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8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术后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患者应每天洗澡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香皂。
2.定期更换敷料:术后的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每天更换1-2次。
更换敷料时应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感染。
3.观察伤口情况:患者应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疼痛管理1.术后疼痛是常见的现象,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疼痛管理。
一般可以采用口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但是需要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避免过量使用药物。
2.热敷可以缓解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进行热敷,有助于缓解术后的疼痛。
三、饮食调理1.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一般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2.多喝水:术后患者应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废物的排出。
四、注意事项1.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或感染。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2.避免性生活:术后需要暂时避免性生活,以免刺激伤口或引起感染。
3.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及时了解伤口的愈合情况和身体的恢复情况。
4.保持心情舒畅:术后的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理以及注意事项等。
患者在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情况,合理管理疼痛,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注意术后的注意事项,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争取尽快恢复健康。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护理体会3术后护理3.1一般护理(1)术后6h采用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2)术后6h可让患者先喝些温开水,没有不适应的现象,就可以进食少量流食,如米汤、面汤等,但避免进食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饮料,以防出现肠胀气。
(3)术后要按时给予患者按摩腰部及腿部,1h为患者翻身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3.2引流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1)保持各管道引流的通畅,妥善固定。
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小血块阻塞,引流管不得高于床平面,以防引流不畅或逆流。
(2)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应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干燥,留置导尿管一般于手术后24h给予拔出。
3.3伤口护理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伤口完全愈合后(约7天)方可沐浴,每天伤口处置1次,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以防感染发炎的发生。
3.4阴道出血护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因阴道顶部在切除子宫后会做断端的缝合,因而2周内有少量褐色出血,仍属正常。
可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次,以保持外阴的清洁。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穿刺孔出血情况,穿刺孔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h内,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致的穿刺孔渗血和腹壁下血肿。
患者术后回病房,护士要及时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警惕腹腔出血。
(2)腹胀及肩背酸胀痛,术后可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2h,床边关心协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多翻身,取舒适体位,24h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4~5天可完全缓解,无需特别处理。
5出院指导2周内应避免骑马、骑脚踏车、久坐以免盆腔充血,造成术后的不适。
要特别注意避免提重物或做增加腹部负担的活动,满8周后再依个人体力与体质逐渐增加运动量,8周内应避免性生活。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恢复同样至关重要。
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配合工作,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下面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分析。
一、手术室准备工作1. 检查手术室设备和仪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确保腹腔镜和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功能正常,无损坏和污染,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2. 准备麻醉、手术、护理用品和药品: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手术流程准备好麻醉药品、手术器械、护理用品和常用药品,保证手术时所需物品的齐全和准确性。
二、患者的准备工作1. 安全移送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范操作程序,将患者从病房移送至手术室,并协助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2. 完善患者档案: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病历、麻醉记录和手术同意书等手术前必须的文件资料齐全完整,减少手术前的混乱和遗漏。
三、手术室操作流程1.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准备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为患者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麻醉和手术部位的覆盖,保证手术操作的无菌和安全。
