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7年民法继承法真题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571.63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五部分继承法习题集第二十九章继承权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甲在其儿子因病死亡后一直由其儿媳妇乙照顾,1999年甲寿终正寝,乙也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了甲的遗产,乙根据()取得了法定继承权。
A.血缘关系B.扶养关系C.拟制血缘关系D.婚姻关系2.林某生有3个儿女,林某于2000年3月逝世,其二儿子林忠在遗产处理前2个月内既没有说放弃继承遗产也没有说要继承父亲的遗产,则对林忠的行为视为()。
A.丧失继承权B.自动放弃继承C.接受继承D.继承权因除斥期间已过而消灭3.某甲与其父某乙素来关系不好,某甲经常惹某乙生气以至于某乙多次说其死后甲不能继承自己的财产,而甲亦多次对外人宣扬自己绝对不会要父亲的财产。
2001年11月,乙因车祸身亡。
则甲有无继承其父遗产的权利?()A.乙的口头表明无效,甲口头放弃其继承权的行为也无效,甲仍有继承其父遗产的权利B.因乙多次表明甲在其死后不能继承自己的财产,所以甲无权继承乙的遗产C.因甲多次对外人宣扬自已绝对不会要父亲的财产,视为他已经将其继承权抛弃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人员中,是基于扶养关系而享有继承权的是()。
A.养子女对养父母享有继承权B.继子女对生父母享有继承权C.继子女对继父母享有继承权D.生子女对生父母享有继承权5.甲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乙,甲死后乙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乙死亡,则应如何处理该古玩?()A.该古玩由甲子女继承B.该古玩由乙子女继承C.将古玩出售,由甲、乙子女共同继承价款D.如甲子女同意,可让乙子女继承二、多项选择题1.张某生前共有四个儿女甲、乙、丙、丁,在下列情况中,哪些人丧失了继承权?()A.甲过失致张某死亡B.乙为争夺遗产而杀害甲C.丙遗弃张某D.丁虐待张某但情节轻徵2.下列对继承权的放弃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继承权的放弃,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B.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也可以默示的方式作出C.继承权的放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D.继承权放弃的效力溯及自继承开始之时3.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
第六章继承权6.1 考点精讲一、继承权概述(一)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1.继承权的概念(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自然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是继承开始前继承人的法律地位,实际上是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
(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法律关系中实际享有的具体权利。
2.继承权的特征(1)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2)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
(3)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
(4)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
(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一方面,要求法律确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保护其不受非法侵害;另一方面,要求在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国家以其强制力予以法律上的救济。
因此,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的表现主要有:(1)凡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为遗产,全得由其继承人继承。
(2)继承人的继承权不得非法剥夺或者限制。
(3)继承权为绝对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2.继承权平等原则继承权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继承权男女平等(2)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继承权平等(3)养子女与亲生子女继承权平等(4)儿媳与女婿在继承上权利平等(5)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权利平等3.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养老育幼、互助互济作为继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职能所决定的,也是实现法律保护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任务的必然要求。
这一原则体现在以下方面:(1)继承人为有法定扶养义务的近亲属。
