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风险评估模型(完整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23.83 KB
- 文档页数:7
投资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投资是一种风险与机会并存的行为,而风险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相对于传统的主观判断方法,数学模型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估风险。
本文将介绍投资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包括风险度量方法、风险因子评估、风险分析和优化等内容。
一、风险度量方法风险度量是投资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根据不同类型的投资,有不同的风险度量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三种方法:1.波动率法波动率是度量资产价格或收益率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是衡量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波动率可以采用历史波动率或隐含波动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历史波动率是根据资产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或收益率计算得出的,而隐含波动率则是根据期权市场的价格计算得出的。
2.价值-at-风险法价值-at-风险是一种将投资组合价值与其风险水平相结合的风险度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保持组合收益率的前提下,最小化组合价值的波动。
该方法将投资组合分为多个风险层次,每个层次有特定的价值-at-风险水平。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投资组合。
3.风险价值法风险价值是将投资组合的风险量化为其所带来的财务损失,在保持一定置信水平的情况下,预测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该方法可用于对风险进行比较和优化,通过计算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来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
二、风险因子评估投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
风险评估应该考虑多个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风险之间的联动效应。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宏观经济因素引起的,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的价格波动等。
对于股票而言,市场风险通常用股市指数波动率来描述。
对于债券,市场风险则可用短期债券产生的利率变动来表示。
对于货币市场,市场风险通常用短期利率或汇率波动来衡量。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投资方因为债务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公司债、国家债、债券基金、银行存款、信贷等各种信用类投资品种。
期货风险评估期货是一种以标准化合约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与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相比,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因此,对期货的风险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对冲风险三个方面对期货风险进行评估。
首先,期货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期货市场具有高度杠杆效应,投资者只需支付一小部分保证金即可进行大额交易,但杠杆效应也增加了交易风险。
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不可预测的,投资者可能会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例如,假设某投资者购买了某一种商品的期货合约,但在交割期前,市场价格下跌,导致投资者的合约价值减少,亏损增加。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需警惕市场风险,及时采取对策,例如设置止损点位,分散投资组合等。
其次,操作风险是指因个人失误或不当操作所产生的风险。
期货交易对投资者的交易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操作经验。
如果投资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容易在交易中犯错,导致亏损。
例如,短期内连续入市和平仓交易、没有严格的交易纪律、不合理的风险控制等,都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前,需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操作技能和交易纪律,降低操作风险。
最后,对冲风险是指期货合约与其他金融产品或实物资产之间的价差风险。
期货交易是以对冲为目的进行的,通过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来抵消其他投资组合的风险。
然而,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期货合约与其他投资品之间的价差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冲不完全,出现亏损。
例如,投资者购买了一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同时持有该商品的现货,以对冲市场价格风险。
如果市场价格下跌,期货合约价值减少,而现货价值下降的幅度更大,投资者的对冲操作失败,造成亏损。
因此,对冲风险评估和控制是期货交易的重要一环。
总结起来,期货交易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投资者需警惕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对冲风险。
在进行期货交易前,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的技术和技能,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我国股指期货定价模型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率先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标志着股指期货的产生。
