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
听说读写都是语言传播的形 式。四种能力存在着本质的必 然联系。 • 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发展的 基础,反过来读写能力的发展 又能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常用策略
• • • • • • • • • • 把文中人物的心理话说出来。 创设情境,想象人物对话。 复述故事。 概述故事。 讨论交流,对他人的言语作出回应和评价。 借鉴文中写作手法进行片段模仿写作。 续写课文故事。 听故事再叙写成文。 将讨论内容作书面叙述。


导入新课(可从背景、作者、主题等导入) 初步感知(把握课文大意) 深入探究(解读课文,学习语言运用) 总结归纳(思想内容、语言特点) 拓展延伸(向生活拓展、向其他文本拓展) 课堂小结(课堂学习活动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教学过程
教师:调查学生收获、反思教
学效果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总结学
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
确立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过程 选择教学方法 创设教学情景 设计板书、课件 组织教学评价

确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语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
元目标 教材特点 学生的现有水平和需要
选择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理念”主要 指“思想观念,也指认定和追求的某种目标、原 则、方法等”。

《语文课程标准》使用“理念”一词,意在给 语文教育实践提ຫໍສະໝຸດ Baidu一种理性规范,即我们平常所 说的总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理念实际上是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诠释。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 语文教育应达到的目标;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 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是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策略;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程—这是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保障。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
语文素养:

是指中小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 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运用语文 的能力,及其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 的学识、品性、情趣和人格修为。
1.
语文知识 即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 文学。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良好的知识素养可 转化为终身受用的能力。 “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会转化为智慧”, 所以,知识又是发展智慧的前提。
构建教学过程
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只拘泥 于课堂,还应包括课前的学生 预习、教师预习指导,课后的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和检测。
课前教学过程
教师:了解学生基础、通知学习内
容、布置预习任务、指点预习方法 、检测预习效果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掌握预习方
法、搜集学习资源、开展预习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

理想的课堂: 首先,好课应是活跃的课。 其次,好课应是保持自然的课。 再次,好课应是富有气息的课。 第四,好课应是留足空间的课。 第五,好课应是诗情画意的课。
语文教学原则
三:教学原则 • 教学原则是教学所必须遵循 的基本规则。 • 它是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目 标提出来的。
四:语文教学原则
• 文道统一的原则 • 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 • 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 原则 • 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习收获
板书、课件设计

板书具有独特作用,不是 课件所能完全取代的。
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
教 案
教案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课堂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二 年 级 下 学 期
绝句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 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 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 。
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训练指理解和运用 语言的训练;思维训练指培 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的训练。两种训练要密切配 合,互相促进。
• 台湾一位教师执教《范进中举》时,分析范进考中秀才时 胡屠户的言行: • • • • 教师:“这时候胡屠户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回答:“胡屠户并不因此而高兴。” 教师追问:“他不高兴为什么拿酒肉来?” 学生注意到,胡屠户是来贺喜的,虽为屠户,他多年来未 曾有几次拿肉来,这次拿了肉,还带了酒,足可以看出其 高兴。 • 教师继续追问:“胡屠户为什么又说将女儿嫁给范进是倒 运呢?” • 学生由此意识到,胡屠户并不满意秀才这个名分,他有些 不屑。这样,经过追问,使学生纠正了自己原有思维方式 的片面性,体会到胡屠户既有些高兴又有些不屑的复杂心 理。 •

知识中必然包含真、善、美的内容,因而, 知识又是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主要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的能力,一般指听、说、读、写、书 (写字)的能力。 具体指: 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指对语文的认同、接受程度,主要 指学生是否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 感情。 语言态度是语文素养中的灵魂。 “唯有语言可以从历史的深处延伸而 来,成为民族最后的指纹,最后的遗 产。” “民族语言或许是我们进入后现代社 会作为民族性的最后标志。” -----韩少功
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 延相等。 • 生活处处是语文。
课外语文活动
• 黑板报、手抄报、对联、校 园文学社、广播站、相声、 小品、话剧、演讲、辩论、 朗诵等
语文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 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 安排。
课程设计有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 制,即:课程计划 。 中观层次:对具体课程的编制, 即 :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 。
微观层次:教师对课程的再设计, 即 :教学设计 。