(2)遗产的分配有利于养老育幼。
(3)在遗嘱继承和遗赠中保护老、幼、残疾人的利益。
(4)遗产分割不能侵害未出生人的利益。
(5)承认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继承人的继承权受法律的平等保护;(2)法定继承人有平等的继承权;(3)继承人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民法总论﹞分类解析一自然人1.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
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
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
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三第2题,单选﹞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D.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答案及解析:D 《民法通则》第25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
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
因此本题中,丁继承的甲的财产应当返还,丁、戊从丙处继承的财产因为是丙从甲处继承的,所以返还给甲。
另外,丁从乙处代位继承取得的财产,由于代位继承实际上是继承了甲应当继承的份额,所以在甲被撤销死亡宣告后应返还给甲,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2.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
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
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2003年卷三第9题,单选﹞A.自行恢复B.不得自行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经甲同意后恢复答案及解析:B 《民通意见》37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
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故选B.二法人1.关于事业单位法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7年卷三第52题,多选﹞A.所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全部经费均来自国家财政拨款B.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从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C.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占有的动产享有所有权D.事业单位法人名誉权遭受侵害的,有权诉请精神损害赔偿答案ABCD逐项解析并非所有事业单位的经费均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经过改革,有些事业单位已不再享有财政拨款,被改制为自负盈亏。
第三十七章继承权概述3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见表37-1)★★★表37-1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考点二:我国继承制度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见表37-2)★表37-2 我国继承制度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考点三:继承权的保护(见表37-3)★★★★表37-3 继承权的保护37.2 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答:(1)继承权的概念继承权,又称财产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享有的、能够无偿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继承权具有两种含义,即继承开始前的继承权和继承开始后的继承权。
具体内容为:①继承开始前的继承权,不是一种完全的、具体的权利,而是于将来继承一经开始即可依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资格,可以解释为“为继承的权利”或“应为继承人的权利”,此时的继承权为一种期待权。
②继承开始后的继承权,是具有法律上意义的继承权,一经接受即为完全的、具体的权利,可以解释为“因继承而取得的权利”或“为继承人的权利”。
人们称此时之继承权为一种既得权。
在接受继承权之前,此种权利具形成权性质;接受继承权之后,则具支配权性质。
(2)继承权的特征①继承权以一定的身份关系为基础。
继承人是与被继承人有特定身份关系(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关系)的自然人,离开了这种关系就不会有继承权的发生。
即使承受若干遗产,也不是基于继承权而取得。
②继承权的取得以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为基础。
继承权是基于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取得,即继受取得而非原始取得。
继承权的实现,即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③继承权的实现与一定的法律事实相联系。
继承权的实现必须以被继承人死亡和留有遗产等法律事实为前提。
离开了被继承人死亡这一事实,继承权永远是一种期待性质的利益;离开了被继承人留有遗产这一事实,继承权无法形成支配性的财产权利。
