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框图推断
- 格式:doc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化学总复习推断专题一框图推断考纲要求无机推断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其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于一体,几乎覆盖了大纲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具有考查面广、综合性强、思考容量大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一. 无机推断题的分析思路由于无机推断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必需先理清思路。
按以下步骤分析题目,往往能迅速理清思路,高效解题。
审题→挖掘、筛选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寻找突破点→推理判断→得出结论→正向求证审题,就是阅读题目的过程。
先阅读全题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再仔细领会题意,反复推敲、认真辨析,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制性语句,把条件找准、找全。
已知条件找出来以后,经过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相比较,对信息、条件进行加工、筛选,目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突破点可以是物质的特殊性质、反应所需的特殊条件、反应所产生的特殊现象等。
找到突破点后再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断,推断时既可正向推断,又可逆向推断,通过筛选、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最后按正向顺序代入推断结果进行检验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二. 基本解题方法: “突破点”法找准突破点是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也是解无机推断题的基本方法。
三、典型例题:例1:从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试回答:(1)物质的分子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E → 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鉴定物质F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过量的C气体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实验室制D气体的方程式:例2:(07丰台二模)28.(12分)下图中A 、B 均为固体,其中B 为单质。
化学高考考前点拨及应试技巧之框图推断题1、 无机框图推断题高考无机推断题的特点:无机框图题属于学科内综合题,常常把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内容融为一题,因此具有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007年高考中虽然没有这种题型,但绝对不能忽视。
高考无机推断题的训练方法:(1)解读题意:对题中所叙述的内容要读全读懂,明确已知和要求。
(2)筛选信息:对题中的信息要进行筛选并迅速记忆。
剔除无用信息,圈定有用信息的最小范围。
(3)寻找突破口:根据题干和框图寻找突破口是解框图题的关键所在。
突破口就是某些物质的特殊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相关信息处理后的焦点等。
(4)归纳常见物质、常见反应的“特征”。
(5)规范作答:理清题意,明确要求,规范答题,注意答题的准确性【例1】下图中A ~J 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 分解得到相等物质的量的B 、C 、D ,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写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⑴B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D 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⑴(2分) 三角锥形 (2分)(2) ①2Mg+CO 22MgO+C (2分) ②4NH 3+5O 24NO+6H 2O (2分)⑶NH 4++HCO 3-+2OH -=NH 3↑+CO 32-+2H 2O (2分)【例2】已知a 、I 、e 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粒子代码a I e 原子核数 单核 四核双核 粒子的电荷数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单位负电荷物质A 由a 、e 构成,B 、C 、D 、K 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ABC D△△ ③ NaOH镁条点燃 ①EFGHNa 2O 2G ②催化剂,△IJB CI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J 。
专题九无机框图推断【命题趋向】无机框图推断是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的考查,它融元素化合物、基本理论、计算于一体。
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历届高考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能力。
一般氯、硫、氧、氮、碳、钠、镁、铝、铁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是这类题的热点。
解决这类考题,首先要读懂题意和图意,找准突破口(题眼),从自己的记忆中搜寻出典型的反应,事物或模型,然后大胆推测,只要符合框图关系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由于框图推断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直接思维品质,在高考中继续出现是理所当然。
“无机框图题”题眼归纳:一、特征反应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1)⎪⎪⎩⎪⎪⎨⎧↑+=++↑+=++↑−−→−-232222222232222HSiONaOHNaOHSiHNaAlOOHNaOHAlHSiAl OH、单质(2)铵盐:OHNHNH234+↑−→−+碱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1)⎪⎪⎪⎪⎪⎩⎪⎪⎪⎪⎪⎨⎧⎪⎪⎩⎪⎪⎨⎧⎪⎩⎪⎨⎧↑↑−−→−↑−−−→−⎪⎩⎪⎨⎧↑↑−−→−↑↑−−−→−⎪⎩⎪⎨⎧↑↑−−→−↑−−−→−↑−−→−2222222222342342342NOSOSOSCONOCOSOCNONOSOHHNOSOHHNOSOHHNOSOHHCl、、、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2)()()()⎪⎪⎩⎪⎪⎨⎧↑−→−↑−→−↑−→−+++------2323222323SOHSOSOSHHSSCOHCOCOHHH化合物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22222422222OHFOHFHNaOHOHNa(2)化合物()()()⎪⎪⎩⎪⎪⎨⎧↑+=+↑+↓=+↑+↓=+↑+=+22222232323222322222326233422H C OH Ca O H CaC S H OH Al O H S Al NH OH Mg O H N Mg O NaOH O H O Na5.强烈双水解()()()()()⎪⎩⎪⎨⎧↓−−→−↓+↑−−→−↓+↑−−→−-----+32322323233222OH Al AlO OH Al S H HS S OH Al CO HCO CO Al O H O H O H 与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1)单质:Al(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第40讲 必修化学—框图推断[复习目标]通过框图、流程图的推断,加强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的熟练掌握。
【知识点一】物质转化框图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综合考查。
[例1].(2011天津)图中X 、Y 、Z 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 俗称磁性氧化铁;E 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1)组成Y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M 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R 的化学式为 。
