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201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
- 格式:doc
- 大小:660.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命题人洪明考试时长( 8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适合题意,请你将适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了写单位,请你在他记录的下列数据中,选出单位是m的一项()
A.一扇门的高度是235B.一个人的身高是165
C.一张电脑软盘的厚度是30D.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
3、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 8610毫米B. 8610厘米 C. 86厘米D. 861厘米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的声速B.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一学期八年级(上) 物理学科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答案填在第二卷)..........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强强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决定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了猜想。
指出列出的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是:A.杯子的组成材料;B.杯口的大小;C.杯里所盛的液体;D.杯子的价格。
2.下面不是声源的是A.正在飞行觅食的蝙蝠。
B.静静悬挂在床头的吉他。
C.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
D.正在挥舞的手臂。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4.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空气——水——金鱼B.空气——水——金鱼C.鱼缸——水——金鱼D.水——金鱼5.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翱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6.通常人们听到各种声音其传播的介质是A.一切物质B.空气C.水D.木头7. 学校在做广播操时要用扩音器,扩音器的作用是A.改变音调B.改变音色C.改变响度D.改变频率8.“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你知道这首歌吗?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调子太高了。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6分)1. (3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A .B .C .D .2. (3分) (2017八上·利州期末) 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mB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 . 学生书桌高约200mm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3. (3分) (2017八上·巴中期末)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 .B .C .D .4. (3分)(2016·咸宁) 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 . 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 . “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 .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 .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5. (3分) (2016八·鄂州月考) 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 . 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 . 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 . 甲乙都向东运动D . 甲乙都向西运动6. (3分)甲、乙两车分别从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第二卷的表格中)1.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2.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声音的音调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
36.90℃和38.60℃B。
37.50℃和38.60℃XXX℃和37.50℃D。
37.50℃和37.50℃4.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5.大气湿度是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下列气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A.风B.露C.雨D.雾6.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A.一定会沸腾B.一定不能沸腾C.一定蒸发D.都不可能7.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
丰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试题满分8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演奏琵琶时,琵琶弦变“粗”了 B.高强度的超声波把玻璃杯震碎了C.把手放在播放音乐的高音喇叭上,手会麻 D.发声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开2、许多手机用户安装了“会说话的汤姆猫”。
汤姆猫可以将“听”到的话用滑稽的声音重复说一遍。
手机播放汤姆猫的声音与原声相比,一定没有改变的是声音的()3、 A. B. C. D. 传播速度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是()A.百米赛跑的终点裁判总是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再听到枪声B. 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铃声越来越小C.房间窗户采用双层真空玻璃可以有效的阻断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D.宇航员在太空舱外“行走”时靠无线电波与飞船内人员交流4、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D.余音绕梁5、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6、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7、秋天来了,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因为下过雨后,地表水分()从而使雨后的气温发生显著变化。
A.液化吸热B.汽化吸热C.汽化放热D.液化放热8、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露珠的形成 B.壶口冒“白气” C.冰雪消融 D.湿手烘干9、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碎冰()A.一点儿也不熔化B.有一半熔化C.大部分熔化D.全部熔化10、学习物理过程时常用到一些物理方法,下列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是()A.探究大钟发声原因时,在大钟下绑一支铅笔,铅笔能在白纸上划出一条波浪线B.研究弦乐器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时,要保证弦的粗细、松紧相同C.研究声带发声时,将手放在喉咙上,感觉喉咙在振动D.探究扬声器发声时,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几粒黄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根据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分辨乐器的种类,是因为不同乐器声音的_______不一样,“路见不平一声吼”中“吼”字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
2018-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85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不交)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
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2018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5、下列图2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6、如图3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 B.沸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可以继续放热 D.沸水汽化可以继续放热10、如图4所示,能正确的描述水的沸腾过程的图象是()11、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括号内。
)1. 如图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 )A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 .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C .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 .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2.用洗衣机将衣服脱水甩干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关上房门不管B .关停洗衣机,用手拧干算了C .戴上耳塞不理D .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 3. 如图上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 .只有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 .声波具有能量D .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4. 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B .各种乐器都是声源C .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D. 公路边的高音嗽叭是声源 5.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 固体、液体、气体 B. 气体、液体、固体 C.气体、固体、液体D .一样快6.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 )A. 音色B. 振幅C. 频率 D .响度7.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 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 .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号数:__________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 8.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9.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A. 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 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10.在一般情况下,房间内说话比室外听得更清楚,其原因是( )A. 房间内能听到回声B. 房间内没有嘈杂声C. 房间内原声和回声混合D. 以上原因都对11.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 音乐会上的钢琴声 B.节日的焰火鞭炮声C.邻居装修房屋的电锯声 D.爽朗的笑声12.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几乎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C. 锣的振动频率变低了 D.锣的响度变小了13.甲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 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入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D.人的双耳效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号⋯位⋯座⋯⋯⋯⋯⋯⋯⋯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题(考: 100 分 ,分: 100 分)成绩号⋯一、 : (每 2 分共 24 分)⋯)⋯⋯号12 3 456789101112考(答⋯答案⋯考1.如所示 ,小将一只正在声的音叉触及面有震感.⋯⋯个是用来探究⋯A.声音生的原因B.决定音的因素要⋯⋯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播D.声音播是否需要⋯⋯2、多种器合奏比一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 因不同种的器各自具有独特的⋯⋯A.音B.响度C.音色 D.声速不⋯3、吉它是年人喜的一种器.在演奏前,需要整琴弦的松程度,做的目的是⋯琴弦声的名⋯⋯A .振幅B.响度C.音D.音色姓⋯⋯4、古典名著《三国演》中 , 猛将立在坂坡当阳 , 一声大喝 , 吓退曹操十内万大。
