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5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25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一、概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以厌氧发酵技术为基础,制备出的一种生物技术产品。
它是由一系列有益的微生物组成的混合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家禽和畜牧动物的消化能力,减少饲料浪费,增强动物的营养吸收能力,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由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同于传统的饲料添加剂,它本身是一种有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的肠道中起到代谢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保护肠道黏膜,预防疾病爆发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1、促进家禽和畜牧动物的生长发育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增加饲料的转化率,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强肌肉、骨骼和组织等身体部位的质量,使家禽和畜牧动物快速、健康地生长发育。
2、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益生菌可以在动物的肠道内生长繁殖,与有害细菌进行竞争,刺激免疫细胞的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保持肠道健康。
3、增强免疫力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部分菌株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外多糖、活性氮等,可以提高宿主的免疫力,减少动物生病的风险,增加生产效益。
4、提高饲料利用率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活性酶可以分解复合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难消化的物质,将其转化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5、降低饲料成本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饲料的消化能力,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分类根据微生物种类和作用机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分为益生菌类、发酵剂类和酶类。
1、益生菌类:包括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主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2、发酵剂类:包括糠醛酸、丙酮酸、乳酸等,主要通过厌氧发酵技术,促进饲料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的降解和发酵,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3、酶类: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主要通过分解复合饲料中的复杂物质,降低饲料的粘度,增加饲料的可消化性。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导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养殖业不断壮大。
为了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降低饲料成本、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健康等多方面考虑,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优点及应用现状。
一、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将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到动物的饲料中,其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动物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其作用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内菌群的平衡,降低有害菌的数量,提高有益菌的数量,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能力,增加生长速度和体重,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其中双歧杆菌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种通过菌群发酵来制作的饲料添加剂,常见的有酵母菌、酵素等,其作用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使动物更健康、更强壮。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包含多种微生物的饲料添加剂,包括益生菌、产酸菌、发酵菌等,其作用是维持动物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增强动物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力,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适当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加动物的体重和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改善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进一步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2、降低饲料成本在合理控制饲料配方的前提下,适当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改善环境质量过度使用抗生素等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会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污染,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饲料添加剂期末总结一、引言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动物饲料营养价值、增加饲料种类、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而在饲料中添加的一种活性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二、饲料添加剂的种类1. 防腐剂:主要用于饲料的防霉、抑菌,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防腐剂有丙酸钠、丁香酚等。
2. 抗生素类:可以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加动物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常用的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有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
3. 生长激素类: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增加产肉率、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常见的生长激素类有沙门氏菌外毒素、星星氏菌毒素等。
4. 营养改良剂:通过补充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提高饲料中的营养价值,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
常见的营养改良剂有维生素、矿物质等。
5. 谷类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调节饲料的口感和滋味,提高动物对饲料的食欲。
常见的谷类饲料添加剂有酵母、酶等。
三、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制1.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的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体重和产肉率。
2. 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营养改良剂能够补充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
3. 防止发生疾病:抗生素类的饲料添加剂能够预防动物发生疾病,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4. 提高饲料的稳定性:防腐剂能够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稳定性,防止饲料发霉和变质。
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规定添加:不可过量添加饲料添加剂,避免对动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注意饲料添加剂的选择: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添加剂,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合理配比:不同类型的饲料添加剂需要根据饲料的不同成分和需要进行合理配比,提高效果。
