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上学期高一竞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53.51 KB
- 文档页数:4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2021-2021 上学期竞赛试卷高二物理学科总分:100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其中1题至8题单项选择,9题至12题多项选择。
每题4分,共48分〕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假设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图,图象中的OC段与AB平行,CB段与OA平行,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甲车的初速度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2.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s 内的平均速度大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那么质点的加速度为( )A.5 m/s2B.-5 m/s2 C.0 m/s2D.-0 m/s23.如下图,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拉力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受四个力作用4.如下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固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为( ) A.32mg B.33mg C.233mg D.2mg月29日,在仁川亚运会跳高比赛中,卡塔尔选手穆·巴沙姆打破亚运32年跳高纪录,夺得金牌.假设穆·巴沙姆的重心离地面高 m,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6 m的高度.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的竖直速度大约为(取g=10m/s2)( )A.2 m/s B.4 m/s C.6 m/s D.8 m/s6.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初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且滑块最初开始1 s内的位移为 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4 s 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 m7.一条悬链长 m,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那么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A .0.4 sB . 0.3 sC .0.7 sD . s 8.“叠罗汉〞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由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如下图,假设六个人的质量均为m ,下面五人弯腰后背部呈水平状态,那么底层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34mg B .mg C.54mg D.32mg 9. (多项选择)如下图,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那么( )A .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B .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于(M +m )gD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M +m )g14圆10. (多项选择)如下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周的柱状物体A ,A 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 ,且B与地面不接触,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使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假设将A 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那么( )A .水平外力F 增大B .墙对B 的作用力减小C .地面对A 的支持力减小D .A 对B 的作用力减小11. (多项选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的时间为t ,那么对AB 过程( )A .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2t 3B .前t 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t4C .后t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t4 D .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3v12. (多项选择)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那么关于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于1∶1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x 2于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于1∶2二、填空题〔共14分,请将答案填入在答卷中,否那么不计分〕1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3)计数点5对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a=________.14.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那么〞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A.理想法B.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那么求出合力F;E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的图示;F.比拟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15.(12分)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翻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平安,伞兵落地速度为5 m/s,求:(取g=10 m/s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伞兵在空中的时间为多少?16.〔14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17.〔12分〕如下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管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高一物理竞赛答案1.C2.D3.D4.B5.B6.#7.A8.C9.BD 10.BD 11.AC12.BC13. (1) D、C、B、A. (2) 0.1 s. (3) v5=x4+x52T.(4)x4+x5+x6-x1+x2+x39T214. F’ B C E15.(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那么有v2-v20=-2ah,又v20=2g(224 m-h)联立解得h=99 m,v0=50 m/s以5 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v22g=5220m=5 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那么有v 0=gt 1,t 1=v 0g =5010 s =5 s ,t 2=v -v 0a =5-50-1s = s ,故所求时间t =t 1+t 2=(5+)s = s.16.(1)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Δt ,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 ,那么Δt =10.016-1 s =23 s ,(2分)客车速度为v =lΔt (2分)解得v =3 m/s.(2分)(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20.0 s 内客车行驶了s 1,货车行驶了s 2,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 =30×16.0 m .由运动学公式有s 1=vt (2分)s 2=12at 2(2分)由题给条件有L =s 1-s 2(2分)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 =5 m/s 2.(2分)17.(1)斜面倾角为30°时,物体恰能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0°=μmg cos 30°解得μ=33.(2)设斜面倾角为α,受力情况如图,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F cos α=mg sin α+F fF N =mg cos α+F sin αF f =μF N解得:F =mg sin α+μmg cos αcos α-μsin α当cos α-μsin α=0,即cot α=μ时,F →∞,即“不管水平恒力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θ0=α=60°.。
物理竞赛练习题姓名 学号 得分说明:共九道题,总分160分。
答题时间:180分钟一、(15分)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相距为h 。
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
物体A 在下面的轨道上以匀速率v 运动。
在轨道间的绳子与轨道成30°角的瞬间,绳子BO 段的中点处有一与绳相对静止的小水滴P 与绳子分离,设绳长BO 远大于滑轮直径,求:1、小水滴P 脱离绳子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小水滴P 离开绳子落到下面轨道所需要的时间。
二、(15分)一电流表,其内阻Rg=10.0Ω,如果将它与一阻值R 0=44990Ω的定值电阻串联,便可成为一量程U 0=50V 的电压表。
现把此电流表改装成一块双量程的电压表,两个量程分别为U 01=5V 和U 02=10V 。
当用此电压表的5V 挡去测量一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0V ;当用此电压表的10V 挡去测量该电源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80V 。
问此电源的电动势为多少?三、(15分)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矩形平面导线框abcd 。
ab 长为1l ,是水平的,bc 长为2l ,线框的质量为m ,电阻为R 。
其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下边界P P '和Q Q '均与ab 平行,两边界间的距离为H ,2l H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如图所示。
令线框的dc 边从离磁场区域上边界P P '的距离为h 处自由下落,已知在线框的dc 边进入磁场后,假设ab 边到达边界P P '之前的某一时刻线框的速度已达到这一阶段的最大值。
