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
- 格式:ppt
- 大小:451.50 KB
- 文档页数:50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知识的介绍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食品添加剂成为了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甜味剂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们可以给食品带来甜味,增加消费者的食欲和口感体验。
根据其来源和特点,甜味剂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种。
天然甜味剂是指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得到的甜味物质,如蔗糖、葡萄糖等。
这种甜味剂相对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更为安全,因为其产生的甜味物质均为天然产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而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化学合成得到的,如阿斯巴甜等,这种甜味剂可以做到甜度更高,但是由于其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甜味剂在食品生产中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饮料和糖果中,甜味剂往往用来替代蔗糖,以达到减少热量、增加甜度的效果。
而在某些健康食品中,则会采用天然甜味剂来取代人工合成甜味剂,以更好地体现健康营养的理念。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1. 天然甜味剂蔗糖、葡萄糖等天然甜味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甜味剂之一。
在食品加工中,这些甜味剂可以带来非常好的甜度和口感,尤其在制作蛋糕、糕点和果酱等食品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
由于这些甜味剂来源于天然物质,因此其安全性更为可靠,可以放心使用。
2. 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是食品工业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甜味剂之一。
这些甜味剂通常可以做到很高的甜度,而且能量值很低,可以适用于各种低热量、健康、减肥等食品的生产。
但是,这些人工合成甜味剂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量,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3. 高球糖型甜味剂麦芽糊精、异麦芽糖等高球糖型甜味剂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其甜度和天然甜味剂相当,比人工合成甜味剂更为安全。
这种甜味剂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高食品的质感和稳定性,提升食品的滋味,而且能够进一步减少糖的使用量,符合健康营养的理念。
甜味剂的特点和应用1. 天然甜味剂的特点和应用天然甜味剂是指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得到的甜味物质,如蔗糖、葡萄糖等。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概述•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安全性评价•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使用和监管•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目录甜味剂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甜味剂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大类。
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天然甜味剂则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等。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糖醇类、非糖类甜味剂等。
甜味剂的用途和作用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蜜饯等各类食品的制造过程。
除了增加食品的甜度,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外,甜味剂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改善食品的结构和质地,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一些甜味剂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还具有抗龋齿、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糖、低糖食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甜味剂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甜味剂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天然化和功能性: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低热量、抗龋齿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甜味剂将更受欢迎。
2. 定制化: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兴起,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的定制化甜味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联合使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多种甜味剂的联合使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甜味剂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糖精阿斯巴甜化学名甜度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特点应用低热量、高甜度,无毒无害饮料、口香糖、糕点等食品加工安赛蜜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纽甜化学名N-[N-(3,3-Dimethylbutyl)-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甜度约7000倍于蔗糖特点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害应用饮料、口香糖等食品加工安全性评价原则毒理学评价内容甜味剂的毒理学评价安全限量标准标准制定流程甜味剂的安全限量及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对甜味剂的生产、使用、监管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甜味剂(Sweeteners)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来分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若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又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等。
糖类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在我国通常称为糖,并视为食品,仅糖醇类和非糖甜味剂才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
新近人们研究开发出一类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等,它们除具有一定甜度外,还具有一定生理活性,但尚未作食品添加剂管理。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或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
非糖类甜味剂的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亦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理想的甜味剂应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安全性高;②味觉良好;③稳定性高;④水溶性好;⑤价格低廉。
不同的甜味剂各有其特点,但尚不十分理想,因而各国对新甜味剂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相信将来还当有新的甜味剂得到应用。