4. 定期检测:对使用饲料添加剂的饲料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结语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引言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饲料配方剂,主要使用微生物菌株的活性成分,以增强动物饲料的养分含量和消化吸收能力。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动物养殖业的规模化趋势,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应用领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定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特定微生物菌株引入动物饲料中,以提高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的一种饲料配方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包含了多种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
通过合理的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抗病能力。
分类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发酵制剂:通过直接添加到饲料中的微生物菌株来发酵饲料,增加食物的养分含量和易消化性,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
2.非直接发酵制剂:以酵母菌和细菌为主要的菌株,通过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改善饲料的品质和口感,增加动物的食欲和摄食量。
3.预处理制剂:通过提取微生物菌株的活性代谢物,如细菌素、酶等,用于改善饲料的质量、预防饲料的变质和亚健康问题。
功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活性菌株可以帮助动物分解纤维素和非淀粉多糖,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损失并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
2.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调节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肠道环境,增加有益菌株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动物的肠道健康。
3.提高免疫功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一些微生物菌株可以产生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如抗生素、抗菌肽等,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的能力。
4.降低饲料成本:通过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降低饲料转化率,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的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应用领域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禽饲料:对于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业来说,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家禽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吸收率,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和肉质品质。
饲料添加剂培训总结
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饲料工业迅猛发展的三十年。
随着饲料工业的蓬勃发展,饲料添加剂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成长。
具体表现在营养性添加剂从微量元素到维生素再到多种氨基酸的大量使用,使饲料营养越来越均衡,成本越来越合理;非营养类添加剂的应用更加完善了饲料配方,尤其是酶制剂、酸化剂、微生态制剂等功能性产品的普遍应用,使饲料性价比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基础资源有限的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今后的从业者会越来越重视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这也为从事饲料添加剂销售工作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与以往不同,如今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新产品的层出不穷让从业者不免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由于理解不深而导致的选择标准不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要想做好饲料添加剂销售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呢?下面我就结合工作经历浅谈几点体会:
首先,要下功夫对所有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知识做深入了解,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饲料添加剂的价值,为销售赢得先机。
对饲料添加剂贸易商来讲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所经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由产品的价值决定的。
产品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回报周期有多久。
因此选择产品是重中之重,选择产品的能力决定成败。
其次,要将产品形成方案,在化验室和养殖现场做好有效性和性价比的评估,做到眼见为实。
这一过程能够对产品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心中有数后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就会表现得信心十足。
虽然这一过程需要投入的物质资源和时间成本都较大,但却是做好销售的重要一环,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地图省事,否则会给销售工作留下隐患。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定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以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提高抗病能力、提高消化能力的一类产品。
是有效解决,疾病泛滥、病菌耐药、免疫能力下降、成活率降低、养殖效益下降的有效手段。
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产品特点:微生态制剂有其他药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效果。
即使健康动物也可以使用,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腹泻、便秘有双向调节作用。
菌种特性:乳酸菌: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是肠道有益菌的主角,可以产乳酸。
必须具备数量多、活力强,才能发挥其生物功效。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可用于酿造生产,有的为致病菌。
是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
芽孢杆菌:芽孢杆菌(Bacillaceae),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
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
绝大多数是一个菌体仅形成一个芽孢芽孢位于菌体内,由核心、皮层、芽孢壳和外壁组成。
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和其他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产品分类:1、中药微生态制剂:也称为第四代益生素,性状为潮湿粉末或养殖场自行发酵的活菌发酵液,是乳酸菌发酵中药微生态活菌制剂。
优点是活菌含量高,缺点是不耐高温。
2、益生菌类制剂:是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多菌种发酵的一类微生物制剂的总称。
性状为干燥粉末,载体多为稻壳粉或钙粉,产品需要经过加工、烘干、包装等工艺,所含活菌数量很小,多为死的菌体或休眠状态的芽孢类菌体。
优点是耐加工,可以供饲料厂使用,缺点是活菌数量少,需长期使用才有效。
作用机理:1.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使肠内菌群保持平衡。
抑制和阻止肠内有害菌的繁殖,使有益菌数量占据优势。
乳酸菌产乳酸可以抑制病原大肠菌、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β溶血性类细菌等的繁殖。
2.产生消化酶,合成维生素可以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等消化酶以及维生素B群,另外维生素A的合成也已被证实。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原理及使用(一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无处不在,动物的生长离不开微生物.在动物的肠道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各种微生物,一般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可以保护动物肠道、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当然也有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对动物有益的微生物习惯上称为有益菌,对动物有害的微生物称为有害菌。