1982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了S&P500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NYFE)推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随后,日本、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地交易所也先后开始了股指期货交易。
目前,股指期货已成为交易最为活跃的金融期货品种之一。
股指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对冲风险、优化资产配置、活跃股票现货市场等重要作用。
与股票交易相比,期货交易费用较低,交易成本大致为现货交易的十分之一。
此外,利用股指期货可以不必构造复杂的资产组合,就可以调整市场的头寸,对于养老金等大型资金特别适用。
目前,沪深300股指期货即将在我国资本市场推出,投资者在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科学而合理地预期价格则成为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经典的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资本市场存在的摩擦以及交易数据的不频繁等方面考虑得并不全面,为了更加科学地对股指期货定价,本文介绍了Hemler和Longstaff于1991年给出的一般均衡股指期货定价模型。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利率的随机过程,尤其当实证数据包含了1987年10月美国股灾的数据后,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效果明显好于持有成本模型。
由于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存在交易成本相对过高和个别股票交易不够频繁等现象,本文在一般均衡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又介绍了Stoll和Whaley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着重介绍了解决买卖差价和交易数据不频繁的方法。
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进行修正过的一般均衡定价模型明显可以更加科学、更加实际地模拟并预测股指期货价格的走势。
一、持有成本理论介绍最著名的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无疑就是持有成本定价模型了,该模型是Cornell和French于1983年基于一些理想市场假设推导出来的。
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评估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一环,扮演着价格发现、风险传递和投资保值增值的重要角色。
然而,与其潜在的高收益相匹配的是同等程度的高风险。
因此,对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是投资者和交易参与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评估。
1. 期货市场的特点期货市场的特点在于高杠杆、高风险和高流动性。
高杠杆意味着交易者只需以一小部分保证金即可控制大额合约,一旦市场波动对己不利,则可能造成巨大亏损。
高风险主要体现在价格波动带来的巨额盈亏,而高流动性则允许投资者在市场中快速进出。
2. 交易风险的来源交易风险在期货市场中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市场风险指的是由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整体市场价格波动,交易者难以控制且无法预测。
其次,合约风险是指与特定合约相关的风险,如利率、货币、商品等方面的风险。
最后,操作风险是交易者自身的行为所引起的波动,如未能正确判断市场走势、过度杠杆等。
3. 交易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价值-at-风险(VaR)和条件风险价值(CVaR)。
VaR通过统计数据和历史回测来估计投资组合或交易策略在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能遭受的最大亏损。
CVaR则是在VaR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极端情况下的损失。
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概率论、模糊逻辑等方法来对交易风险进行评估。
4. 交易风险管理策略交易风险评估和管理应该是投资者和交易参与者的关键任务。
对于个体交易者而言,他们可以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来规避和管理交易风险,例如设定止损位、合理划分资金、多样化投资组合等。
而对于交易所和监管机构来说,他们应该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和法规,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合规交易的进行,以降低整体市场风险。
5. 交易风险评估的局限性尽管交易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历史回测结果不一定能准确预测未来市场情况,市场风险难以完全预测和控制。
4.2股指期货风险的评估股指期货风险的识别解决的问题是风险种类的识别,而股指期货风险的评估解决是风险将在什么时候发生,损失会有多大,即找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以便为下一步的风险管理提供充足有效的数理依据。
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这在本质是一种概率事件或随机事件。
因此,理论界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为基础来估测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王春峰等(1998)考虑到利率、汇率、股指、商品价格等因子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三维风险测量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在险实验和压力试验三个层次。
VaR(Value at Risk)模型是90年代开始兴起的风险“损失”度量方法。
Group集团于1993年开始提出基于Value—at—Risk损失的风险度量管理思想,此后投资银行J.P.Mrogan将这一风险管理思想逐步实现于它的分析软件工具Riskiletric中,并于1994年10月将核心的计算方法向全球公开,从此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公司、大型非金融机构的极大关注,并加以广泛的运用。
