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课时演练检测51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题型讲解与练习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2.(2022·成都高三期中)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位键只存在于配合物中B.任何两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均有方向性C.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优先以头碰头形式重叠D.H2O能和H+结合生成H3O+,说明共价键没有饱和性3.(2022·泰安高三模拟)胆矾CuSO4·5H2O可写为[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A.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B.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C.胆矾中含有的粒子间作用力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和氢键D.胆矾所含元素中,H、O、S的半径及电负性依次增大4.(2022·山东济宁一中高三月考)镍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正四面体形的Ni(CO)4和正方形的[Ni(CN)4]2-、正八面体形的[Ni(NH3)6]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CO)4和[Ni(CN)4]2-中,镍元素均是sp3杂化B.NH3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CO分子内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1∶2D.Ni2+在形成配合物时,其配位数只能为45.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先生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2+C.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D.在[Cu(NH3)4]2+配离子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6.下列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体为H2O,配位原子为O,外界为Br-B.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C.在水溶液中,所有的Br-都能完全电离D.Cr的化合价为+27.镍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合金材料和催化剂。
专题五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钠及其化合物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019北京理综,102015北京理综,7中化学与生活★★☆铁及其化合物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018北京理综,282017北京理综,282016北京理综,262015北京理综,12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解读金属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较多,是高考联系实际命题的优良素材。
涉及题型较多,有选择题、综合推断题及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
其中对钠及其化合物常考查Na和Na2O2的性质、Na2CO3与NaHCO3间的转化等;对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考查主要包括铁的腐蚀、水的净化等;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为载体的化学实验或化工流程题也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1.(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期中,7)下列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干燥NaHCO3答案 D2.(2018北京东城一模,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水作氧化剂的是( )A.钠B.氧化钠C.碳酸钠D.过氧化钠答案 A3.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两溶液的pH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 O32−+Ca2+CaCO3↓答案 B4.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图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1.物质的量均为0.3 mol 的钠、镁、铝,分别与100 mL 1.0 mol/L 盐酸反应,则生成的H 2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A .1∶1∶1B .1∶2∶3C .3∶1∶1D .6∶3∶2解析: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00×10-3 L ×1.0 mol·L -1=0.1 mol ,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盐酸来说,三种金属是过量的,但钠可以与水反应,所以钠不会剩余。
因此Na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12n (Na)=0.15 mol ,而Mg 、Al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均=12n (HCl)=0.05 mol ,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H 2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C 项正确。
答案:C2.(2018年高考四川卷)1.52 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 密度为1.40 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 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C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D .得到2.54 g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 mL解析:分析清楚反应过程,充分利用守恒思想来解决问题。
A.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 ,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 -的质量,且有n (OH -)=n (e -),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有⎩⎨⎧ 24 g/mol ×x +64 g/mol ×y =1.52 g (质量)2x +2y =2.54 g -1.52 g 17 g/mol (电子守恒)解之得⎩⎪⎨⎪⎧x =0.01 mol y =0.02 mol ,则该合金中铜、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022届高三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练_41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综合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1.已知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且随PH的升高,Fe(OH)3首先析出,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以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不可以是()A. NH3⋅H2OB. MgOC. Mg(OH)2D. MgCO32.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a2+]=2.0×10−6mol.L−1,[PO43−]=1.58×10−6mol.L−1,则Ca3(PO4)2的K sp为()A. 2.0×10−29mol.L−5B. 3.2×10−12mol5.L−5C. 6.3×10−18mol5.L−5D. 5.1×10−27mol5.L−53.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CuSO4+Na2CO3主要:Cu2++CO32─+H2O=Cu(OH)2↓+CO2↑次要:Cu2++CO32─ =CuCO3↓(2)CuSO4+Na2S主要:Cu2++S2─ =CuS↓次要:Cu2++S2─+2H2O=Cu(OH)2↓+H2S↑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Cu(OH)2>CuCO3>CuSB. CuS>Cu(OH)2>CuCO3C. Cu(OH)2<CuCO3<CuSD. CuS<Cu(OH)2<CuCO34.往含Cl−和I−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sp(AgCl)<K sp(AgI)B. c( Cl-):c( I-)=3:2C. m( AgCl ):m( AgI )=2:3D. a~b段产生黄色沉淀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常温下分别测量等浓度的K2SO3和KCl溶液的pHpH:K2SO3>KCl非金属性Cl>SC.