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编辑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8
《PowerPoint编辑演示文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九单元,第3课《编辑演示文稿》。
通过学两课的学习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已经掌握一些,本节课主要是讲如何修饰演示文稿以及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技巧,难度不大,学生可通过自学来掌握。
学生分析:因学生已经过两册信息技术教材的学习,又学习了word软件,PowerPoint软件在功能上又有许多与word相似,所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的。
在设计本课时把任务难度加大,若任务简单,学生认为自己全会了,不愿意做,所以提高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
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插入、删除、复制、移动幻灯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功能美化演示文稿,灵活组织演示文稿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情感目标:吸引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和敢于挑战的品,。
并通过小组协作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幻灯片背景设置,文本框的编辑,幻灯片的操作。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的运用,设计、修饰演示文稿。
三、教学授课形式及课时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形式进行授课。
课时为一节课(45分钟)四、教学策略及教法模式运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划分每4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共同来完成任务,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协作探究”教学模式,以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以一个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为目标,由学生自学探究、熟练操作、提出疑问,通过协作、讨论或教师指点等方式解决问题。
五、教学媒体设计本课教学设计的实施依赖于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来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网络教室:用于共享资源,可在方便地广播教师操作的同时又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操作情况,便于师生交流;辅助软件:运用PowerPoint制作涉及本课主要内容的课件并复制到学生机器里,易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把握难点。
电子工业版(内蒙古)信息技术六上第3课《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是电子工业版(内蒙古)信息技术六上第3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幻灯片进行修改和调整,提高学生的幻灯片制作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幻灯片的修改、幻灯片的布局调整、幻灯片元素的调整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幻灯片进行美观、合理的修改和调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新建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图片等。
但学生在幻灯片修改和调整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幻灯片修改和调整的方法不熟悉;2. 对幻灯片的美观和布局方面缺乏基本的认识;3. 运用幻灯片制作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方法,提高幻灯片制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方法。
2.难点:如何使幻灯片布局更美观,如何调整幻灯片元素使其更协调。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示范法:教师演示幻灯片修改和调整的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幻灯片的经验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制作好一份精美的幻灯片示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电脑,安装好PowerPoint软件,提前复习前面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份精美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份幻灯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方法,包括:修改幻灯片内容、调整幻灯片布局、调整幻灯片元素等。
2019-2020年五年级信息上册第3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插入自选图形。
2、掌握应用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3、学会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插入自选图形,应用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教具准备: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引入: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素材,会使幻灯片内容更加丰富多采。
展示相关幻灯片。
一、插入剪贴画。
教师:方法与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一样。
[动手做]: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师生操作:选空白版式-插入艺术字:骆驼和羊的故事—插入剪贴画—调整画的位置与大小。
二、插入文本框。
[动手做]:插入文本框。
师生操作:空白版式——竖排文本框——拖动虚框——输入汉字并做适当调整——设置文本框的背景色。
三、插入自选图形。
[动手做]:插入图片和自选图形。
学生操作: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标注……教师指导。
四、插入声音。
[动手做]:录制声音。
学生操作: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探究]:插入——影片和声音。
五、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插入自选图形、用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学生自我评价:[我的收获][课后记]: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2、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3、制作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4、编辑、修饰幻灯片。
5、设置幻灯片的效果及超链接。
课题:第 1 课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教学目标:1、了解PowerPoint和它的使用方法。
2、学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3、能够放映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PowerPoint和它的使用方法、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教具准备: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引入:用PowerPoint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合在一起制作成演示文稿。
观赏相关幻灯片。
一、启动PowerPoint.师生操作: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二、选择工作方式与幻灯片版式。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步骤:1)打开幻灯片“网络布线”,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项,在出现的级联菜单中选择“艺术字”命令字。
3)在“艺术字”库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式样,单击确定“按钮”。
4)在出现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文本。
2.改变艺术字的形状
艺术字插入到幻灯片中,单击它,在它的周围会出现8个尺寸控制点,用来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一个黄色的菱形称为“变形菱形”,用它来调整艺术字的形状。
3.艺术字色彩的填充
实例:将幻灯片中的“艺术字”颜色改为“绿色”。
步骤:1)单击选中幻灯片上的艺术字。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上“设置艺术字格式”按钮。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绿色。
二、设置幻灯片背景
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可使演示文稿更美观。
在设置背景时应注意背景色调与前景的文字、图片色彩协调。
1、改变幻灯片的模板
在幻灯片制作过程中,如果对已选择的模板不满意,只要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应用设计模板”命令项,在弹出的“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中,选择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随时更换模板。
2、自定义幻灯片的背景
要想设计出个性化的幻灯片,可以自定义的背景。
通过改变幻灯片的颜色、阴影、图案和纹理,可以改变幻灯片的背景。
此外,也可以静脉血和为幻灯片的背景。
二、插入声音
1.插入剪辑库中的声音
此操作与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类似。
2.插入来自文件的声音
任务二:在幻灯片中插入一段贝多芬的钢琴曲。
