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都澳渔业水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42.01 KB
- 文档页数:6
福建三都澳渔业水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郑钦华
【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2)003
【摘要】根据2007年5月和8月三都澳渔业水域2个航次的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澳内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并采用单因子指标对调查区水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DO、COD、pH、石油类、总汞、砷、铜、铅、镉、锌各因子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调查水域水质未受该因子污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分别有66.7%、33.3%测站的污染指数大于1.0,表明调查水域水质已受该因子污染,二者是目前澳内的主要污染物,且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存在.
【总页数】6页(P250-254,267)
【作者】郑钦华
【作者单位】宁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福建,宁德,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02
【相关文献】
1.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以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为例[J], 张强
2.关于《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的说明——2020年3月19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J], 冯桂华
3.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的
决定 [J],
4.人类活动影响下福建三都澳近百年来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彭博;于俊杰;王继龙;同萌;武彬;刘晓强;牛淑杰;林沐东;张华;李茂田
5.福建宁德三都澳“礁头-青山岛-城澳”安全畅通文明航线活动正式启动 [J], 岑晓莉;康加赐;钟剑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2020)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三都澳海域环境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三都澳海域内从事养殖、航行、勘探、开发、旅游、科学研究、船舶修造与拆解以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毗邻三都澳海域的陆域内从事影响海域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陆海统筹、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和海上联合执法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第五条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将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建立和实施海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与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实现三都澳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标准。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并指导村(居)委会配合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条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海洋生态建设、海洋污染防治等海洋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对所辖区域内三都澳海域污染和陆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统一发布生态水环境质量信息。
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渔业生产活动和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海事、港口、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林业、水利、公安、海警、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鼓励海洋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开展保护海洋环境的公益性活动。
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健康评价与分析1.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2.莆田职业技术学校;3.福建省湄洲湾环境监测站蔡爱萍1,2洪雄业3 杨玉波3[摘要] 根据《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方法”,利用2006年~2010年以来福建省环保厅的近岸海域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对福建省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60.3,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水环境、沉积物、生物残毒和栖息地环境处于健康状态,而生物处于不健康状态。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该文从法律保障、管理机制和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保持生态健康的具体策略,为推动福建近岸海域经济发展与海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福建省 近岸海域 生态 健康评价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中复杂的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组成的生命支持系统。
海洋是全球污染物的最终归宿,污染物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海洋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旦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从而产生生态安全问题[1,2]。
当人们在关注生态环境的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国家海洋局[3]将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为:“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关键生态过程稳定并持续发挥其服务功能的能力。
”1 概况福建省海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海港资源、渔业资源、海涂资源、海洋矿产及海洋能资源相当丰富,是进行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的广阔场所。
近年来,沿海各地市一系列开发海洋的重要举措,表明福建省实施海洋大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
由于近岸港湾资源的稀缺性、综合性和海洋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使得这些海湾的开发与生态保护调控越发显得艰巨而复杂,并将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出来。
目前,仍鲜有文献对福建近岸海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海渔〔2014〕94号)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沿海设区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单位:为掌握海洋放射性对我省海域产生的影响,能及时向省政府、省核应急办、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提供所需的应对决策信息,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预防灾害发生,以保护公众健康和海洋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关于转发2014年国家核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海环字[〔2014]〕1号)精神,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2014年4月9日福建省海洋放射性监测和评价工作方案一、监测目的由于海洋放射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为使省政府、省核应急办、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应对海洋放射性对我省海域的影响时,能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公众健康,保护海洋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监测内容㈠常规监测1、任务分工由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宁德和福清核电站邻近海域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送样,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负责样品的检测和评价结论的报送工作。
2、监测区域选择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附近海域开展监测。
宁德核电站附近海域共布设水质、沉积物站位各3个;生物站位3个,分别为牛郎岗、上黄岐、三沙镇;福清核电站附近海域共布设水质、沉积物站位各5个;生物站位3个,分别为江镜农场、排水口附近。
年第6期(总第期)环三都澳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环三都澳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福建省湄洲湾环境监测站谢丽云[摘要]福建省湄洲湾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8月对环三都澳近岸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监测。
