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重点大纲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25.86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整理1、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一(二)第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5 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一课《观潮》1.《观潮》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的变化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作业本》P2(6)。
《方丛》P4(6)。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来时声音巨响、声势浩大、雄伟壮观。
)读了这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真不愧为()。
第三课《鸟的天堂》作者(巴金)1.《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读了《鸟的天堂》我仿佛看见了();我知道了“鸟的天堂”()2.《作业本》P4(6)。
《方丛》P6(5)。
3.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是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2)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大的)、(小的),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花的)、(黑的),描写鸟的动作或姿态的词有(站)、(飞)、(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姿态或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种类)多、(数量)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快乐)。
(4)这段话是(动)态描写。
第四课《火烧云》作者(萧红)1. 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千姿百态的火烧云2.《方丛》P8(3)扩展:写比喻句比喻是指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字词部分)班级XX 座号一、看拼音写字xiáyíkuànɡbāo zhèn海()转()空()同()地( ) 朝()猜()()产()果皮()作xùbǐlián xíɡān顺()()较()合()卷鱼()记()()此()系()性竹()情()()直()线()击栏()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堤(dītí)岸山崩(bēnɡbēn)地裂恍恍惚惚(hūfū)允许(yǔn yǒnɡ) 引吭(hánɡkànɡ)大叫耙(bāpá)扫柔弱(ruònuò) 惬(qièxiā)意成绩(jíjì)掂量(diān diàn)量凌(línɡnínɡ)空叮咛(nínɡnín)三、看拼音写词语。
bówùlǒnɡzhào ɡuīlǜzhào yào fènɡxì( ) ( ) ( ) ( ) ( )jìnɡjìjūn yún chùjiǎo hén jìyǐn bì( ) ( ) ( ) ( ) ( )sōu suǒxuǎn zéqīnɡxiéyánɡyìfùɡài( ) ( ) ( ) ( ) ( )lónɡdōnɡlěnɡkùshìhòu píqìɡāo zhǐ( ) ( ) ( ) ( ) ( )jìn zhíkāi pì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huì( ) ( ) ( ) ( ) ( )cōnɡyùɡōnɡdiàn pínɡhénɡxíjīxún jǐnɡ( ) ( ) ( ) ( ) ( )chǎo rǎnɡchénɡchǔqīnɡyínɡmǐn jiéxiōnɡmǎnɡ( ) ( ) ( ) ( ) ( )rèn pínɡtān wán jìn zhíɡāo zhǐméi huā( ) ( ) ( ) ( ) ( )三、看拼音写四字词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第1单元课文(写景)体会: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自然风光是如此壮观、美丽。
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喜欢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之一。
3、鸟类众多的鸟的天堂。
4、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
第三、四自然段背诵。
2、《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易错音:秘鲁(bìlǚ)。
3、《鸟的天堂》作者是XXX。
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
作者两次去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傍晚时分,见到了XXX的热闹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背诵13页课后题。
易错字:应(yìng)接不暇,不可计数(shǚ),树干(gàn),不禁(jīn)兴奋(xīng)。
4、《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XXX所写,主要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
5、填标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易错音:的(dí)确,暖和(huo),解闷(mèn),没完没了(liǎo),可恶(wù),咕噜(gūlū),枝折(shé),花落欺侮(wǔ),一撮(zuǒ)毛。
重点句子理解: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说明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
真是“天下奇观。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篇1.1《小石头和小草》•掌握词语:“狂风怒吼”、“摇曳”,并能够理解其意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写的石头和草的感受,明确作者的描写目的。
1.2《雨中小荷》•熟悉词语:“吐露”、“洁白”、“怀抱”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小荷在雨中的景象,明确文章的主旨。
1.3《走进猫的世界》•掌握词语:“顾盼自雄”、“姿态万千”等,并能理解其真实含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述的猫咪的特点和习性,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1.4《工地上的小猫》•熟悉词语:“喵喵叫”、“漫无目的”、“担心”等。
•理解故事的背景及赞扬主人公的情感表达。
1.5《我家的卫生员》•掌握与卫生相关的词语,如“消毒”、“清洁”、“垃圾”等。
•能够理解文章所强调的卫生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诗歌篇2.1《登鹳雀楼》(王之涣)•熟悉全文,理解作者看待人生的态度和主题思想。
•掌握一些句式和词语,如“通宵达旦”、“汉家秦岭”等。
2.2《春晓》(孟浩然)•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感抱。
•掌握一些简洁而生动的描述词汇,如“莺飞草长”、“日出江花红胜火”等。
2.3《登高》(杜甫)•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寓居于此的心情和对祖国的感慨。
•掌握一些汉字的词义和用法,如“烟霞”、“自适”等。
2.4《江雪》(柳宗元)•熟悉全诗,领会作者对雪景的感受和对生命的诠释。
