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第3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7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演示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实验成果展示:取干种子(玉米或小麦)100克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个相同容器中。
A容器中:干种子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B容器中:干种子+水一段时间后→有发热现象。
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ATP的过程。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问题探讨1. 细胞呼吸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1)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
(2)都能产生CO2等产物,并且都能释放出能量。
2. 细胞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不能。
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细胞的基本结构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吗?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得多。
4.呼吸和细胞呼吸的区别呼吸:通过运动吸入O2,排出CO2的过程。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1)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4[H]+能量(2)丙酮酸彻底分解场所:线粒体基质。
2CH3COCOOH6CO2+20[H]+能量(3)[H]的氧化场所: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能量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有氧呼吸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能量多少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主要是葡萄糖丙酮酸、[H] 少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CO2、[H] 少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O2H2O 大量3.有氧呼吸小结(1)主要场所: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