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763.50 KB
- 文档页数:61
国际贸易结构和重点梳理说明:1.这份复习资料是我根据张⽼师给的重点,⾃⼰整理的(张⽼师也说了,要把书从头到尾看⼀遍,他给的和没给的都可能考……)2.资料的错误和遗漏,请⼤家指出。
祝⼤家期末考试顺利~3.我⼀向话多,整理的资料也⽐较冗长,国贸系公邮有⽂档版。
第⼀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组概念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1)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个国家的进出⼝(2)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海岛,海运(3)世界贸易(World Trade):整体性2.出⼝与进⼝(1)进⼝(Import):当⼀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于国内⽣产或消费时,由此⽽产⽣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Export):⼀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3)净进⼝与净出⼝:某⼀种商品既有进⼝也有出⼝,进⼝>出⼝→净进⼝,进⼝<出⼝→净出⼝(4)出⼝部门:⽣产的产品⽤于出⼝,倾向于⾃由贸易(5)进⼝竞争部门:在开放条件下,本国产品与进⼝产品存在竞争关系的部门,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出⼝部门和进⼝竞争部门可能是同⼀种产品,根据产品的最终流向划分。
(6)进⼝替代:⽤本国⽣产的产品替代进⼝,是发展中国家必经阶段,与贸易保护政策相配套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额):⽤货币来表⽰的⼀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定时期内各国出⼝值之和。
⽤各国出⼝值总和计算,因为出⼝值代表离岸价,不包含运输费和保险费。
(2)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国际贸易值/世界出⼝价格指数。
(3)对外贸易值:⼀国出⼝值与进⼝值之和(4)对外贸易量:⼀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值之和=对外贸易值/进出⼝价格指数增长率都是按照不变价计算的出⼝值↑<出⼝量↑贸易条件恶化(⽣产率不变)进⼝值↑>进⼝量↑4.贸易差额贸易差额:⼀个国家的出⼝总值与进⼝总值之间的差额。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口值加上进口值之和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2. 国际贸易的原理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相对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存在相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1.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制度?国际贸易的制度是指国际贸易所遵循的规则和机构。
国际贸易的规则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国际贸易的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1.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2.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1.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学习效果检测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单选题1.从一个国家来看,该国与别国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称为( )A.世界贸易 B.国际贸易 C.对外贸易 D.区域贸易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世界出口总额 B.世界进口总额 C.一国进出口总额 D.国际贸易量3.某国1984年出口贸易值为840 亿美元,1988 年出口贸易值为1860 亿美元,1988 年该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226%(以1984年为100%),所以该国1988年出口贸易量比1984年(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有变化 D.贸易值不能换算为贸易量4.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对第三国来说是( )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依照运输方式来确定5.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是(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6.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称之为( )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贸易差额 D.无形贸易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A.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它以货币金额表示C.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8.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贸易差额 B.出超 C.入超 D.净出口或净进口9.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10.净出口与净进口之差反映了( )A.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B.同种商品出口量与进口量之差C.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之间的差额 D.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之间的差额11.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 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 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 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 )A.7.9万亿美元 B.3.5万亿美元 C.4.2 万亿美元 D.3.7万亿美元二、判断题:1.对外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来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的地位愈发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现象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探讨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影响等相关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重心转移理论、关键发展阶段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物品的效率不同。
重心转移理论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重心将从西方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而关键发展阶段理论则强调了国际贸易的关键发展阶段在于国际贸易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指导。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类型与模式国际贸易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类型。
货物贸易是指交换商品的国际贸易,而服务贸易则是指交换服务的国际贸易。
以中国为例,中国主要的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
国际贸易的模式主要包括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
自由贸易主张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应该没有任何限制,而保护主义贸易则认为,国家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本国产业和市场,采取一些措施,如关税、配额等限制措施等。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具体来说,国际贸易对于产品价格、就业、投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是导致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当某一种产品的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时,其价格也会相应上升。
而当某一种产品的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时,其价格也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就业机会。
当国际贸易增加时,国内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这会导致更多的就业机会出现。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实践国际贸易的实践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应用。