2.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协助医生进行腹腔镜镜下子宫全切术,保证手术操作的迅速、准确和安全。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麻醉深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手术后护理1.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室整理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室的整理工作,清理手术废弃物和污物,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2. 完善手术记录和资料: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完善手术记录和资料,包括手术过程记录、用药记录、器械使用记录等,为医生的术后评估和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依据。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案例一.案例概述患者资料患者孙某,女,51岁,主因;月经不规律发现子宫结节7年,下肢水肿1年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月经初潮14岁,经期30天,周期7天,痛经无,评分1分,量中。
末次月经日期:2023年10月15日2、以月经不规律发现子宫结节7年,下肢水肿1年为主要表现。
3、患者7年前月经经量明显增多,妇科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样结节,近1年来诉下肢水肿,乏力,偶伴头晕,夜尿较前增多,2023-10-26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 102g/L,尿常规、空腹血糖及肾功能未见异常,予口服琥珀酸亚铁0.2g日二次纠正贫血。
11-9复查血红蛋白浓度121g/,于我科门诊查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多发实性结节(多发肌瘤伴部分钙化可能)宫体下段前壁近粘膜下中低回声结节(肌瘤可能)。
初步诊断:子宫平滑肌瘤.诊疗计划:完善相关住院检查,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此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本案例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ERAS理念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涉及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通过缓解患者围术期各种应激反应,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促进康复的目的。
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诊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二.护理过程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要。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针对患者因担心手术安全,手术效果,手术费用等而出现的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用通俗易懂语言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优点及可靠性,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使患者及家属能全面认识腹腔镜手术,取得病人合作,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医院护理部妇科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健康教育
(一)术前护理
L心理指导:讲解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消除顾虑。
2.饮食指导:术前晚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3.休息与活动指导:注意休息,防感冒。
4.术前准备指导:阴道准备:术前3日,每日予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1次;术前备皮、清洁皮肤;术前晚和术日晨行清洁灌肠各1次,术日晨留置导尿。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指导: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
2.饮食指导:暂禁食,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米汤、面汤、鸡蛋汤等流质,腹胀明显者等肛门排气后再进流质。
3.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协助床上活动四肢,术后6小时协助翻身,可取半卧位,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4.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消炎止血等药物。
5.各种管道指导:管道妥善固定于床旁,嘱患者勿折叠、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每日予
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术后第1天拔除,保持外阴清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经验。
方法总结在我病区自2014年1月~6月收治的16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结果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地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结论积极严密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标签: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内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代替开腹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6例,年龄46~65岁,已婚已育,其中子宫肌瘤5例,子宫肌腺症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
仅附件肿物合并子宫肌瘤4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
手术方式: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腹腔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9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时间60~90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住院天數11~13d,术后给予静脉输液,伤口换药治疗,伤口一期愈合,康复出院。
2 护理2.1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虽然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有优势,但是患者及家属不了解,还是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手术费用的高低。
护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术前护理皮肤的清洁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1d洗澡,备皮,备皮范围胸腹部,会阴,腹股沟区。