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现状分析。
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状况较好,但已开始受到污染,必须对有机污染加以控制。
通过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环三都澳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环三都澳近岸海域环境现状水质评价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宁德发展机遇和优势日益凸显,发展后劲和潜力不断增强。
省委、省政府对宁德发展,特别是对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并把它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一个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明确要求该区域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布局中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为壮大闽东北一翼作出贡献。
这就为环三都澳区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当前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还存在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近岸海域污染,保护该海域环境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环三都澳区域地形复杂,原有海岸开发工程较少,因此水质资料相对缺乏。
随着海岸工程的增多,为反映该海域水质状况以确定海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水质现状监测和评价是极其必要的。
1水质监测概况1.1监测时间与站位布设本次调查于2009年8月6日、8月7日、8月27日及8月28日,进行4个航次采样监测。
共布设个6监测站位,站位编号和经纬度见表1,具体站位布设见图1。
表1监测站位经纬度站位编号站位位置东经北纬12119°49.117′26°33.933′14119°50.350′26°38.033′17119°54.050′26°41.700′18119°57.333′26°44.333′19119°50.067′26°40.183′21119°45.933′26°42.450′图1环三都澳近岸海域水质调查站位1.2监测项目和方法监测项目:水温、pH、盐度、DO、COD、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铜、铅、锌、镉、汞、砷、石油类、总氮、总磷、硅酸盐和悬浮物共20项,监测方法见表2。
渔业资源评估与监测方法渔业资源评估与监测是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渔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渔业资源评估与监测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一、渔业资源评估方法1. 作业调查法作业调查法是最常用的评估渔业资源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海洋或其他水域进行调查和观察,收集有关鱼类种群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种群数量、大小、年龄结构和生物量等。
作业调查法可以运用不同的平台,如渔船、潜水器和遥感技术等,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直观,但由于调查时空局限性和成本较高,可能无法全面覆盖整个渔业资源。
2. 生态系统模型生态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渔业资源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模拟渔业系统中的各种过程,包括生物种群的生长、捕食、迁徙和死亡等。
生态系统模型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假设,预测未来渔业资源的变化趋势。
然而,生态系统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计算,对模型构建者的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其他平台传感器获取远距离地面、海洋和大气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在渔业资源评估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海洋表面温度、叶绿素浓度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鱼类的分布范围、数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遥感技术具有高效、全面和非入侵性的优点,但也存在数据分辨率和解释的困难。
二、渔业资源监测方法1. 标记与回收法标记与回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渔业资源监测方法,它通过给捕获的鱼类进行标记,然后释放它们回到自然环境中。
之后,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捕捞,记录捕捞到的标记鱼的数量。
通过对比标记鱼和非标记鱼的比例,可以估算出鱼类的生存率和迁徙情况。
尽管标记与回收法可以提供准确的个体信息,但其操作复杂且需要长时间的跟踪。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近年来渔业资源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搭载多光谱摄像仪、红外传感器等设备,通过空中拍摄和数据采集来监测渔业资源的变化。
Evaluations on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Sanduao Bay in the East Fujian 作者: 沈德福;张光英
作者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宁德352100
出版物刊名: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三都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摘要:海西三都澳海湾是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一定范围的深水航道.文章从水体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依据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和相关文献,对三都澳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海湾的物质生产、固碳、水体净化、旅游科研、提供生境和货物运输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都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2.22亿元,目前物质生产的功能最高,其次是港口和旅游资源.依据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析结果,认为渔业生产应该提升养殖水平和控制规模,而闽东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未来开发可极大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因而对海湾的规划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三都澳海湾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三都澳海域资源利用及保护管理
雷寿平;黄梅玲
【期刊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3)004
【摘要】三都澳海湾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东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文章分析了三都澳海域的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探讨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海港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海洋渔业生产与加工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挖掘资源优势、建设重点经济区域,加强港区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协调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及合理开发、利用三都澳海域资源的措施.
【总页数】4页(P356-359)
【作者】雷寿平;黄梅玲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1;TU984.115
【相关文献】
1.环三都澳区域水资源利用 [J], 黄常斌
2.三都澳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海域营养盐、DO和COD的含量分析与评价 [J], 黄伟卿;张艺;韩坤煌
3.三都澳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海域营养盐、DO和COD的含量分析与评价 [J], 黄伟卿;张艺;韩坤煌
4.关于《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的说明——2020年3月19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J], 冯桂华
5.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福建水产养殖概况一、福建省水产资源的优势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3324公里的海岸线,居全国第二位;滩涂面积2701平方公里,海岸线漫长曲折,曲折率居全国首位;形成大小海湾125个,海洋国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国土的“半壁江山”;沿岸海域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多种,海珍品驰名中外。
福建省发展水产养殖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九五”、“十五”期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推动下,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水产总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渔民收入不断增加。
2005年水产总量达602.2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人年均水产品占有量186公斤,为全国最高。
渔业经济总产值达936亿元,渔民纯收入6456元。
