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242.11 KB
- 文档页数:2
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梁燕;刘宇;顾仁樾【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1)3【摘要】目的:观察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11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脑心多泰20mg)60例,对照组(脑心多泰0mg,淀粉胶囊20mg)58例,两组同时还给予尼莫地平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结果:脑心多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其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有效率为73.33%,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定有效率为78.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脑心多泰胶囊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总页数】3页(P40-42)【关键词】脑梗死;脑心多泰胶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研究【作者】梁燕;刘宇;顾仁樾【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R255.2【相关文献】1.大活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徐水莲;孟智宏;王德红;丁妙强;朱毅宁;周契;鄢章龙2.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治疗研究进展 [J], 司宏波3.大活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J], 张秋野4.龙血通络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软胶囊三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 [J], 赵旭东5.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J], 刘宇;顾仁樾;钱樾洲;王君毅;陆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
两组均采取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等的防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脉泰胶囊,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各阶段时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
【关键词】脑脉泰胶囊脑梗死临床分析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神经内科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我科联合应用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选自我科2010年以来的住院病人,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近期无出血性疾病,既往无卒中史或有卒中史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不作为入选标准。
1.2一般资料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治疗组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岁,其中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28例,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15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岁,其中前循环脑梗死26例,后循环脑梗死17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史及梗死部位无明显差异。
1.3给药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淤、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泰胶囊(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80094,剂量每粒0.5g)2粒/次,3次/日。
先随静脉输液治疗同步服用,出院后继续服用3个月。
1.4疗效评定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的肌力、言语、吞咽等情况,使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进行评分。
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IMT以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HDL-C、IMT以及斑块面积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阿托伐他汀;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受累的部位是颈动脉。
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1]。
本次我们采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了45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其中观察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4±5.8)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2±4.9)岁。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刘胜娜【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6(028)006【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治疗前后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时,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总页数】2页(P168-169)【作者】刘胜娜【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建昌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 [J], 孟飞燕2.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分析 [J], 周宗华;程春莲;潘卓光3.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 [J], 高鹏4.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J], 王红坤5.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J], 高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脉泰胶囊对急性脑梗死TGF-β、IL-1β及TNF-α的影响卢志刚;陈斌;吕志华;杨艳妮【摘要】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6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泰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能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明显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及复发.【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2页(P2-3)【关键词】脑脉泰胶囊;脑梗死;TGF-β;IL-1β;TNF-α【作者】卢志刚;陈斌;吕志华;杨艳妮【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48000;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448000;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448000;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448000;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4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个慢性炎性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反应[1]。
在这一过程中,多种炎性因子起关键的作用[2]。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用中成药物脑脉泰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TGF-β、IL-1β和TNF-α影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病人,治疗组32例,男女各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1±8)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2.0~24.3h,平均(12.1±6.3)h;对照组,男 17例,女 15例;年龄50~75岁,平均(60±10)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 2.2~24.1h,平均(11.8±6.5)h。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刘向敏【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9(7)5【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情况,包括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及斑块个数和斑块体积等,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MT、Tmax变薄,Smax缩小,斑块体积变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斑块个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治疗组脑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有效防治脑血管疾病.【总页数】2页(P627-628)【作者】刘向敏【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直机关门诊部,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R289.5【相关文献】1.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J], 赵焕东;姚洁2.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刘胜娜3.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 [J], 高鹏4.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J], 王红坤5.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 [J], 俞娟; 张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验证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确定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治疗+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基础治疗),各50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对各组通过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通过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体积、血脂等方面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粥样斑块众所周知, 脑血管病在导致人类死亡的因素中居首位,其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文献中报道[1],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每增加0.1mm,脑卒中危险增加13%-18%。
研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延缓或停止发展甚至逐渐消退[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血管内膜疾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其中又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病变为主,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和脑卒中都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内溃疡出血或脱落,常导致脑部供血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5月期间本院的颈动脉粥样斑块住院患者,并严格控制可变因素,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均收集病例50例。
纳入标准: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1.2 mm;年龄45~80岁,男女均可;自愿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药物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生活自理或有稳定的照料者。
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昏迷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术后患者;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炎等疾病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患者。
脑栓通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系统评价作者:唐帷微刘开智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04期【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栓通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研究方案实施中共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8例,并将其随机分组。
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治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基础治疗、依达拉奉联合脑栓通胶囊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脑栓通胶囊【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本文以某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脑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9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随机性分组方案。
患者分组结果及病例资料分布如表1、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分布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在临床基础治疗上,对照组49例患者行依达拉奉治疗,即于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30 mg依达拉奉,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次/d,疗程2周。
观察组4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栓通胶囊治疗,口服,1片(1.2 g)/次,3次/d,疗程2周[1]。
1.3 观察指标1.3.1 临床疗效于2周治疗疗程完成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予以疗效评价。
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价标准依次为NIHSS评分减少90%~100%、46%~89%、18%~45%、1.3.2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踩臂指数(ABI)于2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分别檢测PWV、ABI指标值。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中文版SPSS 20.0。
探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8-11-22T10:48:33.0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7期作者:黄跃初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同时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发增大。
(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脑心多泰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及辅助治疗,实验组病人则接受脑心多泰胶囊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病人其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且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体症的相关评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满意度更好。
结论使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可以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心多泰胶囊;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同时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发增大。
长时间的工作学习都会引发相关身体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当属神经内科疾病[1]。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以及饮食习惯和作息不规律,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率愈发呈低龄化趋势[2]。
该病属于急性病,会带给病人一系列功能性障碍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加重病人的生活负担,因此一经确诊需及时治疗,同时还要避免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使病症加重。
常规的西医药物疗法固然有效,但疗程较长,不易治愈,且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治愈率有待提高。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方法现已成为医疗工作者探究的课题。
临床上采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预后并提高疗效,效果显著[3]。
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西药方法及脑心多泰胶囊综合手段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现做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入选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病人年龄在40-75岁,平均年龄(57.8±4.5)岁。
所有病人在年龄,性别,病况等临床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尼莫地平胶囊 20 mg/次,每日 3 次,餐后口服。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行脑心多泰胶囊 2 粒/次,10 mg/粒,每日 3 次,餐后口服[3]。
1.3疗效判断标准
依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病相关临床指导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析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0. 0软件分析。
计量方式用“ ”表示,组间数据选取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采取百分比的方法,以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统计有效。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结果
统计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病人的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的各项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变化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改善更明显,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等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为患者生活带来各方面的问题[5]。
医学上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药治疗,但其缺点在于不能治疗基本,临床效果一般,且恢复时间更长。
因此,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就成了当下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近年来,脑心多泰胶囊结合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青睐,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显著,同时也合理地弥补了单纯西药治疗的缺陷,且总有效率高,同时,脑心多泰胶囊保持了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的特点,又具备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特征,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也更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采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效果,同时改善病人的临
床症状,恢复病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及不适,效果显著,病情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大力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宇,顾仁樾,钱樾洲,等. 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67-1069.
[2]赵武,路文军. 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17,39(6):916-918.
[3]常先荣.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症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2013(34):184-185.
[4]康健捷.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5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8):948-949.
[5]王红坤.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