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种类和构型的确定-2013 沈阳药科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39
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
一、啥是糖的构型
嘿,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糖的构型。
首先呢,啥是构型?简单说,就是糖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就像咱们排座位一样,不同的排列方式就有不同的构型啦。
二、糖的绝对构型
那啥是糖的绝对构型呢?这可得好好讲讲。
其实啊,绝对构型就是根据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连接方式来确定的。
比如说,在 Fischer 投影式中,羟基在右边的就是 D 型糖,羟基在左边的就是 L 型糖。
这就好比我们分左右两队,站右边的是一队,站左边的是另一队,是不是还挺好记的?
三、糖的相对构型
咱们再说说相对构型。
相对构型呢,是通过与已知构型的糖进行比较来确定的。
比如说,把一种未知构型的糖和已知的 D葡萄糖进行反应,如果反应结果相似,那可能就是和 D葡萄糖有相同的相对构型。
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是我们了解糖分子结构的重要概念,搞清楚它们,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可是很有帮助的哟!大家加油,好好掌握!。
二糖类代谢第一节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化功能糖类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从细菌到高等动物都含有糖类物质。
动物血液含有葡萄糖,肝脏、肌肉组织含有糖原。
植物体内含糖最多,如根茎中的纤维素,种子及块茎中的淀粉,水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等。
糖类含量约占植物体干重的80%。
经过化学分析,所有糖分子中都含有C、H、O元素,早先的研究发现糖类中H与O的比例是2:1,与水(H2O)中两元素的比例相同,所以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并非都是这样,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的H与O的比例不是2:1;而有些化合物如乳酸(C3H6O3)却并不是糖。
目前认为糖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能量供给是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人及动物所需要的能量主要靠食物中的糖类(尤其是淀粉)供给。
食草动物和某些微生物还能消化吸收纤维素作为能源。
糖类还是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的茎杆中主要起支持作用的结构物质成分,在人及动物细胞间质当中的粘多糖也是结构物质;此外,糖类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和糖脂在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决定人血型的物质就具有糖结构的决定簇,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决定簇成分主要也是糖,高等动物血液循环中糖蛋白的存活时间受其糖链结构的控制,淋巴细胞和血细胞在循环系统中的寿命与其细胞表面的糖基有着密切的关系,核糖及脱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组成部分,参与核酸的组成。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糖类及其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性。
第二节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及生理功能一糖的分类根据糖分子中糖单位的组成数目的多少特点,将糖类分为单糖、寡糖、多糖和结合糖四类。
(一)单糖单糖(monosaccharide)是不能用水解的方法再进行降解的糖,是最简单的糖,是糖类生物大分子结构组成的基本单位。
葡萄糖、果糖、核糖等都是单糖;葡萄糖胺、葡萄糖醛酸等是单糖的衍生物。
根据单糖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多少,可分别命名为丙糖(三碳糖)、丁糖(四碳糖)、戊糖(五碳糖)、己糖(六碳糖)、庚糖(七碳糖)。
第二章糖和苷类化合物一、教学目的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苷和苷键的定义,单糖结构的表示方法,单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苷键的酸催化裂解、乙酰化裂解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显色反应;要求学生熟悉苷类化合物的提取通法及注意点,苷类化合物的不同分类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多聚糖的一般性状及提取分离方法,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和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糖和苷的分类;②糖的表示方法,Fischer投影式和Haworth投影式;③糖的优势构象式;④糖的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⑤苷类化合物的酸水解;⑥糖的显色反应;⑦苷类化合物的提取。