在众多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以及基于“损失”(Value at Risk)度量方法的良好特征,“损失"度量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
VaR字面意思是“在险价值”,其含义是在市场J下常波动下,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置信度)和持有期间内,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
本质是对资产组合波动的统计度量,其核心在于构造资产组合价值的概率分布,基本思想是利用资产组合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情形。
只不过对未来价值波动不是一个确定数值,而是一个概率分布,可以用以下图形来表示:L概率E 回报W=、hR图4.1 VaR本质图形从上面给出的定义中,VaR具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l、VaR是个总结性的度量值;2、VaR在要求用随机形式表达一个组合未来的损益;3、VaR值依赖于所选择的时间范围;VaR取决于所选择的概率水平,概率越大,VaR越小,同对其作用也越小。
期货交易中的盈亏分析与风险评估在期货交易中,盈利和亏损是无法避免的。
了解盈亏分析和风险评估是每个期货交易者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讨论期货交易中的盈亏分析方法,并介绍如何评估和管理风险。
一、盈亏分析方法1. 盈亏比(Profit-Loss Ratio)盈亏比是衡量盈利与亏损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
计算盈亏比的方法是将期货交易获利的金额与亏损金额进行比较。
例如,如果在一次交易中获利1000美元,亏损500美元,那么这笔交易的盈亏比为2:1。
盈亏比高意味着获利的潜在能力更大。
2. 盈亏点数(Profit-Loss Points)盈亏点数是指期货交易的盈利或亏损的数量。
它可以帮助交易者了解每次交易的实际盈利或亏损情况。
交易者可以通过计算每个点数对应的盈利或亏损金额来确定盈亏点数。
3. 盈利曲线(Profit Curve)盈利曲线是绘制出一段时间内交易者的盈利状况的图表。
通过观察盈利曲线,交易者可以判断交易的整体表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盈利曲线可以帮助交易者了解他们的盈利能力以及交易策略的有效性。
二、风险评估与管理1. 止损指令(Stop-Loss Orders)止损指令是投资者为了限制亏损而设定的价格触发条件。
当市场价格达到止损点时,交易系统会自动执行卖出操作。
止损指令可以帮助交易者及时止损,避免进一步的亏损。
2. 风险管理比率(Risk Management Ratio)风险管理比率是指交易者在每个交易中愿意承担的风险程度。
这个比率可以根据交易者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策略来确定。
设置合理的风险管理比率可以帮助交易者控制风险,避免过度投资导致大额亏损。
3. 多样化投资(Diversification)多样化投资是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品种或市场的策略。
通过分散投资,交易者可以减少单个期货交易的风险,避免因为单一品种或市场的波动而导致的大额亏损。
4. 做好研究与分析在期货交易中,研究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交易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行情走势。
股指期货的风险类型与风险实例(doc 13页)一、股指期货的风险类型(一)股指期货的一般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可称作流通量风险,另一种可称作资金量风险。
流通量风险是指期货合约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建立或了结头寸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市况急剧走向某个极端时,或者因进行了某种特殊交易想处理资产但不能如愿以偿时容易产生。
通常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广度是指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的能力,如果买卖双方均能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获得所需的交易量,那么市场就是有广度的;而如果买卖双方在既定价格水平下均要受到成交量的限制,那么市场就是窄的。
深度是指市场对大额交易需求的承接能力,如果追加数量很小的需求可以使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么,市场就缺乏深度;如果数量很大的追加需求对价格没有大的影响,那么市场就是有深度的。
较高流动性的市场,稳定性也比较高,市场价格更加合理。
资金量风险是指当投资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保证金要求时,其持有的头寸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因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意外损失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因负责风险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出现差错,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市场风险,或因计算机的操作错误而破坏数据的风险;储存交易数据的计算机因灾害或操作错误而引起损失的风险;因工作责任不明确或工作程序不恰当,不能进行准确结算或发生作弊行为的风险;交易操作人员指令处理错误、不完善的内部制度与处理步骤等所造成的风险。
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期货交易中,由于相关行为(如签订的合同、交易的对象、税收的处理等)与相应的法规发生冲突致使无法获得当初所期待的经济效果甚至蒙受损失的风险。
如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代理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代理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如果通过这些机构进行期货交易就有法律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特有风险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股指期货套利模式及风险分析作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首个产品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即将推出,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重大。
对于股票市场(股指期货的现货市场),股指期货将为广大股票市场投资者提供对冲系统性风险的有力工具,从而改变投资者对于股票大盘整体下跌无可奈何的状况。