(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出现)近年来,养殖业越来越重视微生物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活性微生物制品作为一种添加剂补充到饲料中,直接加入到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系统中,对动物肠道起到保健作用,因此,这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又被认为是动物的保健品。
(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原理1动物的肠道结构:)为了了解这种微生物添加剂的功能,我们就需要从动物的肠道结构说起:健康动物的肠道壁上紧密排列着各种微生物。
其中,90%以上为有益菌。
由于有益菌的紧密排列,在肠道壁上形成了具有屏障作用的保护层。
肠道中的致病细菌没有生长空间,自然也没有侵染肠道细胞的机会。
从而保障了动物肠道的健康。
2肠道中微生物的保持平衡的重要性大量的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壁上生存繁殖,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环境,这种状态一般称为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态,保持这种平衡态就可以使动物有效抵抗有害微生物的攻击。
然而,这种平衡态常常会被影响:例如:天气的变化,多样的食物,药物的使用等等,都可以破坏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平衡状态。
平衡一旦失去,就意味着由有益菌紧密排列而形成的保护层产生了漏洞,致病性细菌便有机会抢占这些漏洞作为自身生长环境,大量繁殖。
并侵入肠细胞,产生毒素,引起动物肠道发炎,溃烂等反应,导致动物生长、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发病或死亡。
(3有益微生物的另一功能)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保护动物肠道,有些还可以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通过肠道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食物分解成动物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
如果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态被破坏,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也同样会出现问题。
由此可见,要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必须维持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平衡。
饲料添加剂种类饲料添加剂是用于改善或调节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一类物质。
它们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同时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外观和口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料添加剂种类:1. 维生素类添加剂: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在一些常见的饲料中存在缺乏的情况。
因此,维生素类添加剂被广泛使用。
常见的维生素类添加剂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它们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动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 矿物质类添加剂:矿物质是动物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
它们在饲料中的含量较低,因此需要通过矿物质类添加剂来补充。
矿物质类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矿物质含量,促进动物骨骼发育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运作。
3. 氨基酸类添加剂: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一些常见的氨基酸类添加剂有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
它们可以提高饲料的氨基酸含量,促进动物蛋白质的合成和消化吸收。
4. 酶类添加剂:酶类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常见的酶类添加剂有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它们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动物对饲料的浪费。
5. 抗生素类添加剂:抗生素类添加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
它们可以抑制和杀灭饲料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常见的抗生素类添加剂有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时需要谨慎。
6. 防霉剂:饲料中的霉菌和真菌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防霉剂被广泛添加到饲料中,以防止饲料发霉。
常见的防霉剂有丙酸钠、丙酸钙等。
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和真菌的生长,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每种添加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用途。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一、名词解释1、饲料:能提供营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2、营养:动物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的全过程。
3、营养素:维持动物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所需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4、饲料添加剂: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和改善饲料品质、满足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促进动物生长,保障饲养动物健康而向饲料中添加少量或微量的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5、营养性添加剂: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平衡饲料养分、提高饲料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它在动物养分上起平衡作用,参与动物新陈代谢进程。
6、非营养性添加剂:添加到配合饲料中,改善饲料利用率,保证饲料质量和品质,有利于动物健康或代谢,不直接参加营养物质代谢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在动物消化道起作用。
7、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易培养等特性,经现代工程技术(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技术,包括菌种的选育、发育条件的选择、发酵罐的设计和产品分离精制。
8、限制性氨基酸: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小的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其中比值最低的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之后分别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第四限制性氨基酸等9、迈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羧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生产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不能讲解的氨基-糖化合物,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10、载体:能够承载微量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
11、稀释剂: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料。
它可以稀释活性成分的浓度,但微量组分的物理特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12、预混剂:单一或同一种类添加剂中混有载体和稀释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C+载体+稀释剂13、预混料:不同种类添加剂中混有载体和稀释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载体+稀释剂14、调制剂:饲料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饲料性状(形状、混合均匀程度、软化程度等)而添加的物质。
微生物技术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饲料添加剂是现代畜牧养殖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改善饲料的营养成分,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
而微生物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能够将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和代谢产物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为畜牧养殖业带来了许多优势。
一、微生物技术在饲料添加剂中的优势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医药、工业、环保和食品等领域。