室温下测0.1mol·L−1醋酸pH pH≈3.3醋酸是弱酸D.向5mL0.1mol·L−1NaOH溶液中ⅰ.滴加几滴同浓度的MgSO4溶液ⅰ.再滴加几滴同浓度FeCl3溶液ⅰ.产生白色沉淀ⅰ.产生红褐色沉淀K sp[Fe(OH)3]<K sp[Mg(OH)2]A. AB. BC. CD.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①可用于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装置②可用于测定中和热C. 装置③可用于探究Mg(OH)2能否转化为Fe(OH)3D. 装置④不能防止铁闸门被腐蚀7.一定温度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p(M n+)表示−lgc(M n+),横坐标p(S2−)表示−lgc(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温度下,Ag2S的K sp=1.6×10−49B. 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SnS=104C. 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c(Sn2+)c(Ni2+)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i2+、Sn2+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8.工业上可通过如下流程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PbSO4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PbSO4(s)⇌Pb2+(aq)+SO42−(aq)B. 生成PbCO3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CO32−⇌PbCO3+SO42−C. 滤液中不存在Pb2+D. pH:滤液<饱和Na2CO3溶液9.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一、单选题(共16题)1.锌空气电池驱动的汽车已用于公共交通,其电极总反应为2Zn + O 2→2Zn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极反应可通过空气流速控制B .可使用催化剂加速正极反应C .为了保存锌空气电池,应在电池负极贴上封条D .Zn 是负极,电极反应为Zn + 2OH -→ZnO+H 2O + 2e -2.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便携式电源。
电池总反应为()222Zn 2MnO 2H O Zn OH 2MnO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nOOH 中Mn 的合价为+3B .参与正极反应的物质为2MnO 和2H O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Zn 2e Zn -+-=D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3.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若x 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 轴可以表示①c(Ag +) ②c(NO -3) ③a 棒的质量 ④b 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⑤D .②④⑥4.重铬酸钾是工业合成的常用氧化剂和催化剂,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电池,能利用K 2Cr 2O 7实现对含苯酚(或苯甲醛)废水的有效处理,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中间室内的NaC1溶液浓度减小,利用此原理可进行海水淡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电极为负极,电子从a电极经过中间室到达b电极B.M为阳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中间室内的n(NaC1)减小C.处理含苯甲醛废水时a电极反应式为:C6H5CHO+32e-+13H2O=7CO2+32H+D.当b电极消耗等物质的量的K2Cr2O7时,a电极消耗的C6H5OH或C6H5C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7S O-和I-的反应速率,其原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反应1、2,下5.实验发现加入M能提高228列说法正确的是A.M可能是Fe(OH)3B.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1为2Fe3++2I-=2Fe2++I2S O-在负极反应D.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2286.一种新型Na-CaFeO3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原理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水、风力、蒸汽是一次能源,电力是二次能源B.普通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C.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D.废旧电池的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水源及土壤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反应时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该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化学反应为释放能量的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在气体反应中,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①升高温度①增大压强①移去生成物①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A.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4.25①时,用浓度为0.1000-1mol L⋅的三种酸HX、HY、mol 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1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K(HY)=10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5a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中和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X、HY、HZ中均存在电离平衡5.已知反应:2A+B = C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破坏1mol A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 B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C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存在以下关系:2 Q1+Q2<Q3B.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C.当有1molB参加反应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3 kJD.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6.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乙酸溶液能导电①常温时,0.1mol/L乙酸溶液的pH约为3①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①10mL 1mol/L乙酸溶液与1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①同pH的盐酸和乙酸分别与足量铁片反应,乙酸产生H2多①pH=1的醋酸溶液用水稀释1000倍后,pH<4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下图所示原电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D.反应前后锌片质量不改变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NO2(g) ①2NO(g) + O2(g),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有: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n mol NO2;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①NO2、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的状态;①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①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①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D.①①①9.某原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是负极B.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H+向铜片移动D.铁片上发生的反应是Fe①3e-=Fe3+10.已知25①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①pH(Na2CO3)①pH(CH3COONa)B.