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优化》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系统的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学情分析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都有使用电脑的经历,有些学生还是上网高手。
在使用电脑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本节课正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学生学习的乐趣很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2、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的方法
4、了解磁盘清理、系统自动更新和系统还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任务驱动的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应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
2、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行为与创新
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安装各种不同的软件。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应用软件的安装步骤;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2.教学难点
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系统还原的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演示、自主实践、启发引导、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台安装Window XP的计算机,即使内存不大,CPU配置也不高,运行也会很快。
所以,在你准备抛弃旧电脑想购买新电脑之前,应该尝试能否让你的电脑重获新生。
清理一下电脑里多年来积存的垃圾文件与文件碎片,再进行一些高效的优化,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般情况,计算机运行缓慢的原因是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降下来了而不是计算机本身,是软件上的问题而不是硬件问题。
我们知道,计算机里的数据都是由一连串的1和0按照特定的顺序组成的二进制字符串来表达的,你的计算机仍然能运行得很快,可是却有太多的垃圾文件塞满了你的电脑,这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二进制字符串里有太多的1和0的顺序被打乱了,它们使得你的电脑就像一个长着一身没有用的肥肉的人,走起路来本身可以很快,可是却让那一身肥内拖得行动缓慢。
影响电脑运行速度的罪魁祸首在你开始研究你的电脑之前,确定什么是拖慢电脑速度的罪魁祸首是很重要的。
一个坏的硬盘可以给你的数据带来灾难性的毁灭,过低的内存容量也能影响计算机的性能,间谍软件和恶意软件可能正在你电脑里秘密的运行着——就像其它90%连接到网络的电脑一样,还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些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
我们可以从下面所举的一些特征猜测硬盘是坏的:电脑运行极度缓慢;蓝屏或者死机;系统启动总提示错误;电脑连续不断地发出警报音,如果你猜测硬盘已经损坏,应该立即关机。
从另一台电脑下载Hitachi's DriveFitness Test刻录一张光盘并将其插入光驱中,重新启动计算机,从CD启动,它将带你检查硬盘问题,如果你想用其他的工具,也可以试试Ultimate Boot CD-你会发现这个软件更容易使用而且带有内在测验功能。
影响电脑运行速度的另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内存,你可以同时按下 Windows键 + Pause/Break键调出电脑属性(也可以在"我的电脑"图标上点右键再点属性)来查看你电脑的实际内存容量。
《优化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优化知识,提高计算机性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计算机硬件优化方法;2. 掌握系统垃圾清理技巧;3. 学会使用工具软件优化计算机。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通过计算机自带的管理软件,检查计算机硬件性能,如CPU、内存、硬盘等,并记录检查结果。
2. 任务二:使用系统清理工具,清理垃圾文件、注册表冗余项等,优化系统性能。
3. 任务三:下载并安装至少一款优化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CCleaner等,并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
4. 任务四: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优化计算机的文章,内容包括优化步骤、注意事项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2. 提交作业时需附带相关截图或照片,以便教师检查;3. 文章字数不少于XX字,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文章质量、操作规范性;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反馈意见;3. 评价结果将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反馈给学生;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以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本次作业中,学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性能的检查与优化: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并通过软件工具进行优化,以提高计算机性能;2. 系统垃圾清理技巧:学生应了解系统垃圾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并学会使用清理工具进行操作;3. 优化软件的使用:学生应学会选择合适的优化软件,并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4. 文章撰写:学生应认真撰写文章,内容应包括优化步骤、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文章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优化知识,提高计算机性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优化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设计,内容包含如下三个板块:1. 复习课堂知识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今日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等。
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包括正确的开关机顺序、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拽等基本操作,以及键盘的指法练习。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3. 家庭作业完成一份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简单画图作业。
学生可以参照课本或网络资源,绘制一幅计算机硬件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注出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此项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以下要求:1. 复习课堂知识时,要确保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2. 动手实践操作时,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注意保护计算机设备;3. 家庭作业中,绘图要清晰、准确,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标注要齐全;4. 所有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
四、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以下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2. 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3. 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根据批改情况给出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作业质量。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脑性能优化方法1.如何保持电脑的高性能?答: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对提高电脑寿命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很大程度地保持电脑的高性能与安全性。