•掌握一些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捧”、“玉”、“洁白”等。
2.5《画》(郑板桥)•熟悉全诗,理解画家对大自然的倾慕和对艺术的理解。
•掌握一些精致的词语,如“细思极恐”、“考捻”、“裴回顾影”等。
三、古诗文篇3.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致敬和对故乡的思念。
•掌握一些历史人物,如武则天、李白、唐太宗等。
3.2《将进酒》(李白)•掌握全诗,理解作者的壮志和对自身的理解。
•掌握一些比较高级的词语和形容词,如“玲珑”、“豪放”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文言文学习
1.学习文言文基础:文言文的特点、常用文言词汇、常用文言句式等。
2.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抓住文言文的重点,结合背景、时
代和历史背景等综合推测。
二、诗歌欣赏
1.学习诗歌基础:学习诗歌的特点、基本结构等。
2.感受诗歌神韵: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氛围,感受诗歌表达的深厚
感情。
三、水浒故事
1.学习《水浒传》故事的背景及人物形象,了解故事的情节,结合画面、
表演等多种形式,理解故事的核心思想。
2.学习《水浒传》的人物形象,了解主要人物的个性、生平及行为特点,
理解其中人物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化。
四、古诗文阅读
1.学习古诗文基础:了解古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习古诗的基本韵律
和格律等。
2.阅读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表达的含义,学习如何吟咏和赏析
古诗文。
五、写作
1.学习写作基础: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要素,如主题、情节等。
2.能够写出简单的中短篇小说:积累素材,完整的结构安排,完成小说
的创作。
六、阅读
1.培养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进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兴
趣和热爱。
2.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
种方式提高阅读难度。
以上就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
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一.会默写如下词语:观潮据说海堤宽阔盼望滚动顿时逐渐一堵墙犹如山崩地裂地震霎时余波淘洗牵手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跳跃葡萄水稻成熟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二.会读准如下字音:薄:báo(薄片)(薄饼)闷mēn(闷热)(闷声)号háo(风号浪吼)(号叫)bó(薄雾)(单薄) mèn(烦闷)(闷雷) hào(口号)(号称)堤(dī)坝屹(yì)立人声鼎(dǐng)沸山崩(bēng)地裂震(zhèn)动田埂(gěng)稻穗(suì)踮(diǎn)脚若隐(yǐn)若现泼剌(là)沟水汩汩(gǔ)闪烁(shuò)运载(zài)镀(dù)亮归巢(cháo)纳(nà)凉半明半昧(mèi)摇摇欲坠(zhuì)蒙(mēng)骗反差(chā)应(yìng)接不暇霎(shà)时三.理解字义1观:观潮(看)天下奇观(景象)观点(看法) 2.人声鼎沸:(锅)3.若隐(隐藏)若现(出现)4.漫天卷地(满,遍,到处都是)5.昂首(抬起)(头)6.半明半昧(昏暗)7.摇摇欲坠(掉落)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屹立(挺立)顿时(霎时)颤动(颤抖、震动)逐渐(渐渐)依旧(依然、仍旧)奇妙(奇异)一瞬(瞬间)霸占(强占)密密麻麻(密密层层)若隐若现(半明半昧)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宽阔(狭窄)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号浪吼(风平浪静)坑坑洼洼(平平整整)模糊(清楚)密密麻麻(稀稀疏疏)若隐若现(一目了然)摇摇欲坠(稳如泰山)六.根据要求写词句1.表示声音大: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天崩地裂如雷贯耳2.表示声音小或没有声音: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万籁俱寂夜深人静3.形容钱塘江大潮(或气势宏大):汹涌澎拜惊涛拍岸蔚为壮观浩浩荡荡雄伟壮观4.形容人多: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头攒动人声鼎沸5.形容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春色满园桃红柳绿6.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一、语文知识篇一、字音篇1.学习字音的方法与技巧2.识字音的规律与变化3.字音与字形的关系二、字形篇1.学习字形的方法与技巧2.能正确书写并辨认一些常见字形3.字形的构造与规律三、字义篇1.学习字义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常见字的基本义项3.字义与字形的关系四、词语篇1.学习词语的方法与技巧2.辨认和理解常见词语的意义3.活学活用词语,增加词汇量二、阅读篇一、基础阅读1.运用理解生字的方法和技巧2.运用字音、字形、字义等知识解决阅读困难3.运用逻辑推理、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章二、课文阅读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旨2.掌握课文中新的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3.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和章节的先后顺序三、语言文字运用篇一、修辞方法1.掌握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熟悉各种修辞方法的表达形式3.能在课文中找到并分析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二、写作技巧1.学习准确、规范地书写字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意思3.了解并运用段落分隔、句式变化等写作技巧三、字词句篇1.理解字词句的构造和功能2.通过变换字词句结构,达到表达清楚的目的3.运用适当的字词句表达意思四、篇章结构篇一、书写规范1.掌握书写规范的基本要求2.学习正确的字形和字的书写顺序3.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二、篇章结构1.理解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熟悉分类信息、主题句等篇章结构要素3.运用适当的篇章结构,使表达更加清晰和连贯三、习作与评改1.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2.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互相交流评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四、阅读理解1.学习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2.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来解答问题3.锻炼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的能力五、语文实践篇一、口头表达1.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2.学会用合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增强语文实践能力二、书面表达1.掌握合理组织语言的方法和技巧2.能用正确的语言书写文章3.