对于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将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整体层次和行业竞争力。
股指期货推出后,我国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门的定位将真正落实,市场参与者的大幅扩容和大量资金的流入将给期货市场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创新来看,股指期货将为券商、期货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金融创新的工具,使得这些机构可以按照金融工程理论框架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新型盈利模式。
股指期货开展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对于恢复扭曲的市场价格关系、抑制过度投机和增强市场流动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上,套利和套期保值、投机一样,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1995年至2005年,我国香港股指期货交易的10?郾64%是来自于套利交易。
美国、英国等主要期货市场中,套利交易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模式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
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由现货指数价格加持有成本构成,按复利计算,其公式为:F=Se(r-d)(T-t)其中,F是期货价格,S是现货指数价格。
持有成本主要是资金成本,由资金年利息率r、股指股息率d和持有时间(T-t)确定。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根据涉及的市场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股指期货同现货股票组合之间的套利,也叫期现套利;另一类是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之间的套利,可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之初,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将主要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为主要的套利方式。
股指期货量化投资模型分析【摘要】随着股指期货上市后的活跃度来看,该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从量化投资角度研究股指期货的投机交易。
首先从时间序列角度对沪深300的价格做预测,了解沪深300整体价格走势。
然后根据历史数据对行情进行分析,应用股指期货日内和隔夜策略进行模拟测试,并分析这两个模型的可行性。
在建立模型后,用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进行收益率预测,评估日内股指策略的收益情况。
接着根据波动率模型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进行预测风险。
最后以风险价值VaR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预测VaR的值。
最后从操作平台开发角度分析了IT在股指期货量化投资模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本文研究的创新在于股指日内和隔夜策略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该模型在实际交易中有较高的收益和胜算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关键词】股指期货,交易系统,风险管理,VaR模型,时间序列Analysis of Stock index futures quantizinginvestments model【Abstract】Along with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listed a years of active degree to see, this market has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 This article from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research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speculative trading.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series forecast shenzhen 300‘s price and unde rstand the overall price trend of shenzhen 300. Then applying a stock index futures days and overnight strategy go to test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these two models. After the established model, forecast for yield rate by using time series, evaluate the yield of stock index days strategy.And this paper did risk prediction by using volatility and index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Finally, with risk value VaR as a means of risk management, us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to predict the value of VaR. At last, from the working platform point, analysis the IT technology in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model in stock index future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is paper studies innovation points is point to days in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overnight strategy with the applications deal. This model in actual transactions has higher Income and Prospect of success rate and has certain stability rate.