首先,电脑必须配备常用的杀毒软件,好的杀毒装备可以保护电脑不受病毒的侵害使你的电脑能时刻维持电脑安全高速的运转,其实不一定是很贵的杀毒软件就有多好,但要用口碑好,有雄厚的技术支持,保持正常升级的品牌软件。
再者,电脑经常进行垃圾文件清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电脑用久了安装和删除文件多了,或累计的无用文件多了,影响电脑的正常运行速度,可以使用一些清理工具软件,例如免费的卡卡助手等软件,不仅可以清理垃圾文件还可以清理大部分的木马程序,使用方便。
还有,可以启动windows的帮助工具,按照提示把电脑性能选项设置“调整为最佳性能”;退出“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将电脑中的IE临时文件和虚拟内存都设置在非系统盘中;在工作时不要同时打开太多的应用程序软件等。
还可以经常从有关报刊杂志或他人处学习一些保持电脑的高性能好方法,你的电脑就能保持一个好的工作状态。
2.怎样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答:升级CPU内存硬盘等配置,用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少安装大型软件,关掉不需要的开机启动项目,硬盘要留足够的空间,定期清理垃圾文件和磁盘碎片。
3.整理硬盘碎片需要注意些什么?答:(1)整理期间不要进行数据的读写。
因为磁盘碎片整理时硬盘在高速旋转,这个时候进行数据的读写,很可能导致电脑死机,甚至硬盘损坏。
(2)不宜频繁整理。
因为频繁进行可能会导致硬盘寿命下降,建议一个月整理一次。
(3)做好准备工作。
在整理之前应该先对驱动器进行“磁盘错误扫描”。
这样可以防止系统将某些文件误人为逻辑错误而造成文件丢失,在“我的电脑”中选择要整理的驱动器,单击右键,点“属性”,进入“工具”,点击“查错”中的“开始查错”,然后按提示操作。
(4)双系统下不要交叉整理。
由于系统兼容性的问题,交叉进行磁盘整理可能会造成文件易位,混乱甚至系统崩溃。
优化计算机一、案例背景1、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2、教学内容:第2单元第2节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环境:极域网络广播系统5、课前准备:winxp操作系统的安装视频、360安全卫士软件安装文件,绿色软件系统优化大师二、研究目的:情境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研究三、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掌握应用程序的卸载方法(2)过程与方法:借助观看WindowsXP安装的视频及安装声卡驱动程序,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借助情境的导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来完成任务总结软件安装与卸载的一般步骤,从而使学生掌握优化计算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电脑,经常优化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的方法(2)教学难点:驱动程序的安装3、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4、教学策略分析:本课的内容涉及到了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串联起来,我试图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设置了两个连贯的情境,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以更流畅地展现教学内容,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比较长及机房条件的特殊情况,我让学生观看windowsxp安装视频,一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系统的优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结束的时候设疑,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课后学习乐趣的激发。
四、教学过程(一)、安装操作系统1、导入:校运动会后,八年级小记者小琪一回家就兴致匆匆地将电脑打开,准备将运动会期间拍摄的录像与照片欣赏一下并发给班主任,结果电脑一开机就卡住了,什么也不能动?这可把小琪急坏了。
师问:同学们,你们曾碰到过电脑启动不了的情况没?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师:电脑启动不了可能是硬件问题,如内存条,主板故障等,硬件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是如果是软件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解决,譬如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课题优化计算机
学生没有安装过操作系统,及少数学生安装过应用程序,为了让学生能看到真正的安装过程,本
课主要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看一看系统软件的安装过程。
重难点:计算机软件安装和卸载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
2、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
3、了解优化计算机的方法。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知识,如果一台计算机没有安装系统软件,能不
能正常工作?
引出操作系统的安装。
〖讲授新课〗
三、实战演练,巩固知识
让学生分别安装“金山词霸200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着重解决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
四、卸载应用软件
教师演示应用软件的卸载。
五、学生操作,应用软件的卸载
卸载机器上的“金山词霸2002”。
六、系统优化
教师讲解系统的优化,并演示其优化过程。
〖课堂小结〗
由于条件限制,如操作系统不能让学生体验一下,这样可能有一些学生没有理解,如果有机会,
同学们以后可以找个机会自己体验一下,那是认识操作系统安装最好的方法。
页边批注
[来源:学科网
ZXXK]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优化计算机——我的计算机我维护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2章第2节的内容,它将知识点分为“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五个部分。
在前面学习内容中学生已实际接触过计算机,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实现计算机的优化。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内容是针对城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时学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存在操作水平上的参差,我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划分了小组,设立了小组长(小老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对于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1)能够安装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2)能够利用系统自带的程序或专业软件“360安全卫士”来优化系统(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处理计算机常见问题;(3)能够发挥其“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小组内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任务,共同协作与提高。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1)能够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流程,学会应用软件的安装,并可以根据需要优化系统;(2)能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或通过求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2)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3)能够针对计算机常见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系统。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模拟安装操作系统”程序,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2)以任务驱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安装应用软件的方法;(3)结合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时遇到异常现象,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运用系统自带的程序或专业软件“360安全卫士”优化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紧贴实际生活;(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