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专题7-质量守恒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7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化学中考真题汇编专题质量守恒定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专题7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2017江苏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C.该图可示意CO与O22.【2017浙江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 D.l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3.【2017浙江丽水】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4.【2017四川广安】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gH2完全燃烧生成36gH2O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5.【2017浙江金华】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转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6.【2017四川德阳】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7.【2017四川达州】2017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微观原理: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_____没有增减,_____没有变化。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定律的理解(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反应”是基础。
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_____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
(4)“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思考】结合下列反应式和图示,请你说说:(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有变化吗?(2)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有变化吗?(3)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有变化吗?通电氢气+ 氧气水−−−→由上图分析可得:每两个水分子可以分解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而每两个氢原子能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能构成一个氧分子。
因此,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即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定律的宏观、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练一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纸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质量一定和所用纸的质量相等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1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H 2和O 2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它们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微观意义:①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②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物质的量比; ③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2017-2021五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8•河南)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g B.0.6g C.0.8g D.0.9g 2.(2018•河南)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3.(2017•河南)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9.6g B.3.2g C.2.4g D.1.6g 4.(2017•河南)2.3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g 氢气,则M可能是()A.镁B.铝C.碳D.钠5.(2017•河南)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 6.(2020•河南)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A.H2B.Cl2C.NaOH D.NaNO37.(2021•河南)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 X+N2↑+3CO2↑。
则X是()A.K2S B.K2SO3C.K2SO4D.K2S2O3 8.(2020•河南)过氧化钠(Na2O2)可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2CO3和O2D.NaOH和O29.(2020•河南)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A.3:2B.4:3C.1:1D.1:2 10.(2019•河南)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11.(2018•河南)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X+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化钙可用于干燥多种气体B.氢化钙是一种燃料提供剂C.X的化学式为Ca(OH)2D.氢化钙需要密封保存12.(2021•河南)现将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AgCl沉淀290g。
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将ag 和bg 在真空的密闭容器内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A. B. C.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由于容器是真空的、密闭的,通入物质的总质量就是反应前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仍然在容器中因此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容器是真空的,说明容器内原来没有任何物质;容器是密闭的,说明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用这一定律结合上述条件可以解答本题.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B.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C. 5g蔗糖溶于95g水中,总质量为100gD. 50mL水中加人50mL酒精,酒精,总体积约为100mL【答案】B【解析】略3.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略4.科学家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18B. ::5C. ::18D. ::2【答案】B【解析】解: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4 192 220 36A、:::9,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5,故选项说法正确.C、:::9,故选项说法错误.D、::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根据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写出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不是10g,故A 错;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B错.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C正确.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与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带的质量,不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C.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可对日常生活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6.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质量是A. 64gB. 18gC. 80gD. 9g【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可知,B与BC的质量关系为,将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反应表达式可以求出的质量为18g,故答案选择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7.在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B. C. CD. C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求物质的化学式.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1;H,4;O,4;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O,4;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H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4,故X的化学式为.故选 A8.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有气态物质且属于纯净物的是A. 质量比为1:8的和B. 质量比为3:9的C和C. 质量比为1:4的和D. 质量比为7:2的CO和【答案】C【解析】解:A、与反应后生成的是水,是一种液体所以是错的.B、C与完全反应生成,中C与的质量比为3:8;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中C与质量比为3:4,而B项中C与质量比为3:9,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C、与反应:,其中与的质量比为16::4生成物中是液体,气体只有一种,所以纯净物,故是正确的.D、CO与反应:,其中CO与质量比为56::4,所以也是错的.故选C9.根据反应和,推断X和Y各表示A. CO和CB. 和COC. 和COD. 和【答案】C【解析】解:根据碳的化学性质,高温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X为二氧化碳,Y为一氧化碳.故选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推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炼铁的原理,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0.硝化甘油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为A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A. B. C. NO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1 -专题7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 【2017江苏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 与 Q 的反应 D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 02. 【2017浙江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 : I D .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 3. 【2017浙江丽水】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 2H 2Q 表示D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 1 4. 【2017四川广安】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 B. 2gH 完全燃烧生成36gHQ C.水变成汽油D .冰转化成干冰“CT 和不尢索的原子(M ioI5. 【2017浙江金华】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 --3 -A.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 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原子 C •若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 D 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 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转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6. 【2017四川德阳】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 下图所示F 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7. 【2017四川达州】2017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 2: 4 B. 乙烯的化学式为GH 4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 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8一定条件A EAB—…PCD•氢原子 O 氧原子 •氨原子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4: 1F 列说法正确的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加勲d 氢原子•碳饶子8. 