腹腔镜第一戳孔是脐窝,彻底清洁脐内污垢,以石蜡油棉签清洁脐孔,动作轻柔,以免擦破影响手术,患者予以1:20聚维酮碘800ml阳道灌洗1次/d,行诊断性刮宫患者2%碘伏宫颈上药1次/d,指导患者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术前1d给予半流质饮食,禁食产气类食物。
术前1d下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12g,清洁肠道,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术前12h禁食,6h禁水,防止麻醉术后恶心呕吐,误吸。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护理全子宫切除术传统手术方式是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较长,而且易造成盆腔粘连等并发症。
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普遍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75例,患者年龄在40岁-55岁,平均住院7天,給于全方位的护理指导,均痊愈出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越显重要。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用通俗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优点及可靠性,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使患者及家属能全面认识腹腔镜手术,取得病人合作,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2.1.2完善检查如胸透、心电图、心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空腹血糖、配血、B超及妇科检查,主要是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
2.1.3皮肤准备手术前一天按腹部手术剃毛备皮,上自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备皮完毕用温水洗净、擦干。
特别注意脐孔的清洁,先用石蜡油清洗,再用75%酒精消毒。
2.1.4阴道准备:手术应避开月经期,术前3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用2%碘伏溶行阴道擦洗,每天两次,连续三天。
2.1.5消化道准备术前一天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术前禁食12h,禁饮8h,术前晚或术晨进行清洁灌肠,灌肠要求排出的灌肠液中无大便残渣。
术前也可以口服恒康正清,以代替多次灌肠,效果良好。
2.1.6放置尿管? 一般术前留置导尿管并接引流袋持续开放,使膀胱空虚,以免术中穿刺套管针损伤膀胱证睡眠充足。
遵医嘱术前用药。
2.2术后护理2.2.1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多暴露,但绝对禁止使用热水袋。
了解患者术中情况,询问有无特殊护理要求及注意事项,与麻醉医生做好床边交班。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护理知识!微创手术中,腹腔镜是常用器械,目前很多妇科手术都用到腹腔镜,手术风险逐渐降低,腹腔镜在手术中的优越性逐渐展现出来。
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创伤面较传统手术明显缩小,患者痛感不强烈,术后恢复时间短,只要护理得当术后基本不会留下疤痕。
全子宫切除手术借助腹腔镜完成,手术时间缩短,但切除手术对女性身体影响较大,必须做好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护理措施1.1术后体位出手术室后,不能让病人垫着枕头,让其头部向一侧偏转,患者恶呕吐时,气管正常工作,保证患者正常呼吸。
1.2饮食手术做完后几小时,患者禁止饮水,6小时后鼓励其饮水,或者吃流食,进食量不宜过多,豆类、奶类等食物不能吃,否则患者腹部会出现胀气现象。
肠道恢复气体被排出后,患者可进食少量半流质食物。
1.3穿刺孔出血将患者体内穿刺鞘拔出,压迫止血后用创可贴将穿刺孔贴上,但有时患者穿刺孔仍出现出血症状。
此时需更换伤口敷料,换成渗析能力强,且通透性好的敷料,采用加压包扎方式,若包扎效果不好,可在创伤位置进行缝合止血,然后再加压包扎。
1.4监测生命体征手术完成后8小时为监测期,对患者创伤面、呼吸是否正常等体征密切监测,若患者存在内出血现象及时处理。
1.5咽部护理喉头擦伤可能是手术全麻导致的,气管插管可能会对喉管造成一定程度损伤。
为防止喉咙发炎,可将药剂雾化让喉咙吸收,在6小时后患者尽量多喝水,保证喉部湿润。
1.6腹胀、肩背酸胀护理手术期间会用到某些气体辅助,因此患者术后可能会感觉腹胀,手术期间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术后难免会出现腰酸背痛症状。
若想缓解症状,病人必须下床活动,尽快让肠道功能恢复,将气体排出,若病人活动时伤口出现剧烈疼痛,可适当打止痛针。
1.7术后活动手术当天进行输液,患者体能恢复正常后就拔掉尿管,让患者自己下床走动。
不建议患者一直卧床休息,这样不利于伤口恢复,若活动中有痛感,患者尽量忍耐,剧烈疼痛必须立即通知医生。
2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2.1高碳酸血症出现此症状是患者体内CO2含量过高导致的,CO2不及时导出体外,极易引发肺栓塞现象。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针对多种妇科疾病进行治疗,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详细了解手术信息,清洁皮肤等。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需要保持手术区域干燥清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生命体征。
术后护理包括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等。
常见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需及时处理。
饮食和锻炼建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并遵循医疗建议,促进康复进程。
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饮食建议、锻炼建议、康复、健康教育。
1. 引言1.1 概述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
这种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通过微创方式进行,可以减少创口大小、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
手术期间,医生会通过腹壁的小孔插入镜头和手术器械,进行子宫切除和阴道缝合等操作。
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重拾健康和活力。
围手术期护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1.2 手术的常见原因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其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内肌层的良性肿瘤,会导致月经过多、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较大且症状严重的肌瘤,医生会建议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护理个案一、手术患者基本信息及特殊情况(皮肤、其他疾病、聋哑、肢体活动度、感染四项等)曾垂平,女,44岁,住院号17092871,主要诊断:子宫平滑肌腺瘤。