在畜牧养殖业中,微生物技术主要通过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生长效益。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的优势:1.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饲料中的酶活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
一些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益生菌等,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成分,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
2.提高养殖效益通过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加饲料转化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这些优势可以为养殖业提高生产效益带来帮助。
3.增加饲料的安全性一些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降低禽畜发生疾病的风险。
同时,饲料中添加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后,对人体和环境都没有负面影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二、常见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1. 益生菌益生菌是对动物有益的菌种,可以在肠道内形成菌落,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提高肠道健康和免疫力。
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饲料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动物免疫力。
2. 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微生物,可以发酵糖类,产生乳酸、醋酸、乙醇和CO2等代谢产物。
酵母菌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
同时,酵母菌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风险。
3.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内的菌种,可以产生乳酸和乳酸盐等代谢产物。
乳酸菌饲料添加剂可以添加到动物饲料中,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提高肠道健康和免疫力。
第一章绪论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
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剂,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
(配合饲料中用量是0.5%----4%)饲料添加剂(+载体,稀释剂)=添加剂预混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浓缩料(+A TP)=配合饲料。
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通常是0.5% ~ 4%饲料添加剂特点:1.饲料中比例小,作用大2.饲料量微,计量准确3.稳定性差饲料添加剂的基本要求:1.安全性2.稳定性3.适口性4.不影响繁殖性能5.有效期6.经济性7有效性8方便性饲料添加剂学:是研究饲料添加剂性质及其对动物生命活动和生产的作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生产方法:化学法发酵法分离提纯法基因工程技术化学法化学法生产的主要类型:1. 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化工:为饲料添加剂原料生产提供初级原料2.无机化工:用尿素生产3.精细化工: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4.生物化工:可用于饲料改良剂和维生素生产,也用于某些抗生素添加剂的合成化学法生产的特点:1.品种多,更新换代快2.产品具有功能性,且附加值高3.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4.产品质量要求高,检测方法严格5.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服务6.规模化程度高,设备投资较大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的特点:1.微生物的一般特点: (1)繁殖快(2)易于变异(3)易于培养2.生物学特性:发酵过程中所有中间步骤都在细胞中进行,复合化合物用微生物工程方法合成比较容易3.生产安全,能源消耗低4.原料便宜,易于选材5.投资少,成本低6.有利于环保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的结合、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并特异性表达基因工程:核酸的分离纯化,体外剪切,拼接重组几扩增,表达等技术。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第一篇: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介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加入到饲料中的一种微生物制品,一般是通过发酵工艺将各种微生物菌株培养繁殖而得。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
目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益生菌型,即在动物肠道内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和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另一类是酶制剂型,即增加饲料中的特定酶类,分解饲料中的难以消化的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在生产实践中,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已经被广泛应用。
主要针对的是生猪、奶牛、家禽等畜禽动物的饲养,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长发育及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防疫和健康保健领域。
总的来说,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品种和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展和完善。
第二篇: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及应用范围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动物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的健康状况。
它能够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和活性,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收,缓解肠道病变和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更利于环保和节能。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猪、奶牛、家禽等畜禽动物的饲养,以及渔业和宠物饲料等领域。
其中,生猪饲养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在生猪饲养中,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使猪肉更加鲜嫩美味,减少畜禽养殖环境对人类和动物造成的污染。
除了生猪饲养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奶牛和家禽饲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奶牛饲养中,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产奶能力和健康状况,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在家禽饲养中,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禽蛋产量和品质,增强禽类抵抗力,减少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
综合来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前景和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饲料添加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取代或平衡动物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菌系的微生物制品。
狭义上讲,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活性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复合酶,螯合肽,脱霉剂等,作为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为宿主合成主要的维生素,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作用机理1.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使肠内菌群保持正常。
抑制和阻止肠内有害菌的发生,使有益菌增加,恢复维持健康的肠内菌群。
主要的抑制病原大肠菌、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β溶血性类细菌等的繁殖。
2.产生消化酶:合成维生素可以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等消化酶以及维生素B群,另外维生素A的合成也已被证实。
3.增强免疫作用:通过刺激肠道内免疫系细胞,增加局部抗体的形成,从而增力。
巨噬细胞活性。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使肝脏内大量蓄集有增强免疫作用的维生素A。
