个八拍4、素质练习:柔韧、身体各部位力量、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5、基本技术:基本步伐、手型组成的简单组合6、表现力练习:(1)、学习基本技术(2)、培养正确身体姿态(3)提高动作质量(二)、第二阶段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教师的训练下基本达到下叉,对个别感觉不错的队员可加深练习。
素质练习:柔韧、身体各部位力量、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三)、第三阶段要求学一些儿童健美操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基本技术:基本步伐、手型组成的简单组合(四)、第四阶段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
五、活动措施1、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2、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2023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使孩子们外在优雅姿态的训练,同时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传播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孩子们内涵修养,使其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良好气质和高雅风度。
二、教学目的1、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2、通过舞蹈组合培养孩子们跳、唱、说的综合能力。
3、通过舞蹈剧目的排练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去感受美、学习美、表现美。
三、教学主要内容1、基础练习2、成品舞教学四、教学时间:文体活动时间五、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舞蹈兴趣小组教案一、基础训练(教学课时:第一周~第八周)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舞蹈兴趣小组计划一、目标设定我们的舞蹈兴趣小组致力于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环境,让成员们在这里能够自由地探索舞蹈的韵律与魅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我们期望小组成员能够:掌握基础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舞蹈表达自我,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欣赏不同类型的舞蹈艺术,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
参与各类舞蹈演出和比赛,展示小组成员的才华和风采。
二、成员招募我们将通过校园海报、社交媒体、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招募,吸引热爱舞蹈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团队。
招募对象不限年龄、性别和舞蹈基础,只要对舞蹈有热情,我们都欢迎他们的加入。
同时,我们也将设立一定的选拔机制,确保小组成员具备一定的舞蹈潜力和可塑性。
三、课程设置为了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和兴趣,我们将设置多样化的舞蹈课程,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
课程设置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业的舞蹈教师担任授课任务,为成员们提供高质量的指导。
四、师资安排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小组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
因此,我们将严格筛选舞蹈教师,确保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舞蹈功底。
同时,我们还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还将设立教师评价机制,让成员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反馈。
五、排练计划排练是提升舞蹈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排练计划,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够按时参加排练,并逐步掌握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定期的彩排和观摩活动,让成员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排练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成员们的人身安全。
六、演出准备为了展示小组成员的才华和风采,我们将积极参与各类舞蹈演出和比赛。
在演出准备阶段,我们将组织专门的演出策划团队,负责节目的编排、服装道具的准备以及舞台布置等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成员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确保他们在演出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
2024年舞蹈教学计划范例一、情况分析:在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期舞蹈兴趣班计划。
本计划旨在将教学重点置于成品舞蹈的训练。
鉴于学生在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以及音乐感受力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但肢体动作尚不协调,难以完全遵循教师指导进行练习。
因此,教师需设计创新且适宜的教学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提升其舞蹈学习能力。
二、总体目标:1、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挖掘其舞蹈潜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训练学生的协调性、速度、肌力、耐力、爆发力和柔韧性等基础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学习基础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节奏感。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5、培养学生通过舞蹈提升审美能力、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创作能力。
三、活动安排:____-____学年第二学期舞蹈兴趣小组课程安排第____周1、练习队形和站立姿势。
2、明确舞蹈常规要求。
3、随音乐进行点头、耸肩等协调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动作组合。
第____周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动作,并能随音乐节拍进行。
3、教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4、进行舞蹈练习。
第____周1、练习压胯动作,并根据音乐进行协调性练习。
2、进行舞蹈练习。
3、学习小碎步组合。
4、在单一舞蹈动作基础上学习队形变换,形成完整舞蹈形式。
第____周复习并排练“六一”汇报演出的舞蹈。
第____周1、复习之前学习的基本功。
2、进行舞蹈练习。
2024年舞蹈教学计划范例(二)在大班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动作协调性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我们致力于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挖掘其舞蹈潜能,并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旨在训练幼儿在协调性、速度、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及柔软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形体训练,使幼儿掌握基础的舞蹈动作,并增强其对音乐的感知力与节奏感。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活动名称: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艺术素养。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健康意识。
活动对象:中学生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持续8周活动地点:学校舞蹈室或室外场地活动流程:第一周:1.活动引导:介绍舞蹈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舞蹈基础训练:进行基础舞蹈训练,包括身体热身、舞蹈姿势、舞蹈步法等基础动作的教学和练习。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3-5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简单的舞蹈乐曲进行编排和练习。
第二周:1.舞蹈形体训练:通过形体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包括体态、形象、姿势等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2.小组合作编舞: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编舞,要求学生在编排过程中体会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通过舞蹈来表达。
3.小组表演练习:每个小组将自己编排的舞蹈进行练习和完善,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第三周:1.芭蕾舞基础训练:介绍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进行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包括步法、转体、踮脚尖等。
2.小组编舞展示:每个小组继续完善并展示自己编排的舞蹈,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3.舞蹈技巧指导: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个别舞蹈技巧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
第四至第八周:1.每周进行舞蹈基础训练和舞蹈技巧指导。
2.每周进行小组编舞展示和观摩,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3.增加难度:逐渐增加舞蹈编排的难度,要求学生在编排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4.增加挑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舞蹈风格和舞蹈形式,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和表演能力。
5.结束活动:最后一周进行舞蹈展示,让各小组的舞蹈作品得到全校学生和教师的欣赏。
活动评估:1.老师进行每次活动的观察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舞蹈技巧和舞蹈表演能力的表现等。
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舞蹈兴趣班
1. 第一课:舞蹈基础
- 介绍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学习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瑜伽基本动作
- 练习基本的舞蹈步伐和姿势
2. 第二课:爵士舞蹈
- 学习爵士舞蹈的特点和基本动作
- 练习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 学习一段简单的爵士舞蹈组合
3. 第三课:现代舞蹈
- 介绍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风格
- 学习现代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 创作一个简单的现代舞蹈小节目
4. 第四课:拉丁舞蹈
- 学习拉丁舞蹈的特点和基本动作
- 练习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 学习一段简单的拉丁舞蹈组合
5. 第五课:芭蕾舞
- 介绍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 学习芭蕾舞的舞步和技巧
- 练习优雅的身体线条和舞蹈表达能力
6. 第六课:街舞
- 学习街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 练习节奏感和身体灵活性
- 学习一段简单的街舞组合
7. 第七课:舞蹈编排
- 学习如何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
- 组织学员们创作一个小型舞蹈演出
- 准备舞台演出,包括服装和舞台道具
8. 第八课:舞蹈展示
- 学员们展示他们在课程中学到的舞蹈技巧和组合
- 进行一个小型舞蹈演出,邀请家长和朋友观看
以上是一个八周的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每周一次,每节课1小时。
通过这个计划,学员们将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舞蹈风格,并学习基本的舞蹈技巧和动作。
最后,学员们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舞蹈才华并享受舞台表演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