问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边刚刚到达磁场区域下边界Q Q '的过程中,磁场作用于线框的安培力做的总功为多少?。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6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第六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 6小题,共24分)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 5t +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2.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列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2∆x (t 1-t 2)t 1t 2(t 1+t 2) (B )∆x (t 1-t 2)t 1t 2(t 1+t 2) (C )2∆x (t 1+t 2)t 1t 2(t 1-t 2) (D )∆x (t 1+t 2)t 1t 2(t 1-t 2)4.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0s 末开始刹车,经5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21:a a 之比和位移之比21:x x 分别应是( ) A .21:a a =1:4,21:x x =1:4 B .21:a a =1:2,21:x x =1:4 C .21:a a =1:2,21:x x =2:1 D .21:a a =4:1,21:x x =2:15.如图所示,编号为1、2、3、4的四个小球从离地面不同的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继落地时间间隔相同。
则四个小球开始运动时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 )4 4 4 4 3 32 3 3 22 1 1 2 1 1(A ) (B ) (C ) (D )6.A 、B 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A 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a ,当A 开始运动时AB 间的距离为s ,要想两质点在距B 为s n /处相遇,则当A 开始运动时B 的速度应是( )A .nas n /()21-B .21nas n /()-C .21()/n as n -D .()/n as n -12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 4小题,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德惠实验中学 高一物理竞赛试卷试卷说明:①本试卷共分第Ⅰ、Ⅱ两卷,19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②所有试题答案均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在答题卡上作答的不得分。
③答题卡上写清考号、班级、姓名及座位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均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全部选出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轻弹簧下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对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 .小球所受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D .小球对弹簧和球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2.某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且在变化,致使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已知物体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为t v ,则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为( ) A .20t v v +=B .v >20t v +C .v <20tv + D .上述四式个均不正确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且合力为零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4.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匀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始终为9.8m/s 2,那么取运动的物体的一段运动时间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每1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该秒的初速度大9.8m/s B .运动中某两个时刻物体的速度可能相同C .物体运动位移一定一直增大D .物体运动路程一定一直增大5.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长方体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推木条,当木条被推出一小段(总长度的1/4)经如图示位置时,如图2,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B .3μmg /4C .μmg /4D .06.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 =kt (k 为常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面上,如下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的均匀球壳里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和水的重心将(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8.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物理高一奥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不变的。
B. 光速在真空中是最大的速度。
C.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是相同的。
D. 光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超过。
答案:A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4:9D. 1:3:6答案:B3.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A. 线速度B. 角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向心力答案:B4.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有异种电荷,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由于带电而互相排斥,如果用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C接触A后立即拿走,则A、B、C三球的带电情况是:A. 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B. A带负电,B带负电,C带正电C. A带正电,B带负电,C带正电D. A带负电,B带负电,C带负电答案:C5. 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摩擦,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物体下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C. 物体下滑过程中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 物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答案:A6. 一个物体做简谐运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B. 物体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C. 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最大D. 物体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B.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C.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做功D.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不做功答案:D8. 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摩擦,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物体下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C. 物体下滑过程中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 物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9. 一个物体做简谐运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B. 物体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C. 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最大D. 物体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答案:A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B.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C.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做功D.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始终不做功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农安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竞赛试题物 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B .甲的加速度为零,乙的加速度为5m/s 2C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距离为40mD .4s 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2.从某一高度相隔1s 先后自由释放两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任意时刻 ( ) A .两球速度之差始终保持不变 B .两球间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C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D .两球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 .m =0.5kg ,μ=0.4B .m =1.5kg ,μ=152C .m =0.5kg ,μ=0.2D .m =1kg ,μ=0.24.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 A.等于零 B .大小为mg 21,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mg 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5.如图,滑轮本身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滑轮轴O 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下面挂一重物,BO 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0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只有θ变小,弹力才变大B. 