【2017四川成都】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5 -O 氢原子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B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点燃 通电电解 催化剂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Q ==== C ====H =3 ===== ===△===D.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9. 【2017四川达州】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2.二甲醚(CH3OCH3)可由H2和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4H2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是()A.C2H5OH B.H2O2C.C2H4D.CO3.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自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 )A.氢和氧 B.硫和氧 C.氢和硫 D.硫、氢和氧4.2013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吉林德惠一禽业公司发生液氮(NH3)泄露引起爆炸,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X,则X为()A.N2B.NO C.N2O D.NO2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A.4 FeO B.2 Fe2O3 C.3 Fe2O3 D.1 Fe3O46.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A.SiO2B.CO C.CO2 D.Na2CO37.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反应后的质量/g0100X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A.50 B.70 C.40 D.159.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H2O═X+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H2B.N2C.NH3 D.N2H410.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A.C3H6B.CH3OH C.HCHO D.HCOOH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浓硝酸和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2+2H2O+2X↑,则X为()A.H2B.NH3 C.NO D.NO213.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表中“待测”值为5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14.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C.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D.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石灰石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6.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作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发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A.C B.O C.N D.Ne17.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则X的化学式为( )A.Na2S B.Na2SO4C.Na D.NaOH18.“中国航天,给力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可用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气,物质R 的化学式是()A.CO B.Na2O C.NaOH D.Na2CO319.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其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氯元素的化合价C.氧原子的个数D.MnO2的质量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未测321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D.物质Y一定是单质2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推测X的化学式()A.CH4 B.C2H4C.C3H6D.C2H622.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它不仅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其中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 的化学式为()A.NO2 B.NO C.N2O D.N2O423.工业上利用TiO2制备金属钛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下面一个反应:TiO2+2Cl2+2C TiCl4+2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A.CO B.CO2 C.Cl2O D.CH424.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N2B.NH3 C.N2H4D.NO25.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本灰)等分煎合…可去黑痣".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Ca(OH)2+K2CO3═CaCO3↓+2X,X 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A.KH B.H2O C.K2O D.KOH26.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个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1515151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6271A.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2:3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可能发生变化D.D物质一定是催化剂27.某研究小组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混合,并以铑﹣镁为催化剂可生成甲烷和X,其反应为:CO2+4H2CH4+2X,则X为()A.O2B.CO C.C2H2D.H2O28.O2和Cl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已知氧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A.C和HCl B.CH2Cl2和HCl C.CCl4和HCl D.CCl4和H2二、填空题29.(1)十七世纪末,在欧洲流传的“燃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可燃物燃烧后留下的是灰,并且灰的质量远小于可燃物的质量.举例说明这一内容的不科学之处.(2)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带着中国人的骄傲成功升空.其推进燃料的燃烧原理是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CO2、H2O和一种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如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欲让水中白磷燃烧,操作方法是: .三、解答题30.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云南省连续四年干旱,政府积极建设水库,让人民喝上清洁的水.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②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3)低碳生活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4)2013年6月3日吉林禽业有限公司厂房液氨泄露引发爆炸,多人死亡.请写出液氨的化学式(填序号)A.NH4Cl B.NH3 C.NH3•H2O D.NH4NO3.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可推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都来自有机物;又知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二甲醚(CH3OCH3)可由H2和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4H2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是()A.C2H5OH B.H2O2C.C2H4D.C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4H2CH3OCH3+H2O,反应物中氢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CO.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自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 )A.氢和氧 B.硫和氧 C.氢和硫 D.硫、氢和氧【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来推断.【解答】解:生成物二氧化硫、水中含有S,H,O三种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S,H一定是从该物质中来,而该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因此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氢和硫;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4.2013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吉林德惠一禽业公司发生液氮(NH3)泄露引起爆炸,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X,则X为()A.N2B.NO C.N2O D.N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6H2O+2X,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6H2O+2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 4 0H原子 12 12O原子 6 6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A.4 FeO B.2 Fe2O3 C.3 Fe2O3 D.1 Fe3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也没有增减的知识解决.【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从化学方程式看,反应前有8个钾原子、4个铁原子和16个氧原子,反应后除aR外,有8个钾原子、10个氧原子,因此aR 中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观察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不变的知识.6.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A.SiO2B.CO C.CO2 D.Na2C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解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正确解答.7.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错误.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元素的种类是一定不变的;故B错误.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反应后的质量/g0100X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A.50 B.70 C.40 D.1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求X值.【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列式:30+55+20+70=0+100+X+5,解得X=70;故选B.【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9.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H2O═X+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A.H2B.N2C.NH3 D.N2H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X+HCl0,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 1 0H原子 4 1Cl原子 1 1O原子 1 1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每个分子由1个N原子和3个H 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10.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A.C3H6B.CH3OH C.HCHO D.HCO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HO.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知;2+2+84+5=待测+24+0+14,待测=93﹣38=55,然后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判断处该反应的类型.【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知;2+2+84+5=待测+24+0+14,待测=93﹣38=55.根据X、Y、Z、Q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X、Y、Q为生成物,Z为反应物,故该反应为Z→X+Y+Q 为分解反应.故选A.【点评】该题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的加以运用,然后会从图表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12.