2.试述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处理继承问题必须遵循的普遍适用的准则,其既是继承法立法的指导思想,也是解释、适用继承法的依据和出发点。
法学等专业民法学(2)试题一、名词解释1.提存,指债务人在债务已到履行期限时,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或者因债权人方面的客观情况无法履行,经一定程序将应给付的标的物交有关机关保存.2.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权利。
3.隐私权,公民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情事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
4.法定继承,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的先后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5.紧急避险,是为使他人和本人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免受损害,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人损害的行为。
6.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7.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义务的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形时,得中止履行自己的义务的权利.8.侵权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因其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在受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形成的赔偿权利和义务关系。
9.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
10.财产继承,是根据法律规定把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承受的法律制度。
11。
质权,是指债权人因担保其债权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财产,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以其占有的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
12。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事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
13。
遗嘱继承,是指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财产继承方式.14.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而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15.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当事人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得拒绝履行自己义务的权利.16.承诺,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历年国家司法考试《民法》真题解析:不定项及主观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2009年) (⼀) 甲有⼀块价值⼀万元的⽟⽯。
甲与⼄订⽴了买卖该⽟⽯的合同,约定价⾦11,000元。
由于⼄没有带钱,甲未将该⽟⽯交付与⼄,约定三⽇后⼄到甲的住处付钱取⽟⽯。
随后甲⼜向⼄提出,再借⽤⽟⽯把玩⼏天,⼄表⽰同意。
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甲同意并当场将⽟⽯交给丙。
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款甚急,丙⽆奈,将⽟⽯交付与丁抵偿债务。
后丁将⽟⽯丢失被戊拾得,戊将其转卖给⼰。
根据上述事实,请回答91-93题。
91.关于⼄对该⽟⽯所有权的取得和交付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的买卖合同⽣效时,⼄直接取得该⽟⽯的所有权 B.甲、⼄的借⽤约定⽣效时,⼄取得该⽟⽯的所有权 C.由于甲未将⽟⽯交付给⼄,所以⼄⼀直未取得该⽟⽯的所有权 D.甲通过占有改定的⽅式将⽟⽯交付给了⼄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交付⽅式及其所有权的转移。
《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的合同,⾃成⽴时⽣效。
法律、⾏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续⽣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甲⼄之间的买卖合同⾃签订之⽇起⽣效,⽟⽯的所有权⾃交付时起转移。
在合同签订之时因⼄没有带钱,甲未将⽟⽯交付与⼄,并约定三⽇后⼄到甲的住处付钱取⽟⽯,说明起初约定的交付的时间是合同签订后的第三⽇。
所以,甲⼄之间买卖合同⽣效的时候,⽟⽯的所有权并没有直接转移给⼄。
因此,A项错误。
随后,甲向⼄提出借⽤⽟⽯把玩⼏天,⼄表⽰同意。
此说明甲⼄对⽟⽯的交付⽅式达成了新的约定,即采⽤占有改定的⽅式进⾏交付,拟制交付后出卖⼈甲仍然占有标的物,但是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