【Key Words】stock index futures,trading system,risk management ,VaR model,Time serie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1.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2)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第2章股指期货介绍 (4)2.1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 (4)2.1.1 股指期货的作用 (4)2.1.2 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 (4)2.1.3 股指期货风险 (5)2.2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分类 (6)2.2.1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6)2.2.2 股指期货投机交易 (6)2.2.3 套利 (6)第3章股指期货交易模型 (8)3.1 时间序列预测股指期货长期趋势 (8)3.1.1 历史移动法预测长期趋势 (8)3.1.2 指数平滑法预测趋势 (9)3.2 股指期货实战交易模型 (9)3.2.1 股指日内策略 (9)3.2.2 股指隔夜策略 (11)第4章风险预测与管理 (13)4.1 风险预测 (13)4.1.1时间序列曲线估计模型 (13)4.1.2 波动率模型 (15)4.1.3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EWMA) (16)4.2 风险管理 (17)4.2.1 VaR的表示方 (17)4.2.2 VaR计算方法 (17)4.2.3 头寸变化 (19)第5章操作平台开发 (20)5.1 IT与系统开发 (20)5.1.1 IT作用的关键点 (20)5.1.2 硬件管理和网络管理 (20)5.1.3 软件平台建设与管理 (21)5.2 操作平台开发目标 (21)5.2.1 机器人的实现 (22)5.2.2 云计算的应用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5)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股指期货风险评估及VAR模型的应用(共5则)第一篇:股指期货风险评估及VAR模型的应用股指期货风险评估及VaR模型的应用一、股票指数期货的风险1、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风险特征随着股指期货上市的日益临近,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了解就更加迫切。
由于股指期货的功能特殊性,其自身的交易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与其它市场风险相比,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风险具有如下特点:⑴高风险性。
股指期货首先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投机与套利只是辅助功能而已。
但正是由于期货市场上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率的双重特征,才使得期货市场能吸引众多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机资本,从而为套期保值者转移风险创造了条件,使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得以实现。
⑵风险来源广泛性和种类多样性。
在股指期货市场中除了交易自身产生的风险外,还有许多来源不同的风险。
既有股票市场转移过来的风险,又有来源于投资者、经纪公司的风险;还有来源于经纪公司、政府监管的风险。
同时,还有来源于国际市场的风险等等。
所有这些来源不同、种类多样的风险构成了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风险,这也成为了其风险的一个主要特点。
⑶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风险的放大性及连锁性。
股票指数期货的保证金制度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期货市场特有的制度,商品和股票指数期货在这方面是相通的。
保证金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都成倍地放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杠杆交易。
投资者以小博大,投机性强,因此风险面扩大,风险度加剧,一旦出现亏损,数额是巨大的。
同时由于股票指数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一旦出现亏损风险两个市场就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连锁反应,使风险加剧。
⑷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风险的可预测性。
由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自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对其历史数据、统计资料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如标的指数价格、经济趋势等)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变化过程进行预测,了解和掌握其变化的预兆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分析摘要: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式起步于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股指期货交易中。
但由于股指期货的特性和市场、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的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了股指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频发并不断加重。
本文首先由2015年年中发生的股指暴跌现象,引出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然后介绍了股指期货市场面临的风险种类,着重介绍了其中的系统性风险,接着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内外部成因,最后针对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贴水;自律管理;理性投资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参与到股指期货交易中。
但与发达国家乃至港台地区相比,大陆市场方兴未艾,仍存在很多不足:股指期货监管制度不完善,市场投机氛围浓重,正在交易的品种也仅有3种,且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失调,缺乏风险意识。