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增强语文实践能力三、实践活动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2.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增强实际语文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神奇)1.《观潮》赵宗成朱明元《喜看今日钱塘潮》背诵第3.4自然段潮来前(1-2)人们:平静词语:薄雾笼罩屹立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潮来时(3-4)人们:沸腾词语:人声鼎沸横贯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从“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词语中能看出来形态: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浪潮的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写出了钱塘潮的汹涌壮观潮去后(5)词语:漫天卷地风号(háo)浪吼恢复3.《鸟的天堂》巴金背诵第8、12、13自然段第一次去鸟的天堂词语:白茫茫规律不可计数(shǔ)缝隙照耀颤动大榕树特点:大茂盛、枝叶繁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叶:多、绿、生机勃勃第二次去鸟的天堂词语:树梢静寂应接不暇抛弃静寂→热闹鸟多:应接不暇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小鸟们生活的乐园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心情失望→赞叹·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二单元(细心观察)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宋苏轼)题:书写,提携。
缘:因为。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宋陆游)豚:猪。
疑:以为,怀疑。
诗意: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怀疑前面无路可走,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出现新的转机6.《爬山虎的脚》叶圣陶背诵2-5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2)特点:嫩密齐匀词语:嫩绿引人注意一顺儿均匀空隙重叠爬山虎的脚(3-5)位置:爬山虎的脚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数量:六七根。
形状:枝状的。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神奇)1.《观潮》赵宗成朱明元《喜看今日钱塘潮》背诵第3.4自然段潮来前(1-2)人们:平静词语:薄雾笼罩屹立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潮来时(3-4)人们:沸腾词语:人声鼎沸横贯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从“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词语中能看出来形态: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浪潮的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写出了钱塘潮的汹涌壮观潮去后(5)词语: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ohá3.《鸟的天堂》巴金背诵第8、12、13自然段第一次去鸟的天堂词语:白茫茫规律不可计数()缝隙照耀颤动shǔ大榕树特点:大茂盛、枝叶繁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叶:多、绿、生机勃勃第二次去鸟的天堂词语:树梢静寂应接不暇抛弃静寂→热闹鸟多:应接不暇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小鸟们生活的乐园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心情失望→赞叹·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二单元(细心观察)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宋苏轼)题:书写,提携。
缘:因为。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疑:以为,怀疑。
陆游)豚:猪。
《游山西村》(宋诗意: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怀疑前面无路可走,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出现新的转机6.《爬山虎的脚》叶圣陶背诵2-5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2)特点:嫩密齐匀词语:嫩绿引人注意一顺儿均匀空隙重叠爬山虎的脚(3-5)位置:爬山虎的脚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数量:六七根。
形状:枝状的。
颜色:嫩红的。
动词:触巴拉贴爬词语:叶柄茎叶蛟龙休想牢固痕迹7.《蟋蟀的住宅》法国法布尔背诵资料袋《昆虫记》词语:蟋蟀住宅隐蔽毫不可惜慎重选择洞穴搜索堤岸隧道骤雨耙扫钳子宽敞①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1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2不利用现成的洞穴(3是自己挖掘的)②随遇而安的意思③住宅从从外部写到内部外部特点:向阳干燥隐蔽弯曲宽敞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④把蟋蟀当做人来写,写出了对蟋蟀的喜爱之情⑤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挖掘的工具很柔弱、简单,而工程是如此的浩大。
⑥扒、搬、踏、推、铺看出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来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体现了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劳、不怕吃苦·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三单元(童话故事)9.《巨人的花园》英国王尔德词语:绿树成阴允许洋溢禁止呼啸狂风大作瑟瑟发抖荒凉喧闹草翠花开破损njì脾气训斥凋谢覆盖叱责绽放冷酷脸颊拆除巨人火辣辣的是因为巨人从小男孩眼中感受到了温暖和爱,认识到是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唤来寒冬,感到羞愧。
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们明白了: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11.《去年的树》日本新美南吉词语:融化剩下伐木斧子一盏煤油灯小鸟:遵守诺言守信第一个看了一会儿:小鸟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个看了一会儿:小鸟对大树有着深厚的友情,对大树非常留恋。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13.《白鹅》丰子恺背诵第3-6自然段词语:头颈姿态厉声呵斥叫嚣狂吠局促不安净角奢侈倘若窥伺供养gōngjué总分结构总起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总领下文的作用)过渡句(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承上启下的作用)叫声(总分):严肃郑重尽职步态: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傲慢表现在:1.步调从容,大模大样2. 看到人也毫不相让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架子十足15.《猫》老舍背诵第1.2.4自然段(明贬暗褒的写作手法)词语: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抓痒丰富多腔淘气跌倒开辟遭殃枝折花落生气勃勃总分结构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总领下文)(1-3)1.乖、贪玩、尽职;2.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23.既勇猛又胆小。