所以⾃该协议达成后⼄取得了⽟⽯的所有权,甲仍继续占有该⽟⽯。
因此,BD项正确,C项错误。
一、考点说明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遗产问题。
二、理论分析(一)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等继承(二)例外之一: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不平等1、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2、对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继承人协商同意不均分。
(三)例外之二:法定继承人以外之人分得遗产1、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2、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注意:养子女对其生父母若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依据这一规定适当分得其亲生父母的遗产。
三、例题解析[例题1]王某和李某于l975年结婚,生育有甲、乙、丙、丁四个子女,1980年,王某和李某因感情不和离婚,后来,王某娶赵某为妻,并生育一子戊,1981年,王某的父亲病故,留给王某6间房由王某继承。
后来,王某的子女均搬出另过,只有甲一个人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照顾其生活,l986年,戊病逝,王某和赵某的感情恶化而分居,分居期间,甲还经常到赵某的住处照料赵某。
1992年,王某死亡,留下房屋6间,存款2万元,。
甲处理好丧事。
通知了乙、丙、丁和赵某分割财产,乙和丙以王某生前主要由甲照料为由,主张多分给甲一点,丁明确表示放弃继承。
但是,赵某认为自己是王某的妻子,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应当继承全部财产,那么,本案应当如何处理?()A.应当由赵某一个人继承B.甲、乙、丙、丁和赵某同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当等额分割遗产。
丁明确表示放弃继承,因此,应当由甲、乙、丙和赵某等额分割遗产C.甲尽了主要的扶养义务,应当适当多分得遗产D.王某所剩下的所有的遗产都由甲、乙、丙和赵某等额继承[答案]BC[解析]本案涉及的是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问题。
在法定继承中,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1)同一继承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即在没有法律规定的特别的情况下,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按照人数平均分配遗产。
1(单选题)甲有乙、丙和丁三个女儿。
甲于2013年1月1日亲笔书写一份遗嘱,写明其全部遗产由乙继承,并签名和注明年月日。
同年3月2日,甲又请张律师代书一份遗嘱,写明其全部遗产由丙继承。
同年5月3日,甲因病被丁送至医院急救,甲又立口头遗嘱一份,内容是其全部遗产由丁继承,在场的赵医生和李护士见证。
甲病好转后出院休养,未立新遗嘱。
如甲死亡,下列哪一选项是甲遗产的继承权人?A.乙B.丙C.丁D.乙、丙、丁【答案】A【考点】遗嘱的形式、遗嘱的效力【解析】《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本题中,甲于1月1日订立的自书遗嘱,符合法定要件,该自书遗嘱成立。
《民法典》第1135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本题中,甲于3月2日订立代书遗嘱时,无见证人见证,该代书遗嘱不成立。
《民法典》第1138条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本题中,甲于5月3日订立的口头遗嘱符合法定要件,该口头遗嘱成立。
但危急情况消除后,能够但没有订立其他形式的遗嘱,甲死亡时,该口头遗嘱无效。
综上,甲死亡时,仅2013年1月1日所订立的自书遗嘱有效,甲的遗产由该自书遗嘱确定的继承人乙继承。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老夫妇王冬与张霞有一子王希、一女王楠,王希婚后育有一子王小力。
王冬和张霞曾约定,自家的门面房和住房属于王冬所有。
2012年8月9日,王冬办理了公证遗嘱,确定门面房由张霞和王希共同继承。
2013年7月10日,王冬将门面房卖给他人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2013年12月,王冬去世,不久王希也去世。
关于住房和出售门面房价款的继承,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张霞有部分继承权B.王楠有部分继承权C.王小力有部分继承权D.王小力对住房有部分继承权、对出售门面房的价款有全部继承权【答案】D【考点】遗嘱的变更和撤销、法定继承的顺序、转继承【解析】《民法典》第1142条第2款规定,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民法-继承法(总分46,考试时间90分钟)1. 甲乙为夫妻,父母双亡,膝下无子,甲有一弟。
甲乙因同坐一次飞机遇事而亡。
经查,甲乙有共同财产20万元,对该20万元:A. 全部由甲弟继承B. 全部归国家所有C. 10万元由甲弟继承D. 10万元归国家所有2. 甲乙结婚后,生有一子丙,后丙与丁结婚后,生一子戊。
一日,甲与丙在旅游途中,因飞机失事同时死亡,无法证明死亡先后时间。
甲、丙均留有遗产若干,对其遗产继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应推定甲先死亡,丙后死亡,甲的遗产由乙、丙继承,丙的遗产由乙、丁、戊继承B. 应推定丙先死亡,甲后死亡,丙的遗产由甲、乙、丁、戊继承,甲的遗产由乙、戊继承,其中,戊为代位继承C. 应推定甲、丙同时死亡,互不发生继承,甲的遗产由乙继承,丙的遗产由乙、丁、戊继承D. 应推定甲、丙同时死亡,互不发生继承,甲的遗产由乙、戊继承,其中戊为代位继承,丙的遗产由乙、丁、戊继承3. 赵凡生前租住三居室住房一套,另有存款12000元,摩托车1辆,彩电、音响各1台,股票、国库券若干。
