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警示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4
学习中国宝武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案例:2020年3月8日22时53分,上海市宝山区纬一路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四号高炉发生火灾。
截至2020年3月8日,现场已无明火和烟雾,无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首先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狠抓安全文化建设,引导职工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利用总厂网站、电子大屏、宣传栏和宣传展板等途径宣传贯彻落实中国宝武和马钢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通过普及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员工应急防范意识,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同时利用厂安委会、生产例会、班组班前会、作业区班组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宝武和马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解读宣传,持续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进一步营造出关心安全生产、参与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做好安全的宣传贯彻与学习同时,开展安全主题宣讲、专题培训、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找茬随手拍”等活动,丰富“安全生产月”的活动内容,通过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从根本上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结合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防暑降温、防汛排涝等季度性的安全工作,为各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总厂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利用“安全找茬随手拍”等方式,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其中,对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从源头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高炉稳产高产和总厂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条件。
加强对外来劳务、检修(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监管,做好检修(施工)作业前安全交底和安全确认,落实各职能部门、分厂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对外来单位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尤其是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以及煤气、易燃易爆等区域危险性较大的检修(施工)项目,确保检修(施工)作业安全。
目录机械伤害事故 (4)案例一 (4)抱省事心理违章作业不幸挤压身亡 (4)案例二 (7)山西省太原某焦化厂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 (7)起重伤害事故 (9)案例三 (9)歪拉斜吊酿惨祸 (9)案例四 (11)违章操作触电死亡 (11)案例五 (14)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14)案例六 (17)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17)案例七 (20)丹阳市江苏丹化集团化工助剂厂“11.17”重大死亡事故 (21)案例八 (27)盐酸、硫酸泄漏危害分析与控制 (27)案例九 (32)捣固机设备事故 (32)案例十 (34)2#装煤推焦车送煤底板弯曲事故 (34)案例十一 (36)2#大车推焦减速器输出轴断事故 (36)案例十二 (36)142#焦侧炉门撞击事故 (36)案例十三 (38)226#炭化室石墨多事故 (38)案例十四 (39)2#炉丙班发生推焦车推焦杆撞弯,炉门框损坏的事故 (39)案例十五 (41)217#焦侧炉门的着火事故 (41)案例十六 (42)2#除尘车导套撞弯滑线架事故 (42)案例十七 (43)2#捣固机6号锤拉弯事故 (43)案例十八 (45)1#炉1号捣固机液力推杆电机掉事故 (45)案例十九 (46)1#拦焦车撞坏炉门修理站炉门框事故 (46)案例二十 (48)熄焦车轨道断裂导致熄焦车掉道事故 (48)案例二十一 (49)2#炉煤气主管流量计堵 (50)案例二十二 (51)234#红焦落地事故 (51)案例二十三 (52)4#消烟除尘变频器损坏事故 (52)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一抱省事心理违章作业不幸挤压身亡发生时间:2001年1月28日发生地点:四川省某磷矿化工厂磷铵车间磷酸工段伤亡人数:1人死亡经济损失:0(万元)事故行业:石油化工事故性质:重大伤亡事故事故类别:机械伤害起因物:其它机械事故原因: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案情】一.事故经过2001年1月28日0时30分,确铵车间化工一班值长陈某、班长秦某、尹某、王某等人值夜班,交接班后,各自到岗位上班。
生命盲区—山西万通源煤业2020年11.11较大透水事故观后案例一:5月21日,XX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国维星光煤矿观看《生命盲区》警示教育片。
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后,国维星光煤矿总经理和矿长分别对事故警示教育片进行了事故剖析、分析原因,汲取故事教训。
XX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强调观看教育片的目的是为了从事故中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和职工要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做到防微杜渐。
认真贯彻执行生产作业规程,严格执行“三必须、五严禁”防治水措施,坚决抵制“三违”行为,做到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安全作业。
通过此次观看《生命盲区》——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有限公司“11·11”较大透水事故警示教育片,切实提高了煤矿管理人员以及煤矿职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为消除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案例二:看完这部片深刻体会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种珍爱的人生态度。
只有保证安全,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应该从零开始,从零发展,以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它,去战胜它。
为了复工复产后安全生产,矿长陈少华重点强调以下四点要求: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是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促管理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要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学习,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职工熟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四是要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脑中,促使我矿的长治久安。
通过观看这个影片,使大家认识到安全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每个职工家庭的幸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粮食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警示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而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粮食行业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设备,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促进粮食行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对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警示和深刻反思,在这些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粮食行业的安全水平。