总起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总领下文)(4)耍个没完没了开辟新场所花草遭殃·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17.《长城》词语: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垛子瞭望口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奇迹olià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一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列数字作比较)第二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雄伟②站在长城上,……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站、踏、扶③多少:许多,无数。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长城的长。
才、凝结: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的。
伟大的奇迹: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8.颐和园(方位顺序或地点变换的顺序)背诵2-5自然段词语:横槛送礼琉璃瓦金碧辉煌葱郁掩映远眺堤岸长廊长:一眼望不到头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宫墙琉璃瓦屋顶向下望:树丛万寿山.正前面:昆明湖滑字写出了游船画舫在湖面游过时不留痕迹的样子。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六单元(人间真情)20.《古诗两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之:去,到。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故人:指老朋友。
诗意: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
荡地向着天边奔流依依惜别之情《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使:出使。
浥:湿润。
更尽:再饮完。
诗意: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
请您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只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了。
依依惜别之情。
21.《搭石》(刘章)词语:汛期山洪暴发谴责懒惰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联结体现协调有序的句子: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先写一行人动作美,再写声音美,最后写画面美。
绰:柔美的样子。
人影绰绰:人的影子非常柔美的样子。
理所当然指: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尊老)人们美好的精神品质:互帮互助关爱他人谦让尊老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竹林)词语:凋零含苞骨髓绽放步履匆匆袭击空旷暂停身躯骨肉同胞含苞的花朵:小钱年轻的生命凋零: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危在旦夕绽放:继续活下去题目的含义: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的血脉亲情架起的爱心桥。
台湾青年:内心坚定,无私奉献。
李博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急病人所急的高尚医德。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2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沚)zhǐ词语:崛起租界模范疑惑不解巡警吵嚷褴褛轧死惩处肇事踊跃铿锵有力欺凌课题含义: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或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在租界看到的事:周恩来砍价一个可怜的女子丈夫被洋人汽车轧死了,洋人得意洋洋,妇女想讨说法却被中国巡警训斥一通。
为什么周恩来静静地坐在那里?因为当别的同学踊跃回答时,周恩来为同学们的自私想法二沉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魏校长为什么听了周恩来的话之后为之一振?因为周恩来这么小就有这样的抱负和胸怀,是别的学生不能比的。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背诵第3.7.9.10自然段)词语:推荐愣住增添删掉春风拂面燥热闪烁融洽余晖摇曳窗棂堪称楷模①.②修改作文。
到处、密密麻麻可以看出叶老修改的认真、仔细。
“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因为:1.作者以为自己作文写得很好,可是被叶老先生改了很多。
2.作者没想到大作家会给一个初中生修改作文。
3.作者没想到叶老对作文改得如此认真细致。
为什么叶老先生的评语树立了作者写作的信心?因为叶老先生表扬我、激励我,给予了我肯定和支持。
写好作文需要认真修改,写具体事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邀请做客。
爬山虎:温柔的小精灵一片浓浓的湖水“好像、模模糊糊”是因为当时作者年纪还小,不能完全明白叶老先生的用意,但却隐约明白了叶老先生的为人,以及对我的教导。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叶老为人和蔼可亲,待人热情。
写文章认真,一丝不苟。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第八单元(科技发展)29.《呼风唤雨的世纪》路甬祥yǒng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潜入奥秘船舶哲学家nqiá总起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领下文)过渡句: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好处是:运用诗句体现了20世纪科技社会中,发现和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迅速的变化。
农耕社会(神话幻想)→20世纪(呼风唤雨)31.《飞向蓝天的恐龙》(徐星)(背诵第4自然段)词语:迟钝五彩斑斓凌空翱翔骨骼后裔描绘隧道繁衍膨大敏捷毋庸置疑欣wú喜若狂鸟类可能是恐龙后裔的依据是:1.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2.在我国辽西发现的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画卷:课文生动形象地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喻为“画卷”。
点睛之笔:“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
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
”点睛之笔“说它是猎食性恐龙的变化:身体轻盈→体表长出羽毛→转移到树上生存→在树木间跳跃、降落→具备滑翔能力→最终能够自主飞行·日积月累词语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