赵凡妻早故,儿子、女儿与其分家单过。
1992年赵凡因公致残,单位发给4500元抚恤金。
1993年6月,赵凡因车祸死亡,保险公司因其在保险单中未填写受益人,将7000元保险金交给了赵凡的儿子。
依法律规定赵凡的遗产包括:A. 存款、摩托车、彩电、音响、股票、国库券、抚恤金B. 住房、存款、摩托车、彩电、音响、股票、国库券、抚恤金、保险金C. 存款、摩托车、彩电、音响、股票、国库券、保险金D. 存款、摩托车、彩电、音响、股票、国库券、抚恤金、保险金4. 公民甲娶妻乙,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丙已出嫁,儿子娶妻丁,生有一子戊,儿子于5年前不幸遇车祸死亡。
甲乙均年老,无固定生活来源,女儿出嫁后,拒不赡养老人,并曾数度虐待甲乙,甲乙主要依靠儿媳丁供养。
甲于2000年3月死亡,留下房屋4间。
按照继承法规定,下列哪些人可以参加第一顺序继承?A. 乙B. 丙C. 丁D. 戊5. 张某有四个孩子,哪些丧失了继承权?A. 张甲故意杀害张某B. 张乙因张甲杀害张某而将张甲打成重伤C. 张丙因争夺遗产而杀害张乙,但未遂D. 张丁不尽赡养义务,并经常虐待张某,曾将张某的腿打成骨折6. 甲有二子乙和丙。
1(单选题)甲与乙结婚,女儿丙三岁时,甲因医疗事故死亡,获得60万元赔款。
甲生前留有遗书,载明其死亡后的全部财产由其母丁继承。
经查,甲与乙婚后除共同购买了一套住房外,另有20万元存款。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60万元赔款属于遗产B.甲的遗嘱未保留丙的遗产份额,遗嘱全部无效C.住房和存款的各一半属于遗产D.乙有权继承甲的遗产【答案】C【考点】遗产的范围、遗嘱的效力【解析】《民法典》第1181条第1款规定,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害生命权,会给死者的近亲属造成财产损害,因此,死亡赔偿金的功能在于对死者近亲属所遭受财产损害的填补,“死亡赔偿金”、“抚恤金”不属于死者的遗产。
故A选项错误。
《民法典》第1141条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继承法意见》第37条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本题中,甲死亡时,若乙具有抚养丙(3岁)的能力,丙就具有生活来源,则甲的遗嘱完全有效。
不仅如此,即使甲死亡时,乙不具有抚养丙(3岁)的能力,丙因此属于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甲的遗嘱因此部分无效,也不是全部无效。
综上,B选项错误。
《民法典》第1153条第1款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本题中,甲与乙婚后购买的住房和20万元存款,属甲、乙共同共有财产。
故C选项正确。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题中,乙是甲的配偶,所以乙是甲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02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是【】A.小明的叔叔送给小明一辆自行车B.小陈从银行获得利息500元C.小张继承哥哥的一栋房屋D.小李通过购买取得电视机一台正确答案:B解析: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有生产、孳息、先占等方式。
本题中的利息是孳息的方式。
2.私营企业主王某办公用的一台电脑损坏,遂嘱秘书张某扔到垃圾站。
张某将电脑搬到垃圾站后想,与其扔了不如拿回家给儿子用,便将电脑搬回家,经修理后又能正常使用。
王某得知电脑能够正常使用后,要求张某返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违反委托合同,不能取得电脑的所有权B.张某基于先占取得电脑的所有权C.王某有权要回电脑,但应当给予张某补偿D.因抛弃行为尚未完成,王某可以撤回其意思表示,收回对电脑的所有权正确答案:B解析:先占是指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法律事实,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民法规定,先占的成立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先占的标的物须为无主物;(2)先占的无主物须为动产;(3)先占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是承认先占制度的(如对废弃物可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对可狩猎的动物可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等)。
本题中,该电脑因损坏而被王某抛弃,从概念上来说,此时其已成为无主物的形式之一——废弃物。
据此,该案中,张某基于先占取得电脑的所有权,王某无权要求返还。
3.甲将房屋一间作抵押向乙借款。
抵押期间,甲欲将该房屋出卖给丙,并告知丙抵押情况。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将该房屋出卖,但须事先通知抵押权人乙B.甲可以将该房屋出卖,无须事先通知抵押权人乙C.甲可以将该房屋出卖,但应征得抵押权人乙的同意D.甲无权将该房屋出卖,因为已经设置了抵押正确答案:A解析:抵押人就标的物设立抵押权后,并不丧失对抵押物的所有权。
2007-2017年司法考试民法历年主观题真题及答案2017年案情:2016年1月10日,自然人甲为创业需要,与自然人乙订立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借款当日交付。