只有θ变大,弹力才变大C.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在第1s 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 1、F 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第2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恒定, 速度均匀增大B .在第5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C .在第3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 速度均匀减小D .在第6s 末,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零,速度不为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有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力F 过物体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则施加恒力F 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怎样变化8.如图所示,轻绳OA 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的水平横杆MN 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绳上一点,使物体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地上升到图中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 、环与横杆的静摩擦力f 和环对杆的压力N 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F 增大,f 不变,N 增大 B .F 增大,f 增大,N 不变 C .F 减小,f 减小,N 不变 D .F 减小,f 增大,N 减小2 13 0246810F /N t /s2 0 2468104 t /sv /m/sθ A B C M N O θ F F9.质量为m 的小球在直线MN 的左方受到F 1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MN 的右方除受F 1外还受到与F 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F 2作用,现设小球由A 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 所示,小球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MN 的左方加速度为341t t v -B .F 2的大小为131t t 2mv -C .小球在MN 的右方运动的时间为t 3—t 1D .小球在t=0到t=t 4这段时间离A 点最远距离为2t v 21 二、实验题(10题每问3分,11题4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德惠实验中学 高一物理竞赛试卷试卷说明:①本试卷共分第Ⅰ、Ⅱ两卷,19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②所有试题答案均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在答题卡上作答的不得分。
③答题卡上写清考号、班级、姓名及座位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均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全部选出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轻弹簧下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对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 .小球所受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D .小球对弹簧和球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2.某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且在变化,致使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已知物体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为t v ,则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为( ) A .20t v v +=B .v >20t v +C .v <20tv + D .上述四式个均不正确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且合力为零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4.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匀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始终为9.8m/s 2,那么取运动的物体的一段运动时间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每1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该秒的初速度大9.8m/s B .运动中某两个时刻物体的速度可能相同C .物体运动位移一定一直增大D .物体运动路程一定一直增大5.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长方体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推木条,当木条被推出一小段(总长度的1/4)经如图示位置时,如图2,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B .3μmg /4C .μmg /4D .06.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 =kt (k 为常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面上,如下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的均匀球壳里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和水的重心将(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8.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高一物理必修1竞赛题(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一物理竞赛试题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比路程小B.路程是标量,等于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2.拿一个长约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在筒内放有质量不同的一片小羽毛和一块小铜片。
先把玻璃筒内抽成真空并竖直放置,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小羽毛、小铜片同时开始从玻璃筒顶部由静止开始下落,那么A.小羽毛先到达筒底部B.小铜片先到达筒底部C.哪个先到达筒底部都有可能D.小羽毛、小铜片同时到达筒底部3.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 B. 万有引力 C. 速率 D. 路程4.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N、7N、10NB.2N、3N、5NC.4N、5N、6ND.6N、6N、6N5.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3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A.16cmB.12cmC.8cmD.4cm6.如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a、F的单位不限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单位不限C.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kg、m/s2作单位时,F必须用N作单位D.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同时选取不同的单位8.将一物体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g=10m/s2):()A.4m C.6m9. 马拉车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先加速前进,后匀速前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和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相等C.无论加速或匀速前进,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都是相等的D.减速时车拉马的力大于马拉车的力10.下列各图中,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P、Q两物体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11.上午9时30分下课铃声响过之后,小李从教室到教师办公室去取作业本,沿直线走了60m,用了1分钟的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1竞赛题+高一物理奥赛试题 +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力的处理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a + b = c 。
名词:c 为“和矢量”。
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1所示。
和矢量大小:c = α++cos ab 2b a 22 ,其中α为a 和b 的夹角。
和矢量方向:c 在a 、b 之间,和a 夹角β= arcsinα++αcos ab 2b a sin b 222、减法 表达:a = c -b 。
名词:c 为“被减数矢量”,b 为“减数矢量”,a 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
如图2所示。
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大小:a = θ-+cos bc 2c b 22 ,其中θ为c 和b 的夹角。
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41T 内和在21T 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说:如图3所示,A 到B 点对应41T 的过程,A 到C 点对应21T 的过程。
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A v 、B v 和C v 。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a = t v v 0t -得:AB a = AB A B t v v -,AC a = ACA C t v v - 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1v ∆=B v -A v ,2v ∆=C v -A v ,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2v ∆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
