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重大医疗纠纷应急预案一、总则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院重大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的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依法处置,公平公正;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医院重大医疗纠纷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投诉管理办公室、保卫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职责:全面负责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医疗专家组由各临床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组成医疗专家组。
职责:对医疗纠纷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和鉴定,为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纠纷调解组由投诉管理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组成纠纷调解组。
职责:负责与患方进行沟通、协商,解释医疗行为,听取患方诉求,开展纠纷调解工作。
安全保卫组由保卫科人员组成安全保卫组。
职责: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防止纠纷事件激化,保障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后勤保障组由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车辆等保障工作。
三、预防措施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信息,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增进医患信任。
完善投诉处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投诉管理部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建议,将医疗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应急响应报告程序当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事件时,当事科室应立即向医务科、投诉管理办公室报告,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避免事态扩大。
医务科、投诉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重大医疗纠纷应急预案一、引言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效果、费用等方面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重大医疗纠纷不仅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还可能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重大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患者死亡或严重伤残,家属对医疗过程或结果存在异议,情绪激动,可能采取过激行为;2、医疗过错导致患者严重损害,引发群体事件;3、因医疗纠纷导致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如围堵医院、冲击科室、殴打医务人员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医院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1、全面负责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工作;2、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4、协调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共同处理好医疗纠纷。
(二)医疗专家组由各科室的资深专家组成医疗专家组。
其职责是:1、对医疗纠纷涉及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估和鉴定;2、为应急处理提供专业的医疗技术支持和建议。
(三)安全保卫组由医院保卫科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1、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防止事态扩大;2、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3、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突发事件。
(四)沟通协调组由医院的医务科、医患关系办公室等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1、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其诉求;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医疗过程和相关法律法规;3、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五)后勤保障组由医院的总务科、设备科等人员组成。
负责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车辆等保障工作。
四、预防措施(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2、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和规范,确保医疗安全;3、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重大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医疗活动中发生的重大医疗纠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患者或家属对医疗过程和结果存在严重分歧,经多次沟通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2. 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引发的患者死亡或严重后果;3. 医患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4. 医患纠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组织机构1.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突发重大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信息报告:发生突发重大医疗纠纷后,相关科室或部门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并填写《突发重大医疗纠纷报告表》。
2. 现场处置:应急处置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处置,包括:- 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进行初步沟通;- 保护现场证据,协助警方调查;- 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3. 调查核实:应急处置办公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详细调查核实,包括:- 收集医疗记录、病历资料等证据;- 调查患者病情、治疗过程及医患沟通情况;- 评估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4. 沟通调解:根据调查核实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诉求,寻求解决方案;- 邀请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协助调解;- 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评估医疗行为是否合理。
5. 应急处理:根据沟通调解结果,采取以下措施:- 对存在医疗过错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对医疗行为合理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 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合集5篇)第一篇: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医院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臵预案为有效预防和处臵重大医疗纠纷,对医疗纠纷引发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建立重大医疗纠纷各部门、各科室联合处臵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臵程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各科室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二、重大医疗纠纷的定义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过程和结果在认识上产生意见、分歧及争议,由于医患双方其中一方的原因,造成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发生危害医院财产和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及严重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停尸闹丧,如在医院内外悬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放鞭炮、散发传单、张贴大字报,或聚众占据医院诊疗区域、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的。
2.故意损坏或窃取医院财产、设备和病历、档案等重要资料的。
3.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情节严重的。
4.聚众闹事5人(含)以上。
5.有其它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行为,经劝说无效的。
三、应急处臵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加强对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的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臵相关小组,负责处臵重大医疗纠纷事件。
(一)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院长组员:院领导、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院办、党办、防保科、总务科、门诊办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职责:1.及时修订并完善重大医疗纠纷处臵应急预案。
2.统一协调应急处臵相关小组工作。
3.统一指挥重大医疗纠纷现场处臵工作。
(二)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臵相关小组及职责:1.接待处理组:由分管副院长、医教科负责。
医教科做好家属方的接待、记录工作,及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
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医疗纠纷是指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错误行为或疏忽造成患者身体损害、疾病加重、健康状况下降或造成经济损失等,引发的纠纷。
在医疗纠纷突发事件中,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及制度是保证医患双方权益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将就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1.应急预案:(1)纠纷事件识别与上报:医疗机构应建立纠纷事件的及时识别与上报机制,如发现患者出现重大损害,医务人员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应程序处理。
(2)事故现场处置:在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现场处置,尽力防止进一步损害,确保患者的安全与秩序。
(3)患者救治与转院安排:针对突发事件导致的患者伤势,医疗机构应立即进行急救与救治工作。
如果需要转院治疗,医疗机构应积极与相关医疗机构沟通协调,确保患者的顺利转院。
(4)事故调查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事故调查与处理机制,及时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与责任,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5)纠纷协商与调解:医疗机构应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纠纷协商与调解工作,力图通过协商与调解解决纠纷,为医患双方提供合理化解方案,减少纠纷的发展与蔓延。
2.应急制度:(1)医疗纠纷事件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事件报告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对纠纷事件的及时报告义务,保证纠纷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与解决。
(2)医疗事故调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调查制度,明确事故调查的程序与要求,确保事故调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3)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明确纠纷处理的程序与方式,保证纠纷能够得到公正、合理、快速的处理。
(4)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权益,降低医疗纠纷带来的经济风险。
(5)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投诉处理制度,明确患者投诉的受理、调查、处理程序,积极处理患者投诉,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医患和谐关系。