个典故形容声音⋯A .音高B.响度大C.率高D.音色差⋯⋯5、以下不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 .潜艇上的声系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中央 ,会感到声音特洪亮⋯班⋯6、下列中 ,主要描述声音能能量的是⋯⋯封⋯⋯装⋯⋯⋯7、噪声染已成危害人生活的三大染之一.控制噪声染从防止噪声生、阻密⋯断噪声播和防止噪声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播的是⋯校⋯⋯学⋯⋯⋯⋯⋯8、如图所示 ,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 ,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9、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 30 ℃B.33℃C.37℃D. 39℃10、下列事例中 ,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 .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1、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12、根据图所给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 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 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 人耳是能听到的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7 分)13、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_越大。
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字① ;② .(2)短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4)综合上面的短,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2)汽车发动机
22.汽车发动机一般利用水的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有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如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1)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______10~15℃(选填“高”或“低”).
(2)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___ ___.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 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汽化,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将。
(选填增加/减少)与原相比,混合液的沸点会___ 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温度中,约在4~10℃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 B.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小4.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5.如图是我校中楼梯中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铁护栏。
小亮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 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6.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声音的音调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8.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9.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为()A. 38℃B. 37℃C. 36.5℃D. 35℃10.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渐渐变得清晰.上述情景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都是液化 D.都是汽化11.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图像( )12..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他把音乐贺卡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在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3.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实验: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如图所示。
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14.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5.如图1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16.如图2(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小明的耳中的。
小明又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2(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小”、“不变”)了,说明。
17.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
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这个过程是热的。
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18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当地人民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19.夏天吃棒冰时,常会看到棒冰上冒“白气”,这是因为而形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形成的。
20.小刚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与手风琴他一听便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声时的__________不同;弹琴时所用的力度不同,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弹在不同的琴键上,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晚年的贝多芬是用耳贴在琴盒上来感受音乐的美,这同时也说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
21.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_ (“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22.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示意图,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 ___;(3)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47分)23.今年9月5日,丰县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高/低),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大/小),极易发生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24.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乙盆水的温度。
(小于/等于/大于)2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2)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非常大的力拨钢尺,但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26.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态.(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高/低).27.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
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和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起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2)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声音的大小是指声音的。
(3)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Array应填入。
(4)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5)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28.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29.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特点是_______。
(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 / 一直下降/ 一直升高)30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BCD(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1.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变化规律;(2)如图实验装置,除了图示所需器材外,还需要实验器材。
(3)实验加热时,为了能够缩短时间,请提出两点建议:;。
(4)图中所示的温度是℃;(5)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 分钟时有错误,应该是 ℃。
此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6)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情况是:沸腾前是 图, 沸腾时是 图。
(7)水中的声音在沸腾前 , 沸腾时,杯口上方的“白雾”是如何形成的? 请说出它的物态变化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