本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A v =B v =C v = TR 2π ,且:1v ∆ = 2A v = T R 22π ,2v ∆ = 2A v = TR 4π 所以:AB a = AB 1t v ∆ = 4T T R 22π = 2T R 28π ,AC a = AC 2t v ∆ = 2T T R4π = 2T R 8π 。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农安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竞赛试题物 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B .甲的加速度为零,乙的加速度为5m/s 2C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距离为40mD .4s 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2.从某一高度相隔1s 先后自由释放两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任意时刻 ( ) A .两球速度之差始终保持不变 B .两球间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C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D .两球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 .m =0.5kg ,μ=0.4B .m =1.5kg ,μ=152C .m =0.5kg ,μ=0.2D .m =1kg ,μ=0.24.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 A.等于零 B .大小为mg 21,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mg 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5.如图,滑轮本身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滑轮轴O 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下面挂一重物,BO 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0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只有θ变小,弹力才变大B. 只有θ变大,弹力才变大C.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在第1s 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 1、F 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第2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恒定, 速度均匀增大B .在第5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C .在第3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 速度均匀减小D .在第6s 末,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零,速度不为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有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力F 过物体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则施加恒力F 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怎样变化8.如图所示,轻绳OA 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的水平横杆MN 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绳上一点,使物体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地上升到图中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 、环与横杆的静摩擦力f 和环对杆的压力N 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F 增大,f 不变,N 增大 B .F 增大,f 增大,N 不变 C .F 减小,f 减小,N 不变 D .F 减小,f 增大,N 减小2 13 0246810F /N t /s2 0 2468104 t /sv /m/sθ A B C M N O θ F F9.质量为m 的小球在直线MN 的左方受到F 1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MN 的右方除受F 1外还受到与F 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F 2作用,现设小球由A 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 所示,小球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MN 的左方加速度为341t t v -B .F 2的大小为131t t 2mv -C .小球在MN 的右方运动的时间为t 3—t 1D .小球在t=0到t=t 4这段时间离A 点最远距离为2t v 21 二、实验题(10题每问3分,11题4分。
共计10分)10.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点迹,如下图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 1 =6.04cm ,s 2 =6.43cm , s 3 =6.81cm ,s 4=7.20cm ( 以下计算结果保留3位数字)(1)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当打第2点时重锤的速度为 v 2= ____________ m/s (2)从打第1点到第4点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 s11.以下列出了“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实验的操作步骤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进行排列,操作顺序是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_ 、______ A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附有滑轮的木板的一端,并连接好电路C .换上新纸带,重做实验D .把附有滑轮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 .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F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的振动达到稳定,释放小车,让小车开始运动G .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使细绳与木板平行,下面吊上适当的钩码三、计算题(本题共有3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得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0分)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PQ 为水平放置的光滑细长杆,质量均为m 的两小球 A 、B 穿于其上.两球用长度均为L 的轻线结于O 点,A 、B 球间杆上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被压缩的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长度也为L.,O 的下端为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2的C 球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m 的D 球相连,求弹簧的原长? 13.(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50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14. (14分)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l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
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 0 1 • 2 s 1 s 2 • 3 • 4s 3 s 4高一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选择题1、BCD2、AC3、D4、A5、D6、BD7、A8、B9、ACD 二、实验题 10、(1)v 2= _3.31___ m/s (2)0.06s11、_D__、 _A__、 __B_ 、__E_ 、__G_、__F__ 、_C__ 三、计算题 12、bkmgL L 30+=分析和解以滑轮为对象,受力如图.处于平衡状态故有: T OE =2T BC =mg以O 点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T AO =T BO ,则有33020mgT mg Cos T F AO AO ==︒=∑以A 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满足mg Sin T F F AO 63300=︒==∑ Kmg K F x 63==所以 所以弹簧原长L 0=L+x KmgL 63+=13、【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2m/s 2.1sin cos =-=mmg mg a θθμ。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 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33.8s 2.1101s a v t === m 67.412 21==a s υ<50m 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零(因mgsin θ<μmgcos θ)。
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2s 所用的时间为2t ,则202t s υ=,50m -41.67m=210t解得: s, 33.8 2=t 所以:s 66.16s 33.8s 33.8=+=总t 。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是否已经到达传送带顶端进行判断。
本题的一种错解就是: 221at L =所以:aLt 2==9.13s 该时间小于正确结果16.66s ,是因为物体加速到10m/s 时,以后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而错误结果是让物体一直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就应该短。
14、【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μl mg=ma l ①由运动学知识:v 12=2a l x 1 ②2.桌布从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开始抽动至圆盘刚离开桌布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 1, 由运动学知识:x =21at 2 ③ x 1=21a 1t 2④ 而x=21L+x 1 ⑤3.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设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 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运动x 2后便停下,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 =ma 2 ⑥由运动学知识:v 12=2a 2 x 2 ⑦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x 2≤21L —x 1 ⑧ 由以上各式解得:a ≥g 12212μμμμ+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