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管理培训资料(2010版)
- 格式:ppt
- 大小:9.31 MB
- 文档页数:150
一、设备润滑管理的基础要求1.建立健全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及人员。
企业应根据设备润滑管理的需要,明确润滑管理的归口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润滑管理和技术人员,明确与润滑管理、检测、实施等相关岗位在润滑方面的职责;应对从事润滑相关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润滑管理、润滑标准、适用(实操)技术等培训,以确保其有能力履行其职责。
2.制定润滑管理制度和规范。
润滑是一项细致的系统性的工作,同时由于各企业安装的设备型号不同、润滑油油品不同、润滑要求不同等,所以企业必须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润换管理制度和规范,通过制定来规范和贯彻润滑管理工作。
润滑管理制度内容应涵盖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的全过程,应包括润滑剂的选型、需求计划、采购验收(新油质量评价)、入库存储、润滑剂发放、润滑剂及润滑设施器具的可视化管理、设备日常润滑及巡检(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法、定岗)、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在用油评价)、设备润滑系统的污染控制、设备润滑磨损故障分析及预防、密封止漏、换油周期确定、加油换油清洗、康复处理、废油回收及处置、设备润滑系统及装置的改进,以及促进实施润滑管理的要求。
同时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油品储存要求、力口/换油要求、系统清洗换油规范、污染控制规范、油液监测技术规范(检测取样规范)、废油处置规范。
3.建立健全设备润滑资料档案,做好信息处理工作。
设备润滑资料档案是实施设备润滑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润滑方式和选择润滑油脂的基本依据。
设备润滑资料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参数、润滑部位、润滑要求、润滑油脂等设备润滑的基础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中获得。
将以上信息按设备型号、种类整理成档。
同时,根据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应建立润滑油脂采购进货台账、润滑油脂质量检验台账和设备换油台账等。
此外,在设备运转记录中,应有反映润滑油脂加油、补油和换油的记录。
二、设备润滑管理要点1.油品选型。
设备润滑管理培训教材机电部目录第一单元综合篇1、简述油品应用发展史。
2、目前我国用油水平及现状。
3、我国国内油品更新换代状况及存在问题。
4、通过实例讲解为什么60%以上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5、怎么区分设备故障是“油”引起的,还是由配件质量不好引起的?6、为什么会出现懂“油”的不懂“设备”和懂“设备”的不懂“油”的现象?7、为什么提倡高性能油?什么是高性能油?8、高性能油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9、什么是伪劣假冒油?怎样识别?10、什么是设备“零维修”、“零故障”、“零储备”?11、设备润滑技术创新给维修带来了什么。
第二单元应用篇1、什么是润滑油(脂)?2、润滑油在国民经济有何作用?其功能和特点是什么?3、各种润滑材料简介。
4、简述润滑油(脂)生产过程。
5、润滑油(脂)常用质量指标介绍及其使用上的意义。
6、介绍几种用量较大油种。
(1)内燃机油的分类、性能、应用及常见问题和排除方法。
(2)液压油的分类、性能、应用及常见问题和排除方法。
(3)齿轮油的分类、性能、应用及常见问题和排除方法。
7、介绍一些常用脂分类、性能和应用。
8、常用合成油、脂构成、分类及应用。
第三单元维护篇1、润滑油需要经常维护吗?有人讲,我们不维护设备也使用很长时间怎么理解?2、润滑油发黑、变稠、混浊、变白、沉淀是什么原因?还能不能用?3、换机油为什么要清洗?怎么清洗?不清洗行不行?4、油需要净化吗?怎么净化?不净化行不行?5、目前市面上推销的各种“添加剂”、“精”、“膏”能否用?是否会收到宣传上的效果?6、什么是定期换油?什么是按质换油?有没有一个换油指标?7、有没有一种方法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换油最合理?用什么手段监测?8、有没有方法延长用油时间,少换或不换油达到少维修目的?9、现在不少企业“跑、冒、滴、漏”现象除了密封等方面改进外,从“油”上有何办法治理?第四单元管理篇1、“五定”、“三过滤”是什么意思?2、现代设备润滑管理是要规章制度吗?有那些规章制度要定呢?3、什么叫润滑站,有什么设施?用油单位一定要建吗?4、用油单位一般要建化验室吗?常见化验指标有哪些?不建化验室会有什么问题?5、怎么正确选油,代油及混油?6、用过的油都是废油吗?有没有办法康复?7、为什么润滑技术人员要培训?怎么培训?8、润滑咨询站是什么机构,作用是什么?第五单元交流篇1、润滑经济2、关于润滑重新定位的思考3、论润滑技术的发展方向4、论润滑技术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价格”与“成本”的误解5、润滑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6、重视润滑管理延长设备寿命7、推行润滑油综合监测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水平8、液压润滑系统污染9、润滑与相关领域的技术探讨10、润滑脂的选择与使用11、维修――向设备润滑要效益12、企业的“设备润滑医生”13、摩擦学重在应用14、也谈设备主动维护第一部分综合篇一、油品应用发展史1、润滑油是“工业血液”,是高科技产品。
