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4.08 KB
- 文档页数:1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发展长河中,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阶段,它们的理论和观点对经济的理解和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诞生于 18 世纪和 19 世纪初,其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亚当·斯密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经济学强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机制能够引导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在分配理论方面,古典经济学家们关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并认为工资、地租和利润分别是劳动、土地和资本的报酬。
古典经济学还着重探讨了经济增长的问题。
他们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储蓄则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此外,分工的深化也能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逐渐受到挑战和修正,新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
新古典经济学在 19 世纪末期兴起,并在 20 世纪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瓦尔拉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在很多方面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在价值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抛弃了劳动价值论,转而采用边际效用价值论。
它强调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边际效用的评价。
在市场理论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引入了数学方法,通过建立供求曲线和均衡模型来分析市场的运行。
它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实现市场的均衡。
新古典经济学还对生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它关注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认为企业会根据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要素的投入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分配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的报酬,利息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的报酬,地租是土地的边际生产力的报酬。
与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加注重微观层面的分析,强调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的微观机制。
古典经济学简介: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
①研究对象: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他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
理论核心: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古典经济学似乎是想告诉人们,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但他们又看到劳动分工是受条件约束的,资本的积累会使现有的劳动分工以更大的规模出现,并表现出工资的随之上涨,而劳动分工的发展却不易实现,这将使资本积累受到劳动分工发展跟不上的影响。
①:参见晏智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著作:《国富论》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开始的。
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
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
”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萨缪尔逊说:“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诞生之年。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独立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全面地考虑,很难说清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独立宣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呼唤社会致力于生活、自由和快乐的追求,而《国富论》则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2大卫.李嘉图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
1.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 )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围的限制。
应该说,新古典经济学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思想,却与第二个思想相冲突。
新古典经济学在将市场竞争的作用形式化时,最初采用了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这种最简单的数学工具,它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变成了与市场竞争不相容的东西。
因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基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的原理,而这一原理与递增规模报酬有关。
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采用无规模报酬的假设,从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的纯技术关系,不允许递增报酬的存在,并且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的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在斯密和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马克思更将其归结为生产关系的研究。
格(All yn Young,1928)的经典论文指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就是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围的限制)。
”(注:Young A.(1928),In creasing Returna and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38:P527—42。
)然而,由于后来德布鲁把新古典经济学变成公理化体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来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逐渐地为人们所抛弃。
70年代以来,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贸易理论逐步产生和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但始终难逃“旧瓶装新酒”之嫌。
小凯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并加以形式化,创立了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堪称是贸易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流派。
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卡多,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学派,代表人物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认为经济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并且劳动分工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可以自动调整到最优状态。
里卡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是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贡献,它指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可以通过专门从事自己相对优势的产业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新古典经济学则更注重个体在市场上的行为和决策。
马歇尔提出的边际效用理论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个体在消费中会考虑每个商品的边际效用,即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也更关注市场失灵的问题,它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
总的来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自由和竞争,而新古典经济学更注重个体的行为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两个学派都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比较分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财富的行为、组织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最初的分支,主要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并在19世纪贯穿了大部分西方国家。
而现代经济学则是20世纪初发展而起,并持续至今,更注重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对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方法和贡献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诞生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时代。
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和市场自由,认为应该让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活动,实现最大效益。
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都坚信这个观点。
1.主要思想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理论,即把一个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步骤并由特定人员负责各自的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李嘉图则着重研究自由放任的贸易制度及其影响,并提出狭义说的劳动价值论,即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劳动资本成本直接相关。
2.主要方法对于古典经济学家来说,理论构建是经济研究的核心方法。
他们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尤其是李嘉图的著作《国富论》为早期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3.主要贡献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问题,并推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机制,为后来的市场自由主义和现代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英美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区别明显,现代经济学家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1.主要思想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市场失灵,认为一些市场活动会产生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后果,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是合理的。
而新制度经济学对于经济制度的演化、变革途径以及因循守旧的机制进行了刻画。
2.主要方法现代经济学家主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计量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特色[摘要] 西方经济学经历2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三次大的革命,已经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学科。
但它始终未能摆脱其固有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致命缺陷。
正是这个缺陷构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兴起的理论条件与逻辑起点。
新兴古典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分析范式等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取得崭新突破,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成因和经济增长长期动态模型等提出新的学说。
新兴古典经济学增强了对现实经济事实的解释力,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特色的最新反映。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理论特色创新一部西方经济学说史向我们展示的是,源自古希腊以来的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和经济理论,不断涌流与分化,不断否定与前进,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智慧长河与信息洪流,林林总总的流派和交错延绵的学说,彰显着学术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许是西方经济学这条智慧长河中最新的泉流、很有希望的一股信息流。
作为前沿新学派,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一开始它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产生热烈反响。
当然,从学科性质、理论体系与思想渊源上讲,新兴古典经济学仍属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但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对新兴古典经济学加以严肃的研究和积极的宣介。
第一,它的首创者之一是以杨小凯(Yang)、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华人或华裔学者,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被认为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新兴经济学前沿学科;第二,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对现实经济事实的研究和解释,包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分析,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别于某些在抽象和模型化走过了头,一股脑钻进阴冷书斋而远离火热现实的纯理论性或数理化的逻辑推演。
也许不用多久,新兴古典经济学就会走进国内大学经济学的讲堂;事实上在1999年,杨小凯就把新兴古典经济学带到了北京大学的讲坛,并正式受邀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
数学方法引入之后的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以凯恩斯为界分两部分。
以边际革命为界,之前的叫古典,之后的叫现代。
现代经济学以凯恩斯为界,之前的叫新古典,主要就是现在的微观经济学。
凯恩斯之后,总体经济的研究成为主流,形成了宏观经济学,也就是凯恩斯革命。
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单纯以总体研究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成为主流。
70年代经济冲击之后,凯恩斯经济学在实践无法发挥作用,经济学又得到了发展。
微观基础纳入了宏观经济学。
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寻找了微观基础,成为了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以微观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进行了宏观研究的扩展,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已经开始使用数学和符号了。
李嘉图之后的穆勒也有数学的使用。
本人认为古典和新古典的区别有两个:第一,古典和新古典的价值理论不同,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理论,从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无不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而新古典则完全放弃了劳动价值理论,他们更多的是采用效用价值理论,进一步到均衡价值理论,英国的杰文斯、德国的格森、意大利的帕累托都是效用价值理论的先驱,而剑桥的马歇尔和瑞士的瓦尔拉则是均衡价值理论的代表。
第二,古典和新古典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分析方法的不同,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主要采用总量分析,从斯密到穆勒无不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的均衡;而新古典时期,数学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以法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人员开始从事经济学研究,这样数学的使用渗透到经济研究中,分析方法也从古典时期的总量分析过度到新古典的边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