2016年1月12日,双方就甲自有的M商品房又订立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其中约定:如甲按期偿还对乙的100万元借款,则本合同不履行;如甲到期未能偿还对乙的借款,则该借款变成购房款,甲应向乙转移该房屋所有权;合同订立后,该房屋仍由甲占有使用。
2016年1月15日,甲用该笔借款设立了S个人独资企业。
为扩大经营规模,S企业向丙借款200万元,借款期限1年,丁为此提供保证担保,未约定保证方式;戊以一辆高级轿车为质押并交付,但后经戊要求,丙让戊取回使用,戊又私自将该车以市价卖给不知情的己,并办理了过户登记。
2016年2月10日,甲因资金需求,瞒着乙将M房屋出卖给了庚,并告知庚其已与乙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一事。
2016年3月10日,庚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办理完变更登记,但因庚自3月12日出国访学,为期4个月,双方约定庚回国后交付房屋。
2016年3月15日,甲未经庚同意将M房屋出租给知悉其卖房给庚一事的辛,租期2个月,月租金5000元。
2016年5月16日,甲从辛处收回房屋的当日,因雷电引发火灾,房屋严重毁损。
根据甲卖房前与某保险公司订立的保险合同(甲为被保险人),某保险公司应支付房屋火灾保险金5万元。
2016年7月13日,庚回国,甲将房屋交付给了庚。
2017年1月16日,甲未能按期偿还对乙的100万元借款,S企业也未能按期偿还对丙的200万元借款,现乙和丙均向甲催要。
问题:1.就甲对乙的100万元借款,如乙未起诉甲履行借款合同,而是起诉甲履行买卖合同,应如何处理?请给出理由。
2.就S企业对丙的200万元借款,甲、丁、戊各应承担何种责任?为什么?3.甲、庚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庚是否已取得房屋所有权?为什么?4.谁有权收取M房屋2个月的租金?为什么?5.谁应承担M房屋火灾损失?为什么?6.谁有权享有M房屋火灾损失的保险金请求权?为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一:本案应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作出认定和处理。
1、2007年4⽉2⽇,王某与丁某约定:王某将⼀栋房屋出售给丁某,房价20万元。
丁某⽀付房屋价款后,王某交付了房屋,但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
丁某接收房屋作了装修,于2007年5⽉20⽇出租给叶某,租期为2年。
2007年5⽉29⽇,王某因病去世,全部遗产由其⼦⼩王继承。
⼩王于2007年6⽉将该房屋卖给杜某,并办理了所有权移转登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王某⽣前或王某死后其继承⼈⼩王欲出卖房屋前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王某⽆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B.王某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C.⼩王⽆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D.⼩王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2)如杜某向丁某、叶某请求返还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杜某⽆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B.杜某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C.杜某⽆权请求叶某返还房屋 D.杜某有权请求叶某返还房屋 (3)关于⼩王和杜某间的房屋买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交付标的物是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要件 B.⼩王须将所继承的房屋登记在⾃⼰的名下,才能将其所有权转移给杜某 C.房屋所有权转移⾃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时发⽣效⼒ D.该房屋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查询该房屋登记资料 答案:(1)AC 解析:在不存在⼀物多卖的情况下,原来的出卖⼈是不能以⾃⼰的所有权对抗买受⼈的请求权的,故⽽,A对;⼩王作为王某的继承⼈,王某没有的权利当然也不可能继承过来,因此,C对。
(2)BC 解析:这是⼀房⼆卖的情形,新的权利⼈可以请求⽆权占有⼈返还房屋,B对;⽽叶某是承租⼈,根据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不能⽴即请求叶某返还房屋,C对。
(3)BCD 解析:交付标的物作为有效要件的合同是实践性合同,买卖时诺成性合同,因此,A错;⼩王继承房屋⾃⼰享有所有权不需要办理登记,要处分之,必须⾸先登记在⾃⼰名下,转移不动产,以登记为标志转移所有权,利害关系⼈可以查询房屋的登记资料,因此,BCD都正确。
2、某房屋登记的所有⼈为甲,⼄认为⾃⼰是所有⼈,于是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继承法案例父母健在,儿子要分家可以吗?案例:我有两个哥哥均已成家,只有我和父母一起生活,最近哥哥突然提出要与父母分家,就要是不分,将来父母的财产就会都给了弟弟,必须先分,我父母都很气愤.请问:我的两个哥哥这样做合法吗?评析:你有两个哥哥提出分家,如果是分家析产,必须是针对家庭共有财产而言,也就是说针对你两个哥哥的和你父母共同的劳动收入以及共同购置的生活资源和其他财产。
如果是这样,就应按照各自收入的情况划分相应的财产份额。
但如果是要求分割你父母的财产,那就是违法的。
因为他们均已成家,不属于由父母供养的未成年人,你父母没有必须支付他们生活费的义务.根据《继承法》第2条的规定,继承是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现在你父母健在,继承尚未开始,他们的继承权还不能行使.因此,他们提出要求是不合法的,你父母完全有权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拒绝他们的要求。