步骤: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影片与声音”命令项,在出现的级联。
姑开乡高山田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班信息技术学科教案第1 课初识PowerPoint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初识PowerPoint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至第4页。
教学目标:1、学会启动、退出PowerPoint 2003的方法。
初步认识PowerPoint 2003的窗口及主要功能;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认识PowerPoint 2003的窗口及主要功能.2.难点:初步认识PowerPoint 2003的窗口及主要功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当你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之后,是不是首先要作个自我介绍?谁愿意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指名作自我介绍)2、师:同学们作的自我介绍都不错。
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自我介绍,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师播放《个人简介》幻灯片,学生观察。
)3、谈话:看完了这位同学的简介,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简介更加有吸引力?想不想自己也来制作一份这样的简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一下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软件。
咦,怎么会又熟悉又陌生呢?其实,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软件就是Word的亲兄弟Powerpoint,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吧。
(板书:走进Powerpoint)(二)新授1、启动Powerpoint(1)幻灯片出示:回忆启动Word软件的方法,自己尝试探索一下Powerpoint软件的启动方法。
(学生尝试)(2)交流: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操作步骤或进行操作演示。
(3)观看示范,加深印象。
(师播放课件中的“启动Powerpoint”录像)2、认识Powerpoint窗口(1)谈话:都说Word软件和Powerpoint软件是一对亲兄弟,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吗?(2)幻灯片出示:回忆一下Word软件的界面,注意发现Powerpoint软件与Word 软件窗口的异同?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人打开Word,另一人打开Powerpoint,对比观察(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电子工业版(内蒙古)信息技术六上第3课《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这一课是电子工业版(内蒙古)信息技术六上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包括修改幻灯片的布局、字体、颜色、图片等。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PowerPoint软件也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幻灯片美化和调整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方法,能够自主美化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化和调整技巧,使幻灯片更具创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和教师示范法进行教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幻灯片,引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现场演示。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拓展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化和调整技巧,创作更具创意的幻灯片。
6.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幻灯片的修改和调整1.修改布局2.修改字体3.修改颜色4.插入图片5.美化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操作准确性、创新意识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作品的质量,如美观度、实用性等。
《编辑幻灯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报告》第3课《编辑幻灯片》。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三大步骤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1、《编辑幻灯片》是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小学六年级的内容,是制作多媒体报告的关键之一。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创建以及文本框的插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声音及影片等方法。
二、说学生情况本册教材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得好奇、大胆、追求自己的个性,比较喜欢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观意识比较强。
三、说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和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添加影片和声音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解决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自主性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上机实验法五、说教学过程:本课共分为三步。
话题导入、学习新知、学生练习。
这个过程我主要采用了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出示带有声音及图片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想和老师一比高下的冲动去主动学习。
从而将学生不知不觉中带入了新知识的课堂。
教学(在幻灯片中添加声音和影片)时,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去进行突破。
第一种,肯定法。
对学生在课堂第二环节的表现加以肯定,第二种,提示法,由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的声音插入以后怎么听不到呢?然后老师进行解惑,提示学生双击小喇叭之后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里已经对老师没有了概念,有的只是想学新知识的决心。
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压力,有的只是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感。
《编辑幻灯片》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年对Word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将在Word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PowerPoint中,进一步内化插入图片的相关知识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插入图片和声音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实践性强,难度也不大。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对教师的一味讲解易产生厌烦情绪。
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精心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持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动知识的建构。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建构主义”为教育理念,使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现“双主”教学思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究练习实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水平,鼓励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
同时,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持续提升学生审美观。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和声音修饰的必要性、多样性。
(2)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件、声音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作品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幻灯片插入图片和声音的操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实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自学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水平。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发现别人长处,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插入图片文件、声音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插入的图片和声音合理、图片大小、位置适中。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3课编辑幻灯片插入图片二、插入声音依次单击插入——→图片依次单击插入——→声音——→文件中的声音——→找到选择的图片——→找到选择的声音——→插入——→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