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现代发展2)
- 格式:pptx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41
从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的概念引入,到现在的整个中国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为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然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由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破坏,甚至灾难又使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面临严峻的考验。
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引发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面临资源的枯竭与发展中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沦为世界需要的工厂和环境污染之源。
为此,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在人类面临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机,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艺术门类,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应有更多的思考与举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和实践的发展方向。
通过艺术设计的导向引导社会价值的转变,充分利用和发扬先进文化,促进薪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理念与措施环境艺术设计针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可利用资源进一步耗费的问题应形成其设计理念及相应措施。
环境艺术设计在于空间功能的艺术协调,并不一定要创造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人工自然物,重要的是其设计元素即满足人们的实际功能需要,又符合人们审美的精神要求,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调节和控制,使环境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功能作用。
可持续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持续发展观在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环保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互换,也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它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转变;是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对环境合理利用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生态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平衡,合理地选择材料、结构、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不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并易于拆卸回收,也就是少量化、再利用和能源再生的三个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极具主观能动性的艺术行为,它属于现代艺术设计学科的一种。
通过这种艺术思考和加工,使户内户外的生存和生活活动空间显得适宜且美观。
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及发展做出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一日千里,而由它催发的新生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其中以环境艺术发展最为迅速。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解释首先,什么是环境?关于环境这个概念,现代与古代的思考有着相似之处。
现代指的是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及其室内环境,原始生态学认为环境即包围、被围绕的境域。
其次,什么是设计?由于词典给出的解释都不尽相同,笔者暂且做出如下归纳:设计、意境、计划、草图、素描、结构、构想、样本等。
那么,设计的作用?设计改善生存环境,可以连接起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设计之初,虽只是一种思考或者说构想,但通过实施,显现出实在的作用,服务人类,满足人类双重需求。
而这种需求的满足影响着很多方面,启发人们更好更有质量的生存和生活。
人们在不断适应和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环境,使得自然与人文相互交映,物质与精神不断融合。
古时信仰青龙游于左之流水,白虎常卧右之长道,朱雀起于前之清池,玄武之镇要重地呈于后之小溪。
例如皖南地区白墙灰瓦,外墙基本不开窗,设置天井以便采光,也有肥水不外流的好处。
由此,衍生当地人归纳的几个俗称:洒金即平日光线射进天井,堂前洒满阳光;洒银即雨水流入;四水归堂即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堂屋承载四面流水。
徽派建筑使得住宅外貌的淡雅朴实承接山水的大气闲适,巧妙融合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有很强的的社会性历史性,随着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封建社会的设计带有神化和君权色彩,中世纪的设计过分的强调君主专制和宗教神力,而近现代的设计则是为服务全人类改善生活生存环境而存在。
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一)现代环境设计未能做到和谐自然与人类社会尽管我国古人在建筑房屋时讲究天人合一的原则,对自然持有敬畏之心,但现代环境设计中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存在层出不穷的矛盾。
环境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本文以环境设计为主题,探讨了环境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首先分析了环境设计的定义和特点,然后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接着探讨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环境设计对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环境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并对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生活质量。
引言。
环境设计是指对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环境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应用领域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环境设计的视角。
一、环境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环境设计是指对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环境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建筑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次,环境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造能力。
最后,环境设计是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其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环境设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但真正成为独立学科并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环境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三、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规划方面,环境设计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和绿地,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在建筑设计方面,环境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风格,打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试论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现状作者:程军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0期程军生(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依靠物质科学技术手段的学科,它建立在现代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环境之间关系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同时也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亦不断遭到严重的掠夺与破坏,自然生态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污染日益严重。
这时人们开始觉醒并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而使环境设计发生了重大改变。
作为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员,也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发展现状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7-01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200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工业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目的,以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环境设计也发生了极大大的改变。
特别是随着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等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急剧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等负面的环境效应的快速产生,环境设计一改过去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些新趋势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等着我们努力去改变。
1 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为了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的重大改变,环境设计逐渐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1 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被动接受自然,与自然为敌→有限度地利用自然,满足活动需求→盲目地征服和侵略自然,获取经济利益→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
这种转变对环境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
这类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古老而宏伟的例子就是北京的十三陵。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No.5,2021 Sum No.5212021年第5期总第521期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高的重视。
该文将通过新政策的实施、5G的普及、环保等方面,浅谈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设计;适宜居住;发展;政策;环保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CHEN Sulu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food,clothing,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and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 ha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policies, the popularization of5G,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suitable for residence;devel-opment;polici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在当代社会中,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它隶属于艺术设计学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
环境设计发展现状篇1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加快了社会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桥梁,可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门类,遇到了自己的春天。
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太快,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破坏、甚至灾难接踵而来,更令人担忧的是面临资源的枯竭以及作为世界产品加工生产市场对环境的污染。
在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人类应该协调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设计,使得自然与人文相互交映,物质与精神不断融合,促进新的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
二、环境设计发展现状(一)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爆发、环境恶化及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现在资源紧缺的调教下,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生活环境进行设计是每个环境设计人士考虑和把控的问题。
就应该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从字面理解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性,一是发展。
为了当代和后代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展需要的自然资源。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尽量实施简化设计,避免复杂设计对资源造成的消耗和占用,增加资源的利用率。
这一发展理念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环境艺术设计趋于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将科技与人文恰当的融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
环境设计要突出体现出设计的独特性和地域性,设计规划人类与自然、文化和谐发展的优美生活环境。
人类制造了环境,一个城市的环境制造首先要考虑人类生存空间的现实问题,让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
人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要以人文本,以人的需求进行人居环境设计,对应其生理和心理,对应物质和精神需求,把“人性化”充分释放和满足,达到设计初衷。
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环境设计教研室三、活动主题:探讨现代环境设计发展趋势与创新四、活动参与者: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五、活动记录:一、活动开场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强调本次教研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活动主持人对参与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流程。
二、主题讲座1.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分享现代环境设计发展趋势。
2.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再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不断演变,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
(2)现代环境设计的主要特点:注重人性化、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强调生态、节能、环保。
(3)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
3. 参与者认真聆听,积极记录,对专家的讲解表示赞同。
三、分组讨论1. 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现代环境设计理念融入实际项目中?(2)如何提高环境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3)如何培养具备现代设计理念和环境意识的专业人才?2. 各小组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经验交流1. 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2. 毕业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1)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2)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对环境设计行业的展望。
3. 参与者认真聆听,对毕业生的分享表示敬意。
五、总结与反思1. 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成果。
2. 参与者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践机会。
(3)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
六、活动结束1. 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感谢参与者的辛勤付出。
2. 参与者相互交流,合影留念。
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挑战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环境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现代环境设计不再仅仅追求美观和功能,更要考虑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然而,在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环境设计师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实践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环保、可回收和可再生的材料。
例如,竹材、木材等天然材料因其生长周期短、可再生的特点而受到青睐;而回收的钢材、玻璃等则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新资源的开采。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其次,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关键。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装置等。
在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
再者,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也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体现。
设计师们会考虑如何创建生态平衡的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例如,通过种植本地植物,为本地的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在城市规划中,打造绿色廊道和生态公园,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和亲近自然的空间。
然而,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材料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技术不成熟或者成本过高而难以大规模推广。
例如,一些新型的节能材料和设备可能价格昂贵,使得项目预算超支。
此外,某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限制了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社会认知和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