课程设计的微观层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按照一定的教 学理论,确立教学目标、安排 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过程、选 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的 活动。简言之,教学设计即对 教学活动作出预设。
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 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要指语言品格,语言品质。 健康、高雅的语言品味 内容上:诚信、关爱、团结、宽 容、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等 等。 形式上:讲求自然、平实、大度、 雅致、优美、隽永、含蓄、幽默 等等。
1. 2. 3. 4. 5. 6. 7. 8.
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 语言态度 语感能力 语言积累 语文学法 语言行为习惯 语言品味
指对语文含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的 能力,是伴随着想象和思维、对语文的 直觉能力。 语感是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是一种直 觉思维,即不经由分析、综合、推理、 判断而直接悟出语文材料的意义。 语文学习的感悟,强调先有感,后 有悟。
指词汇、诗文的积累量。
积累、沉淀下来的材料,才 能成为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些教师对于答案的预设,经常地通 过多媒体,以图画、音乐、视频等“非语 言”的材料来呈现,根本脱离了语言这个 载体。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视角 也重语言内容而不重语言形式,学生得到 的评价不是他“回答得怎么样”而是他 “说的那件事怎么样”。学生在五彩斑斓 中,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才能在语言运用 能力上取得进步。
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 反应的多元性; 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培养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广泛性; 三是: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和培 养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 重要性;
前提: 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 代教育观。 核心:“自主”,“合作”是群体的自 主,“探究”是自主的深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 神实质: 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前提,没有学 生的自主性,合作和探究就会落空。

• • • • •
• • • • •

案例:北京市特级教师武琼在徐州执教小学课文《长征》 教师:哪个字概括了长征的特点? 学生:“难”这个字。 教师: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远征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读课文,逐渐读懂了“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千里雪”等语句。在这个过程 中,体验到“远征难”。 朗读诗歌,表现出“难”。 教师:诗中哪个词看出红军对待“远征难”的态度? 学生:“不怕”这个词。 教师:哪些地方看出“不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懂了“只等闲”、“腾细浪”、 “走泥丸”、“更喜”、“尽开颜”等语句。在这个过 程中,体验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 朗读诗歌,表现出“不怕”。
自主、合作、探究 可以说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 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 但不要将其视为教学方法或学习方 法。
教无定法,但教有规律可循。

每一堂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一般都包括讲授、诵读、问 答、讨论等多种。
常用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自主探究法 表演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读写结合法 体验感悟法 游戏教学法 朗读教学法
绝句

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 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 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 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 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 。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 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3、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 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学法是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道家学派著作《老子》


常用方法: 观察、做摘抄、阅读、读书、 看报、勤用工具书,收集资料等等。


语言行为指运用语言规范,能用普通 话进行交流。 善于倾听,长于陈述,巧于应对,注 意语气自然,用于得体,语速适中,语流 通畅; 交流中文明礼貌、适应不同场合、不 同人群; 文风端正,不文过饰非、不装腔作势、 不油腔滑调、让人感到诚实可信、乐于接 受。
文道统一的原则
• 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和思 想内容的统一。 即教学过程中同时兼顾语文训 练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两者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高语文 的教学效率。

阅读课堂中的活动、讨论,必须围绕 着对文本的研读来开展,对于语言运用能 力的培养才有效。语文课随着课文内容的 变化在“亲情教育课”、“环境保护课”、 “历史故事课”等等综合性质的生活化大 课堂中游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失去了 立足之地。实际上,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不 是达到“感受某个形象、理解某种感情,” 这个结果,而是“通过语言来感受、理解” 这个过程。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 文本本身的研读。
绝句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 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 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课件出示生字“鹭”“柳 ”“窗”“鸣”) 四、再读古诗 1、 指名读 2、 齐读 3、 老师读 4、 齐读
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你好象看 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 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 2、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 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 光啊!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 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 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