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立的遗嘱能开始执行吗?案例:我的邻居胡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1983年6月份,胡的老伴去世。
1987年胡患病住院,胡怕自己死后儿女们为争遗产伤感情,便立下书面遗嘱,2个儿子1个女儿各执一份。
胡某出院的便住在大儿子家。
胡的二儿子怀疑父亲的8500元钱会被哥哥慢慢花掉,便提出先分割这笔钱。
胡不同意,认为自己还没死,钱不能分。
为此,胡的二儿子和女儿跑到哥哥家吵闹,提出按照胡立的遗嘱分钱。
请问:父亲还没有去世,能按遗嘱开始继承吗?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继承的开始的原因,是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且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才开始。
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也只有到继承开始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效.在上面所提问题中,胡某虽然立下遗嘱,但是还没有去世,继承尚未开始,这样立的遗嘱还不能生效。
所以,胡的子女在胡生前要求按遗嘱继承财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外祖母遗产怎样继承?案例:最近,外祖母病故,我母亲在料理丧事期间,因食物中毒抢救无效死亡。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考试答案及解析无效婚姻1.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2003年卷三4题,单选)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C.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答案】B【详解】《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八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本题中,虽然甲乙结婚时是不符合结婚的条件的,但是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无效的情形已经消失,因此不能支持婚姻无效的请求。
因此B项是正确的。
《婚姻法》第11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由此可见,可撤销婚姻只限于受胁迫的婚姻,本题不符合该情形。
2.网名“我心飞飞”的21岁女子甲与网名“我行我素”的25岁男子乙在网上聊天后产生好感,乙秘密将甲裸聊的镜头复制保存。
后乙要求与甲结婚,甲不同意。
乙威胁要公布其裸聊镜头,甲只好同意结婚并办理了登记。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卷三66题,多选)A甲可以自婚姻登记之日起1年内请求撤销该婚姻B甲可以在婚姻登记后以没有感情基础为由起诉要求离婚C甲有权主张该婚姻无效D乙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答案】BCD【考点】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详解】《婚姻法》第11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本科类(继承权)章节练习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多项选择题 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托运人甲某与郑州铁路分局于2007年8月31日签订了运输合同一份。
约定:苹果1500箱,纸箱包装,承运人运输期限6天,到达站为长沙车站,收货人为甲某本人。
甲某自行装车,货物标明“鲜活易腐”,9月1日18时,挂有该棚车的111次列车从郑州车站出发,甲某派押运人一名,9月3日20时,111次列车到达武昌车站,该车站调度令111次列车在站停留。
当时气温为摄氏37度,押运人多次请示车站挂运无效,货车停留到9月9日挂出。
9月10日到达长沙车站,卸车时发现很多苹果纸箱外表有湿迹,经开箱检查,苹果有不同程度腐烂变色。
经当地质检部门对苹果腐坏原因进行鉴定,结论为:腐坏系运输时间过长,气温较高,包装不合格,堆码紧密,影响通风所致。
甲某将尚可食用的苹果进行处理后,要求承运方赔偿损失。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某请求赔偿的赔偿金应按货物的实际损失计算,不含可得利润B.托运人甲某对损害的发生也应该承担责任,因为货物包装不合格C.承运人对损害的发生应承担赔偿责任D.对于赔偿数额,双方没有约定的,应该按当时郑州苹果的价格计算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货运合同,托运人有按规定进行包装的义务,而承运人则有安全及时运送的义务,违反义务的应该承担责任,故A、B、C三项正确。
根据《合同法》第312条的规定,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
故D项错误。
2.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个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代办托运将合同标的货物以铁路运输的方式运送到乙公司所在地。
合同履行期限到来时,甲公司与丙运输公司订立合同,由丙公司以铁路运输的方式将货物运至乙公司所在地,并约定货到以后付运费,丙公司开始运输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