将a mol·L—1HCN溶液与a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OH–)①c(H+)①c(Na+)①c(CN–) 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混合液中,一定有c(Na+)+ c(H+)=c(OH–)+ c(HCO3–) +c(CO32–)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蒸发皿加热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溶液B.将含少量二氧化锰的炭粉放在坩埚中灼烧除去二氧化锰C.配制Hg(NO3)2溶液时,将Hg(NO3)2溶于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D.制取并纯化SO2时,将Na2SO3和70%的硫酸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12.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21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专题训练装置图类化学实验题1、.(2020·江苏,5)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4.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7.(2020·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氢气B .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乙烯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8.(2020·南通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Cl2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少量Cl2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C.用装置丙收集Cl2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9.(2020·晋中市和诚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 溶液滴定等操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 5 g H2C2O4·2H2O固体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11.(2020·大同十九中高三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氨气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C.用图3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3固体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Br2的氧化性强弱12.用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正确的是()13.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用下列装置制取NH3,并还原CuO,其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1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6.(2020·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B.用图乙所示装置加热AlCl3饱和溶液然后利用余热蒸干制备AlCl3固体C.丙装置里图Ⅰ烧瓶中充满氨气,烧杯中盛装水,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Cu与稀硝酸,图Ⅰ和图Ⅱ都产生喷泉现象且原理相同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17.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18.(2020·宝鸡中学高三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用于制取氯气B.乙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丙可分离I2和KCl固体D.丁可比较Cl、C、Si 的非金属性19..(2020·徐汇区二模)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
课题19晶体结构与性质学习任务1晶体常识与晶体的组成和性质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2.得到晶体的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二、晶体的组成与性质(一)四种类型的晶体1.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此类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
2.共价晶体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整块晶体是一个三维的共价键网状(立体网状)结构;其物理性质的突出特点是高硬度、高熔点、高沸点。
3.离子晶体(1)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此类晶体的熔、沸点较高。
(2)配位数: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晶体阴离子、阳离子的配位数之比等于组成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的反比。
4.金属晶体(1)含义: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金属单质形成的晶体就是金属晶体。
(2)金属键的形成:晶体中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金属键无饱和性、方向性。
(3)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二)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但因层内原子之间碳碳共价键的键长为1.42×10-10m,比金刚石中碳碳共价键的键长(1.54×10-10 m)短,所以熔、沸点高于金刚石。
(三)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碳化硅>硅。
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 ,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 .锌
B .铁
C .铝
D .镁
解析:本题利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M e -,单位:g/mole -)求解。
V (H 2)=11.2 L ⇒n (H 2)=0.5 mol ⇒电子转移n (e -)=1 mol ⇒金属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M e -=10 g/mole -。
选项中四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g/mole -)分别为Zn :32.5、Fe :28、Al :9、Mg :12。
其中只有Al 的摩尔电子质量小于平均值10 g/mole -。
答案:C
2.(2018年石家庄质检)在(NH 4)2Fe(SO 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 mol/L 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
A .35.3 g
B .33.5 g
C .32.3 g
D .11.3 g
解析:100 mL 1 mol/L Ba(OH)2溶液与足量(NH 4)2Fe(SO 4)2溶液反应,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最大值为0.1 mol BaSO 4与0.1 mol Fe(OH)3的质量之和即34 g ,故A 不可能。
答案:A
3.在氧气中灼烧0.44 g S 和Fe 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S 全部转化成H 2SO 4,这些H 2SO 4可用20 mL 0.5 mol/L 的NaOH 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S 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18%
B .46%
C .53%
D .36%
解析:根据元素守恒:S ~SO 2~H 2SO 4~2NaOH ,所以m (S)=0.5 mol/L ×0.02 L ×32 g/mol 2=0.16 g ,则w (S)=0.16 g 0.44 g ×100%=36%。
答案:D
4.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室可用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3O 2=====放电2O 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 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
6.5 L ,其中臭氧为________L 。
解析:(1)设有1 molO 2,则有
3O 2=====放电2O 3 Δn
3 mol 2 mol 1 mol
0.3 mol 0.1 mol
则M =m 总
n 总
=32 g 0.9 mol =35.6 g/mol 。
(2)3O 2=====放电2O 3 ΔV
3体积 2体积 1体积
V 8 L -6.5 L =1.5 L
解得V =3 L 。
答案:(1)35.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