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免疫细胞(兽医免疫学)
- 格式:ppt
- 大小:23.29 MB
- 文档页数:89
第一章绪论现代的免疫概念:指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并能将非己物质清除的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性1.识别自己和非己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是免疫应答的基础2.特异性(specificity) 即针对性,指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 记忆产生的根源是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
免疫的基本功能1. 免疫防御( immune defence):即抗感染免疫,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
2. 免疫自身稳定(homeostasis):指清除变性、损伤及衰老细胞的功能。
3.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针对的是机体内部的敌人——肿瘤细胞。
英国医生Jenner发现牛痘预防天花Vaccine :牛痘苗,现泛指“疫苗”。
Vaccinate :免疫接种牛痘苗现泛指免疫接种。
Vaccination :牛痘接种今译为“(疫苗)接种”。
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认为机体内存在有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在其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最后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及免疫记忆细胞;⏹胎生期免疫细胞与自己抗原相接触则可被破坏、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因之成体动物失去对“自己”抗原的反应性,形成天然自身耐受状态,此种被排除或受抑制的细胞系称为禁忌细胞系;⏹免疫细胞系可突变产生与自己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系,因之可形成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1)免疫学诊断(2)免疫学预防(3)免疫治疗2.免疫学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1)免疫学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促进(2)免疫学技术队生命科学研究的推动第一章1.抗原(antigen, 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致敏L-C和(或)抗体,并能与相应的致敏L-C和(或)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0890]《兽医免疫学》第一次[论述题]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细胞4.抗原5.免疫原性6.反应原性7.完全抗原8.半抗原9.抗原决定簇 10.异嗜性抗原参考答案:[填空题]参考答案:[判断题]1.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2.脾脏和法氏囊属于中枢免疫器官。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3.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4.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5.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胸腺。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7.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不完全抗原。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6.禽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法氏囊。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8.TI抗原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根据细菌各部分构造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将细菌抗原分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和菌毛抗原。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10.免疫是机体在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基础上,排除非己的功能,总是有利于机体。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11、大分子物质都是良好的抗原。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12、抗原与宿主间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弱。
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1.试比较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在功能上的异同。
2.试述构成免疫原的基本条件。
3.抗原交叉性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1.试比较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在功能上的异同。
要点: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同时也是哺乳动物B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法氏囊是禽类B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和淋巴结,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2.试述构成免疫原的基本条件。
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 05110490课程总学时: 40 (讲课 26,实验 14 ,上机 0 ,课外总学时 0 )课程学分:2.5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秋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传染病与微生物学教研室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所需先修课: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本科生课程《兽医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也是学好兽医微生物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寄生虫学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主干学科,也是构成完整的兽医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广泛渗透到兽医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教会本科生免疫学的基本实验操作。
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发展及应用,抗原和抗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的机制,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免疫防治等,其中的重点为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免疫防治、抗感染免疫等;实验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常规血清学试验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实验原理及操作,其中的重点为凝聚性试验、酶标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毕业后从事与兽医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Veterinary Immunology is the foundational and compulsory course of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veterinary college,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to learn well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Veterinary Pathology and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This cours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knowledge innovation, fast development and well practicable experiment. It is not only the main compulsory course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but also a necessary integrant of veterinary science. As well, it widely contributes to other courses of veterinary medicine, or even various fields of life science. The basic cons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concepts,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immunology, immune system, allergy reaction, with the emphasis of antibody and antigen, immune response mechanism, anti-infectious immunity and immune therapy. In experimental part, the influence point of serological reaction, serological techniques, cellular immunity test and other experimental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are referred. Among them, immune agglutin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or enzyme labeled antibody technique and cellular immunity test technique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this course. This curriculum can provide veterinary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munological knowledge to face the further education or veterinary medicine works.