2、教学难点①糖的表示方法,Fischer投影式和Haworth投影式;②糖的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传统式教学方式为主,并结合启发式和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二节课时安排:2学时第一节单糖的立体化学1、概述糖的定义和苷的定义。
2、糖的立体化学糖的表示式;Fischer与Haworth的转换及其相对构型;糖的绝对构型(D、L)和糖的优势构象势。
第二节糖苷的分类①单糖的分类常见单糖;氨基糖;糖醇;去氧糖;和糖醛酸。
②苷的分类按苷原子不同分类;按苷元不同分类;按苷键类型分类;按端基碳构型分类;按连接单糖个数分类;按糖链个数分类和按生物体内存在分类。
第三节,第四节课时安排:2学时第三节糖的化学性质1、糖和苷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味觉和旋光性及其在构型测定中的应用2、糖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糠醛形成反应(Molish反应);羟基反应:醚化反应(甲基化)、酰化反应(酯化反应)、缩酮和缩醛化反应;羰基反应;和硼酸络合反应。
第四节苷键的裂解酸催化水解反应;乙酰解反应;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酶催化水解反应和氧化开裂法(Smith降解法)。
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课时安排:2学时1、糖的提取分离①提取②分离:活性炭柱色谱、纤维素色谱、离子交换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季铵氢氧化物沉淀法、分级沉淀或分级溶解法、蛋白质除去法。
单糖的构型和正位异构体的确定
1. 分子结构
α-半乳糖是一种由单糖分子组成的六角锥体的结构。
它由两个和六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构型,称为丙糖。
它具有-OH和-H两个官能团,其中OH官能团可以和OH-官能团或H+官能团作用。
2. 构型
α-半乳糖的构型可以分为α型、β型和γ型三种。
α型半乳糖拥有孤对电子,它的OH官能团可以和OH-官能团或H+官能团作用,从而形成分子内的稳定构型。
β型半乳糖位于构象空间内,其OH官能团和H+官能团作用,从而形成分子的构型是锥形的,γ型半乳糖具有两个反式的OH官能团,其OH官能团和H+官能团之间形成稳定的键,形成圆环的构型。
3. 正位异构体的确定
α-半乳糖的正位异构体的确定可以通过推断它OH官能团的位置和方向来完成。
如果OH官能团与锥体的轴线相平行,这种构象称为α-右旋体;如果它与轴线相垂直,这种构象称为β-右旋体。
全书知识点框架整理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的生物学作用2.分类:按含糖单位的数目单糖寡糖多糖按来源按生理功能按组成成分3.几类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⑴淀粉天然淀粉直链淀粉:由α-1,4糖苷键连接,遇碘产生蓝色支链淀粉:由α-1,6糖苷键连接,遇碘产生紫红色二者均由α-D-葡萄糖缩合而成淀粉水解时一般先产生淀粉糊精(遇碘成蓝色),继而生成红糊精(遇碘成红色),再生成无色糊精(遇碘不显色),以及麦芽糖,最终生成葡萄糖⑵糖原也是由α-D-葡萄糖构成的,遇碘产生红色⑶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苷-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⑷其他真题解析:1.单选:直链淀粉随着水解程度不同,遇碘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下列淀粉水解产物中,遇碘能够呈现红色的物质是:(08年真题)A.糊精B.麦芽糖C.淀粉糊精D.葡萄糖解析:答案是A。
葡萄糖与麦芽糖遇碘不显色,淀粉糊精遇碘显蓝色。
第二章脂类的化学1.脂肪酸的分类饱和脂肪酸软脂酸 16C硬脂酸 18C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第三章蛋白质的化学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2.化学组成⑴元素组成:C、H、O、N,蛋白质含N量约为16%⑵结构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通式特点分类(表3.3)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⑴一级结构:(基础,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键和肽链:几个名词的定义,多肽链的结构具有方向性(N C)一级结构的概念三种形式⑵蛋白质的构象包括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维持构象的化学键(次级键)氢键:键能最弱,但数量最多,故最重要维持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疏水键:维持三级和四级结构配位键:维持三级和四级结构盐键二硫键范德华力①二级结构肽单位:定义和三个特性α螺旋:三个特征β折叠:五个特征Β折角:由四个AA残基构成,180°回折无规则线团超二级结构:定义和三种基本形式结构域:定义(可通过此来区分蛋白质的家族)②三级结构定义(次级键是稳定三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其中最主要的次级键是疏水键)③四级结构定义(注意是通过非共价键)亚基(亚单位):五个特点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⑴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⑵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前体的活化;变构效应5.