其中,国际贸易的实践包括贸易政策的制定、振兴国际贸易、改善国际贸易环境等方面。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世界市场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贸易条件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从GATT到WTO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0.2课后习题详解本书是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严格按照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0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贸易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的课后习题(名词解释和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资料下载地址:/Ebook/965119.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考点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于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也可称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名词解释1、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
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3)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
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
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
集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扩大出口国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容易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具体描述和理论说明,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规律性,分析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两大派别:一派是在理论上居主导地位的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即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派是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即保护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可用示意图加以归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约翰·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形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可获得性说、熟练劳动说、人力说、研究开发要素说、规模报酬递增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偏好相似说、原料周期说、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说等。
比较利益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形成的标志,绝对利益论是比较利益率的基础,相互需求论是比较利益论的补充,要素禀赋论是比较利益论的演绎,里昂惕夫之谜之后的战后贸易新理论则是比较利益论的细分和新发展。
保护贸易理论主要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凯恩斯等人的对外贸易乘数论、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及保护贸易的其他论点。
保护幼稚工业论标志着保护贸易理论的完全形成。
当代的保护贸易新理论主要有战略贸易论和管理贸易论。
我们将在前三章中逐一介绍以上国际贸易理论。
其中,第一章介绍传统国际自由贸易理论,第二章介绍保护贸易理论及其发展,第三章介绍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论所谓西方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从绝对利益论的提出开始的,其创始人是英国的亚当.斯密。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1.1.1 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话动,则称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二、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其一,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各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要素比例又存在差异,其二,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足。
其三,各国的科学技术存在差距。
1.1.2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A对象: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规律、纯粹理论、基本政策为一体的经济学科内容:包括原理和政策两大部分。
原理部分主要考察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国际交换的规律性,并重点分析贸易基础和贸易利得;政策部分着重讨论贸易限制的理由和经济影响,1.1.3 研究、学习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一定的共性:如都属于流通范畴,都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下,都受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但是,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国内贸易所使用的货币是本国货币,而国际贸易只能采用国际通用货币或贸易双方共同接受的货币来计算和支付;其次,国内贸易一般是在国家统一的贸易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并且有统一的法律依据,而国际贸易则要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还要遵循一些国际惯例,并受制于一些附加的规定,诸如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等,使国际贸易复杂化;再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础也不同,国内贸易的基础是国内的生产条件、国内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则是国际的生产条件、国际间的分工和专业化。
此外,两者获得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使用的语言和分俗习惯也不同。
1.2 对外贸易的分类F1.2.1按按商品形式与内容区分1、货物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有形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1.1.1 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话动,则称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二、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其一,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各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要素比例又存在差异,其二,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足。
其三,各国的科学技术存在差距。
1.1.2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A对象: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规律、纯粹理论、基本政策为一体的经济学科内容:包括原理和政策两大部分。
原理部分主要考察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国际交换的规律性,并重点分析贸易基础和贸易利得;政策部分着重讨论贸易限制的理由和经济影响,1.1.3 研究、学习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一定的共性:如都属于流通范畴,都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下,都受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但是,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国内贸易所使用的货币是本国货币,而国际贸易只能采用国际通用货币或贸易双方共同接受的货币来计算和支付;其次,国内贸易一般是在国家统一的贸易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并且有统一的法律依据,而国际贸易则要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还要遵循一些国际惯例,并受制于一些附加的规定,诸如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等,使国际贸易复杂化;再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础也不同,国内贸易的基础是国内的生产条件、国内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则是国际的生产条件、国际间的分工和专业化。
此外,两者获得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使用的语言和分俗习惯也不同。
1.2 对外贸易的分类F1.2.1按按商品形式与内容区分1、货物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有形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