三、各部分教学纲要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基本要求及学时数(共26学时)绪论(1学时)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免疫学的应用第一章抗原(3学时)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表位,抗原的交叉性,抗原的分类,重要的抗原,佐剂与免疫调节剂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3学时)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的种类与抗原决定簇,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动物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分类第三章抗体的人工制备(1学时)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催化抗体第四章免疫系统(2学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与红细胞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种类和来源,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主要动物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应用。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要求]1、掌握免疫及免疫学的基木概念2、掌握免疫的基木功能3、免疫学发展简史4、免疫学分支学科5、熟悉免疫学在兽医学和生物医学发展屮的作用6、熟悉兽医(应用)免疫学[重点]什么是免菽、免疫的三大功能(包括异常情况)有哪些?2、免疫学在兽医学小的重耍地位。
第二章免疫系统[要求]1、掌握畜、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掌握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分类;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3、了解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及应用。
4、掌握补体的概念、组成及命名;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5、熟悉补体激活的基本过程。
6、了解补体激活的调节及补体的受体系统。
7、常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性及重要细胞因子的功能。
8、熟悉细胞因了的分类。
9、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概念10、熟悉门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的功能11、掌握MHC/HLA的概念;MHC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12、了解MHC在医学上的意义。
13、掌握免疫细胞的概念,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T、B细胞表面重要的抗原及受体, NK 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熟悉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重点]1、畜、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2、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3、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4、什么是抗体、免疫球蛋门、抗体的调理作用?5、免疫球蛋口分子的基本结构如何?各功能区有哪些生理功能?6、免疫球蛋白有哪些生物学功能?7、什么是补体?8、补体激活的细典途径是什么?9、补体有哪些生物学活性?10、什么是细胞因子?什么是干扰素?11、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哪些?12、细胞因了有哪些共同特性?13、什么是门细胞分化抗原?各有什么功能?14、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5、MHC的分子结构、分布、主要功能和意义。
16、什么是抗原提呈细胞?什么是免疫细胞?什么是ADCC?17、T细胞有哪些表面膜分子?其主耍功能是什么?18、B细胞有哪些表面膜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什么?19、NK细胞的功能有哪些?巨噬细胞的作用是什么?20、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第三章抗原和抗原提呈[要求]1、掌握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半抗原、完全抗原、抗原表位、T、B 细胞表位、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佐剂概念。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8学分:2适用专业: 动物医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兽医免疫学包括兽医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实验技术两部分,是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它研究家畜、家禽的免疫系统及其与抗原、尤其与兽医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规律;并研究免疫产物在体外与相应抗原进行免疫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兽医学中,尤其在家畜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的应用。
系统掌握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免疫这一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为进行家畜传染病的免疫学诊断与防治打好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钻研兽医免疫学,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现代免疫的基本概念;家畜、家禽机体的免疫系统,抗原的基本条件、抗原确定簇及兽医学中重要抗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及机制;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般过程,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四类型变态反应;血清学反应的规律、类型及常用实验的原理及操作。
了解补体系统的激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反应过程中的细胞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30学时,为2学分;在第五学期完成。
实验教学为6学时。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 1 学时基本内容:免疫学是人类与传染性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从抗感染免疫研究到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揭示了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存在,免疫应答的过程及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免疫防卫及免疫病理的作用;认识到了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两种不同效应,免疫系统执行协调统一的生理功能等免疫学的基本问题。
从而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免疫学自身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
1.免疫的传统概念2.免疫的现代概念3.机体免疫的功能4.免疫学发展简介5.兽医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免疫的现代概念和机体免疫的功能;了解免疫的传统概念、免疫学发展简第一章免疫系统 2 学时基本内容:免疫系统是机体的一个重要防御系统。
6月免疫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免疫三大基本功能:P2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是指制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映和重复感染。
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发生。
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正常个体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形和突变。
免疫监视具备辨认、杀伤和清除体内突变抗体功能。
若该功能发生失常,也许导致肿瘤发生。
第二章免疫系统1、中枢免疫器官:P13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免疫器官成为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
特点是在胚胎期发生较早,为淋巴上皮构造,可诱导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为具免疫活性细胞,此过程不需要抗原物质刺激作用。
(1)骨髓骨髓是机体重要造血器官。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但严重损害造血功能,也将导致免疫缺陷症发生。
功能:长骨髓;源生各种免疫细胞;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直接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
(2)胸腺是胚胎期发生最早淋巴组织。
依照动物种类和年龄不同,其部位和大小也稍有差别。
新生动物胸腺相对体积最大,但其绝对大小则在青春期最大。
随青春期过后,实质萎缩,皮质被脂肪组织取代。
功能:是诱导T细胞成熟中枢免疫器官。
(3)法氏囊是禽类特有淋巴器官,又称为腔上囊。
兼有外周免疫器官功能。
是诱导分化B细胞成熟场合。
2、外周免疫器官:P16又称二级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场合,涉及淋巴结、脾脏和黏膜有关与淋巴组织等。
(1)淋巴结网状组织构造,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
皮质浅层分布着大量淋巴小结又称滤泡区,或称初级淋巴小结或一级滤泡,为B细胞集中区域,一旦受抗原刺激,其中心可见增殖旺盛细胞,成为生发中心或次级淋巴小结,又称二级滤泡。
皮质深层或滤泡区与髓质交界处有许多弥散淋巴细胞汇集,称为副皮质区,是T细胞汇集部位。