浓硝酸和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2+2H2O+2X↑,则X为()A.H2B.NH3 C.NO D.N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Zn+4HNO3=Zn(NO3)2+2H2O+2X↑可知,反应前锌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2X 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式是NO2.故选:D.【点评】判断X的化学式时,要注意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是2,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这样理解才不会出错.13.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表中“待测”值为5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16+70+1+0﹣0﹣45﹣36=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B、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B正确;C、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测值为6,故C错误;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生成水的质量为36g,其质量比为:44:36,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这类题一般是指的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14.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C.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D.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从微观来说,该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可以据此解答;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据此解答该题;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可以据此解答该题;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从微观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正是由于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才使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故A观点不正确;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故B观点正确;C、化学不仅可以研究存在的物质,而且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制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故C观点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故D观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煅烧石灰石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继续溶解;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不是零.故A错误;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直到溶液达到饱和为止.故B错误;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在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无论那一种物质过量,最终结果两者不能同时存在.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16.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作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发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A.C B.O C.N D.Ne【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题中信息“G蛋白偶联受体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基酸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因此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Ne;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3、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3)化学反应前后,可用“六个不变,三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意义 实例(C +O 2CO 2)物质及条件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量的方面: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质量比一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 + O 2CO 2 质量比 (12×1)∶(32×1)∶(44×1) 粒子个数比 1 ∶ 1 ∶ 1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
如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反应物之间的“+”号读作“跟”“与”或“和”,生成物之间的“+”读作“和”,“==”读作“生成”。
如反应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还应读出反应条件。
例如: 3Fe + 2O 2 Fe 3O 4相对质量:168 64 232从质的方面读: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从量的方面读:每168份质量的铁与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与探究:书写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过程:(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例如:Fe +O 2——Fe 3O 4(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
使式子左、右两边的铁原子和氧原子的总数分别相等,同时将短线改成“==”。
例如:3Fe +2O 2=Fe 3O 4。
(3)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①一般加热用“△”,温度较高时写“高温”,需要点燃的写“点燃”。
例如:3Fe +2O 2Fe 3O 4②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用“↑”表示反应中有气体放出,用“↓”表示在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具体使用方法:a .因为“↑”和“↓”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所以,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应该标出“↑”或“↓”。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方程式为22424A.FeS B.Fe2S3C.FeO D.FeS2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FeS,故选D。
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22.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56x:(14×2)y=(2.0g××100%):(0.85g××100%)解得:x:y=1:1,故选A.3.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故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专题7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2017江苏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2.【2017浙江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 D.l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3.【2017浙江丽水】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4.【2017四川广安】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gH2完全燃烧生成36gH2O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5.【2017浙江金华】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转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6.【2017四川德阳】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7.【2017四川达州】2017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B .乙烯的化学式为C 2H 4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 .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8.【2017四川成都】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B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O 2=====点燃 =======通电 =======电解 ========催化剂△CO 2+H 2O D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9.【2017四川达州】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B .该反应中O 2和CO 2的质量比为14:11C .该反应中O 2和H 2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10.【2017四川成都】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和稀盐酸11.【2017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原予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12.【2017山东枣庄】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30 5 10 15量/g反应后的质x y 20 20量/ gA.a一定是反应物 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13.【2017山东菏泽】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14.【2017山东德州】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
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步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15.【2017山东聊城】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16.【2017山东临沂】通常情祝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役有变化 B.反应物X 的化学式是O2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17.【2017山东泰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二、非选择题18.【2017浙江嘉兴】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
19.【2017重庆A】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
(l)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I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4)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20.【2017浙江杭州】(6分)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最简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g/cm3)实验序号 1 2 …m1(MnO2)/gm2(KClO3)/gm3(试管)/g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和V和ρ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
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10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第1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第2步:2KMnO4△K2MnO4+MnO2+O2↑;第3步:K2MnO4+Cl2△2KCl+MnO2+O2↑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_________。
21.【2017山东泰安】(4分)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68 100 1 0量/g0 x y z反应后质量/g(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x + y +x = 169 B.y + z = 168 C.(100-x):z = 32:64D.(l00-x):(y-1) = 8:322.【2017山东德州】(2分)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rO4+MnO2+ O2↑置换反应:2CuO+C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可能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23.【2017山东临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可分,而______不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4.【2017山东德州】(7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