在2015年年中,突发性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冲击中国股市时,股指出现长时间深度贴水的现象。
然而整个金融市场都没有一个很好的防御措施来抵御,导致非理性的投资者过度恐慌和股指期货的大幅贴水相互作用,不断恶化,并且引起了股票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使得投资者和国家经济严重受创,损失惨重。
这样极端的情况反映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风险已经由操纵风险、信用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逐渐转变为受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和政策影响而产生的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并且仍在不断加重。
股指期货市场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具体分析如下:1.非系统性风险指的是个别股指期货品种面临的特殊风险,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投资者日常所面临的主要就是非系统性风险。
其产生与整体市场环境无关,多数情况下可通过组合投资分散规避。
2.股指期货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是指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所有合约价格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与市场预期相反方向的变动,从而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是不可通过投资组合分散的。
期货市场的风险与机会评估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期货市场是一个重要的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期货市场的风险与机会进行评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市场。
一、期货市场的风险评估1.1 价格波动风险价格波动是期货市场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不同品种的期货合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数据、政策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合约价格的剧烈波动。
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因素,合理把握价格波动风险。
1.2 市场流动性风险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市场上买卖合约的能力不足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导致买卖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尤其是在市场条件不稳定或交易规模较大时,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加剧。
投资者在选择期货合约时应注意市场的流动性情况,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导致操作困难。
1.3 杠杆风险杠杆交易是期货市场的特点之一,投资者只需支付少量保证金即可控制较大的合约价值。
然而,高杠杆交易也意味着投资者可能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
当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时,杠杆交易可能使投资者受到严重损失,甚至迅速清算其头寸。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杠杆交易时必须谨慎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1.4 交易对手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是指市场上其他交易参与者无法按时履约,或者因资金短缺导致违约的风险。
例如,在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可能与交易所、经纪商或其他投资者进行交易。
如果交易对手无法兑现合约义务,投资者将承担交易对手风险。
投资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交易所和经纪商,以降低交易对手风险。
二、期货市场的机会评估2.1 套利机会期货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套利机会,利用价格差异可以在不同市场或不同合约之间进行买卖,从中获利。
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套利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差、套利不同到期日的期货合约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信息和趋势,抓住套利机会来盈利。
2.2 保值工具期货市场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保值工具。
例如,农产品生产商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锁定,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能源公司可以通过期货合约对冲能源价格变动的风险。
期货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在投资领域中,期货交易策略的选择和执行对投资者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投资行为是存在风险的,期货交易亦是如此。
因此,对期货交易策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期货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合适的评估框架。
一、风险概述期货交易存在多样化的风险因素。
首先,市场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政治和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不可预测。
其次,对于投资者而言,期货交易的杠杆作用会增加投资的风险,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此外,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风险评估框架为了准确评估期货交易策略的风险,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策略制定:选择一个具体的期货交易策略,并确定其相关的参数和规则。