(一)糖精钠Sodium Saccharin (Soluble Saccharin)别名水溶性糖精分子式C7H4O3NSNa•2H2O性状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稍有香气,味浓甜带苦,在空气中缓慢风化,失去约一半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粉末。
甜度为蔗糖的200~500倍,一般为300倍,甜味阈值约为0.00048%。
易溶于水,其溶解度为:99.8%(20℃)、186.8%(50℃)、253.5%(75℃)、328.3%(95℃)。
;略溶于乙醇,在25℃、92.5%乙醇中的溶解度为2.6%。
水溶液呈微碱性。
其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优于糖精,于100℃加热2h无变化。
将水溶液长时间放置,甜味慢慢降低。
用途甜味剂使用方法1. 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2. FEMA规定:最高参考用量(软饮料,72mg/kg;冷饮,150mg/kg;糖果,2100~2600mg/kg;焙烤食品,12mg/kg)。
食品中的常见添加剂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加工食品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各种糖果、零食、饼干、饮料、即食面等等,几乎都加入了不同种类的添加剂。
这些食品添加剂在制作食品时起着很好的作用,可以提高食物品质、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口感,保障食品的安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等。
但是,一些添加剂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主要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甜味剂甜味剂是大多数食品中添加的最常见的化学品。
它们被用于替代饱和脂肪和糖来制作低热量食品。
甜味剂的种类很多,包括阿斯巴甜、蔗糖醇、草果甜、糖精、安赛蜜等等。
它们的甜味强度通常比蔗糖高得多,但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各种甜味剂的耐受性因人而异。
虽然甜味剂有助于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但是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身体潜在的健康风险。
例如,阿斯巴甜可能会对心血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糖精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问题。
二、防腐剂防腐剂可以保护食品不被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限。
常用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钠、山梨酸和硫酸铵。
这些防腐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加工食品中添加,如饼干、肉类、奶酪、汉堡包和蛋糕等制品。
虽然防腐剂对于保持食品新鲜很有用,但高浓度的防腐剂使用可能会在某些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皮炎等。
苯甲酸钠还可导致肿瘤和氨糖酰转移酶的活化,而这会导致细胞DNA的损害。
三、色素色素是食物中的另一类常见的添加剂。
它们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在许多干货、果汁、饮料和饼干等制品中常添加一种或多种色素。
在某些情况下,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染料在食管癌患者体内的含量比普通人高。
此外,食品中添加的人工色素可能会引起许多过敏症状,包括头痛、精神刺激和皮肤刺激等。
四、调味剂调味剂可以给食品增添风味和口感。
其中包括味精、氨基酸、核苷酸等。
味精是一种人造的谷氨酸钠,被认为可增强食品的鲜味。
但是过多的味精摄入可能会导致代谢问题,例如口渴、头痛和心悸等。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加工、制作、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各种物质。
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基本知识对于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有帮助。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1. 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和腐败,如山梨酸、山梨醇酯等。
2. 色素:改变食品的颜色和色泽,如红曲色素、胭脂红等。
3. 甜味剂:增加食品的甜度,如蔗糖、蜂蜜等。
4. 酸味剂:增加食品的酸味,如柠檬酸、乳酸等。
5. 发酵剂: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面粉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
1. 添加剂是不能替代食品原料的,只能作为辅助。
2. 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注册和准入规定。
4.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根据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明细,进行选择。
以上是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规范,选择健康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
1.苯甲酸:也叫做食品乙酸钠,可以抑制微生物和酵母菌的生长,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糖果、蛋糕和罐头等各类食品中。
2.山梨酸:是一种天然产物,也常用于食品防腐中,特别是在面包、奶酪、沙拉酱、调味料和肉类加工品等食品中。
3.丙二酸二钠:简称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它主要用于肉类、奶制品、糖果、罐头和饮料等食品生产中,作为一种pH调节剂和防腐剂。
4.溴酸钾:常用于处理海产品,如龙虾、蟹类、虾和鱼等,也适用于水果和蔬菜。
5.亚硝酸盐: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鱼类加工品和罐头等食品中。
二、抗氧化剂:可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1.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作用,在果汁、蔬菜制品、饼干等食品中广泛使用。
2. 维生素E:也称为生育酚,就像维生素C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在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中经常使用,如坚果、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等。
3. 茶多酚:属于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茶叶和一些水果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4. 硫代双胍:是一种对空气中的氧气有极强的还原作用,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在麦片、罐头、饼干、肉制品等食品中应用广泛。
5. 花青素:也称为花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料,在葡萄酒、蔬菜、水果和豆腐等食品中广泛存在,并以其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著名。
三、酸味剂:可使食品呈现酸性。
1. 柠檬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柠檬、石榴、草莓和柑橘等水果中的有机酸,常用于饮料、果酱、罐头、沙拉酱、糖果和蛋糕等食品的调味中。
2. 苹果酸:也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苹果、圆桌等水果中的有机酸。
它通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水果汁等。
3. 葡萄糖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很强的酸味和抗菌作用,广泛用于罐头、饮料、果冻、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制造中。
4. 醋酸: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有机酸,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酱汁等食品。