患者神清,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完整,既往史无特殊,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术前检查均无阳性体征。
二、手术适应症1、子宫多发肌瘤2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或不典型增生3 .子宫肌瘤合并宫颈良性病变成癌前病变三、手术方式及入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四、麻醉方式。
全麻五、手术体位截石位,头低脚高位①做好患者的安全措施,注意摆放结石位时,应避免患者双下肢及胭窝神经损伤。
②加盖毯子做好保暖。
六、环境准备(机器摆位及人用吗整/ ------ 道助手1主刀口(------ !-j--- 1~Y JM 助手3X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手2腔镜仪器七、手术物品、仪器、设备一般用物:常规四件套(小腹包、中腹单、器械盆、消毒杯)、1C器械包、腹腔镜腔镜器械、11号刀片、显影纱条、小纱布块、线套5个、手套若干特殊用物:一次性TrOCar、5mmTrocar一个、12mmTrocar一个(备用)、左弯、双极、无损伤钳、吸引头、电凝钩、超声刀、输血器、500m1的5%葡糖糖、举宫器、窥阴器仪器:腔镜系统(显示器、光源、镜头、气腹)、超声刀仪器、电刀一台八、手术步骤(解剖)九、注意事项(手术医生习惯、各个手术的不同关注点)1 .用物准备要齐全:如腔镜器械,最好是各备用一套。
手术开始前要提前将腔镜系统的线备好,确保腔镜系统能正常使用。
2 .用物检查要仔细:1C手术器械较多,要仔细检查各器械的组装零件是否齐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3 .全麻病人做好眼部的护理,防受压防眼部黏膜长时间暴露。
4 .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注意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由于术中要消耗大量C02气体,又是头高足低位,特殊操作易穿透胸膜,损伤膈肌,从而干扰呼吸、循环功能,危及生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4月156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期182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
实验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处理各种并发症。
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结论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出院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86-02全子宫切除术传统手术方式是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较长,而且易造成盆腔粘连等并发症。
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普遍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56例,取得满意疗效。
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术后如期康复,护理人员要做好针对性的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病人以最佳身心状态经历手术全过程[1]。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4月156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期182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
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患者对此手术了解较少,担心手术的安全性。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应及时进行沟通,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治疗目的、操作方法及医生已较成熟的技术,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自主选择该术式。
一些妇女视子宫为产生性感和保持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错误地认为切除子宫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等。
为此,子宫切除术对病人及其家属都会造成精神压力,尤其对相对年轻的患者而言心理反应更强烈[2]。
针对这些情况,护士需应用医学知识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为其提供术后性生活的资料等[1]。
教会患者自我心理调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1.2 完善检查:如胸透、心电图、心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空腹血糖、配血、b超及妇科检查,主要是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
2.1.3 皮肤准备:手术前一天按腹部手术剃毛备皮,上自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还有会阴部,备皮完毕用温水洗净、擦干。
特别注意脐孔的清洁,先用松节油清洗,再用75%酒精消毒。
注意动作轻柔,深浅度掌握适中,避免损伤脐部皮肤粘膜,以免增加手术的感染率。
2.1.4 阴道准备:手术应避开月经期,术前3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进行阴道灌洗,每天两次,连续三天,常规用2%碘伏溶液灌洗后用大棉枝蘸干。
2.1.5 消化道准备:术前一天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术前禁食12h,禁饮8h,以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
术前晚或术晨进行清洁灌肠,防止术后腹胀或麻醉后肛门松弛排便在手术台上引起感染。
灌肠要求排出的灌肠液中无大便残渣。
术前也可以口服50%硫酸镁溶液,并饮大量温开水,以代替多次灌肠,效果良好。
2.1.6 保证睡眠充足:患者通常因为紧张、焦虑而失眠,术前晚睡觉前可口服安定5mg或舒乐安定2mg,以帮助睡眠。
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在术前晚能安静入睡,防止血压升高及术中出血增多。
2.1.7 术前宣教 :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床上使用便器、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等训练,使患者更好适应术后不适,并鼓励病人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
2.2 术后护理:2.2.1 常规护理:床旁备好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装置,患者安返病房后去枕平卧6h、心电监护6h、低流量吸氧3-6h,密切观察意识、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直至平稳。
如有异常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发生。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随时观察腹壁穿刺孔有无渗血、渗液,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