4.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对几种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均有损害作用,它是由一些特殊的物质在一些基质上形成的。
5.优化生态环境:益生素、酶制剂在动物肠道代谢过程中,分解了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蛋白质、植酸酶及抗营养因子,明显防治了蝇蛆的滋生,有效切断了氨气、臭气的来源,使动物粪便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得到了有效降低,改善了饲养环境,降低了氨气对人体的侵害,预防了畜禽呼吸道及肠道疾病的发生。
(1)促生长添加剂:包括喹乙醇,猪快长,速育精,血多素,肝渣,畜禽乐,肥猪旺等。
(2)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铜,铁,锌,钴,锰,碘,硒,钙,磷等,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
添加后生猪日增重一般可提高10%-20%,降低饲料成本8%-10%,(3)维生素添加剂:包括维生素A,D2,E K3 B1 D3 B2 B6 C 以及多种维生素,胆碱,肉猪预混料添加剂,维他胖,泰德维他-80,法国肥,保健素,强壮素等,可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地选使用。
饲料添加剂学学习总结报告为期三周的饲料添加剂学课程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经顺利结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于饲料添加剂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培养我们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做到绿色养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将本学期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一、学习收获1、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了动物的营养需要及食品卫生安全法律规定和控制体系;熟悉了饲料添加剂分类及功能作用;掌握了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营养代谢和非营养代谢的因素及相关疾病;理解了正确选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重要性;掌握了饲料添加剂的鉴别与应用等。
2、实践应用能力:学会了各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了饲料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及操作;学会了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2、实践应用能力:学会了各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了饲料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及操作;学会了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3、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运用,增强了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和热爱。
能够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和实践应用,具备了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4、协调能力:学会了和各个部门沟通与协调工作。
二、不足之处1、考试不够认真,不够仔细;2、发言不够积极,主动;3、缺少科研精神,不善于分析总结问题;4、学习上缺乏探索精神,不求甚解;5、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6、对书本上的东西理解不透彻,记忆不深刻。
2、发言不够积极,主动;3、缺少科研精神,不善于分析总结问题;4、学习上缺乏探索精神,不求甚解;5、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6、对书本上的东西理解不透彻,记忆不深刻。
7、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
三、努力方向1、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拖拉散漫的不良学风。
树立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努力提高听课质量。
2、努力克服考试紧张心理,不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做好每一道题目,充分发挥应试水平,争取最佳成绩。
饲料添加剂学学习总结报告本学期是饲料添加剂学课程的第一学期,主要内容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功能和作用、生产与使用技术以及安全使用等。
本次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各种添加剂的功能; 2、掌握不同种类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 3、初步学会应用畜禽的代谢规律来评价饲料的营养水平和质量; 4、理解安全使用原则; 5、具有制定配合日粮的基本技能。
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且在课后复习时及时补充笔记中的不足之处。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发现这门课的确需要我们花费很大的心思去研究,因为如果你要是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出现笔误或者计算错误等低级错误。
对于像动物营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求学习饲料化学、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检测等课程外,还需要学习这门课,它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
当然,本学期的考试也相对较难,不过我觉得如果你把课本知识牢牢地掌握好,考试的时候放松一点,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此,我想提醒那些同学,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
只有你懂得了怎样去运用知识,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
从大一到大三,经历了三年的学习,我终于可以用比较流利的语言表达对这门课的理解了。
首先,我觉得教材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系列知识的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研读每一个章节,并且要了解相关的知识,最好能够写成详尽的教案。
教案的编写应该包括教材的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教学反馈信息的处理等方面。
教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将所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准备好,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对饲料添加剂学的学习,我对饲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对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利用,了解了饲料添加剂的类别、作用机理和品种,了解了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熟悉了国家有关安全使用饲料添加剂的规定,增强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动物福利的思想。
奶牛五种常用的饲料添加剂1、维生素添加剂。
对奶牛的健康、生长、繁殖及泌乳等都起重要作用。
农村粗饲料以秸秆为主的地区,维生素A 含量普遍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繁殖,而且犊牛先天性双目失明者日渐增多,为此,应补喂青绿多汁饲料或维生素A。
补喂维生素A每100公斤体重按7480国际单位或胡萝卜素不低于18~19毫克。
2、氨基酸与非蛋白氮。
据试验,泌乳早期在奶牛日粮中添加20~30克的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可使乳脂率**10%,产奶量也有所**。
非蛋白氮指尿素、磷酸铵等,可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但其喂量不得超过日粮总氮量的13,同时不能单独或溶于水中使用,以防引起中毒。
3、缓冲剂。
农村养奶牛,为追求高产普遍加大精料喂量,导致奶牛瘤胃内酸性过度,瘤胃内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并患有多种疾病。
据试验,日粮中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40%,添加1.5%碳酸氢钠(小苏打)和0.8%的氧化镁混合喂奶牛,每头日产奶量**3.8公斤。
4、微量元素添加剂。
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平衡日粮,可**地**奶牛生产水平。
泌乳盛期奶牛每天补喂碘化钾15毫克**满足需要。
日粮中加入5%海带粉,产奶量可**1%左右,且可**母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5、非常规矿物质饲料添加剂。
天然沸石、麦饭石、稀土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含有奶牛需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不仅可**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还可促进奶牛生长。
据试验,奶牛日粮中添加5%沸石,产奶量**7.1%,乳脂率**0.2个百分点;每头奶牛每天补喂麦饭石50~100克,可增产牛奶1~2.5公斤。
日粮中每头日添加3克稀土,可**产奶量2.3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