一、2008年湖北粮食储存安全事故2008年7月10日,湖北省孝感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粮食储存安全事故。
当时,位于孝感市境内的一家粮库发生了粮食仓库垮塌事故,造成了数十人死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
据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粮食储存仓库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设备老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起事故给我们的警示是,粮食储存是粮食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仓库的结构牢固,设备完好,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从而保证粮食的安全储存。
二、2015年海南粮食加工企业安全事故2015年9月,海南省某粮食加工企业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伤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业未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导致了粮食加工设备的安全阀失灵,引发了爆炸。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粮食加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另外,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防范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2020年黑龙江粮食运输事故2020年4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一辆粮食运输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导致大量的粮食洒落在公路上,引发了交通拥堵,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这起事故反映出了粮食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粮食运输的安全,必须确保运输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司机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粮食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以遏制类似事故的发生。
标题:2023年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成为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然而,不合格的安全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和后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2023年的典型安全生产案例,提出警示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
一、案例一:化工厂爆炸事故2023年某化工厂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在擅自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原材料下,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多人死伤和环境污染。
这起事故揭示了化工企业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教育。
二、案例二:建筑工地坍塌事故某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因使用次品材料和忽视监管导致工地坍塌,数十名工人因此丧生。
这起事故凸显了建筑行业存在的安全管理缺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案例三:煤矿透水事故2023年某煤矿因为忽视矿井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大雨天气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矿工逝去和矿井搁浅。
这起事故揭示了煤矿安全隐患的严重性,促使相关部门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整改。
以上三起典型的安全生产案例,体现出了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在这些案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规定,擅自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原材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这些案例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力的深刻警示,也是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需要从企业及员工两方面入手:1.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参加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员工应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未来,我们应该以这些案例作为教训,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维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危险物品安全周知牌和应急救援资料箱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杜绝重特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南京市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制度,并规范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公示行为,特通知如下: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按照《南京市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二、公示牌的制作要求。
1.公示牌宜按照统一的样式、规格进行制作(详见附件一)。
2.公示牌画面宽度为2米,高度为1.5米,画面面积3平方米。
框架总高度2.7米,画面距地面1.2米。
三、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公示的日常管理1.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相应增加公示牌内容。
2.公示牌的制作规格、样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动态管理、长期置放、清楚方便的要求进行规范,能防雨、防晒、经久耐用。
遇有损坏或字迹不清的,要及时更换、维修或刷新。
您好!一、工作目标通过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逐步提升我市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监管制度,明确安全监管责任,规范安全监管行为,提高安全监管效率,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真正落实,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重点总结几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推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富有成效的做法,推行“分级监管、分类监管”方式,突出安全监管重点、提高安全监管效率,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以企业涉及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量及工艺控制水平等固有危险程度为基础,考虑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和附加安全因素,对本辖区企业按风险程度定性划分A、B、C 和D四类企业监管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分别实施不同频次的监督检查,并将C、D类企业列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对象,其中D类企业作为省或市级隐患挂牌督办对象,围绕今年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目标的落实,其主要任务如下:(一)按照省局印发《关于规范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各地确定并公布企业分级名单,制订检查工作计划,全年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报告文案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和职工安全意识不强,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了警示广大职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特将近期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报告如下:案例描述: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