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有哪些糖类甜味剂主要包括蔗糖、果糖、淀粉糖、糖醇以及寡果糖、异麦芽酮糖等.蔗糖、果糖和淀粉糖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糖醇类的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一般被列为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01蔗糖。
蔗糖是如常生活中做常见的、使用最多的天然甜味剂。
是糖类营养素中甜度最高的双糖,有多种性状,如冰糖、砂糖、红糖、白绵糖等。
对人无毒无害,一般使用不限剂量。
但从营养与健康方面考虑,不宜过多摄入蔗糖。
02糖精是世界上各国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它的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甲酰亚胺”。
但由于糖精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所以用其钠盐提高其溶解度。
我们在食品中使用的糖精实际上应该叫“糖精钠”。
03糖精的特点是甜度高,是蔗糖甜度的500-700倍。
如果使用的浓度过高,不但甜味感下降,反而有些苦味。
另外糖精无营养价值,在人体内不能被人体利用,基本以原型随尿排出体外。
糖精的毒副作用,科学家认识不宜,多数人认为糖精无毒无害,但也有一些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糖精摄入过多,有可能诱发膀胱ai。
但这种慢xing中毒的剂量是人们在正常饮食中不可能达到的。
尽管如此,世界各国对糖精在食品中的使用剂量都有一定限制。
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2钠、甘草酸3钠(钾)、竹芋甜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或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3氯蔗糖等。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特征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一、色素类食品添加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变食品的色彩,使其具有诱人的外观。
常见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种。
合成色素包括染料类和涂料类,如柠檬黄、苏丹红等。
天然色素主要来自于动植物,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二、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硫酸一钠、山梨酸钾等。
三、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提高口感和食欲。
常见的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有蔗糖、果糖、安赛蜜等。
四、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口感,使食品更加丰满。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有明胶、果胶等。
五、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使食品更加可口。
常见的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有发酵粉、泡打粉等。
六、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减少食品的粘性。
常见的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甘油、淀粉等。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其他功能的添加剂,如增酸剂、发酵剂、乳化剂等,它们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过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选择食品时,要尽量选择不添加或添加量较少的食品添加剂,并注意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注的添加剂成分及其用量,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
我国允许添加的甜味剂汇总我国允许添加的甜味剂汇总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药品等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二十多种。
甜味剂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录入所有甜味剂,尽管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但编排比较零散,并没有专门区分甜味剂,因此查找比较困难。
对食品标准收录的所有甜味剂甜度与蔗糖对比如下表:编号名称甜度(对比蔗糖倍数)1 葡萄糖0.72 果糖 1.173 果葡糖浆0.94 蔗糖/5 麦芽糖0.36 乳糖0.257 异麦芽酮糖0.428 甜菊糖苷150-4509 罗汉果甜30010 甜茶苷30011 甘草甜素50-30012 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耳酮1500-180013 索马甜1600-300014 赤藓糖醇0.6515 木糖醇 1.216 麦芽糖醇0.85-0.9517 乳糖醇0.418 山梨糖醇0.519 甘露糖醇0.57-0.7220 三氯蔗糖60021 糖精钠300-50022 甜蜜素30-4023 阿斯巴甜100-20024 安赛蜜13025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34026 纽甜7000-1300027 阿力甜2000以上28 爱德万甜20000各种甜味剂的详细介绍如下:一、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提取或经适当修饰得到的一类具有甜味的化学成分,多数为植物或者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一)糖类1、葡萄糖:又名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
甜度为蔗糖的0.7倍。
食品中无最大使用量,仅适量添加。
2、果糖: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
甜度为蔗糖的1.17倍。
食品中无最大使用量,仅适量添加。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加强保存功能、提高食品外观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一类物质。
甜味剂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调味和增加食品的甜度。
本文将从甜味剂的种类、应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对甜味剂进行分析。
其次,甜味剂的应用范围很广,基本上涵盖了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
例如,甜味剂可以用于糕点制作中,为面包、饼干等糕点增加甜味;也可以用于饮料制作中,为碳酸饮料、果汁等饮品增加甜味;还可以用于糖果制作中,为巧克力、糖果等增加甜味。
此外,甜味剂还可以用于调味品、罐头食品、冷冻食品等多个食品类别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人们担心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糖精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长期摄入过多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负担,还可能引起癌症等疾病。
安赛蜜是另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过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甜味剂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确保甜味剂的安全性,各国都对甜味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例如,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经过审批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外,还需要对甜味剂的使用量进行限制,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使用量。
综上所述,甜味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之分。
甜味剂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食品的制作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和限制甜味剂的使用量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