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课文朗读
- 格式:docx
- 大小:11.84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折文等3个偏旁;会写“四、是”等字。
【教法】互动合作、注重情趣【学法】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生活中识字,运用生活情趣,自编儿歌。
【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猜猜图上放的是什么季节?(课件依次出现: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白雪皑皑等)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每猜对一幅,就在图片上方出现春、夏、秋、冬中的一个答案,并随机进行生字教学。
]卡片出示“夏”,这个字你认识吗?怎么认识的?卡片出示“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我们叫它“禾字旁”,卡片出示,齐读。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秋?卡片出示“冬“,齐读。
师:这四个季节合在一起,我们称它们为四季。
(板书四季)二、初步感知1、有个小朋友把这么美的景色给写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题目就叫“四季”,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读题)2、听到小朋友这么美的朗读,知道这首有趣的儿歌,有四位新朋友也赶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快来认识一下。
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原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原文四季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金蝉唱起了歌儿——知了,知了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落叶唱起了歌儿——刷刷,刷刷,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理念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动手动脑,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季风景图片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
2024年《四季》一年级上册说课稿2024年《四季》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一、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开发教材《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致力欲建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具有开发性,能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组的第二课,这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学习目标:1、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拓展学生生活中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识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领会课标新理念探索教学新方法1、互动合作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张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
教学设计在识字、朗读、演说中都体现了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
如: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巩固识字,师生合作,拓展识字,自主合作,感悟朗读,教师指导,合编儿歌等。
2、注重情趣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情趣性。
多用愉快教学,课已始,趣已生,课行中,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
教学中游戏识字,动画朗读,自编儿歌,个性表演,都体现这一教学思想,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童趣,释放童心,焕发童真,还学生快乐童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四季》是人教版学校语文一班级上册(2023年秋季修订版)第4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教案1【教学目标】1.熟悉“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漂亮。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爱的季节。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熟悉折文等3个偏旁;会写“四、是”等字。
【教法】互动合作、注意情趣【学法】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生活中识字,运用生活情趣,自编儿歌。
【课前预备】老师: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同学: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季节。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熟悉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熟悉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伴侣们,咱们来做一个嬉戏,请你猜猜图上放的是什么季节?(课件依次消失: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白雪皑皑等)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每猜对一幅,就在图片上方消失春、夏、秋、冬中的一个答案,并随机进行生字教学。
]卡片出示“夏”,这个字你熟悉吗?怎么熟悉的?卡片出示“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我们叫它“禾字旁”,卡片出示,齐读。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秋?卡片出示“冬“,齐读。
师:这四个季节合在一起,我们称它们为四季。
(板书四季)二、初步感知1、有个小伴侣把这么美的景色给写成了一首好玩的儿歌,题目就叫“四季”,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导语】《四季》是⼀⾸富有童趣的⼉歌。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穗和冬天的雪⼈这⼏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原⽂ chūn xià qiū dōng 春夏秋冬 chūn fēng 春风 xià yǔ 夏⾬ qiū shuāng 秋霜 dōng xuě 冬雪 chūn fēng chuī xià yǔ lu qiū shuāng jiàng dōng xuě piāo 春风吹夏⾬落秋霜降冬雪飘 qīng cǎo hóng huā yóu yú fēi niǎo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chí cǎo qīng shān huā hóng yú chū shuǐ niǎo rù lín 池草青⼭花红鱼出⽔鸟⼊林⼩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教案 设计说明: 这篇课⽂是⼀年级下册的第⼀篇识字课⽂。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年不同的四季画⾯。
全⽂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组、第三组,揭⽰了四季的代表性天⽓以及四季的景物,第⼆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童的⽣活出发,因此学⽣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
《语⽂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独⽴识字的能⼒。
因此,本识字课建⽴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多种⽅式,引导学⽣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让学⽣多读,反复接触⽂本语⾔,感受⽂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字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四季》课文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金蝉唱起了歌儿——知了,知了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落叶唱起了歌儿——刷刷,刷刷,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四季》教案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乚、乙”和4个偏旁“月、禾、口、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
〔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风光〕师: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是活力勃勃的夏天,这是枫叶飘飘的秋天,这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师:小朋友们,四季美吗?生齐:美!〔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藏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老师范读课文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师:好听吗?生齐:好听!师:想不想读读?生齐:想。
〔一年级学生模拟性强,老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消费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三、初读课文1、师:翻开语文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读准它,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遍。
学生自主读课文。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听?抽一学生读课文。
师:他读谁了吗?评一评。
生1:“说”是翘舌音,他没读准。
师:你能教大家读读吗?学生教大家读。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生2:他的“挺”没读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1 课文原文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夏天来了,太阳很热。
秋天来了,天空很蓝。
冬天来了,雪花飘飘。
四季在变化,感受到的东西很多。
1.2 课文翻译Spring is here, and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Summer is here, and the sun is very hot.Autumn is here, and the sky is blue.Winter is here, and the snow is falling.The four seasons are changing,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feel.二、教案2.1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春、夏、秋、冬”的意思;2.能够朗读出课文;3.了解中国的四季及其特点。
2.2 教学重点1.课文原文;2.汉字“春、夏、秋、冬”及其意思。
2.3 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的四季及其特点;2.能够朗读出课文。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识别汉字“春、夏、秋、冬”,并简单叙述一个季节的特点。
2.4.2 学习课文1.演示课文原文及翻译;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3.学生单词听写:“春、夏、秋、冬”。
2.4.3 进行教学互动1.教师提问:四季中,哪一个季节最喜欢?为什么?2.学生齐声回答,教师逐一点评。
3.组织学生分享不同季节的特点。
2.5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和课文朗读、语言表述等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下一步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课外影视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四季》春天到了,大地变绿了。
大家都忙着播种。
小草、小花、小树都露出笑脸。
夏天到了,太阳好大,大家都喜欢去游泳。
小溪、小湖、小河里都是欢乐的声音。
秋天到了,果树上的果子红彤彤。
大家都忙着摘果子。
小鸟、小动物忙着存食物。
冬天到了,天气酷冷,大家都穿上厚厚的棉袄。
小动物们都睡觉了,躲进洞里。
四季循环,轮回不止。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四季的名称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对四季的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投影或手写板书。
2.课件或图片展示四季的景物。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四季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都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第二步:朗读课文原文1.老师朗读课文原文,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第三步:讨论四季的特点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四季的特点。
2.学生自由讨论四季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有什么不同的景色和活动?第四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
2.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展板或海报,展示选择的季节的特点和景物。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向其他组介绍自己选择的季节。
第五步:课堂总结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和感受。
三、课后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春天大家都在忙什么?2.夏天的天气怎样?3.秋天有什么特点?4.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2. 以《四季》为题,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短文。
3.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四季的不同特点。
一年级《四季》人教版语文原文及教案一年级课文《四季》教案篇一教材说明:这是一首儿歌。
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
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预设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
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
(新型生生关系)3、反馈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②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①指名说、带读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练一练,连一连:Yuanshiduijiushouxiayexuedongduqiu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原文四季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金蝉唱起了歌儿——知了,知了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落叶唱起了歌儿——刷刷,刷刷,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理念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动手动脑,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季风景图片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