事故发生在生产车间,当天接到了一批面粉原料,经过前期检查合格后,便投入生产。
然而,在操作人员进行分装作业时,由于操作不慎,一个便袋面粉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经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致:1. 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责任落实不到位。
2.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操作不慎引发事故。
3. 分装设备老化:分装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老化,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4. 作业环境有待改进:车间通风条件不佳,面粉中的粉尘难以及时排除,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组织现场救援: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人员进行事故处置,确保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 封锁现场,停产整改:事故发生后,应封锁事故现场,停止生产,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排查,查明事故的根本原因。
3. 整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整顿,修订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 更换设备更新设施:立即安排更换老化设备,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5. 加强环境改善:改善车间通风条件,及时清理粉尘,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和职工的身体健康。
事故警示和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的重视程度。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杜绝违规操作。
附件12020年工务段“安全生产月”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材料工务段“5.14”停车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5月14日9时47分,66209次列车通过丁集线K4+712道口时,因工务起道机摇把放在道口线路上,造成停车3分钟,构成一般“D类”事故。
二、事故原因工务段丁集工班工班长(现场防护员)XX,接到驻站联络员发车预报,安排撤离工器具,人员下道,但没有最后确认,导致起道机摇把放置在道口线路上,对此次事故发生负直接责任。
三、防范措施1.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该起案例,加强安全责任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2.各单位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现场落实情况,严肃查处各类违章作业行为。
3.工务段要完善工器具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工器具使用的具体责任人,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工务段“3.31”停车事故一、事故概况2014年3月31日16时46分,73453次列车接近田集站时,因工务作业人员未及时下道,停车3分钟,构成一般“D类”事故。
二、原因分析1.XX担任现场负责人,未能准确掌握作业进度,在接到驻站联络员邻站报开通知后,未做到不间断瞭望,未及时安排、监督人员下道,对该起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2.XX作为驻站联络员,未及时将潘集站办理闭塞信息主动传达给现场防护员;邻站报开后,在未得到现场人员下道信息反馈的情况下,未主动与现场防护员联系,了解掌握人员下道的情况。
XX在担任现场防护员期间,在接到驻站联络员预报通知后,未及时通知现场停止作业、准备下道避车;未将“潘集站办理闭塞”信息传达给接任的现场防护员。
防护员职责落实不到位,对该起事故的发生负次要责任。
3.八名现场作业人员,在得到下道避车的通知后,均未加强瞭望、关注列车运行状态和相互提醒下道避车,互联保执行不到位,负互联保责任。
三、防范措施1.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事故案例,加强行车安全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行车安全意识。
2.各单位要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认真梳理本单位重点安全制度,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章作业行为,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在现场的落实。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培训1. 2005年11月13日,山东省临沂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2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疏忽,未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2. 2010年4月20日,河南省一家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32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原因是矿井管理不善,未按照规定加强井下排水设备的检修。
3. 2013年8月23日,广东省一家电子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厂房内存在大量易燃物品,且消防设施未经定期检修。
4. 2016年6月15日,江苏省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导致周边地区大面积污染。
事故原因是企业未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故障引发泄漏。
5. 2018年2月8日,黑龙江省一家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3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企业未按照规定存放和处理危险品,导致起火引发爆炸。
6. 2020年7月10日,浙江省一家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施工单位违规操作,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
7. 2021年3月25日,辽宁省一家矿山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导致20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矿井通风管理,导致煤尘积聚引发爆炸。
8. 2022年1月5日,广西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导致周边村庄被迫疏散。
事故原因是企业未对储存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导致泄漏事故发生。
9. 2023年9月20日,江苏省一家钢铁厂发生高温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作业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高温作业,导致热源失控引发事故。
10. 2024年12月15日,河北省一家化工企业发生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事故原因是企业未按照规定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导致泄露事故发生。
以上是10个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