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实验 第二章(1)化1-2班
- 格式:ppt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81
化工基础实验报告化工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化工基础实验,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原理:1. 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操作,它通过不同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结晶、过滤等。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所需的产物。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实验安全化工实验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实验者需要掌握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首先,将所需的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例如,可以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将一定量的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计算、绘图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实验结果。
以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为例,实验结果可以是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情况、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等。
五、实验讨论在实验讨论部分,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可以探讨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等,并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化工基础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七、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化工基础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八、参考文献[1] 张三. 化工实验技术与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 李四. 化工实验操作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以上为本次化工基础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
化工基础实验(教案)第一章:化工实验基本原理与安全1.1 实验基本原理介绍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物质分离与纯化、数据分析等。
1.2 实验安全知识讲解化工实验的安全知识,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处理、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二章:实验基本操作技术2.1 实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介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与设备,如显微镜、天平、滴定管等,并讲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2.2 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讲解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溶液的配制、滴定、蒸馏、萃取等。
第三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3.1 溶液的配制介绍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准确称量、溶解、过滤等步骤。
3.2 溶液的分析讲解溶液的分析方法,包括滴定、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第四章:化工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4.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介绍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方法,包括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准确记录等。
4.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误差分析、数据拟合、图表绘制等。
第五章:典型化工实验操作5.1 实验一:酸碱滴定介绍酸碱滴定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
5.2 实验二:溶液的蒸馏与分馏介绍溶液的蒸馏与分馏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
5.3 实验三:萃取与分配系数测定介绍萃取与分配系数测定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
5.4 实验四:化学反应速率测定介绍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
5.5 实验五:物质的溶解度与平衡常数测定介绍物质的溶解度与平衡常数测定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
第六章:实验六:气体的收集与分析6.1 实验目的学习气体的收集方法,理解气体的物理性质,掌握气体的分析技巧。
6.2 实验原理介绍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排空气法等,讲解气体的分析原理,如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6.3 实验步骤与操作技巧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包括气体的制备、收集、分析等,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注意安全防护。
第2章流体的p-V-T关系
主要内容
1) 流体的压力p、摩尔体积V 和温度T是物质最基
本的性质;
2)p、V、T 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
3)pVT+c p ig能推算其它不能直接从实验测量的热力
学性质如H、S、U、G等。
1
)
c
A B
对任何气体,
根据气体的临界参数,即可求出Z
计算常数需要
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
(1)
(2) EOS
(3)
与立方型状态方程相比,多参数状态方程的优多参数方程的基础是
能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
在计算和关联烃类混合物时极有价值;计算结果明显高于立方型状态方程;
该方程的数学规律性较弱,给方程的求解。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编著(第三版)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掌握:1. 化工基础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三传一反)。
可以为一个空或四个空。
2. 化工生产过程可认为是由(化学反应过程)和(单元操作)所组成。
第7页。
3. 化工数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所有物理量都可以由(7)个基本单位导出。
会简单的换算。
了解:1. 化学与化工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化工以化学学科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化学通过化工来实现其研究价值。
区别:规模:“三传”(传动、传热、传质)对反应的影响;实现原料预处理和产物的后处理涉及了“单元操作”;经济性;安全性;环保;等等工程问题。
2. 化工过程开发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放大法第二章 流体流动过程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 1. 流体是什么?流体是气体与液体的总称。
2. 流体具有哪些性质? 具有压缩性;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知识点: 1. 概念:密度,比体积,重点是压力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习惯上称之为压力,用符号p 表示。
2. 压力中需掌握单位换算,以及绝对压力、真空度、表压、当地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atm 1(标准大气压)O mH mmHg Pa 2533.1076010013.1==⨯=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适用条件,19页2-9。
(1)适用于重力场中静止、连续的同种不可压缩性流体;4.静力学方程在U形管上的压力测量。
重点是会选取等压面,等压面选取的条件是(静止的,连通的,同一种流体的同一水平面)。
第三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体积平均流速及它们之前的关系,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公式22页的2-15,2-16。
2.定态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即为质量流量为常数。
23页的2-20。
3.背过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并理解每一项的物理意义。
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三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的重要任务,实验室安全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员和研究生有责任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条实验室主任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并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使用化学品和试剂时必须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单独操作有毒有害物质和高风险化学品,必须有实验员或研究生在场指导。
第六条实验室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性,禁止私自擅自操作设备,如有问题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七条实验室设备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管理,设备的借用必须提前填写借用申请表,并得到实验室主任的批准。
第八条实验室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禁止私自拆卸设备。
第九条实验室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实验室主任,并立即停止使用设备。
第四章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第十条实验室环境卫生是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之一,实验人员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干净。
第十一条实验室内食品和饮料严禁进入,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并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清新。
第十二条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分类储存,并按规定处理,废弃物的清理工作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
第十三条实验室发现危险品存放不当、环境污染等问题,应及时上报实验室主任进行处理。
第五章其他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实验室主任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第十五条对于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执行。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管理规章制度由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制定,经实验室负责人签字生效,实验人员应当定期学习和遵守。
第十七条本管理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所有。
化工基础实验讲义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13年11月实验部分实验一 机械能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伯努利方程仪的构造和流程。
2.观察流体在管道各截面时各种能量和压头的变化规律,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
3.在一定流量下,测定各截面内水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比值。
4.测定水从槽面流至各截面时的损失压头。
二、基本原理流体作稳定流动时,有四种能量可能发生变化,位能、动能、静压能和内能。
位能、动能和静压能又合称为机械能,而内能则是流体内部大量分子运动所具内动能和分子间内位能之和,其随流体的温度和密度改变而改变。
本实验只讨论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其转化与测点位置高低、管径粗细及流体各截面流速有关,即在不同截面上三种能量是相互转换的,但三者之和恒为一常数,据伯努利方程:22112212 Z ++Z +++=C 2g g 2g gf P P h ωωρρ=∑ (m 液柱)三、实验装置流程说明:图1为实验装置图(见下页)。
实验装置由透明管、测压管、活动测压头、水槽、循环水泵等组成。
活动测压头的小管下端封闭,管身开有小孔,小孔位置与透明管的中心线平齐,小管上部与测压管相通,转动测压头就可测量动、静压头。
阀7可用于调节流量。
四、实验步驟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泵的转动情况:先将阀③全开,开动循环水泵,若水泵不动,应立即停电检查。
(2)检查摆头⑥是否灵活。
(3)调整回流阀③使高位槽的溢流口有溢流。
将阀③全开,开动循环水泵,将阀⑦开到最大,然后逐步关闭阀③,使测管最大流量时高位槽的溢流口仍有溢流,保持溢流才能使水位稳定流动。
以后阀③固定,不必每次调节。
(4)检查零流速时,各水位计高度是否一致。
关闭阀门⑦,若水位计高度不一致,可能是水位计或活动测头内有气泡,应用吸球吸除。
(5)检查完毕,先关闭阀⑦,再关泵。
图1 实验装置图1.水箱(下);2.水泵;3.回流阀;4.供水管;5.回水管;6.摆头;7.流量调节阀;8.活动测头;9.水位计;10.标尺;11.上水管;12.上部水箱;13.水泵开关;14.放水阀;15.水位计;16.大透明测量管;17.弯管;18.小透明管;19.整块透明管组件2.实验内容(1)开动循环水泵,关闭出口阀7,观测各测压管液面高度H0,转动测压手柄,观测各液面高度,验证静力学原理,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