2. 数据收集:收集历史市场数据,包括期货价格、成交量等,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回测分析:利用历史市场数据通过回测模型来模拟策略的表现。
这将帮助我们了解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并检验其有效性。
4. 风险度量:利用各种风险指标来衡量策略的风险水平。
常用的风险指标包括标准差、VaR(Value at Risk)等。
5. 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策略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敏感性,以确定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这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参数并观察其对策略表现的影响来完成。
6.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策略的风险度量、敏感性分析和回测结果,并结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评估策略的整体风险。
三、风险管理措施在评估期货交易策略的风险后,投资者可以采取一些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潜在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1. 头寸管理:根据策略的风险水平,合理确定头寸大小。
控制好头寸大小可以平衡风险和回报。
2. 止损策略:制定一个合理的止损策略,以限制投资者在逆市场波动下的损失。
止损订单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的波动性来设定。
3. 多样化投资:通过分散投资组合,降低特定策略的风险。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4.2股指期货风险的评估股指期货风险的识别解决的问题是风险种类的识别,而股指期货风险的评估解决是风险将在什么时候发生,损失会有多大,即找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以便为下一步的风险管理提供充足有效的数理依据。
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这在本质是一种概率事件或随机事件。
因此,理论界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为基础来估测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王春峰等(1998)考虑到利率、汇率、股指、商品价格等因子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三维风险测量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在险实验和压力试验三个层次。
VaR(Value at Risk)模型是90年代开始兴起的风险“损失”度量方法。
Group集团于1993年开始提出基于Value—at—Risk损失的风险度量管理思想,此后投资银行J.P.Mrogan将这一风险管理思想逐步实现于它的分析软件工具Riskiletric中,并于1994年10月将核心的计算方法向全球公开,从此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公司、大型非金融机构的极大关注,并加以广泛的运用。
在众多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以及基于“损失”(Value at Risk)度量方法的良好特征,“损失"度量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
VaR字面意思是“在险价值”,其含义是在市场J下常波动下,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置信度)和持有期间内,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
本质是对资产组合波动的统计度量,其核心在于构造资产组合价值的概率分布,基本思想是利用资产组合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情形。
只不过对未来价值波动不是一个确定数值,而是一个概率分布,可以用以下图形来表示:L 概率E 回报W=、hR图4.1 VaR本质图形从上面给出的定义中,VaR具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l、VaR是个总结性的度量值;2、VaR在要求用随机形式表达一个组合未来的损益;3、VaR值依赖于所选择的时间范围;VaR取决于所选择的概率水平,概率越大,VaR越小,同对其作用也越小。
因此VaR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它可满足各种金融机构的需要,只需选好时间范围和概率水平即可。
但它同时也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即它不要求对金融市场的走势作理论上的假定,因此在应有基于VaR方法的概率系统时,需要凭借大量的主观判断,选择不同的模型描述市场行为,其导致的结果也可是不相同。
综上所述,要确定VaR的值,需要事先确定三个要素:置信度、目标期限和观察时间。
1.置信水平(Confidence interval),即置信度。
它表示根据某种概率测算结果的可信程度,置信水平的选择具有一下的主观性,但选择的准确性却是至关重要的。
置信水平选择过低,损失超过VaR值的事件过高,将使得VaR值失去意义;置信水平选择过高,损失超过VaR值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会降低,但统计样本数据数目将减少,这又会使对VaR值估计的准确性降低。
在现实中,置信水平一般选在95%~99%之间,根据国际研究表明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测定的置信水平以95%为宜。
2.目标期限(Target Horizon),有称持有期限。
它是衡量回报波动性和关联性的时间单位,即取得观察数据的频率,如所观察的数据是以月、周、日还是年来计,它一般是根据资产组合调整的速度来定。
调整速度较快的组合应选用较短的期限,较慢的组合则选用较长的时间期限,因为在既定的观察期间内,选定的期限越长,则观察期间所取得的数据就越少,从而影响VaR值的准确性。
如将观察期间选为一年,持有期限选定为三个月,在观察期间所取得的数据就只有4个,若期限选定一个月,在观察期间可得12个数据,显然12个数据的准确性要好于4个数据的准确性。
3.观察期间(Observation Period)。
它是对给定持有期限回报的波动性和关联性考察的整个时间长度,即选取数据的时间范围,例如是选择一年还是半年。
对观察期间的选择更多地是从历史数据和市场结构性变化之间权衡。
历史数据当然越长越好,但时间太长,则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又会使其数据无法反映现实和未来的情况。