全省纯渔户43.7万户,186万人。
福建省浅海滩涂辽阔,全省30 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2215. 5 万亩;潮间带滩涂300 万亩;内陆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库湖泊星罗棋布,可供养殖的海洋与水域面积超过陆地耕地面积。
地处亚热带,沿岸水质肥沃,气候温和,发展水产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2002 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559 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339 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0. 7 %。
水产养殖业创汇5 亿美元以上,占渔业创汇总额的90 %左右。
事实证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福建省渔业规模与效益获得快速增长,渔业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二、福建省的特色水产业专家们看到,福建省在水产开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初步已经形成以大黄鱼、鳗鱼以及特色品种为主体的水产业,专家们对以下几个地点的特色养殖印象深刻。
总结概括三都澳地区农业发展特点
三都澳地区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优美,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水路交通便利,距离市区近,客源市场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旅游资源等为三都澳地区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养殖垂钓型、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节庆旅游型、观赏鱼生产型为五大休闲渔业类型,生态观光型是目前功能最强、利润最高、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
一、三都澳地区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1、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有全国著名的大黄鱼繁殖区。
2、开发历史短,强度小,生态环境优美。
3、对外贸易港口和高速公路,水路交通便利。
4、客源市场好,距离宁德、福州等市区较近。
5、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旅游资源。
二、休闲渔业的类型
1、养殖垂钓型:利用池塘、湖泊等养殖基地,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休闲渔业,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分布范围广。
2、休闲垂钓型:指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娱乐,这也是休闲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休闲垂钓型渔业的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开辟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3、生态观光型:结合当地的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集观景、度假、垂钓于一体,极具发展潜力,是目前休闲渔业类型中功能最强、利润最高、范围最广的一种。
4、节庆旅游型:举办与渔业相关的节日形成特有的休闲类型,如旅游捕鱼节、文化节等,既推动了旅游,又引导了渔业的消费方向。
5、观赏鱼生产型:以金鱼等观赏鱼养殖生产、经营、引进等为主的产业,目前此类型的休闲渔业规模不大,是一种新型休闲渔业。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货运码头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合格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3.12.08•【字号】闽自然资函〔2023〕503号•【施行日期】2023.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货运码头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合格的函闽自然资函〔2023〕503号宁德市白马港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你司关于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货运码头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申请及相关材料悉。
经我厅组织验收审查,认为该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合格。
一、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码头有限公司海域使用申请的批复》(闽政文〔2007〕93号)和不动产权证书(闽(2019)海不动产权第0000092号),项目原批准填海面积15.9607公顷。
经验收核查,实际填海面积15.9624公顷,超填0.0017公顷。
项目填海位置、形状与批准填海位置、形状相符(验收后界址点坐标见附件)。
二、请你司按规定补缴超填部分的海域使用金,补缴完毕后,持本通知书、原不动产权证书、填海竣工验收材料等到所在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不动产登记手续,换发土地不动产证书。
三、该项目填海验收后,不得改变用途用于房地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
附件: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货运码头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后界址点坐标福建省自然资源厅2023年12月8日附件宁德市巨龙三都澳旅游货运码头项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后界址点坐标(CGCS2000坐标系,中央经线119°30′E)。
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一、总则三都澳海域,这片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家园,是宁德市的瑰宝。
为了保护其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内的环境保护活动。
所谓三都澳海域,包括其海洋、海岛、海岸线及相关的水域和陆域。
保护三都澳海域环境,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宁德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沿海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
二、海域污染防治(一)陆源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陆源污染物排入三都澳海域。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海域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加强对沿海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等的监管,确保其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二)船舶污染防治船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防污设备和器材,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
船舶在三都澳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不得违法排放污染物。
加强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的监管,建立健全船舶污染应急处置机制。
(三)养殖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养殖区域,科学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对养殖尾水的治理,养殖尾水应当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严禁在禁养区从事养殖活动。
(四)海洋倾废和垃圾污染防治禁止在三都澳海域倾倒废弃物。
加强对海上垃圾的清理和处置,建立健全海上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提高海上垃圾的处理能力。
三、海洋生态保护(一)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加强对三都澳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
对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严禁破坏和非法开发利用。
三都澳水产养殖区水质调查
余训凯
【期刊名称】《水产养殖》
【年(卷),期】2023(44)2
【摘要】为了解三都澳水产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2021年1—12月,对三都澳2个水产养殖点的水温、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氨氮(NH_(3)-N)和磷酸盐
(PO_(4)^(-)-P)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水温为13.4~28.0℃;水体中ρ(DO)均在5 mg/L以上,ρ(COD)年平均值为0.37 mg/L,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
准;ρ(NO_(2)^(-)-N)周年变化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夏、秋、春和冬季;ρ(NO_(3)^(-)-N)周年变化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冬、秋、春、夏季;ρ(NH_(3)-N)周年变化按从大到小排序为春、冬、秋和夏季;ρ(PO_(4)^(-)-P)周年变化按从大到小排序为秋、夏、冬和春季;水体的溶解无机氮(DIN)组成结构以NO_(3)^(-)-N为主;三都澳2个水产养殖点长期属于中度营养状态。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余训凯
【作者单位】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14
【相关文献】
1.三都澳青山岛养殖区水质现状调查及其对策
2.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水质周年变化分析
3.三都澳两个水产养殖点1至8月水质变化分析
4.三都澳水产养殖海域水质情况分析
5.三都澳两个水产养殖点1至8月水质变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