术后6h可以饮少量温开水,第2天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食。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了解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其预防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防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所在[3]。
肺部并发症: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者因恐惧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易使呼吸道分泌物滞留。
因此,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指导有效咳嗽,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5ml、浓薄荷水1ml、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入雾化器中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每天1-2次,效果较好。
恶心、呕吐:通常与镇痛泵有关,给病人做好解释,讲解镇痛泵的原理、用途及其副作用,并教会病人如何开或关镇痛泵。
症状严重时可暂予关闭,还不能缓解症状时遵医嘱肌注胃复安10mg或静脉注射盐酸格拉司琼3mg。
高碳酸血症: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co2气腹下完成,术中大量吸入co2易出现高碳酸血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4]。
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缓慢、烦躁、面色潮红等症状,给予低流量吸氧,吸氧可加速co2排出,防止co2气体积聚皮下,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并做深呼吸,同时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及ph值变化。
皮下气肿:人工气腹的co2残留于疏松组织可引发皮下气肿。
护士应严密观察呼吸型态、循环功能、皮下有无捻发音。
曾有10例患者诉胸壁皮肤肿胀伴疼痛,经低流量吸氧及半坐卧位后症状缓解。
护士遇到突发情况要保持镇静,告知患者气体会慢慢自行吸收,避免恐慌。
穿刺孔出血:注意观察穿刺孔敷料有无渗血,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折叠、脱出,若发现渗血较多即予更换敷料并用沙包加压包扎。
肠胀气: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不敢挪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容易导致肠麻痹、肠胀气。
护士对术后病人要尽早予护理干预,鼓励患者多翻身,尽早下床活动,而且术后适量的运动锻炼还在精神和心理上起到调护作用,使机体与心理活动互相促进,形成恢复期的良性循环,促进全身各系统的恢复[5]。
饮食上少量多餐,禁奶禁甜食,以免产酸产气。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原因主要为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再加上手术中的麻醉作用,使肌肉松弛失去收缩功能,护理要点是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注意下肢保暖,适当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并做足踝被动运动。
2.2.3 重视术后的健康教育:子宫是女性生殖器中一个重要器官,有些女性认为子宫切除,就意味着失去了女性的特征。
因此,子宫切除对患者而言是身心两方面的刺激,是一种独特的创伤经历[6]。
常使妇女担心她不再是个女人,担心丈夫从此不再爱她,不能再有性生活。
护士应倾听患者对自己的看法,并给予“一样是女人”的再保证,并与其丈夫共同讨论,使其性生活能达到协调[7]。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增加患者有关全子宫切除的相关知识,增强其接受治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提高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其对出现不适的应对能力,明显缓解其抑郁、焦虑心理,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最后进行出院指导,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出院后禁盆浴及性生活3个月,全休45天。
出院一个月后到妇产科门诊复查,如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大出血等症状,应随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3 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处理各种手术并发症。
156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4.1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全新的手术技术,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相比,具有美容、微创、恢复快、痛苦少等特点,术野清晰,操作较传统手术更精细,并发症较少发生。
4.2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我们认为,对于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较传统开腹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入院宣教时更应注重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使他们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有充分的认识,乐于接受该手术方法。
4.3 术前有针对性的做好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起到保证作用。
4.4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可避免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4.5 细致地做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1[2] 何亚林,邓雪,罗碧茹.子宫全切手术后患者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 8(9):6-8[3] kolkman w,engels le,smeets mj,et al.teach the teachers:anobservational study on mentor traineeship in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6.64(1):1-7[4] 蔡伟萍,黄叶莉.妇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18(2):95-97[5] 杜清香.护理程序在腹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7.21(5c):1343-1344[6] 邹福娣.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主管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41-142[7] 毕丽云.整体护理健康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293作者单位: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