(2)一定条件下,Z 与H 2反应生成ZH 4。
ZH 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A 与1mol Al 反应转化为X 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 与D 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 的离子方程式: 。
(5)向含4mol D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X 粉末至过量。
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 (X 2+)随n (X )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 (X 2+)的最大值。
[变式练习]1.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
又知E 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1)A 是 、B 是 、C 是 (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n (X 2+)/mol O n (X )/mol(4)简述E溶液中溶质的检验方法:。
[核心突破] 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方法:[规律总结1] 具有特征颜色和状态的常见物质1.淡黄色固体:Na2O2、S、AgBr;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KMnO4、I2;红色固体:Cu、Cu2O、红棕:Fe2O3;绿色:Cu2(OH)2CO3。
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MgCO3等;②(浅)黄色沉淀:AgBr、AgI、S; 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
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体:SO2、NH3、HX(X:FClBrI)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2(非金属单质,红棕)、Hg(金属单质)、H2O、H2O2等。
4.易升华的物质:I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 [紫(红)色]。
6.Br2(水):黄(橙)色,有机溶剂中:橙红;I2(水):黄(褐)色,有机溶剂中:紫(红)。
[变式练习]2.(08海南卷)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 ___;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可加热),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按要求填空。
⑴若A为黑色固态单质,C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若A为红色金属单质,该反应在常温下剧烈发生且产生有色气体,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⑶若A为黑色粉末,C为有色气态单质,则产生1molC时被氧化的B的物质的量为;⑷若A为白色乳状物,且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可做干燥剂,则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备,反应方程式为。
[规律总结2] 特征反应⑴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红棕色的气体只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⑵一定条件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粉末只有;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⑶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只有;在O2、N2、CO2中均能燃烧的物质是;⑷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还能复原的是;⑸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的元素是;⑹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放出气体的常见物质是 Al、弱酸的铵盐();⑺ A物质加到B物质中,先沉淀后沉淀又溶解,A、B可能分别为CO2(SO2)与Ca(OH)2、NaOH与铝盐、HCl与Na[Al(OH)4]⑻产生苍白色火焰的反应是;放电能发生的反应;与“浓酸反应”的往往是;电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往往是。
【知识点二】阴、阳离子组合推断题。
[例2].物质A—K都是由下表中离子组成的,且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中的水已省略。
(如果需要阴、阳离子可以重复使用)已知C、D、J都是白色沉淀,其中D、J不溶于稀硝酸。
试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D、K、J的化学式为:A 、D 、K 、J ;(2)已知B溶液和E溶液都显碱性,则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B溶液和E溶液pH 较大的是(用化学式表示);(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用惰性电极电解I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变式练习] (江苏联考测试)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D的分子量比C的分子量大16,E是酸。
当X无论为强酸或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为强碱时,A、B、C、D、E均同时含有另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用化学式填写) (1)A ________ Y ________ Z ________(2)当X为强碱时,E是 ____ ___;当X为强酸时,E是 ____ ___。
(3)A与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巩固练习]1.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若A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D均为空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有毒气体。
①C的电子式为________;②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是淡黄色化合物;常温下D是无色气体;C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粒子。
①D的结构式为_______,C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②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将(2)中一定量的气体D通入2LC的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①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常温下a点溶液的pH____(填“>”、“=”或“<”)7,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标况下,通入气体D的体积为_ ___L,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__mol/L。
2.(08北京)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1) 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 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 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
(4) 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答案:(1)①;4NH3+5O24NO+6H2O;③2NO+2CO N2+2CO2 (2)①O=C=O;(极性)共价键、离子键;②2Na2O2+2CO2=2Na2CO3+O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3)①NaOH、Na2CO3;>;c(Na+)>c(Cl-)>c(HCO3-)>c(OH-);②4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