蛋白质的性质⑴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分子量的测定①分子筛层析(凝胶过滤):分子量大的先留出柱外(反分子筛效应)②SDS-PAGE: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只与分子量有关,而与电荷无关(分子量小的移动距离大)③生物质谱⑵蛋白质的变性①定义(注意一级结构并不发生改变)②特征:生物活性丧失;某些理化性质改变③因素:可逆和不可逆⑶蛋白质的两性电离与pI①pI的定义②当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自学考试有机化学复习题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或写出正确的结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打*号者要标出构型)NHOCOOHCOOHO2.CH 2CH 2OH CH 33.NHN4.OH COOH6.H 37. 1-甲基萘 8. 氢氧化四丙铵 9. (D)-半乳糖 10. 2-甲基-3-己炔 11. 4-甲基-2-萘酚 12. 氢氧化三甲基丁基铵 13. 3-甲基-1-戊烯-4-炔 14. 6-氯-2-萘甲酸 15. 氯化三甲基苄基铵 16. β-(D)-葡萄糖甲苷 17. 2-甲基-1,3-环戊二烯二、完成反应,写出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写出试剂。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8.Cl 300℃19. Cl 20.CH 2CHCH 2Cl NaCN50%乙醇+ 21. H 3COH222.2CH 2CH 2OH23.(CH 3)3CCH 2OH24.25.CH 3NO 226.BrNO 227.CCH H 3CHC 2H 5冷稀KMnO 428. CH 3(CH 2)3C CH H 2OHgSO 4H 2SO 4+29. NO2+30.NO 2HNO /H SO31. Br FeBr 3OCH 2CH 332.BrFeBr 3NHCOCH 333.CH 3CH 2CH 2CHO34.ONaCN+35. +OHCHO (CH 3)2NH.HCl+36.37.COClCH 3NH 2+38.OC 2H 52539.+COOCH 3CH 3CH 2COOC 2H 5NaH40.OCH OH/H41.OCH 3ONa/CH 3OH42.CONH 243.44.O O三、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5. (CH 3)3CClCH 3CH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l46. 葡萄糖 淀粉 蔗糖 47. 丁胺 二乙胺 二甲基乙基胺 48. 环己酮环己基甲醛49. CH 2ClCH 3CH 2CH 2CH 2ClCH 3CH CHCl50. 环己胺 苯胺 四氢吡咯 51. 2-丁酮 环己酮 52.CH 3CH 2CH 2CH 2Cl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HC 2CH 2I53. 葡萄糖 果糖四、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在实验室做过两次关于这个问题的seminar,总结一下1.天药课本上提到“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糖”这样的话,不包括多数L型的糖,(常见的鼠李糖是L型)2.如天药课本所言,多数糖的优势构象是C1式,当然这里的多数也指的是常见的糖。
3.绝对构型指的就是最远端手性碳的绝对构型,R对应于D,S对应于L。
相对构型就是成苷后端基碳相对于用来判断绝对构型的那个碳(以下简称为A碳)的构型问题,若定义苷键第二优先,则端基碳的绝对构型与A碳一致,则为β型,不一致,则为α型。
4.糖的相对构型(α或β),对于优势构象中二位羟基处于平伏键的吡喃糖来说,是可以用端基氢的偶合常数来定的,大偶合的为β型,小偶合的为α型;对于其他的糖,氢谱无法解决,如鼠李糖,甘露糖等,这时可以用碳谱来解决,具体数据随糖的种类变化而变化。
5.糖的绝对构型(D或L),需用衍生化液相,衍生化气相,手性色谱法,手性检测器,旋光比较,专一酶解法来确定。
对于苷元迫位碳的绝对构型已知的化合物来说,可以通过苷化位移来定糖的绝对构型,前提是该化合物需符合苷化位移规律。
6.提醒一点,β-D和β-L的糖是一对对映异构体,氢谱碳谱数据完全一致,只有旋光方向相反一般糖苷中葡萄糖绝对构型的确定方法是:先把糖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苷元,再将水溶液用1-三甲基硅烷基咪唑进行三甲基硅烷基化后,对烷基化产物进行GC分析,并与标准的D-和L-葡萄糖三甲基硅烷基化产物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确定葡萄糖的绝对构型。
但我在审稿时,遇到如下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对于下面这一类结构,葡萄糖通过醚键与一烷基相连,这一醚键在酸性条件下不易水解。
请问如何确定的葡萄糖绝对构型。
OR21答:我想R2上仍为半缩醛结构,在酸性条件下是可以分解的,不影响所述方法对构型的测定。
如果R1的结构不是很大,其它位的羟基硅醚化后,整体上应当具有好的挥发性,但会影响GC上的保留时间。
有时从糖的1-位H和2-位H的偶合常数J1,2,可推断六碳吡喃糖端基碳的立体结构属α-构型还是β-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