如果能够根据历史数据直接估算出投资组合中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分布和整个组合的收益分布,那么作为该分布的一个百分位数掘的VaR值也就很容易估算出来了。
但值得提醒的是,资产组合的收益转化为若干风险因子收益,然后得到这些风险因子收益的概率分布,继而得到整个组合收益的概率分布,最后求出VaR的估计值。
4.2.2 VaR的计算VaR的计算,可分为非参数和参数法。
下面主要介绍参数法。
参数法就是要求事先已知或假设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因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不同,可分为以下两计算方法。
1.一般分布的VaR值的计算令一个投资组合的初始价值为1】I『0,收益率为R,则其目标期术的价值为w=1『o(1+R)。
令R的期望值与波动性分别为肛和0,在给定置信水平下该投资组合的最小值为:w幸=1jl『o(I+R ‘)。
在险价值定义为相对于平均值的损失,即:YaR(期望值)=E(W)-W"=E[Wo(1+R)]一Wo(I+R+)=1矿(1+p)一1】I『o(1+R 术)=wo(1+肛一1一R木)1j|『o(P R水) ⋯(1)在险价值有时也定义为相对于O的绝对损失,即VaR(0)=Wo-W,=-1]I『o胁。
在上述情形下,求在险价值相当于确定最小价值黔或最小收益率R木。
一般地,在险价值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未来价值的概率分布f(W)求出。
在给定置信水平C下,w半通过求解下式而得出:c=e厂(w)d(w)或1一c=[厂(w)d(w)。
⋯(2)这一方法对任何分布都有效,无论离散分布还是连续分布,或者粗尾分布还是细尾分布,所以我们称之为一般分布。
2.正态分布的VaR值计算如果价值服从正态分布,风险价值就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和取决于置信水平的乘数因子求出。
由于该方法涉及标准差这一参数的估计,因此也称为参数法。
令给定置信度C下标准正态分布的尾值为一a,即:1一c=[/(w)d(w)=C1厂(厂)d(,.)=e矽(占)dsR*R木w牛贝U有,—R*—-fl:一口。
仃⋯(3)⋯(4)由于对应于w木的值一般为负,即R木=-JR宰},所以业:一口⋯(5)盯由于正态分布比较方便易于计算,同时对许多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应用比较多,当投资组合价值较大,非常分散化的时候更是如此,以下的计算就是在正态分布的假定下完成的。
4.2.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一Risk Metrics法Risk Metrics法是J.P.Morgan提供的VaR计算方法,采用移动平均方法中的指数移动平均规模预测波动性。
它是假定过去的回报分布可以合理地预测未来情况,可用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估计市场因子的波动性和相关性。
Risk Metrics假定市场因子的变化服从正态分布。
它可以用如下的步骤表示:1、记录资产组合的当前盯市价,以K表示该值。
2、以K表示资产组合的未来值,满足K=roe‘。
其中,.代表资产组合在持有期的回报。
对于单日持有期,这一步骤不必要,因为Risk Metrics假定为0回报。
3、对资产回报做一个同回报的预测,并以C表示该值。
这样,有5%的机会出现实际的回报将比∥小。
可表示为:Probp<,o)--5%。
4、以钟表示资产组合的未来“最差情况”值,满足砰=roe”。
这样,VaR的估计值可以简单地表示为:Vo—Ko。
注意到,VaR 的估计值可以表示为Vo(1一e巾)。
在,.”充分小的情况下,e “≈l+,.。
,因此VaR的估计值可以近似地等于%e“。
Ri sk Metrics 这样的风险测量系统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计算广的方法。
4.2.4 VaR技术的局限性第一,VaR技术的有效性是以市场正常运行为前提条件的。
如果市场发生异常变化,如货币突然贬值、股价暴跌、利率骤升等,VaR将失去它的效力。
第二,以VaR来测量风险,会同时遇到模型风险问题,由于VaR模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得到资产收益的不同的概率分布,因而资产组合将得到不同的VaR值,这就使得真实的VaR很难得到。
第三,一些VaR模型假定金融产品收益率与市场价格变动呈正态分布,这一假设在实际运行中很少成立,绝大多数金融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具有“厚尾’’现象,这可能会出现在较高的置信度上低估VaR值。
第四,一些模型只是一个部分估值模型,只能反映风险因子与资产价格的线性关系,而不能反映二者间的非线性关系。
事实上,风险因子与资产价值的非线性关系是明显存在的,尤其是在持有期限设定较长时,资产价格及风险因子的回报将发生较大幅度的跳跃,从而使非线性关系更加突出。
针对VaR技术的这些局限,现实运用中一般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VaR技术的有效性,本文采取准确性检验方法。
4.2.5准确性检验方法简介VaR模型的准确性检验是指VaR模型的测量结果对实际损失的覆盖程度。
例如,如给出了95%的置信度下的VaR,则VaR模型的准确性是指实际损失结果对VaR的概率是否小于5%。
VaR模型的准确性有多种形式,检验方法也有多种,主要包括失败检验法、压力测试检验法、返回试验、分布预测法等。
本文采用失败检验法的失败频率检验法。
其检验过程如下假设计算VaR的置信度为C,实际考察天数为T,失败天数为N,则失败频率为P(N/T)。
零假设为P=p宰。
这样对VaR模型准确性的评估就转化为失败频率P是否显著不同于p1’。
由二项式过程可得到N次失败在T 个样本中发生的概率为:(1一p)卜ⅣP‘Ⅳ。
Kupiec对零假设P=P 木。
最合适的检验是似然比率检验:LR=-2ln[(1一P木)7一川P}Ⅳ】+21n[(1一Ⅳ/丁)7一川(Ⅳ/Z)川】⋯(6)并且在零假设的条件下,统计量LR服从自由度为1的z2分布。
4.3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后的风险模拟分析根据以上介绍的内容,对中国股指期货上市后的风险进行模拟分析。
目前沪深300指数期货尚处于仿真交易期,没有真正上市,所以本文的研究有很大局限性。
从仿真交易阶段沪深300指数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来看,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进行风险测量的目的是在于估计期货走势波动的风险,所以现货走势和期货走势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可代替性。
同时从长期的商品期货现货与期货的走势来看,也可以得出两者波动具有近似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近似用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来预测股指期货的波动风险。
4.3.1模拟分析Ri sk Metrics VaR计算方法的假设条件为:a.投资组合中各个头寸的价格变动率服从正态分布,且每一头寸的期望价格变动率为零;b.投资组合的各个头寸与投资组合整体价值间为线性关系。
假定VaR被测度得预测期为同,置信水平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