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置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公安部《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的通告》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结合我院医疗纠纷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在我院就医过程中,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忠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极不满意,强烈要求追究我院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提出较大赔偿损失的医患纠纷。
二、启动预案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启动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1 .出现患方在医院内寻衅滋事。
2 .故意损坏或抢夺公私财物"每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
3 .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4 .非法占据医院办公、诊疗场所。
5 .在医院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交通。
6 .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或殡仪馆,经劝说无效的;抢夺患者或他人医疗文件及与医患纠纷相关的医疗证物(如药品、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等),经劝说无效的。
7 .纠集5人以上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医忠纠纷事件。
8 .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到其他患者(家属)人身安全。
三、处置原则(一)依法管理,以人为本。
坚持依法管理,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三)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各相关科室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
四、应急机制(一)应急机构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医务科主任为副组长、护理组、后勤保卫、院办、门诊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指挥、协调、调查和处理工作。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2.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防止事态扩大;3. 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医疗纠纷的能力;4.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发生的突发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极不满意,强烈要求追究我院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提出较大赔偿损失的医患纠纷;2. 患方在医院内寻衅滋事,故意损坏或抢夺公私财物,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非法占据医院办公、诊疗场所等;3. 在医院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交通等;4. 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或殡仪馆,经劝说无效的;抢夺患者或他人医疗文件及与医患纠纷相关的医疗证物(如药品、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等),经劝说无效的;5. 纠集5人以上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医患纠纷事件;6. 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到其他患者(家属)人身安全。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医疗纠纷的初步处理,包括安抚患者、维护现场秩序等;(2)医疗救治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媒体通报事件情况,做好舆论引导;(4)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现场物资供应,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5)调查评估组:负责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现场处置(1)接到医疗纠纷报告后,现场处置组应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安抚患者,维护现场秩序;(2)现场处置组应与医疗救治组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现场处置组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突发医疗纠纷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和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突发的医疗纠纷事件。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依法处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公正、公平、合法地处理医疗纠纷。
3、及时果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避免矛盾激化。
4、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处理好医疗纠纷。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医疗机构负责人为组长的突发医疗纠纷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医疗管理部门、护理部门、医患沟通部门、保卫部门等负责人。
主要职责:1、全面负责突发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二)医疗专家组由各临床科室的主任和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1、对医疗纠纷涉及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估和鉴定。
2、为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三)医患沟通组由医患沟通部门和相关科室的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1、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
2、了解患者的诉求和意见。
3、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四)保卫组由医疗机构的保卫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1、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
2、防止过激行为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和诊疗常规。
(二)改善医疗服务1、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态度。
2、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3、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规范病历管理1、确保病历书写的及时、准确、完整和规范。
2、加强病历的保管和存档,防止病历丢失或篡改。
(四)建立投诉处理机制1、设立专门的投诉接待部门,公布投诉电话和邮箱。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在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
2. 原则: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依法处理,及时沟通;积极应对,妥善解决。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医疗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行政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警和报告1. 预警:医务科负责对可能引发重大突发医疗纠纷的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报告:发生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应在1小时内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五、应急处置1.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3. 保卫科负责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行政科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助处理事件。
4. 医务科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过程,解答疑问,争取理解和支持。
5. 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定责任,依法依规进行赔偿。
6. 对涉及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理。
7. 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后期处置1. 医务科负责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对参与处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一、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置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患纠纷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在我院就医过程中,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极不满意,强烈要求追究我院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提出较大赔偿损失的医患纠纷。
三、启动预案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启动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1、出现患方在医院内寻衅滋事。
2、故意损坏或抢夺公私财物;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
3、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4、非法占据医院办公、诊疗场所。
5、在医院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交通。
6、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或殡仪馆,经劝说无效的;抢夺患者或他人医疗文件及与医患纠纷相关的医疗证物(如药品、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等),经劝说无效的。
7、纠集5 人以上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医患纠纷事件。
8、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到其他患者(家属)人身安全。
四、处置原则(一)依法管理,以人为本。
坚持依法管理,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三)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各相关科室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
五、应急机制
(一)应急机构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处、护理部、、保卫科、院办、党办、门诊、纠纷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指挥、协调、调查和处理工作。
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各科室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建议院领导是否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负责院领导交办的具体应急事宜。
六、应急处置预案
1、疑似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纠纷当事科室负责人须立即向医院医务处报告,并提供事件详实情况,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2、医务处根据情况建议应急领导小组是否启动预案。
3、医院院长统筹指挥重大医疗纠纷处理,分管院领导具体安排纠纷处理,协调各科室工作联动。
4、医务处、护理部负责接待患方相关人员,了解患方诉求,介绍和解释处置医疗纠纷的法定程序;对现场的病历、药品等物证进行存留;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组织医院专家委员会对医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医院在事件中是否存在过错,判断医院责任大小,为下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回报并请求帮助。
5、党办负责在隐蔽处就医患双方言行摄像取证,与新闻媒体沟通,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
6、保卫科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保安布置位置,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事态难以控制应及时联系华西警务室或拨打110,必要时请求省公安厅治安二处或三处出动防暴警力。
全力保护院领导、医护人员、其他患者及其家属和医院财产的安全。
7、其他科室工作人员应组织患方违法行为,保护其他患者不受伤害七、应急响应终止医疗纠纷处置结束,纠集的人员撤离现场,医疗、工作秩序恢复正常,由应急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