润滑油基础管理业务培训1、主要作用(1)、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防止磨损。
(2)、冷却作用:在循环中摩擦热带走,降低摩擦部位温度防止烧伤。
(3)、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4)、密封作用:防止水份或其它杂质侵入。
(5)、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防止氧化。
(6)、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构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启动力矩的作用。
(7)、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动力传递的介质。
(8)、电气绝缘:变压器油绝缘线圈与机壳同时冷却降温。
2、主要理化指标(1)、粘度:流动物质内部阻力的量度,表示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粘稠程度的指标,粘度是大多数润滑油牌号区分的标志。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我国使用的粘度指标为运动粘度,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以㎡/S表示。
习惯用非法定计量单位mm2/S(厘斯)表示,而国外多用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表示。
(2)、粘度指数:是表示润滑渍随温度变化特性的指标,粘度指数是相对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3)、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润滑油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通常作为油品的一个安全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
(4)、凝点: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油面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条件下使用。
选用润滑油时,要考虑凝点。
一般使用温度应比润滑油的凝点高出10~20℃。
(5)、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润滑油开始连续流动时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是表示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能,因此我国和国际上都是用倾点表示低温流动性。
(6)、水分:润滑油中水分的含量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是润滑油纯洁性能质量指标之一,含水量小于0.03%,则认为是痕迹,若没有水分时,则认为是无。
设备润滑管理培训资料工业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必须以技术和管理为先导。
在工业润滑油的使用中,润滑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只有搞好润滑油管理,才能正确使用润滑油,才能发挥润滑油的技术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什么是润滑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二、润滑油作用(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三、加油方式1、手工加油。
手工润滑是一种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
一般是由设备油枪向油孔、油嘴加油。
2、滴油加油。
滴油润滑主要是滴油式油杯润滑,它依靠油的自重向润滑简单、使用方便。
其缺点是给油量不易控制,机械的振动、温度低都会改变滴油量。
3、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高速旋转零件或附加的甩油盘、甩油片散成飞沫向摩擦副供油,主要用于闭式齿轮副及曲轴轴承等处。
油槽还能部分溅散的润滑油引到轴承内润滑。
飞溅润滑时件或附件的圆周速度不应超过12.5m/s,否则将产生大量泡沫及化变质。
4、油环、油垫润滑。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油绳、垫或泡沫塑料等浸在油中,利用进行供油。
油绳、油垫本身可起到过滤作用,因此能使油保持均匀。
其缺点是油量不易调节。
5、强制润滑。
强制送油润滑是泵将油压送到润滑部位,由于具有压位时能克服旋转零件表面上产生的离心力,给油量也比较丰富,效好,而且冷却效果也较好。
强制送油润滑方法和其他方法比较供油量的大小,也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